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思考的起点
就一个人来讲,如果论一生,思考的起点大约是我们刚出生的时候,至少是用肢体语言表达欲求与情绪的时候。长到两三岁,初步具备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整天缠着爸爸妈妈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会那样……思考变得尤为活跃,以至于出版社不得不出版类似于《10万个为什么》这样的书籍,来满足爸爸妈妈们的需要,否则无法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思考的冲动。
如果论一天,思考的起点则是从睡梦中醒来之后。有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一个人早上醒来之后干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现在绝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睁开眼睛。这个答案是20世纪80年代从台湾传来的,而之前人们的答案一般是洗脸、刷牙、吃饭、上厕所之类。
但是这些答案都是错的,正确的答案是:思考。
在我们睁开眼睛之前,如果你是一个正常人,可能就会提出以下的问题:
我现在要睁开眼睛吗?
现在几点了?
现在天亮了吗?
我要现在就起床吗?
此处讲这个脑筋急转弯,我是要告诉大家:当我们脑子里发出疑问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了思考。
上面是从时间来探讨思考的起点,下面我从情境来探讨思考的起点,也就是在哪些情境中容易触发人的思考。大致有四种情境:
1.3.1 习惯
绝大多数的人的日常生活,都是波澜不惊、按部就班的。在日常生活的正常状态下,我们会习惯性地、自然而然地触发思考。比如早上醒来会想:今天早餐吃什么呢?今天起床晚了,怎么才能不迟到呢?比如孩子的妈妈听见孩子哭,就会想:他为什么哭?他哪里不舒服?是肚子饿了吗?是流尿了吗?比如一个人开着车进了停车场,他就可能会想:哪里有空的车位呢?这里停车合适吗?这个车位停车安全吗?又比如一位家庭主妇去菜市场,路上她可能会想:我要买的鸡肉今天还有吗?今天晚上做什么菜呢?今天的白菜涨价了吗?
类似以上这种日常生活的情境,总是会触发我们的思考,虽然它是短暂的、简单的、肤浅的、碎片化的,甚至伴随着非常多的直觉,以至于我们有时候觉得自己并没有在思考,但它依然属于思考,而且正是这些日常的思考所导致的行为,养成了我们的习惯——可能是好的习惯,也可能是坏的习惯。
1.3.2 意外
哲学家大概是世界上最喜欢思考的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起源于惊诧”。那惊诧又来源于什么呢?来源于意外事件和特殊状况。
和日常生活中习惯性的浅层次思考比较起来,意外事件和特殊状况会触发我们的深入思考。司空见惯的事物,我们容易陷入视而不见的境地,更不可能让我们深入地思考它。
但是,如果每天升起的太阳哪一天突然消失了,也就是发生了日全食,人们就会深入而认真地思考:为什么会消失?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什么时候会再发生?又比如,一个成绩向来很好的学生,某一次考试成绩相当的糟糕,老师就会问:为什么会这样?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还比如,某某成功的企业家,突然被一美女状告他非礼了她,人们就会问:这是真的吗?这个企业家为什么要干这样的事儿?他是被人陷害吗?他会怎么为自己辩解?
正常的状况,我们会认为理所当然;而只有意外的特殊的状况,才会激起我们的好奇心,展开思考。
1.3.3 被动
所谓被动,就是我们并非主动而自觉地去思考。这种情境在生活中也是常见的,比如,你的领导交给你一项新的任务,策划一次活动,两天后提交一份策划案,即使不愿接受,但你必须思考:领导的意图是什么?活动最佳的形式是什么?可以寻求什么人的帮助?怎么做领导才会满意?又比如,你在网上发表文章,使用了一张网上找来的照片,不久却收到了人家的起诉状,告你侵犯著作权,你必须去思考:如何应诉?要不要找律师代理?自己怎么才不用担责?还比如,你的邻居经常将垃圾扔在过道,你必须思考:怎么才能让他停止这种行为?是自己直接找他谈谈,还是跟物业管理公司投诉?
以上种种,都是我们在生活当中并不希望出现,但又无法避免的状况,而且你还必须去面对它,无法逃避,只好变被动为主动,思考如何行动,如何解决和应对。
1.3.4 主动
生活中,我们需要更多的主动思考,尤其当你认为自己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放弃思考就等于堕落。我们总是为自己的生活设立大大小小的各种目标,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主动去思考如何实现。
比如,当我决定要写这本书之后,我就开始主动思考:为什么现在必须写?如何写?写多少字?分多少章?什么时间完成?又比如,一位青年喜欢上了一位美女,当他决定追求她之后,他就会主动思考:怎么才能跟她认识?怎么才能让她答应约会?怎么跟她聊天?怎么才能赢得她的好感?再比如,你如果擅长弹吉他,决定在网上开课,你就会主动思考:在什么平台上开课?用什么形式讲课?如何定价?用什么方式推广课程?
前面讲过,思考是有目的的。虽然前面三种情境所触发的思考,也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但只有这种主动的情境下的思考,其目的性才是最明确的和最强烈的。所有的成功者,大都志存高远,借助超凡的思考力,探索发现路径、方式、方法、手段、措施、步骤,最后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