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宫廷茶道
在宫廷茶事中,酒席前后必有茶宴,或赋诗填词以劝茶,或举行烹茶、分茶、品茶等雅集活动。如李繁撰《邺候家传》记载,皇孙奉节王好诗,初煎茶加酥椒之类,遗泌求诗,泌戏赋云:“旋沫翻成碧玉池,添酥散出琉璃眼。”奉节王即后来的肃德宗,泌,指当时唐朝宰相李泌。茶叶也常常作为御赐之品,赏给诸位王公大臣,如唐代刘禹锡在诗作《代武中丞谢新茶》中载:“臣某言,中使窦国安奉宣圣旨。赐臣新茶一斤,猥降王人,光临私室。”唐代皇帝还常常在科举殿试时备茶汤,向考中者赐茶,“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这种殿试赐茶的现象后来延伸到一般考试,茶也被称为麒麟草。宋人王明清《挥麈录》记载,宋徽宗曾亲自在茶宴上为大家点茶:“赐茶全真殿,上亲御击注汤,出乳花盈面。”
清宫中有御茶房、茶库、奶茶房等茶舍,且有专人管理。御茶房是皇帝专用的茶房,又名上茶房,原址在乾清宫东庑(wǔ),由康熙皇帝御笔题匾。除此之外,还设有皇后茶房、寿康宫皇太后茶房,皇子、皇孙娶福晋后亦有各自的茶房。从御茶房及至皇后、皇妃茶房,每日供茶份例与所用金银、瓷器皆有定例。茶库属内务府广储司下设的库房之一,乾隆年间主要用于收储各省进贡的贡茶。满洲人吃肉饮乳,喝茶解腥,自入关前就有饮奶茶的习惯,所以清宫中还设有奶茶房,用于熬制奶茶。茶宴是清代宫廷中的一项重要仪式,在宫廷生活中占据一定的地位。这一活动始于康熙朝,在乾隆时期达到鼎盛。乾隆皇帝酷好饮茶,又擅作诗,每年正月初二至初十选择一个吉日在重华宫举行茶宴。参加者是才华横溢的满汉大臣,“列坐左厢,宴用盒果盃(bēi)茗”,品茶赋诗,君臣交融。诗品优胜者还可以得到御茶及宝物等赏赐。清宫的这种品茗与诗会相结合的茶宴活动,规模虽然不大,但在乾隆年间持续了半个世纪,为清宫一大韵事。
清代宫廷中日常饮茶和各项与茶有关的活动,直接促使全国各产茶区竞相将优质茶品进献给朝廷。据记载,宫中每年收取进贡的名茶有30多种,如云南普洱茶、安徽六安茶、苏州天池茶、杭州龙井茶、江南银针茶等,数不胜数。《内务府奏销档》中也有这样的记载:“乾隆时,各省例进方物,茶叶一类,两江总督进碧螺春茶一百瓶,银针茶、梅片茶各十瓶,珠兰茶九桶。闽浙总督进莲心茶四箱,花香茶五箱,郑宅芽茶、片茶各一箱。”这些茶叶陆续进入皇宫,收于茶库,由专人精心保管,随时取用加工。
饮茶可以疗疾保健,这作为王公贵族乐于接受的养生方法,在宫廷中也备受推崇。宫廷茶饮养生分为以下三种:以茶代药,单用茶叶泡饮来防治疾病,起到以茶代药的功效;茶药相配,茶叶作为一种药物,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以药代茶,也称作代茶饮,即药茶中不掺入茶叶,以一种或几种中药泡服和煎煮,用于保健或治疗疾病。乾隆帝注重品茗养生,一生六下江南,广品江南名茶,认为“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并且好以茶为诗,也是历代中写茶诗最多的一个皇帝。《慈禧光绪医方选议》记载,慈禧太后用“加味午时茶”治疗食积气滞之证,用“清热代茶饮”治疗肺胃热盛所致之咽喉肿痛、痰涎壅盛等证;光绪皇帝用“和脾代茶饮”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腹中疼痛。可见清宫对中药代茶饮应用的重视程度。
一、乾隆帝与三清茶
乾隆皇帝一生钟情于茶,不管是水质、茶叶、茶具还是品茶仪式都格外考究。乾隆皇帝善于品茶,他对茶饮用水十分讲究,作为一位品泉名家,他对天下名泉曾做过很深的研讨和品评,并有独到的品鉴办法。清代医家陆以湉(tián)在其所著的《冷庐杂识》中记载,乾隆皇帝每次出巡,喜欢带一只精制银斗,精量各地泉水,精心称重,按水的比重从轻到重,排出优次。经过比较,玉泉山泉水最轻,含杂质最少,水质最好,便命名为“天下第一泉”,定为宫廷御用水,还写了《御制天下第一泉记》,刻碑立石。
