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仁爱的现代传承与普遍价值
一 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
儒家以仁为人之为人的本质,进一步将仁推演为人道为本,其实质是以仁道为本。儒家经典《中庸》、《孟子·尽心下》、《礼记·表记》、《孔子家语·哀公问政》都引用据说是孔子说的“仁者,人也”,这是说“仁”与“人”在基本内涵上是相通的,强调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孔子把人从殷周天命神学中解放出来,以“仁”作为他的思想的核心,在中国思想史上首次系统地建成了一套人学思想体系,为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奠定了基础。郭沫若把孔子的“仁学”称为“人的发现”。[121]张岂之认为:“《论语》中多处为‘仁’规定界说,其特点是:‘仁’不是以祖先神的崇拜为出发点,而是以人的理性为基点;不是以氏族群体为出发点,而是以个人修身为基点;不是以维护一方而牺牲另一方为出发点,而是力求照顾到人际双方的利益为基点。孔子将‘仁’解释为‘爱人’就显示了这样一些特点。”[122]张立文认为:“孔子的仁学,核心是讲人,是人的哲学升华。”[123]
孔子以后的儒家思想家大都强调以“仁”为核心的人道思想。《孟子·尽心下》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注疏》一说孙奭疏曰:“孟子言为仁者,所以尽人道也,此仁者所以为人也。盖人非仁不立,仁非人不行。合仁与人而言之,则人道尽矣。”朱熹的《孟子集注》说:“仁者,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也。然仁,理也;人,物也。以仁之理,合于人之身而言之,乃所谓道者也。”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二者合起来就体现了完整的人道。换句话说,人之为人的根本道理就在于人具有“仁”这一德性,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和特征,也就是说,具有了仁才能成其为人。张载说:“仁者人也,当辨其人之所谓人。”(《张子语录·语录中》)宋儒真德秀说:“人之所以为人者,以其有是仁也,有是仁而后命之曰人,不然则非人矣。”(《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这些说法从正反两方面诠释了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和特征。
儒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仁道原则,确认人有行仁的能力,人不仅是被爱的对象,还是施人以爱的道德主体;人作为道德主体,其为仁的意愿及行为就是主体自身力量的体现。《论语·颜渊》中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论语·述而》中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在践行仁这点说,人是具有充分的意志自由和主观能动性的。为仁是作为人主体的道德选择,人在这一点上完全可以也应当作自己的主宰。正如成中英所说:“孔子引用一个传统的德性观念,来展现一个人格实现的理想,来显示一个社会价值的目标。这个观念就是仁。仁,人也;人,仁也。他把人、仁作为一体两面,即理想与现实、本体与方法的互用和整合。他用仁整合人,用人发挥仁。仁既是一整体,也可以是一方法;人既是一方法,也是一整体本体。人、仁互为体用,互为本体与方法。所以,人与仁有互相作用、相互完成。仁,从字形看,是二人在一起,表示一个整体内涵的互通性。仁是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沟通。仁既可以用来扩大人的存在范围,也可以用来解决生活秩序问题,实现人的价值目标。这就是孔子的人生哲学,也是孔子的社会哲学,还有一个潜在的本体哲学,即人的本体哲学。”[124]这样,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形象地说“仁”就是人生命的核心。
当今社会产生的一些问题,其根本原因是有的人失去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即仁。仁的缺失导致他们不懂孝悌之道,不能亲爱亲人。有的人对别人不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不能以忠恕之道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导致人际关系恶化。仁的缺失进一步造成有的人不能泛爱大众、亲近仁德,而是玩世不恭或者悲观厌世。仁的缺失造成有的人为官却不能正己正人、道德齐礼。仁德之缺失也导致有的人暴殄天物,为一己之享乐或为赚黑心钱而残忍地杀害动物、特别是珍稀动物,贪婪地盗取自然资源,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恶化。仁的缺失也导致有的人缺乏信仰,没有敬畏之心。所以,我们要发扬光大儒家优秀的传统仁学思想,立仁之大本,本立而道生,使人人走上正道,铸就多层次的道德人格,造就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
二 仁爱的现代传承
孔子的学生樊迟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时,孔子回答说:“爱人。”(《论语·颜渊》)可见“仁”的基本内涵就是“爱人”。那么,我们现在要怎么传承仁爱思想呢?
