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唐春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猎虎

辽东。

沈州。

公元928年。

时值盛夏,蒙着一层薄雾的金色太阳在山林林的上空缓慢移动着,天空中飘着几朵棉絮般的白云。

山林到处是被干旱蒸晒得枯黄的野草与树木,笼罩着一层死气沉沉的暑热,偶有几块空地间或升起几股淡白色的烟雾。

临近山脚处一个二亩见方的山塘还剩下半塘浊水,靠近水边的烂泥留下无数飞鸟走兽杂乱的脚印和无数大大小小的粪便,很明显,此处成了它们的首选饮水之地,。

山塘边,一只瘦弱的山羊摇晃着脑袋贪婪的啃食着地上难得一见的嫩草,几只山雀在不远处的榛树快活地聒噪。

“扑棱棱——”榛树上的山雀突然全都从树上飞起,慌乱地拍打着褐色翅膀直冲天空。

“咩——”瘦山羊感觉到了什么恐怖存在,惊慌失措直叫唤,发疯似如无头苍蝇般乱窜,脖子上的草绳被拉得绷直。

山羊挣脱不了草绳只得原地打转,漆黑的豆子般的羊屎洒了一地。

一只硕大的吊睛白虎突然从前方枯草丛里窜出,锋利而巨大的前爪随意往前一压,便把山羊的头毫不费力地按在地上。

白虎残忍而威严的眼睛扫视了四周一遍,这才不紧不慢地张开血盆大口,低头往山羊脖子上咬去。

突然,它似乎感应到了什么,巨嘴咧得更开,便要抬头怒吼。

“咻”的一声轻响,一只利箭自林中射出,残影闪电般前行,直贯白虎右耳。

箭矢毫不费力地射穿虎头,“噔”的一声,射穿旁边老榛树树干,唯露出一个寒光四射的箭头,箭尾震颤不已,嗡嗡作响。

白虎庞大的身体软绵绵地趴了下去,鲜红的虎血顺着虎耳汩汩流下。

十余身着玄甲之人背着弩弓,手持长枪、钢叉、渔网等物从塘堤左右二侧的树丛、草堆里陆陆续续钻了出来,朝那死去的白虎慢慢逼去。

前头一个披头散发,身上胡乱缠着油腻衣裳的健壮男子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靠近白虎,他粗糙硕大的双手紧握长枪,稍稍用了些力气,用枪尖戳了戳虎头——白虎随着枪头摇晃了一下,没有其它反应。

高大男子这才重重地呼出了一口浊气,便扔了长枪,蹲下身去,一双乌黑的大手将白虎头颅皮毛翻了个遍,才发现那白虎外伤竟然只有二个耳朵有箭孔。

高大男子脸上露出惊奇的神色,脸上一道恐怖的疤痕也扭成了蚯蚓状,回过头笑得嘴巴咧得都快能塞下一张大饼,露出一嘴黄牙,对着当中一容貌英武青年用蹩脚的汉语称赞道:“将军好箭!”

青年身上所穿玄甲与旁人无异,身材要比周边人更高大些,由于他腰间挎着一把样式古朴的四尺长剑,故而他肩膀所背的铁弓尽管要比别人的长上三分,却也不那么显眼了。

他皮肤晒得黝黑,乍看没什么特别之处,一对好看的漆黑的眸子炯炯有神,高挺的鼻梁下,那张令人悦目的嘴唇似乎总是盛满害羞的笑意,让人不经意间想亲近他。

“得得得,阿玉喜,别废话,唾沫星子要是喷到我身上了,老子罚你一月要洗六十次澡,赶紧趁热扒了虎皮。”青年漫不经心地走上前,轻踹了那邋遢男子一脚,俯下身将手心的油汗随意地在虎皮上擦了擦,用嘴呶向白虎的下腹,“还有那玩意要给我留下。”。

“啊!六十次!”阿玉喜打了个寒颤连忙蹲下身去,麻利的挥动着手中的小刀,银色的小刀在他那蒲扇般的大手中灵巧地翻转着,宛若顽童玩物一般,“只是校尉你这么年轻便用得着这个吗?”他满脸的好奇之色,

周边人群顿时一阵哄堂大笑。

“滚犊子。老子龙精虎猛着呢。你们懂什么,这个好东西我送人的。”安存秀(李存秀)眯起好看的双眼望向远处笑骂道。

不经意间,他穿越到这陌生的世界,已经二十一载了。

当他醒来时,已成为一婴儿,被放置在一木箱中于黄河之中,随波逐流。

幸得为晋王之五弟,晋阳侯安青松所救,后为晋王安青海看中收为义子。

安青海取了个与他上辈子相同的名,不知道是否因为冥冥之中,自有天定。

安青海只是给这个义子取了个名字便不再理会,在此之前,他已经收了好几十个义子了,凡是有些能力的,不论年龄大小,都给他们收为义子,改姓为安。

在此之后又收了若干为他尽忠的臣下后代为义子,统统扔到了天龙学院。

而在安存秀心中真正的父亲却是天龙学院的山长安青松。

是他一手将其带大,让军镇中名将轮流去学院的教这些年幼的义子们习文学武,排兵布阵。

幼时安存秀经过对旁人不断旁敲侧击的询问,加上翻阅典章,终于搞明白了自己大概来到五代时期。

不过历史在他穿越前的几十年前年前发生了点偏差,唐武宗时期的幽州节度使张仲武派部将石公绪在讨伐契丹、奚族二部时,把辽东重新纳入了自己的治下,将卢龙节度使的治所由平州恢复到了最初的治所营州,更是在随后的讨伐回鹘之战中大放异彩,将回鹘人打得抱头西窜。

