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宫廷医学养生精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宫廷茶饮

第一节 茶饮溯源

中国老百姓流传着一句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大量的历史资料证明,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且长盛不衰,享誉全球。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其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中国饮茶历史悠久,世界上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都是从中国传入的。

相传神农氏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人,《神农本草经》一书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从魏晋南北朝开始,茶饮开始走入普通百姓家,成为生活的必备品,“粗茶淡饭”的观念逐渐形成。南北朝以后士大夫常常品茗清谈,坐而论道,饮茶的风尚形成,并逐渐由南向北、自上而下普及。唐代是茶文化走向兴盛的时期,也是茶叶产区大规模扩展的时期。早在唐代,浮梁(今景德镇市郊)便是全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白居易“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就曾提到。唐开元之后,饮茶活动达到空前规模,茶成为国饮。皇室专门成立贡焙,采造研制宫廷用茶。民间“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封氏闻见记》记载)。唐代陆羽撰写《茶经》,将茶从普通饮品中剥离,不仅叙述了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及饮茶技艺,还对饮茶仪式、茶道思想进行了总结,形成了当时独树一帜的茶文化。彼时人们认为茶道将仁、礼和修身养性的境界统一。唐代刘贞亮提出的茶有十德,即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唐代医学大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写道:“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足可见茶的药用功效。

唐代之后,国家虽经历了五代十国的纷争割据,但茶却未衰反盛,至宋代尤为盛行。宋代,浮梁茶行林立,茶商云集,茶市兴旺,制茶技艺日益精湛,其制茶工序主要有:甑中蒸茶→茶中掺料(枸杞、芝麻、绿豆以及龙脑和膏等)→茶、料粉碎→或烹或煮→模中制成→烘干、封存。以此法制成的茶,称为“饼茶”或“团茶”。饮茶时,人们先将饼茶放入茶具中以沸水泡开,再饮其汁,最后将茶末和佐料一道吃掉。南宋初年,泡茶法诞生,喝茶逐渐大众化,茶饮走向了简易化的道路。宋代制茶“盛造其极”,重在趣味,一方面是市民日常饮茶的世俗情趣,另一方面是文人追求的精致雅趣。宋人还发展了一些新颖独特的技趣性饮茶如斗茶、分茶。斗茶,是宋代社会的一种时尚,在士大夫阶层广为流行。斗茶时,人们不仅要比较各自茶的色、香、味,还要斗出哪一种茶具最精美。分茶,又称“茶百戏”“幻茶”“水丹青”,是宋代盛行的一种茶艺表演。在注汤过程中,用茶匙(徽宗后以用茶筅为主)击拂拨弄,使激发在茶汤表面的茶沫幻化成各种文字以及山水、草木、花鸟、虫鱼等各种图案。北宋初年陶谷在其《清异录·茗荈门》之《生成盏》一条中,记录了福全和尚高超的分茶技能,称其“能注汤幻茶,成一句诗,并点四瓯,共一绝句,泛乎汤表。小小物类,唾手办耳”。

明代茶以自然清淡为特色。明初朱元璋因龙团茶“重劳民力”,遂下令禁造团茶,改茶制为芽茶,也就是散茶,这种散茶不需蒸青而直接烘焙,保留了茶叶的本色和真味,从此改变了中国人饮用末茶的习惯。明代在茶的制备方法上,改釜蒸为锅炒,使制茶的杀青技艺提升,不捣不拍,最大程度保持了茶叶的本初色泽。饮用方法上,同样崇尚自然,不需要像唐宋时期将茶叶研磨为茶末、茶粉,而是将干茶置于茶碗或茶壶之中,注入沸水即可饮用,名为撮(cuō)泡法或瀹(yuè)泡法。

清代的红茶、白茶、黑茶、乌龙茶等茶类,组成了我国茶叶种类的基本结构。清代茶馆遍布城乡、数量众多,超过前代,且种类十分多元,往往与其他娱乐或公共活动结合在一起,如以喝茶为主的清茶馆、带有餐饮功能的大茶馆、可以听书的书茶馆、供下棋消遣的棋茶馆、可以欣赏野外风景的野茶馆或者是以戏曲演出为主的茶园(戏园)等。而这种散茶,不需蒸青而直接烘焙,保留了茶叶的本色和真味。清代的红茶、白茶、黑茶、乌龙茶等茶类,组成了我国茶叶种类的基本结构,同时,“点泡茶”的方法被“撮泡茶”取代。

