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槟城极乐寺演讲佛法平等
三藏十二部,文旨浩繁,难于陈数,今就本忠禅师所论平等之义,举诸教以与佛法比较,则平等之真,惟在佛法矣。请试言之。
佛法自称有大乘、缘觉乘、声闻乘三者,而天乘、人乘,通于外道俗士,合为五乘。今所见各家宗教,大抵皆天乘也。基督、天主二教以为人皆上帝所生,信仰上帝,遵行戒法,死后可以升侍上帝之旁,而终不能成为上帝,若加毁谤,便堕地狱,亦永无超脱之时,此未为平等也。稍进则印度吠坛多教,立梵天王为本,亦与上帝不甚差殊,而此教权说,以情界器界皆出梵天王,不须转化,是说较之前者二教,平等之真渐露,而终谓世界有报,说尚沾滞。又进则印度数论,不立梵天,而立阿德摩为本。阿德摩者,译言神我,而神我为忧喜暗所迷,不能自见,而情器界以著,舍迷就悟,则神我自现,本无情界器界之纷纭也。是说较诸建立梵天者更为知本,亦终不免执着有我,我之为名,与彼相对,彼我对待,则犹未为平等也。数论本无升天之想,而列于天乘也。盖最初二教,其果在欲界天。吠坛多教,其果在色界天。数论难能不堕色界,而终不免堕落色界天,至于此而天乘已圆满究竟矣。更进则惟有声闻、缘觉二乘,不立神我,而以无明为本。无明者何?即不觉是。不觉者谁?则此心是。于是十二缘生之说出,扫荡一切世界缘起,独以因果钩连,为万物所由出,不立神我,则我见亦空。以此较诸数论,平等之真益著。然而情界、器界犹是对立,人我之见已除,而法我之见未破,犹未为平等之至极也。何谓法我?曰:认有主体是也。如见地水火风,而认地水火风为有本质,此即为法我见,于是又进而为大乘。大乘之说,以为真如本觉,即是一心,绝对无二,故不能自见,即此不能自见,谓之不觉,谓之无明,于是四生六道、大地山河,宛然如梦境之现前矣。若识本心,即称始觉,渐渐修习,还于本觉,即谓之佛。是故情器二界,等是虚幻,惟心是实。心迷即是众生,心悟即是佛果。佛非新成,本来是佛而自不见耳。一切皆有本觉,则一切等皆作佛,但其觉有迟速,缘有具阙,故不得一时成就,亦犹稻熟,虽为早晚,而皆当结实一也。无物非心,故不隔情器,无心非觉,故了闲圣凡,此乃平等之至,而非小乘大乘所可异论者矣。要之,人所信仰,莫过于心,上帝、梵天王等,知其名始信之,不知其名则不能生信也。惟心不然,虽至婴儿鸟兽,无不以感觉所得为真,信此所感觉者,即由信此能感觉者,故欲人不信心,势不可得。以此观之,则心为三界万法之本,断可知矣。此又大乘最坚之义,而非矫造名词引人信佛也。
(1916年11月11日讲于马来亚槟城,载于新加坡《国民日报》1916年11月19日;收入《章太炎全集(十四)·演讲集(上)》,第235—2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