三国:吕布跟我抢诸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6章 诸葛亮?!

李预派去徐州探查消息的人,叫做糜舟。

他这个人好奇心强,耳朵尖,喜欢八卦,爱听人闲话,钟情于各种小道消息。

让他去当搞情报,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

果然,糜舟去了徐州之后没多久,就托人给李预捎来一封信。

李预一边读信,一边由衷地佩服糜舟打听消息的能力。

信中的内容很多,也很杂。

像是陶谦又纳了几个小妾啦,陈登酷爱吃生鱼片啦,笮融又建造了几座新的浮屠寺啦,各种乱七八糟的消息都有,像是一份娱乐小报似的。

李预一边读信一边笑,就像是在看小说一样,津津有味。

突然,信中的一句话让他感到无比震惊。

糜舟在信里说,有几个人一直待在徐州,到处寻找一个名叫“诸葛亮”的人的下落。

诸葛亮?!

难道是我的眼睛出幻觉了?信里怎么会有“诸葛亮”这三个字?

李预揉了一下眼睛,并朝着窗外看了看,然后再把视线移回信上。

那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诸葛亮”三个字。

李预仔细地算了一下。诸葛亮现在应该是十三岁左右。

这个时候的诸葛亮没有什么名气。他也不可能因为犯罪而被官府通缉。历史上也没记载他们家有什么仇家,应该不会有人因此而追杀他。

那为什么会有人在徐州搜寻他呢?

李预想了半天,好像只有一种可能:是其他的穿越者正在寻找诸葛亮!

莫非,是吕布?

李预早就怀疑吕布是个穿越者。

历史上的吕布是个有勇无谋、反覆无常的人。

他被李傕、郭汜赶出了长安,于是便前往关东。

一开始他先去投奔袁术,被其嫌弃后改投袁绍。

后来又被袁绍嫌弃,便投奔了与自己同属并州的张杨。

然后陈宫和张邈暗中迎接吕布,趁曹操率军攻打徐州牧陶谦的时候,偷了曹操的老家。

不久被曹操打败后,吕布又去投奔新一任徐州牧刘备,并接着偷了刘备的老家。

直到最后,他又被曹操打败,并被处死于白门楼上。

而现在的吕布呢?他不仅守住了长安,还当上了大将军,“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可绝对不是以前的那个吕布能做到的。

这么巨大的反差,只能解释为某个未来时代的人穿越到了吕布身上。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也许吕布身边的某个人被穿越了,正在协助他,或者利用他。

李预目前知道的信息不多,不能妄下定论。

但这已经让他感到非常的恐慌和不安。

之前,他还以为自己穿越到了一个不太一样的三国世界中。虽然有些不同,但是差异也不算太大。

现在看来,这个世界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因为这里还有其他的穿越者存在。而且他穿越的时间还比自己早。

值得庆幸的是,这个穿越者好像不太熟悉三国历史。

现在的诸葛亮,应该正跟着他的叔父诸葛玄,在荆州的某个地方。

但那个地方不是南阳隆中卧龙岗。诸葛亮是在叔父去世之后才搬到隆中隐居的。

那个穿越者很可能是去隆中搜查了一番,没有找到诸葛亮,所以才来诸葛亮的老家徐州寻找。

或许,会不会有另外一种可能呢?那个穿越者找遍了整个荆州,也没找到诸葛亮。

要是那样,就说明这个世界上可能还有其他的穿越者。这个穿越者把诸葛亮转移到了其他地方。

并且,最重要的是,这些穿越者都知道诸葛亮的聪明智慧和忠诚尽职,想把他招揽到自己麾下。

当然了,李预自己也有这个想法。可是他现在仅仅是一个依附于袁绍的小都尉,还不具备跟其他势力抢人才的实力。

但无论如何,接下来他都要关注一下其他的竞争者。自己手里资源有限,那就先从吕布这边开始调查。

糜舟现在去徐州了,他手下又没有其他擅长侦察任务的人。现在只能暂时先搁置,等糜舟从徐州回来后,再派他去长安。

摆在他面前的更紧迫的事,就是赶紧赚钱,尽快赚到足够买一匹上等好马的钱。

他现在必须加快自己的计划,否则以后可能就抢不到诸葛亮了。

可是怎么赚钱呢?

李预叹了一口气。

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可是黄金屋在哪儿呢?

李预看了看手中写着信的竹简,又看了看旁边桌上摆着的那几捆《公羊春秋》。

突然,一个想法涌现在他的脑海里。

有主意了!

在这个时代,谁有钱?当然是世家大族了。

那就赚世家大族的钱。

像是绫罗绸缎、金银珠饰之类的奢侈品就算了,那种买卖需要大额的起步资金。李预没钱,而且干那些需要人脉和渠道,根本就轮不到他这种缺乏背景的穷人。

没有本钱,就得有技术。

而李预正好可以用后世的技术来赚钱。

于是,李预想到了:他可以卖纸!卖书!

书和纸是读书人的必需品,肯定有市场。

汉代的书,绝大部分都是竹木书。这种书太过笨重,翻阅不便,存放也很占地方。

虽然东汉前期,宦官蔡伦就改良了纸张,创造出了蔡侯纸。但是那个时候的纸张并不算太普及,而且纸张的质量也不太好。

纸的缺少也直接导致了印刷术的发展。纸张普及之后,直到唐朝,雕版印刷术才开始得到推广应用。

所以,在这个时代,纸质印刷书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

他可以尝试做出质量更好的纸张,然后再结合雕版印刷术,大批量地印刷和装订书籍,然后卖给世家大族的读书人。

对,就这么办!

李预穿越前并没有学过造纸技术,只是了解个大概,但差不多也够用了。

造纸术的原理并不复杂。

第一步,收集造纸材料,一般是各种植物纤维,比如麻、竹之类的。

第二步,舂料。把造纸材料放到水里浸泡,然后切割,捣碎,发酵。

第三步,制浆。把捣碎的造纸材料放到锅里蒸煮,制成纸浆。

第四步,抄纸。等纸浆冷却之后,使用平竹帘在纸浆中捞纸膜。这一步比较考验手艺。

第五步,也是最后一步,榨纸。然后把纸膜晾干,就得到了纸。

至于雕版印刷,那就更简单了。

汉代有很多刻碑刻章的匠人,可以雇佣他们刻木雕版。

在雕版上刷上墨,拿纸压一下,就能印好一页纸,跟印章一样。

听上去不难,李预觉得可以尝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