(一)要有仁爱之心。儒家认为:心为人的主宰,一个人是否具有仁爱之心,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心肠好不好、心善不善。心地是否善良是评价一个人、考察一个人、认识一个人最重要的标准。我们经常说:人心向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这就告诉我们要有爱心,行善事。我们看这个“爱”字的繁体字——“愛”:“一飘三点雨,宝盖来顶起,朋友躲下面,爱字记心里。”观察繁体的“愛”字结构,“心”是放在正中间的,意味着心中要有爱,对他人的爱要发自内心。
(二)要自爱。儒家强调仁爱要从自爱开始,以自爱为起点。我们经常说要爱别人、帮助别人、理解别人,其实学会自爱才是对一个人最基本的要求。汉代扬雄说:“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自爱,仁之至也;自敬,礼之至也。未有不自爱敬而人爱敬之者也。”(《法言·君子》)这段话强调了人要自尊自爱。自尊自爱是关爱他人的必要前提。丧失了自信心和责任感的人,容易做出致使别人受到损害的行为。自爱不是自恋,而是自律、自尊、自强。一方面,按照推己及人的原则,一个人如果不知自爱,没有爱自己的情感体验,如何能够爱人呢?自爱与爱人是相通的。另一方面,自爱不仅是自己的事情,还需要在“人—我”关系中实现,即有被他人尊重的要求。一个人如不自爱,那怎么能让他人来爱自己呢?在学会自爱的基础上,一个人才能更好地帮助别人、理解别人、爱护别人。有的人沉溺于黄、赌、毒,主要是不知自爱,伤害了身体,败坏了德性,触犯了法律,滑向了自我毁灭的道路。《孝经·开宗明义》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有的人不讲孝道,不知从父母的角度珍爱生命、重视生命的价值,轻则沉溺于吃喝玩乐,过得昏天黑地;重则因一朝之忿出手伤人。不知自爱,最终会害人、害己、害社会。还有自杀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三)要爱亲人,即血缘亲情之爱。关于爱亲人,主要体现在孝悌之道方面。儒家非常重视孝悌之道,主张处理一切人伦关系都要从孝悌做起,孝悌是实现“仁”的根本。《论语·学而》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爱人”要从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开始。《孝经·圣治章》又云:“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这种说法是符合道德逻辑的。一个人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肯亲爱,还能指望他对别人有仁爱之心吗?仁爱思想是从家庭血缘亲情引申出来的,一个人只有首先爱自己的亲人,才会去爱他人。离开了亲情之爱,仁者之爱就成为无根之萍、无本之末。这几年很多地方开展了国学和传统文化教育,在民间讲《弟子规》、《孝经》,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和积极的社会效应,基本上形成了全社会的共识,我们还需要在具体细节方面更扎实地落实,以达到更持久的效果。
(四)要“泛爱众”,即爱一切人。孔子又将亲情之爱推广开来,提倡人与人之间要充满爱心,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强调对人要温、良、恭、俭、让。孟子说:“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心中有仁,就能爱戴别人;能爱戴别人,别人也能爱戴你。心中有礼,能尊敬别人,别人也能尊敬你。爱戴和尊敬都是相互的,这就教导人们要对他人友爱、尊敬,要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孟子还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敬爱自己的父母,也要敬爱别人的父母;爱护自己的孩子,也要爱护别人的孩子。人不要把自己的爱局限在狭隘的天地,不要太自私。如果我们心中有仁爱,便会把周围的一切人、物、事放在心上,关爱自己身边一切需要关爱的人,善待他人,扶贫济困,伸出自己的手,力所能及地去关心、帮助他们,哪怕是和自己有过仇怨的人。
(五)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儒家还把仁爱之心推向天地万物,达到仁者与天地万物成为一体的境界。天地生人及万物,所以人与天地万物应该和谐相处,这对于今天的环境保护工作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儒家“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要求人把自己与天地万物看成一个生命体。既然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个生命体,人就要认识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重要性,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爱就是对自然的敬畏、关心和尊重。爱护自然环境也要“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每个人以生活中的小事来强化爱万物的观念,如少用一次性筷子、不吃野生动物、上街买菜自带篮子、短途出行骑自行车、不践踏草地、做好垃圾分类以及节约用水、用电等等。
三 仁爱的普遍价值
“仁”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具有普遍价值,可以统摄和包含其他诸多德目,由百姓日用通于天地万物,诚所谓儒家“以求仁为宗,以浑然天地万物一体为仁,充周于未发,条理于发见,体如是,用如是,真可谓表里无间而始终一贯者矣”。[125]仁在儒家思想中体用兼该,表里无间,始终一贯。从道德修养来说,人的一切道德行为都与仁有关。“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孙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礼记·儒行》)所以,仁统摄诸多德行。王国维曾论仁与其他诸德的关系说:“孔子之仁,为包容其他一切诸德之普遍之德,即对己之德,与对家族及社会国家等之德,皆存于此中。但先以家族间之德为根本,然后渐推及社会国家。故以孝弟为本,而综合忠信义礼智等诸德,即普遍之仁。故仁为德之全称,其他不过其一部分而已。”[126]仁为德之全称,仁包众德就是仁的普遍性的体现。
儒家的仁爱思想是以血缘亲情之爱为价值源泉的。以血缘亲情为纽带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是人类社会早期文化的共同特点,但是其他文化后来都经历了断裂和转移,淡化了血缘亲情,只有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文化一直以此作为基础,并将此一脉相传发展到今天。
儒家的仁爱形成了同心圆的层递扩展特征,这是符合共同的人性和心理逻辑次序的。当然,在中国古代,由于立足于血缘亲情而形成的宗法家族制度的局限,这种扩展在社会上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
儒家仁爱思想可以以拟血缘亲情之爱的方式得到扩展,如《论语·颜渊》载孔子说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孔子三千弟子”吟诵《论语》中的五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其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就是强调以血缘亲情之爱来对待普天下的人,尽管这些人与自己并没有血缘关系。中国古代社会的师徒如父子、桃园三结义都是这种思想的典型表现。