没有朱邪赤心,也就没有他的后代李克用,不过还是由安禄山所属的粟特人中的一支部落,在首领安忠国率领下借助平定庞勋起义之功,得封河东节度使占得河东之地,后又借数次勤王之功,进封陇西郡王,最后自封晋王。

现如今黄河以北除了靠近河边还有二个藩镇在那墙头草,其余各州尽入晋王囊中,幽州割据势力卢龙节度使李匡筹在带路党刘仁恭不懈努力下为晋王所破。

晋王为了笼络人心,树立模范,便将幽州势力一分为二,分设幽州节度使,以刘仁恭为节度使,治幽州,以其从弟安青宁为平卢节度使,治营州。

南方诸国以中原梁国势力最大,与晋国乃是生死大敌,连年征战不休。

五年前,安青海将年逾十五岁的义子们封以校尉遣于各地军镇,后世称为“义子分镇”。

安存秀便被分归于平卢节度使安青宁的麾下。

安青宁一番嘘寒问暖之后,将其分至沈州。

沈州与契丹、渤海毗邻,是晋国的最东边疆域。

沈洲主将却是卢龙节度使刘仁恭的长子刘守文。

刘守文身为长子,本可坐等继承节度使一职,却被变相质于危险的沈州,自是满腹怨气,成天饮酒作乐,连安存秀的面都未见直接将其遣至晋国与契丹的最前线——青龙寨。

青龙寨北依青龙山,南临沙河,为初唐名将薛仁贵东征高句丽时在此驻兵所设七十二寨之一。

青龙寨名义上可屯兵三千,安存秀被授予振威校尉得以领兵三千,算是当做被发配前线的褒奖,但是安存秀到了此处却是发现仅有几百老弱,寨中粮草也仅够数月。

这是妥妥的炮灰中的炮灰,安存秀可不想就此将小命丢在这里。

安存秀找刘守文要过兵和粮草,得到的回复是自筹,可是虽然沙河流域都归他管,但是当地乡民自己吃饱都难,又何来多余的粮草供应。

安存秀不死心又修书给了安青宁,书信却是石沉大海。

很明显,无论是安青宁还是刘守文,都将此地作为了弃地。

北地十月即飞雪,粮草吃完要么去找当地的乡民强征,要么便得迎风冒雪去沈洲要粮,能否要到只有天知道。

安存秀选择了另外一条路——打猎。

那年无论青龙山还是凤凰岭的野兽都遭了殃,当然最倒霉的还是躲在枯树洞里猫冬的熊瞎子,因为含脂肪最多,差点在这块地绝了种。

第二年,道路刚好走一些,安存秀便直接去了营州,厚着脸皮从安青宁的专用厨房里搜来了数袋谷子。

于是青龙寨便开始了种植水稻,接着开始采煤,探矿......

也亏得晋国现在与契丹的关系还算缓和,虽偶有摩擦,但并未有大的战事,加之青龙寨是出了名的没有油水,故而安存秀得以安全度过最初的萌新期,没有成为一个无名的炮灰。

经过安存秀五年的努力,青龙寨已有精兵三千,马匹二千有余,在这乱世也算有了略微挣扎自保之力。

“这大虫怕是有六百斤重吧,不亏我等在此苦候二个多时辰。老子裤裆钻了蚂蚁,都不敢动弹一下。”一个神情轻佻青年一只手提着裤带,另外一只手在腰下捣鼓着,跳上前狠狠地踢了那白虎一脚,却脚下一滑,差点摔倒在地。

“不止,大虫身长至少一丈,该有八百余斤。”答话者身材微胖,面容憨厚,语调却颇为自信,只是那灰如石头,厚若卧蚕的嘴唇,加上那短粗得像个隶书“一”字的眉毛却总是让人不由得一看见就想笑。

轻佻青年姓秦名新,容貌刚朗,额头上方有一块形如初发的桃叶般的皮肤颜色的要比周围的深上不少,原是学院中人,自愿跟着安存秀来青龙寨。

胖的那个名为石敢,每次安存秀外出,需要有人留守大营统筹全局时,人选非他莫属。

在场的十余人,石敢最胖,应该是属他最怕热,可他任由身上汗如雨下,却依然衣甲严整,一丝不苟。

阿玉喜手上运刀如飞,抬头看了石敢,肯定地点了点头,说道:“八百三十斤。”

对于阿玉喜的判断,谁也不会去怀疑,阿玉喜的眼毒是出了名的,那些牲畜,只要过了他的眼,他就能说出大概得体重来,有好事者量过好几回,误差就在半斤左右。

诸人仍在谈笑风生,忽见安存秀突然做了个噤声的动作,神情凝重地望向远处。

除了仍在挥刀不停的阿玉喜,余下诸人纷纷上前极目远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