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宫廷药膳
第一节 药膳溯源
药膳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将药物与食物融为一体,取药物之性,用食物之味,食借药力,药助食功,相得益彰,有补益延年、养生却病之功。“药膳”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列女传》中,书中有“母亲调药膳思情笃密”的记载,其发展脉络总结起来,可谓形成于秦汉,发展于晋唐,兴盛于宋元,成熟于明清。
春秋战国是食疗药膳的奠基时期,《吕氏春秋·本味》所载有“阳朴之姜,招摇之桂”,这里的姜、桂既是食物和调味品,也是药物。《诗经·风·七月》中记载“为此春酒,以介寿眉”,提出药酒养生的思想。《周礼》记载“凡会膳食之宜,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粱,雁宜麦,鱼宜苽”,可看出膳食搭配的考究。周代食物原料大量增加,烹饪方法逐渐丰富,主要有煮、蒸、烤、炙、炸、炒、煨、烩、熬,还有腊、醢(hǎi)、菹(zū)等制菜肴之法,这些均为中医药膳的烹制奠定了基础。
秦汉时期药膳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黄帝内经》一书中已有运用药膳养生治病的例子,如乌贼骨丸、半夏秫米汤等药膳方,明确了药食配制的原则,提及了某些药食合用的禁忌,创立了食物五味与五脏相关的科学体系。《素问·脏气法时论》指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金匮要略》中有“禽兽虫鱼禁忌并治”和“果实菜谷禁忌并治”两篇,专门论述“食禁”内容。指出“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并有药膳当归生姜羊肉汤的记载。
至隋唐时期,随着医学的发展,药膳的内容大大扩充,前世留存的食疗专著有60余种。如巡诊于隋唐两代宫廷的御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就设有“食治”“养老食疗”专篇,收载药用食物164种,亦收载不少药膳方。其弟子孟诜集前人之大成,编纂了我国现存最早的食疗本草专著《食疗本草》。宋代的官修方书《圣济总录》《太平圣惠方》中记载了大量药膳方,其中《太平圣惠方》概括性地总结了药膳的作用,并列举出多种食疗药膳保健食品,如软食之粥、羹,硬食之索饼,饮料之酒、浆、茶、乳等;《圣济总录·食治门》包含有307方,食膳类型又增加了散、饮、汁、煎、饼、面等。元代御医忽思慧编著《饮膳正要》,记录了药膳方、药膳疗法、药膳制作宜忌等,是我国最早的营养学专著。明代徐春甫著《古今医统大全》,在该书第九十八卷中记载了保健茶汤的制作流程,以及酒、醋等多种食饮的制作方法,内容精趣翔实。
清代药膳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此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有关食饵、药膳的养生学态势更加得到彰显,展现出了饮食养生理论和实践经验与多种文化相互吸收、渗透和融汇的历程及史迹。在留存的宫廷文献中记载有大量养生保健方药。康熙、乾隆、慈禧等满族帝王、贵族常用的养生保健品,如八珍糕、松龄酒等制剂,药味不同,各有特色。清圣祖康熙皇帝注意饮食养生,一日二餐,每餐副食仅食一种食物。康熙皇帝还告诫老年人,不要多食盐、酱和过咸的食物,夜里不可用餐,夜晚要按时睡觉,不要在灯下看书。康熙皇帝认为长期坚持其亲身践行的养生保健经验,对身体有益,他在《庭训格言》中谈道:“凡人饮食之类,当各择其宜于身者。所好之物不可多食……各人所不宜之物,知之即当永戒。”“高年人饮食宜淡薄,每兼菜蔬食之,则少病,于身有益。”乾隆皇帝也非常注重饮食调养,传承了满族民间传统的饮食文化,他一生喜爱的食物,如东北大豆腐或用大豆腐制作的菜肴和大豆制品,蘑菇、蕨菜等山野菜及萝卜、蜂蜜、鹿肉、猪蹄、肉皮、鸭子等食品,且常食用小米粥调理脾胃,这些均是满族百姓普遍食用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