“感通”是这种方式得以实现的基本途径。儒家仁爱思想以“感通”为本性,认为:人不仅能自我觉醒,以内心真诚的感情认识自己、悦纳自己,还能觉察他人的感受与需求,体察他人的内心,产生相应的尊重与关爱之情,与他人感通。有感必有应,感、应是相互的。人与人有感应,人与万物也有感应,这是一种爱的信息的交流。无害人害物之心,而有爱人爱物之心,被爱之人和物必然会感而应之。
杜维明认为:儒家的一些基本思想——仁、义、礼、智、信与西方一些观念一样,具有普遍价值,可以互相参照学习,而其中“‘仁’的价值应该是所有其他价值的基础,乃至其他价值的前提,这是儒家思想的一贯之道”。[127]仁的最基本含义是爱人。《论语·颜渊》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孟子·离娄下》直接提出“仁者爱人”。唐君毅曾说:“仁之表现只是此心境之直下流露。其主要者即在爱人。人之能爱,乃依于人我无间之心境。唯其人与我无间,然后能爱人如己。爱人如己,即是打破人我之隔阂,使人我之情相通,而表现此人我无间之心境于外。”[128]杜维明认为:“仁爱的仁是人作为人的体现,也就是最像人的人,最符合人的各种要求,能够代表基本的理念和价值。”[129]“一个仁爱之人必定是怀有信任意识和值得信任的。出于同情和怜悯,一个仁爱之人可以在人际和文化之间铺陈一张不断扩展的关系网络。”“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学习仁爱之道都是所有古典教育的内容。当我们走过人类历史上或许是最野蛮的一个世纪后,学习仁爱之道就成为当代世界中富有深刻意义的挑战。我们承认个人尊严是一种不可回避的价值,但这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学习如何以仁爱的方式来对待人,无论是一个贫穷老弱的白人、一个中国商人、一个犹太教的长者、一个穆斯林的阿訇、一个年轻富有的黑人妇女,还是其他什么人。这就要求我们具备一种能力,即不仅将那差异视为威胁,还将它视为一个人性的机遇。”[130]因此,学习仁爱之道、以仁爱之心待人接物是儒家修身做人的基础。推而广之,这在当今世界也具有普遍价值。
儒家仁爱思想的理想目标是实现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大同世界。《孔子家语·礼运》中写道:“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这充分显示了古圣先贤的博大胸襟和精神境界。
[1]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载《文物》1979年第1期。
[2]容庚:《金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59页;白奚:《“仁”字古文考辨》,载《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3期。
[3]霍彦儒、辛怡华主编:《商周金文编——宝鸡出土青铜器铭文集成》,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
[4]阮元:《揅经室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76页。
[5]康有为:《孟子微礼运注中庸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08页。
[6]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82页。
[7]谭嗣同:《仁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67、73页。
[8]刘文英:《“仁”之观念的历史探源》,载《天府新论》1990年第6期。
[9]张立文:《略论郭店楚简的“仁义”思想》,载《孔子研究》1999年第1期。
[10]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00页。
[11]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65页。
[12]郭沫若:《金文丛考》第2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216页。
[13]庞朴:《“仁”字臆断——从出土文献看仁字古文和仁爱思想》,载《寻根》2001年第1期。
[14]刘翔:《中国传统价值观诠释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57—159页。
[15]王楷:《仁者自爱:儒家传统的道德生命观及其哲学基础》,载《孔子研究》2012年第5期。
[16]韩星:《仁爱与和谐》,载《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17]梁涛:《郭店竹简“”字与孔子仁学》,载《哲学研究》2005年第5期。
[18]白奚:《“仁”字古文考辩》,载《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3期。
[19]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65页。
[20]武树臣:《“仁”的起源、本质特征及其对中华法系的影响》,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
[21]王献唐:《山东古国考》,济南:齐鲁书社1983年版,第219页。
[22]屈万里:《仁字涵义之史的观察》,载《民主评论》1954年第5卷第23期。
[23]梁涛:《郭店竹简“”字与孔子仁学》,载《哲学研究》2005年第5期。
[24]赵在翰辑:《七纬》下,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415页。
[25]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第1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7918页。
[26]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6页。
[27]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50、256—269页。
[28]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50、256—269页。
[29]李泽厚:《谈“恻隐之心”》,载http://www.aisixiang.com/data/15615.html。
[30][日]佐藤将之:《荀子哲学研究之解构与建构:以中日学者之尝试与“诚”概念之探讨为线索》,载《“国立”台湾大学哲学论评》2007年。
[31]吴光:《从孔孟仁学到民主仁学——儒学的回顾与展望》,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32]《全唐文》十,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998页。
[33]路德斌:《荀子与儒家哲学》,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版,第9—10页。
[34]桂思卓:《从编年史到经典——董仲舒的春秋诠释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62页。
[35]《韩愈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22页。
[36]《韩愈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20、120、27、8、194、123、129页。
[37]《韩愈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20、120、27、8、194、123、129页。
