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白话解(郭霭春白话解丛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止服

【衍义】

此传阳明风热之深者也。成无己谓:伤寒证,以阳明入腑,腹满者下之;而胸满者未深入,犹带表邪,所郁阳气不宣故尔,非汗即吐。然而未论及此痉病之胸满也。胸满岂可一概而言带表乎?有表则属表,有里则属里。若此背不著席、img齿,与项背强、口噤之属表者不同,由热甚入深所致。故此言胸满,亦热之极也。况风热燥烁津液,阴血消亡,至于下焦,属阴之筋皆挛急矣。然其热入深者,非苦寒咸下之不足以除其热、救其阴。夫伤寒病瘛疭者,以热生风而搐,尚为难治,况此甚于搐者?非下之不能疗也。然亦有不治者,若《灵枢》热而痉者死。腰折、瘛疭、齿img也。

【校注】

①痓为病:《玉函》、《脉经》卷八第二、《甲乙》卷七第四“痉”上并有“刚”字。

②卧不着席:“着”(zhuó斫),即“挨上”。《广韵·十八药》:“着,附也。”“卧不着席”是由患者之反张太甚所致。

img(xiè械)齿:img,《说文·齿部》:“img,齿相切也。”段注:“谓上下齿紧相摩切也,相切则有声。”“img齿”即咬牙。魏荔彤曰:“img齿,即俗言牙关紧急。”

④可与大承气汤:曹家达曰:“与大承气汤,亦急下存阴之义,盖不泄其燥热,然后膈上之风痰,得以下行,周身筋脉,亦以不受熏灼而舒矣。”其说甚允。张璐《医通》于“卧不着席”下增“大便硬者”四字,失之固泥。陈念祖曰:“大旨在泻阳明之燥气,而救其津液,清少阴之热气,而复其元阴,大有起死回生之神妙。”

⑤酒洗:钱一桂曰:“本草酒洗入阳明经,酒浸入太阳经,浸久于洗,洗则引于至高之分,浸则升其走下之性,以治其中。”(《医略》卷一)

⑥二合:元刊本、赵刊本、俞桥本、清初本、宽保本、宽政本、享和本及《注解伤寒论》卷五第八并作“三合”。

⑦火微:此二字误倒,检宋本《伤寒论》作“微火”,当据乙。

⑧止服:《注解伤寒论》作“余勿服”。

【白话解】

刚痉所出现的症状,是胸部满闷,口噤不语,由于反张太甚,故卧床时背部不能挨到床席,腿脚痉挛拘急,还会出现咬牙相切有声,可以用大承气汤治疗。

(十四)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一作缓者,此名湿痹《玉函》云:中湿。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衍义】

此证出《伤寒论》。注云:雾伤皮腠,湿流关节。疼痛而烦者,湿气内流也。湿同水也。脉沉而细者,水性趋下也。痹,痛也。因其关节烦疼而名湿痹,非脚气之痹也。《内经》曰:湿胜则濡泻。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湿气内郁胜也。但当利其小便,以宣泄腹中湿气。古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虽然,大抵此为小便通阳气,行水道。今为湿气内胜,阳气被郁,故小便下利。利之则阳气行,虽在关节之湿,亦得宣泄矣。设小便利已,而关节之痹不去,必又自表治之。

【校注】

①疼痛而烦:“烦”,痛甚。《周礼·司隶》郑注:“烦,犹剧也。”

②脉沉而细:钱潢曰:“其脉沉而细者,寒湿流于皮肉筋脉之间,血凝气滞,营卫不快于流行也。”

③一作缓:《玉函》、《脉经》卷八第二、《翼方》卷九并作“缓”字。

④此名湿痹:喻昌曰:“湿流关节之痛,脉沉而细者,则非有外风与之相抟,只名湿痹。湿痹者,湿邪痹其身中之阳气也,利其小便,则阳气通行无碍,而关节之痹并解矣。”

⑤大便反快:“快”,适可。“快”“可”双声。《玉篇》谓:“快,可也。”“大便反快”者,谓无干燥或濡泄之苦,反而适可(即正常),曰“反”者,对小便不利而言也。丹波元坚曰:“愚意快者,快调和平之谓。言小便不利者,津液偏渗大肠,法当濡泻,而今湿邪壅闭,水气内郁,不敢漏泄,故使大便反如平也。”

⑥当利其小便:尤怡曰:“治之者必先逐内湿,而后可以除外湿,故曰:当利其小便。东垣亦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喻昌曰:“利其小便,则阳气通行无碍,而关节之痹并解矣。设小便利已而关节之痹不解,必其人阳气为湿所持,而不得外泄,或但头间有汗,或身中无汗,反欲得被覆向火者,又当微汗以通阳也。”

【白话解】

太阳病,关节疼痛得很厉害,脉象沉而细的,这称作湿痹。湿痹的证候是小便不利,大便正常,对此应利其小便。

(十五)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一云疼烦。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衍义】

此证见《伤寒》。注曰:身黄如橘子色者,阳明瘀热也。此身色似熏黄,即非阳明瘀热。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主之,为表里有热,则身不疼痛。此一身尽痛,非伤寒客热也,知湿邪在经而使之。脾恶湿,湿伤,则脾病而色见,是以身发黄者,为色黄如烟熏,非正黄色也。

