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思考=提问-回答
人与动物的区别,思考是一个重点。据说,动物的大脑只能做感知的事情,而不能像人一样进行思考,所以比较愚蠢。
人与动物的区别,思考是一个重点。据说,动物的大脑只能做感知的事情,而不能像人一样进行思考,所以比较愚蠢。
然而,虽然我们绝大多数人每天都在思考,也常常把思考二字挂在嘴边,可是,并不了解思考二字的真正含义,更不懂得如何有效地思考。人与人思考能力的差距,拉开了人生成就的差距。
1.1.1 缺乏思考的思考
我曾经无数次在培训课堂上问学生:什么叫做思考?几乎都不能收到正确或相对正确的回答,甚至很多人被问到时,只是茫然与我对望,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虽然思考是每个人必须做好的一件事情,但是,绝大多数的人从来没有思考过“思考”。虽然从小父母和老师都告诫我们要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可是谁能告诉我们什么叫做思考呢?
普通人没有思考过思考,以及不明白什么是思考,是可以原谅的。但专门研究思考的专家不告诉我们什么叫思考,则是不可原谅的。
日本语言学家外山滋比古写了《思考的整理术》一书,1983年出版之后持续畅销,销量突破150万册。该书的后记开头一段话写得挺好:
我们平时总是不假思索地使用“思考”一词。这让我们以为,我们肯定是了解“思考”的含义的。而深究起来,所谓的“思考”到底是什么呢?跟单纯的“想想”有什么区别?跟泛泛地“了解”又有什么关系?思考需要遵循什么样的顺序吗?恐怕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无法立刻回答上来吧,因为很少有人煞有介事地反思这些问题。
令人遗憾的是,外山滋比古的《思考的整理术》一书从头到尾都没有对思考一词给出明确的定义与解释。他只是在讲日本的学校教育忽视思考能力的培养时指出:
学校的认知活动主要是以语文为中心的学习,而思考活动则是以数学为中心的学习。的确,数学永远是离不开思考的,因为它总是给出问题,求解答案。
这里,前面一句话我不认同,因为认知活动与思考活动的差别并不是语文与数学的差别。后面一句话则说得不错,触及了思考的核心内涵,但外山滋比古并没有在更高的层次把它明确地揭示出来。
美国学者文森特·赖安·拉吉罗(Vincent Ryan Ruggiero)教授在《思考的艺术》中为思考明确下了一个定义:
思考是有助于阐述或解决问题、制定决策、满足或了解欲望的一切心理活动;思考是探求答案,获取意义。
这个定义倒是我比较喜欢的,因为它最接近我对思考的理解。可惜的是,拉吉罗虽然为思考下了一个很好的定义,却只是在全书开篇时一笔带过,没有在后面的内容里贯彻它,沿着这个定义所指的方向,深入地为读者提供如何有效思考的建议,以至于无数人读完了他的书,依然不能透彻地理解和展开思考。
金字塔原理由美国麦肯锡公司的芭芭拉·明托(Barbara Minto)创立,她在《金字塔原理》一书的第一篇“表达的逻辑”中指出:
先从金字塔的最顶端开始,沿各个分支向下展开。首先表达的是主要思想,使受众对表达者的观点产生某种疑问,而主要思想(金字塔结构中的)下一层次上的思想将回答这些疑问。通过不断进行疑问/回答式的对话,受众就可以了解文章中的全部思想……对文章阐述的思想做出疑问/回答式反应是人类的一种自然反应,没有国籍和民族的区别。
芭芭拉·明托的这个观点,非常接近我对思考的定义,但是,很遗憾,她并没有把这个观点视为思考的定义并贯彻到底,而只是把“疑问/回答”作为一种表达逻辑而已。
1.1.2 思考的定义
为思考下一个合适的定义,是我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经过持久、反复、深入、系统地思考,我把思考简单地定义为如下公式:
思考=提问-回答
思考是人的一种内在行为,同时也是一个过程。思考是首先提出疑问,然后寻求答案,消解疑问的过程。这个定义是元思维的重大而根本的理论基石。
“思考=提问-回答”这个定义虽然算不上石破天惊,但是它直达思考的本质,彻底揭示了思考的秘密,如拨云见日,可以起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纵观无数关于思考的定义,大都是只烧到了99℃的水,而我的定义加了一把火,把它烧成了100℃的开水。
