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阴阳平衡
一、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代表着一切事物中的矛盾双方。比如就日光的向背而言,朝向阳光则为阳,背向阳光则为阴。因为向阳的地方光明、温暖,背阴的地方黑暗、寒冷。所以古人以光明、黑暗,温暖、寒冷分阴阳。阴阳决定着一切事物的生长、发展、变化以及衰败和消亡。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相对平衡的结果。如果阴阳失去相对平衡,出现了偏盛或偏衰,就会发生疾病。如果阴阳不协调发展到相互分离,人的生命就停止了。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阳是辨别证候的总纲。如八纲辨证中,表证、热证、实证属阳;里证、寒证、虚证属阴。在临床辨证中,只有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做到执简驭繁。凡见无热恶寒、四肢厥冷、息短气乏、精神不振、呕吐、下利清谷、小便色白、面白舌淡、脉沉微等证候的,属于阴证;凡见身热、恶热不恶寒、心烦口渴、气高而粗、目赤多眵、面唇色红、小便红赤、大便或秘或干、舌质红绛、脉滑数有力等证候的,属于阳证。又如在虚证分类中,心有气虚和血虚之分,前者属阳虚范畴,后者属阴虚范畴。
总之,阴阳偏盛、偏衰是疾病过程中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尽管疾病的病理变化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其基本性质可以概括为阴和阳两大类。辨别阴阳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阴平阳秘
中医认为身体失健、罹患疾病,究其原因,皆为阴阳失衡所致,如阴阳之偏盛偏衰。《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因而和之,是谓圣度”,这是中医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围绕调理阴阳进行食事活动,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乃是中医营养学理论的核心所在。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
因此,饮食应以调整阴阳为基本指导思想。《素问·骨空论》说:“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补即补虚,益气、养血、滋阴、助阳、添精、补髓、生津诸方面皆属于补虚;泻即泻实,解表、祛寒、清热、燥湿、利水、泻下、祛风、行气等方面则属于泻实。无论是补虚还是泻实,目的皆一,即调整机体内的阴阳使之平衡,以维持或达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生理状态,从而保证身体康健。如阴虚者可给予山药、百合、猪肉、甲鱼等滋阴补虚的食物,阳虚者可给予羊肉、虾等甘温助阳的食物。
“热者寒之,寒者热之”也是平衡阴阳的手段。如热病发热、口渴,可以给予西瓜、黄瓜、荸荠等寒凉性食物;因寒引起月经期腹痛,可以给予生姜、红糖等温热性食物。
此外,在食物搭配和膳食的制备上,中医也十分注重调和阴阳,使膳食无偏寒、偏热之弊病。例如烹制田螺、螃蟹等寒性食物时,总配以葱、姜、蒜、醋等温性调料,以佐制菜肴偏寒凉之性,以免食后损伤脾阳而引起脘腹不舒等症状。又如烹制苦瓜时,因其苦寒,常配以辛温的辣椒,以期寒热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