历史上茶叶主要被用来食用、饮用和药用。西汉董仲舒在其著作《春秋繁露·循天之道》中,从药食和四季养生的角度谈到了茶:“故荠以冬美,而荼以夏成,此可以见冬夏之所宜服矣。冬,水气也。荠,甘味也。乘于水气而美者,甘胜寒也。荠之为言济与,济,大水也。夏,火气也,荼,苦味也,乘于火气而成者,苦胜暑也。”认为茶叶生长于夏季,味苦通于心气,以其味苦能胜暑,尤其适宜夏季食用。在晋宋时期,茶叶常以“茗粥”出现,同时代的诗词中也有关于“茗粥”“荼糜”的记载,如唐代王维《赠吴官》诗:“长安客舍热如煮,无个茗糜难御暑。空摇白团其谛苦,欲向缥囊还归旅。”诗中“茗糜”即为茶粥之意,作解暑之用。

“以茶为饮”的习俗,巴蜀地区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据《华阳国志》记载,商末周初巴蜀地区已经开始将茶作为地方特产向周王朝进贡。三国时期魏国张揖《广雅》记载:“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mào)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不仅论述了做茶饼的方法,更描述了茶叶的功效。《太平御览》言:“茶丛生,真煮饮为茗茶,茱萸檄子之属;膏煎之,或以茱萸煮脯,冒汁谓之曰茶。有赤色者,亦米和膏煎,曰无酒茶。”根据茶中加入的辅料不同,将茶饮分为茗茶、茶和无酒茶。后世在前人基础上,在茶饮中加入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类物品饮用,类似的饮用方法在一些地区依旧得到了保留,如始于南宋时期,现在仍在江西临川流行的擂茶,就是将茶叶、生姜、胡椒、芝麻、糯米、食盐拌和在一起捣碎,冲泡取饮。擂茶在南宋年间还被用来消除疫病,后来被沿袭成俗,广泛流行。

“以茶入药”自古有之,《神农食经》载:“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茶经·六之饮》载:“荡昏寐,饮之以茶。”认为茶有提神醒脑、悦志强身之功效。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茶列为上品,记载其作用为“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久服安心益气,聪察少卧,轻身耐老”。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闿(kǎi)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认为茶具有苦寒沉降之性,有清热解毒、宁心安神的作用。茶可作为单方入药,如《杨氏家藏方》载“无痕散”:以腊茶为细末,用煮酒脚(酒器中的残酒)或好酒调敷,用治烫伤;可作为复方入药,如《太平圣惠方》中内补散、葱豉茶方均以茶入方;也可作为引经药,或以茶来送服药方,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所载方剂川芎茶调散,方中无茶,但需“茶清调下”,起清利头目之功,此方应算以茶送服方的典型代表。茶可清心除烦,安神定惊,明代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写道:“香茗之用,清心悦神,畅怀舒啸,远辟睡魔,助情热意,遣寂除烦,醉筵醒客,佐欢解渴。”茶能醒酒解醉,清代沈李龙撰的《食物本草会纂》称茶茗“醉饱后饮数杯最宜”。清代俞洵在《荷廊笔记》中称茶还能“养生益寿”。

近年来,人们对茶的保健机理与功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饮茶可降低人体对食品中胆固醇和脂肪的吸收,从而达到降血脂的作用;可以降低血液的黏稠度、抗血小板凝集,因此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如脑血栓、冠心病等)有效;茶叶具有非常强的抗氧化作用和清除自由基的功效,因而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喝茶若想更加科学、健康,还须依据四季气候变化和人体生理代谢的适应性,不断调整,合理饮用,充分考虑茶叶本身具有的寒热、温凉等性味、功能的差异,按时序更迭,选茗品饮,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保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