顺便说一句,思考时我们提出的所有疑问,都是在做三件事情:了解事实、解释原因和探求方法,归纳起来只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种基本问题,我把它们称为“元问题”。这三个“元问题”像精灵一般为我们的思考带来无限的创意、活力与价值,而基于对“元问题”问与答的思维模式称为“元思维”。后面将有专章详细解读,此处先简单说明,是为便于下文的陈述与读者的理解。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问题与疑问两个词的区别。问题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问题,既指毛病、不足、欠缺,也指疑问,还指一般意义上的事情。狭义的问题,仅指疑问。我在本书中尽量使用“疑问”而不使用“问题”,若使用“问题”一词,除指毛病、欠缺之外,偶尔也有“疑问”之意。
为什么我要定义“思考=提问-回答”呢?因为这样有“三个便于”的好处:
第一,便于理解。用抽象的文字为思考下定义,可能让读者更加头晕。“思考=提问-回答”这个公式,可以这样来理解:思考是人的一个行为过程,首先提出一个疑问,然后求解答案。这里要强调一下,思考过程的核心就是提问与回答,虽然围绕这两个核心,还有一些其他密切相关的、重要的行为与心理活动,如:观察、怀疑、想象、暗示、探究、解释、判断、类比、联想、反思等。
更进一步,我们不妨真的把它当成一个数学题来理解:
10-10=0,表示这个思考完美地完成了;
10-5=5,表示这个思考只完成了一半;
10-0=10,表示这个思考没有完成,可以称为百思不得其解。
我们还可以想象一下,考试时试卷上的一个题目,如果分值是10分,考生完全答对了,老师就给他10分;只答对一半,老师只给他5分;全部答错,老师就会给0分。
第二,便于记忆。把一段长长的文字,浓缩成一个数学公式的样子,我相信,所有人都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记忆,甚至于终生难忘。因为“思考=提问-回答”这个公式,不仅有明确而特别的含义,而且还是图形化的,而人们往往对图形化的东西更容易记忆。
第三,便于操作。操作,原本指人用手活动的一种行为,虽然思考不能通过手来完成,但此处所谓操作,是指思考必须是有目的的、受控制的心理活动,因此,对思考这种内在行为进行定义,必须具有可操作性或可操作性强,从而让人可以按照一定的规范、流程和要领完成它。
我把思考定义为“提问-回答”,就是要明确告诉读者,思考就是从提问开始,然后给出答案。如果你不是带着目的去提出疑问,然后求解答案,那就违背了基本的操作规范与流程,那就不是在思考,而是在胡思乱想。
1.1.3 艺术家的思考
在几乎所有人的眼里,艺术家的思维都是天马行空、不可捉摸的。事实上,艺术家的创意总是超乎常人,经常令人觉得异想天开,脑洞大开,但是,他们的大脑运转还是遵循着与常人相同的机制。
英国著名艺术评论家威尔·贡培兹(Will Gompertz)在《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一书中专门讨论过艺术家的思考方式。他指出,艺术家创作的过程,就是持续不断地“提问-回答”的过程,也是质疑与创造的过程。威尔·贡培兹写道:
无论形式如何,创意只能在一个地方发生。不管你是打算烘焙一个生日蛋糕还是设计一个花哨的新软件,只有一种可能的方式能启动创造的过程,那就是提出问题——“我需要用到哪些配料?”抑或“我如何才能使软件界面更直观?”
就拿雕塑家举例。他们要不断雕琢一块大理石,直到可以辨识的形象出现在眼前。雕塑家凿出的每个细小切口都伴随着他们的一次发问——“如果我把这一小块削去会怎么样?”“这一凿会帮助我塑造出我想要的躯干吗?”这就引向了另外一个问题:“这样行得通吗?”这个问题是千百次类似的问题的终点,随后是做出决定,而决定之后又会引出更多的问题和修改。
创意是在我们头脑里持续发生的一个召唤和响应的过程。如果一切进行顺利,这个“提问-回答”的程序就会像我们的左右脑一样协同工作,就像在进行一段“颅内双人舞”。
左脑:“我该做个什么样的生日蛋糕呢?”
右脑:“上层撒满白色糖霜的巧克力海绵蛋糕。”
左脑:“真是个好主意,右脑。”
不过事实上,这个过程往往是拖沓的,让人有些沮丧,它们的对话应该更像下面这样:
左脑:“我该做个什么样的生日蛋糕呢?”
右脑:“我现在没法和你说话,我在发短信。”
左脑:“但这很重要,我只有20分钟的时间。”
右脑:“哦,我不知道,做个巴腾堡蛋糕怎么样?”
左脑:“太难了。”
右脑:“哎呀!我没想按发送键!什么?你?还在吗?这样吧,我会好好想想,然后在你洗澡的时候告诉你……在大概月之内。”
接下来,这个问题会一直停留在我们的无意识里,直到一个看似随机的触发点触动了思维的火花,将我们大脑里的几百万个神经元联系起来,这时一个完整的答案就会神奇地浮现。这个过程很可能就是在你洗澡的时候发生的。
威尔·贡培兹关于艺术家思考模式的观点,与我对思考的定义不谋而合。但是,遗憾的是,他与无数作家和理论家一样,在讲到“思考”的时候,忽略了为“思考”这个概念下定义,以为读者都理所应当地知道什么叫思考。正是因为忽略,导致作家和理论家本人没有机会把“思考是什么”彻底讲明白,甚至过于偏重思考的批判性、独立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