[38]《韩愈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20、120、27、8、194、123、129页。
[39]《韩愈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20、120、27、8、194、123、129页。
[40]《韩愈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20、120、27、8、194、123、129页。
[41]《韩愈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20、120、27、8、194、123、129页。
[42]《韩愈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20、120、27、8、194、123、129页。
[43]《韩愈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21、120—121页。
[44]《韩愈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21、120—121页。
[45]《韩愈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09页。
[46]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壹,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30页。
[47]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壹,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30页。
[48]《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62页。
[49]《二程集》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5、39页。
[50]《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342、266、113、13页。
[51]郑万耕:《横渠易学的天人观》,载《周易研究》1997年第1期。
[52]《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342、266、113、13页。
[53]《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342、266、113、13页。
[54]《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342、266、113、13页。
[55]《二程集》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24、4、120、154、16—17页。
[56]《二程集》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24、4、120、154、16—17页。
[57]蒙培元:《理学范畴系统》,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88页。
[58]《二程集》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24、4、120、154、16—17页。
[59]《二程集》下,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95、697页。
[60]《二程集》下,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95、697页。
[61]《二程集》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24、4、120、154、16—17页。
[62]《二程集》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24、4、120、154、16—17页。
[63]《二程集》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4、391、29、33、120、184、60、59页。
[64]《二程集》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4、391、29、33、120、184、60、59页。
[65]《二程集》下,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36、1174页。
[66]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壹,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42页。
[67]《二程集》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4、391、29、33、120、184、60、59页。
[68]《二程集》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4、391、29、33、120、184、60、59页。
[69]《二程集》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4、391、29、33、120、184、60、59页。
[70]《二程集》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4、391、29、33、120、184、60、59页。
[71]《二程集》下,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36、1174页。
[72]《二程集》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4、391、29、33、120、184、60、59页。
[73]《二程集》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4、391、29、33、120、184、60、59页。
[74]《二程集》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4、274、33、16、15、366—367、74页。
[75]《二程集》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4、274、33、16、15、366—367、74页。
[76]《二程集》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4、274、33、16、15、366—367、74页。
[77]《二程集》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4、274、33、16、15、366—367、74页。
[78]《二程集》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4、274、33、16、15、366—367、74页。
[79]《二程集》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4、274、33、16、15、366—367、74页。
[80]《二程集》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4、274、33、16、15、366—367、74页。
[81]《二程集》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5、105、285、439、153、153页。