乾隆皇帝一生钟爱三清诗茶碗,有青花的,有矾红彩的。宫中《陈设档》记载了许多茶具,有关三清诗的茶器包括:青花白地诗意茶盅十件、红花白地诗意茶盅十件以及乾隆宜兴朱泥三清诗茶壶、乾隆珐琅彩三清诗茶壶等。而三清茶诗,是乾隆皇帝在他36岁(乾隆十一年)的秋天巡视五台山时写的。返京途中,经过定兴,突然遭遇大雪。浪漫多情的乾隆皇帝站在皇帝御用的黄色毡帐中,让侍卫以雪水烹煮三清茶。乾隆皇帝品尝之后,感觉十分滋润,兴之所至,挥笔写下了《三清茶诗》,诗云:“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洁。松实味芳腴,三品殊清绝。烹以折脚铛,沃之承筐雪。火候辨鱼蟹,鼎烟迭生灭。越瓯泼仙乳,毡庐适禅悦。五蕴净大半,可悟不可说。馥馥兜罗递,活活云浆澈。偓佺遗可餐,林逋赏时别。懒举赵州案,颇笑玉川谲。寒宵听行漏,古月看悬玦。软饱趁几余,敲吟兴无竭。”乾隆皇帝多次谈到三清茶,他在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御制诗》中,有“三清瓯满啜三清”一句,他在注解中说:“向以三清名茶,因制瓷瓯书咏其上,每于雪后烹茶用之。”
说到《三清茶诗》,就要讲到重华宫的三清茶宴。乾隆皇帝在重华宫长大成人,结婚生子,与重华宫结下了很深的茶缘。重华宫是乾隆皇帝登上皇帝宝座前的旧邸,这里的一切他都感觉很亲切,所以即位以后,乾隆皇帝经常来到这里,举行各种私人性的宴会和家庭式的聚餐活动。以风雅自居的乾隆皇帝别出心裁,在龙潜之地的重华宫创设了一种特殊的宴席,称之为茶宴,人称三清茶宴,或者叫重华宫茶宴。据说,唐玄宗即位前在兴庆宫生活,即位以后曾在兴庆宫举行翰墨宴。乾隆皇帝以玄宗自比,开创重华宫茶宴。这件雅事,乾隆皇帝曾写诗吟咏:“兴庆宫中翰墨筵,每教令日纪韶年。”
重华宫茶宴上,君臣共品的茶不是普通的茶,而是乾隆皇帝发明的清雅茶品,称为“三清茶”。什么是三清茶?就是将松实、梅花、佛手三样清雅的材料通过雪化的水烹制而成的宫廷茶品。乾隆皇帝很讲究情趣和品位,对于品茶尤甚。每当京城大雪,乾隆皇帝总要吩咐宫人和侍臣采集最干净的积雪保存起来,然后将积雪融化,从中选出最纯净的雪水,用于烹制三清茶。乾隆喜爱沃雪烹茶,也极喜欢在御用的瓷瓯上,刻上御制、御笔的咏三清茶诗。
二、慈禧太后妙用花茶
据史料记载,慈禧太后是个饮茶成癖的人,她酷爱饮用花茶,常命人将刚刚采摘的鲜花掺入干茶里再泡入茶盅,使得饮用起来既有茶香又有花香。泡茶用的水是当天清晨特地从西郊玉泉山运来的泉水,玉泉水洁净甘甜,冲泡出来的茶更加清香。德龄公主曾对慈禧太后的饮茶情况做过仔细观察,她后来撰书追述往事时这样描写过:“一个太监拿进一杯茶来,茶杯是纯白美玉做的,茶托和碗盖都是金的。接着又有一个太监捧着一只银托盘,里面有两只和前一只完全相同的玉杯子,一只盛金银花,一只盛玫瑰花,杯子旁边有一副金筷。两个太监都在太后前面跪下,将茶托举起,于是太后揭开金盖,夹了几朵金银花放进茶里,太后一边啜茶,一边对我们说她最喜欢这种花,放到茶里有一股特别的香味。慈禧太后从清晨起床到睡觉入定,几乎须臾都离不开茶。出行时必有太监提火炉热茶随行,睡觉前饮一杯糖茶,她认为可以安神。枕头里也有一只装着茶叶,用它伴眠可以保护眼睛。”如上所述,慈禧太后平日饮茶喜欢加入金银花或玫瑰花调味,除此之外,还有菊花、梅花、桂花、茉莉花、莲花等,人们将这种方式总结为“以花点茶”。
三、咸丰皇帝饮白鹤茶
君山银针又称“白鹤茶”,属于皇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曾被多朝皇帝列为皇室贡茶。宋代时,流传着苏轼种茶白鹤岭的故事。那是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贬谪广东惠州。惠州位于中国大陆的南端,人称烟瘴之地。苏轼在惠州白鹤岭、寓江楼、嘉佑寺居住了四年。他很喜欢白鹤岭,那里终年云雾缭绕,风景极佳。苏轼喜欢茶,就将上好茶树移植于此,亲自栽种。兴之所至,他写下了《种茶》:“松间旅生茶,已与松俱瘦。茨棘尚未容,蒙翳争交构。天公所遗弃,百岁仍稚幼。紫笋虽不长,孤根乃独寿。移栽白鹤岭,土软春雨后。弥旬得连阴,似许晚遂茂。能忘流转苦,戢戢出鸟咮。未任供臼磨,且可资摘嗅。千团输大官,百饼衔私斗。何如此一啜,有味出吾囿。”
后来咸丰皇帝与白鹤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清代时,城口一带归礼明府管辖。礼明府的总爷为了讨好当朝咸丰皇帝,就把寺中制好的上品茶叶进贡到宫中,并在奏折中对咸丰皇帝说:“此等好茶,如果用云阳白鹤井泉水冲泡,茶叶会根根竖立,杯中现身白鹤影,清香四溢,久久不散。”咸丰立即下旨,进白鹤井泉水。果然,泉水冲泡后茶叶竖立,出现了白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