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医诊断
中医中没有可以完全概括现代抑郁症的病名,抑郁症在临床上可表现为传统中医学领域中“神志病”“郁证”“梅核气”“奔豚”“脏躁”“虚劳”等疾病的症状。
神志病指由神志活动异常、失常所导致的一类病证,包括魂、神、意、魄、志五脏神和怒、喜、思、忧、恐五脏情志异常、失常所致的病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一旦患者出现神志异常症状,如悲郁善哭、精神恍惚等,则说明病机已由情郁的五脏气(情志)层面,深入发展到神郁的五脏神(神志)层面,进而导致神明失司,使道不通,神志不利,神机渐泯,出现严重的自杀冲动与行为。
中医学中的“郁”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之郁源于《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发挥于朱丹溪《丹溪心法》中的气、血、痰、火、湿、食之郁,属广义之郁,又谓之因病而郁。狭义之郁有情志之郁和神志之郁之分,前者多由情怀不畅,所愿不得,情志怫郁,肝气郁结所致,以郁闷不乐、胸胁胀满、情绪躁扰、烦闷易怒为主症的情志异常类病变;后者多因情志久郁,神志渐损,神明失司,使道不通,神机渐泯,以郁郁悲悲、心常不乐、目光呆滞、自欲寻死为主症的神志异常类病变,又谓之因郁而病。
虽然中医古籍中对“抑郁症”病名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传统中医的神志与脏腑、阴阳、气血相关理论均有以神志异常为主症的相关论述,其临床表现易混入癫、狂症状中,如《灵枢·癫狂》云:“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忧饥。”“狂,目妄见,耳妄闻,善呼者。”《难经·五十九难》曰:“癫疾始发,意不乐,僵仆直视。”二书皆比较准确地描述了郁证患者所表现出来的兴趣缺乏、快感缺失、妄想幻听、抑郁性木僵等症状。《医学入门·癫狂》言:“癫者,异常也,平日能言,癫则沉默,平日不言,癫则呻吟,甚则僵仆直视,心常不乐。”《证治百问·癫狂》云:“癫呆不语……宛若无病,唯叹息愁闷,怏怏失志,恐怖畏惧。”名虽言癫,实则描述了郁证的典型表现。《丹溪心法·癫狂》曰:“癫者,神不守舍,狂言如有所见。”较为清晰地描述了郁证的妄想、幻觉、幻视等精神意识功能异常症状。
由以上论述可知,古人对郁证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广义到狭义、从混沌到精准、从形郁到情郁、从情郁到神郁的逐渐明晰完善的过程。历代医家对郁证的症状表现、疾病特点都有细致的观察和精确的描述,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未能与癫狂、痴呆等疾病明确区分。综合各家的观点,本病的病机多责于窍闭神郁、脑神不主,五脏虚劳、心神失养,阳虚不展、温煦无权及情志过极、气机紊乱等病因,病位则以心、脑、肝、肾为主。现在中医临床实践表明,将抑郁症按辨证分型来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以下是抑郁症的主要中医分型。
1.肝气郁结型 精神抑郁,情绪不稳定,悲观厌世,常常唉声叹气,情绪起伏时会有胸闷,胁肋疼痛,痛处不固定,腹胀,打嗝,胃纳不佳,苔薄腻,脉弦细。
2.气郁化火型 平时性格急躁易怒,胸部及两胁胀满,口干而苦,头痛目赤,耳鸣,胃内嘈杂,口中吞酸,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3.心脾两虚型 思虑过多,疑心较重,头晕,精神不济,底气不足,胆小怕事,失眠健忘,胃口差,面无光泽,大便稀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4.心肾阴虚型 情绪不宁,心慌,健忘,失眠,多梦,心烦,手足心热,夜间盗汗,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5.痰气郁结型 精神抑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咽中如有异物梗塞,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苔白腻,脉弦数。
6.气滞血瘀型 心中烦闷不舒,有自杀企图,情绪不宁,胸胁闷痛,痛有定处,入夜尤甚,妇女或有闭经,思维联想缓慢,运动迟缓,舌质暗,或有瘀斑,脉沉涩。
7.心神惑乱型 精神恍惚,情绪低落,兴趣索然,终日郁郁,唉声叹气,懒言少动,对生活失去信心;或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或常打呵欠,或手舞足蹈,骂人喊叫等,存在多种症状,重则有自杀观念和行为;脑力体力均感下降,乏力腰酸。舌质淡,脉弦。男性多伴有阳痿,遗精;女性多有月经不调,性欲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