[82]《二程集》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5、105、285、439、153、153页。
[83]《二程集》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5、105、285、439、153、153页。
[84]《二程集》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5、105、285、439、153、153页。
[85]《二程集》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5、105、285、439、153、153页。
[86]《二程集》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5、105、285、439、153、153页。
[87]陈来:《仁学本体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267页。
[88]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91页。
[89]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7、107、109、111—112页。
[90]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7、107、109、111—112页。
[91]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7、107、109、111—112页。
[92]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7、107、109、111—112页。
[93]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729页。
[94]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60页。
[95]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64—465、467页。
[96]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64—465、467页。
[97]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7页。
[98]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7页。
[99]钱穆:《朱子新学案》第1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第377页。
[100]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80页。
[101]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65—467页。
[102]蒙培元:《理学范畴系统》,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96页。
[103]刘大钧主编:《儒学释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38、344、349页。
[104]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48—151页。
[105]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106]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8、79、80、80页。
[107]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8、79、80、80页。
[108]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8、79、80、80页。
[109]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8、79、80、80页。
[110]杨伯峻认为《管子》此句与有子“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欤)”是同样的意思。(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页。)
[111]《二程集》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83页。
[11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48页。
[11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48页。
[114]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63、463、472、463、461页。
[115]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63、463、472、463、461页。
[116]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63、463、472、463、461页。
[117]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63、463、472、463、461页。
[118]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63、463、472、463、461页。
[119]《孙中山全集》第6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2页。
[120]《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10页。
[121]《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1页。
[122]张岂之:《儒学·理学·实学·新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页。
[123]张立文:《略论郭店楚简的“仁义”思想》,载《孔子研究》1999年第1期。
[124]《成中英文集》一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1页。
[125]《潘子求仁录辑要》,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序》第3页。
[126]《王国维文集》第3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138页。
[127]杜维明:《否极泰来:新轴心时代的儒家资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309页。
[128]唐君毅:《中华人文与当今世界补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9页。
[129]杜维明:《“仁”既是体验的,又是超验的》,载中国孔子网:http://www.chinakongzi.org/zt/ruxuedahui/guandian/201709/t20170914_143904.htm。
[130]杜维明:《对话与创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5、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