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问答思维
当你明白这个“思考=提问-回答”的定义之后,你就能够理解我讲的“问题链思维”或者“问答思维”是什么了。“问答思维”拿来干什么?拿来让我们保持思路与话语持续不断。
1.2.1 持续的思考
一个基本的思考单元是“提问-回答”,持续、系统、全面的思考就是不断地“问-答-问-答-问-答……”,就形成了一个“问题链”。因此我把这个模式称为“问题链思维”或“问答思维”。不论是演讲还是写作,要保证话语持续地从嘴里或笔端涌出来,必须保持持续地思考,即不断地“问-答”。
我领悟到“问答思维”这个概念,跟我曾经在广州做过记者有很大关系。2003年,我担任了《新经济》杂志主笔兼首席记者,虽然只做了8个月,却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因为我差不多进入自由的写作状态:我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杂志社的总编就给我发表什么。而且那时候的我真算得上高产记者,有时一期杂志上我写的文章高达4万字,占整本杂志篇幅的三分之一,令同事心生羡慕忌妒恨,弄得总编也给我下达了“限产令”,每期尽量不要超过2万字。
新闻学常识告诉我们,一个合格的、完整的新闻导语,必须包括“5W1H”。这是由“美联社之父”斯通提出来的,5W指的是何人(Who)、何事(What)、何时(When)、何地(Where)、何因(Why);1H指的是怎么样(How),也就是何果。这其实就是六个基本问题。一个记者所写的新闻稿,如果不能把这六个问题向受众交代清楚,他就不是称职的记者。
一般人以为,做记者的特别会写文章,这没有错,但记者更重要的基本功是采访。记者的主要工作就是提问并求得答案——这就叫采访。当我打电话向采访对象预约时,他们往往会要求我先传一份采访提纲过去,而这个采访提纲其实就是一堆问题。
我做记者最大的心得是:要做好一个采访,事前一定要搜集研究相关的背景资料,而这个准备工作的成果,就是提出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链思维”这五个字,或者“问答思维”这四个字,是我这一生最自豪的一大发现,因为它揭示了人类大脑中语言生成机制的秘密。我经常开玩笑说,因为有了这个发现,此生死而无憾。任何人只要明白了这个秘密,通过这个问答思维,就能够引爆思路,激活知识,丰富话语。
1.2.2 两种文章体例
因为对“问答思维”的发现,让我进一步确信,世界上的所有文章,其实就只有两种体例:问答体与叙述体。
问答体,又可以称为对话体,形式上有问有答。这种文章我们经常在媒体上可以看到,比如采访领导、明星、专家的文章,经常会采用这种问答体。古时候也有这样的文章,比如先秦时的《论语》《孟子》《庄子》、明代王阳明的《传习录》,甚至中国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都是用问答体写成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及他所有的著作,都是用问答体写成的。
回想起来,20世纪90年代初,我在《知识经济》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我赞成知识分子经商——答客问》,就是用问答体来写成的,当时只是觉得用问答体写起来很顺手而已,也许,在冥冥之中注定了我会发现文章的底层逻辑是“问答思维”。
我在2000出版的第一本书《杰出的顺德人》也是用问答体写成的。当时,我采访了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当时叫顺德市,是县级市)的28个老板,我向每个老板提出了二三十个问题,他们分别给予回答,我经过整理,分别写成28篇文章,合起来就成了一本书。
我从2008年3月开始专门从事思维、演讲与写作培训,因为做得还算不错,所以曾经接受过一些新闻媒体的采访。我发现,《重庆晨报》和《重庆晚报》这两家报纸的记者分别为我所做的专访,在报纸上所发表出来的文章竟然都是用问答体写成的。
叙述体这种文体是什么样的呢?叙述体的文章基本上都是陈述句,在形式上没有问句,即使有一两个问句,也是作为修辞手法而存在的,即设问和反问。把设问作为修辞手法,我觉得既对,又不对。设问不仅是增加文采的修辞手法,更是激发思路、引导思路的工具。很遗憾的是,语文老师只是把设问当作修辞手法来教。
其实,仔细研究就会发现,所有的叙述体文章,表面上看似没有问句,但是在字里行间充满了问句,在作者的脑海里充满了问句;只不过,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注意到那些问句的作用,或者为了表达的简洁,在文章中将那些问句去掉了。因此,所有的叙述体文章,都可以把它还原成问答体,都可以在字里行间把问句加上去。
举一个例子。下面的文字来源于罗翔的文章《在自恋中攀登仇恨的高峰》:
人的本性喜好拉帮结派,甚至不惜“互拉仇恨”,其中的根源在于人的自恋。当生命中缺乏一个终极的敬仰对象,人就不可避免地会把自己置于生命中最重要的地位,形成无法抑制的自恋。自恋让人总是自觉优越:或是出生的优越、种族的优越,或是智力的优越、知识的优越,或是财富的优越、阶层的优越,或是地域的优越、口音的优越,甚至是道德的优越、宗教的优越。正是这种自我的优越感使得人类冲突不断。无论是儒家的“华夷之辨”,清政府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本质上都是人类自恋的产物。
我们把字里行间的问句加上去就是这样的:
人的本性有什么喜好?人的本性喜好拉帮结派,甚至不惜“互拉仇恨”,为什么会这样呢?其中的根源在于人的自恋。人为什么会自恋呢?当生命中缺乏一个终极的敬仰对象,人就不可避免地会把自己置于生命中最重要的地位,形成无法抑制的自恋。自恋的人有什么表现呢?自恋让人总是自觉优越:或是出生的优越、种族的优越,或是智力的优越、知识的优越,或是财富的优越、阶层的优越,或是地域的优越、口音的优越,甚至是道德的优越、宗教的优越。为什么不能自恋,或者自恋会造成什么后果呢?正是这种自我的优越感使得人类冲突不断。历史上有什么例子呢?无论是儒家的“华夷之辨”,清政府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本质上都是人类自恋的产物。
本书的下篇,我特意把一些文章由叙述体还原为问答体,通过这样的解构,让大家彻底理解思考的本质,发现思考与表达的底层逻辑,并掌握思考、演讲与写作的方法。
1.2.3 脱口秀的启示
很多来跟我学习演讲口才的学生,都会问一个相同的问题:为什么我平时聊天讲话还觉得水平不错,可是一上台正式讲话就不行了呢?我告诉他们,平时聊天你不需要说长句子,都是每个人三言两语地轮番进行,都是在我问你答,你问我答,以及各自在自问自答,这样交替进行。
而且,聊天时我们是有话就说,无话就不说,甚至可以说“你们聊,我有事先走了。”但是,你在台上讲话能这样吗?不能,你必须一直不停地说,否则,嘴巴一停,声音消失,紧张的空气就来了。
大家看过《鲁豫有约》这个电视脱口秀节目吧?主持人陈鲁豫请的节目嘉宾很多都是草根阶层的人物。草根人物普遍有个特点,不太会演讲。如果鲁豫让嘉宾一上来就独自发表演讲,基本上节目就没法做了。所以她的这个节目形式,就是她跟嘉宾聊天对话。
我们设想一下,有这样一期节目,陈鲁豫请一个10年背包穷游80多个国家的一位“驴友”来做节目。开场的时候,她说,今天我们请到了一位嘉宾,他背着一个包袱,10年内旅行了80多个国家,他没有花多少钱,就是穷游。今天我们请到了谁谁谁,掌声有请。然后嘉宾上场。上来之后呢?鲁豫跟他寒暄一番之后问他,很多观众朋友都有环游世界的梦想,可都是想想说说而已,你是什么时候萌生了这样的想法的呢?他回答,那是在10年前,刚刚大学要毕业的时候,我就萌生了这样的想法。鲁豫又问,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想法呢?他回答说,因为那个时候看到了一条新闻,说某某用穷游方式环游世界。于是我也想这样子出去环游。鲁豫再追问,你那个时候是个大学生,你觉得有些什么困难吗?嘉宾又讲他当时怎么怎么困难。
就这样,主持人与嘉宾一路交流下来,节目就完成了。如果没有陈鲁豫坐在旁边,嘉宾能把故事讲出来吗?也许能,也许不能。就算他讲出来了,可能也是乱七八糟的。这就是电视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存在的价值。陈鲁豫在干什么?她在提问,在串词,引领着谈话的方向,确保内容结构的完整性。
在演讲口才课堂上,我经常让同学们做这样的脱口秀练习。练习之后,我提醒大家,如果没有主持人在旁边提问串词,只有你一个人在台上演讲,你该怎么办?就是自问自答吧?对,演讲就是自问自答!
其实,思考也就是自问自答。
1.2.4 思维导图的缺陷
思维导图最近些年风靡全球,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的经典著作《思维导图》2009年由中信出版社引入出版后,中国人也掀起了学习思维导图的热潮。在此,我顺便谈谈对思维导图的评价。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东尼·博赞指出,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节点,每一个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节点。
然而,学习思维导图,人们普遍觉得困难的是:由一个节点往外发散的时候,立足点或者依据是什么。东尼·博赞在《思维导图》中讲道:
下列基本分类概念组已被证明在多种思维导图制作中特别有用:
基本问题——怎么/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为什么/是什么/是谁/哪一个。
部分——章/节/主题。
性质——事情的特征。
历史——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
结构——事情的外形。
功能——做什么事情。
过程——事情是怎样发展的。
评估——事情有多好/多少价值/多少益处。
分类——事情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定义——事情的含义是什么。
个性——人们是什么角色或具有什么特点。
东尼·博赞的这段文字,我认为应该是最有价值的部分,可惜他只是一笔带过,没有把它深入解析,以至于许多人学了很久也对画好思维导图不得要领。
如果你理解“思考=提问-回答”的定义,以及我将在后面讲到的“立题”这一概念,那么你就会明白,上面引述东尼·博赞所列出的基本问题及分类概念组,它们不仅是一些关键词,更应该转换成疑问句,都是一些非常好的提问方向。因此,由中心点和每一个节点向外发散,无外乎就是以上面东尼·博赞所列出的基本问题及分类概念组作为基点,从不同的方面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疑问,然后给出答案,就形成了下一层的多个节点。
我曾经在一个青少年暑期口才培训班上,用一个下午的时间教孩子们画思维导图,把每个题目的中心点和每个节点向外发散都视为“问—答”关系,效果立竿见影。当天晚上就有学生的妈妈打电话给我说:“樊老师,你太厉害了!我的孩子曾经参加过思维导图的培训班,学了一个星期都没有学会,你一个下午就把他教会了,而且画得很好,太感谢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