【校注】

①一身尽疼:按:此与上“关节疼痛”有所区别。若湿夹风者,风走空窍,故痛只在关节;今单湿为病,则浸淫遍体,一身尽痛,不止关节。

②发热:“热”下《玉函》、《脉经》卷八第二、《翼方》卷九并有“而”字。

③如熏黄:尤怡曰:“熏黄者,如烟之熏,色黄而晦。”按:“熏黄”似阴黄。倪冲之曰:“此湿家为病之总纲也。前条湿在关节而疼,故曰痹。此则一身尽疼而表有热,故成氏谓之在经。熏黄与橘子黄同是湿热,彼以热胜者,黄而明;此以湿胜者,黄而晦,宜茵陈五苓散。王海藏以熏黄为阴黄,盖既湿胜,则次传寒中,小便自利者有之,宜术附汤。”

【白话解】

湿邪侵犯人体的患者,全身到处都疼痛,发热,身上皮肤色黄晦暗就好像烟熏似的。

(十六)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一云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衍义】

按《伤寒论》成无己注曰:湿家,有风湿,有寒湿,此寒湿相搏者也。湿胜则多汗,伤寒则无汗,寒湿相搏,虽有汗而不能周身,故但头汗出也。背,阳也;腹,阴也。太阳之脉,挟脊抵腰,太阳客寒湿,表气不利而背强也。里有邪者,外不恶寒;表有邪者,则恶寒;欲得被覆向火者,寒湿在表而恶寒也。若下之瘙,则伤动胃气,损其津液,故致哕而胸满,小便不利。下后里虚,上焦阳气因虚而陷于下焦,为丹田有热;表中寒,乘而入于胸中,胸中有寒,故使舌上生白苔滑。脏燥则欲饮水,以胸中客寒湿,故不能饮而但口燥烦也。

【校注】

①湿家:《脉经》卷八第二作“湿家之为病”五字。

②被覆:以被遮盖。《说文·西部》:“覆,盖也。”

③若下之早:此示人治湿证,应慎用下法,误用之则变生诸证。

④或胸满:《注解伤寒论》卷二第四“胸”上无“或”字。

⑤小便不利:《玉函》、《脉经》、《翼方》卷九并作“小便利”。

⑥舌上如胎:“胎”指舌上呈现的黄、黑、红、干燥等象。“如胎”则无以上诸象,舌反湿滑色白,故曰“如胎”。所以然者,则以“胸上有寒”之故。钱潢曰:“此云如胎,乃湿润而色白,似胎非胎也。”

⑦丹田:此似指小腹。按:《素问·气府论》“任脉气所发”王注“鸠尾”下有“丹田”。“丹田”乃三焦募穴,针灸书常及之。但东汉以前医书,论病证无举“丹田”者,本书仅此一见,可疑。

⑧胸上有寒:“胸上”《注解伤寒论》作“胸中”。王孟英曰:“‘胸中有寒’之‘寒’字,当作‘痰’解。胸中有痰,故舌上如胎;其津液为痰所阻,故口燥烦;而痰饮乃水之凝结,故虽渴而不能饮也。”(《温热经纬》卷二)

⑨渴欲得饮而不能饮:《脉经》《翼方》“欲”下并无“得”字。《注解伤寒论》“饮”作“水”字。程林曰:“惟其丹田有热,则渴欲饮水,胸上有寒,不能散水,虽得水而不能饮。”

⑩口燥烦:“烦”有“热”义。“燥烦”同义复词。口燥渴而不欲饮,则以下焦有热,湿邪内阻之故。张锡驹曰:“口燥渴者,饮水而解,今燥不能饮,口中难过之状,故加一‘烦’字,非心烦也。”

【白话解】

患有湿病的人,惟有头部汗出,背部紧急不舒,希望得到以被覆盖、向火取暖,如果使用下法过早则会出现哕逆,或者胸部满闷,小便不利。舌面色白湿润好像有一层舌苔似的,这是由于小腹部有邪热,胸中有痰,口渴想要喝水,但又不能多喝,结果口中燥热难当。

(十七)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一云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衍义】

《伤寒论》注曰:本是后条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四两发其汗。妄下之,因致此逆。盖逆则真阳自上越,阴自下脱。其额上汗出,微喘者,阳之越;小便利与下利不止者,阴之脱也。阴阳离决,必死之兆也。自此而推之,下之虽额上汗出微喘,若大小便不利者,是阴气不脱而阴之根犹在也;下之虽大小便利,若额上无汗出与喘,是阳气不越而阳之根犹在也,则非离决,可以随其虚而救之。

【校注】

①湿家下之:尤怡曰:“湿家在表者宜汗,在里者宜利小便,苟非湿热蕴积成实,未可遽用下法。”唐宗海曰:“上节言误下,变证为寒热郁结,此节言误下伤肾,则小便自利气喘而死;误下伤脾则大便下利不止而死。”成无己曰:“湿家发汗则愈……若妄下则大逆。”

②额上汗出……者死:曹家达曰:“下后阳气上脱,至于额上汗出如珠,微喘而气若不续,而小便反利,疾乃不可为。”

③若下利不止者亦死:唐宗海曰:“此总言湿证无下法也……误下伤肾,则小便自利,气喘而死;误下伤脾,则大便下利不止而死。观仲景方皆是补土以治湿,则知湿家断无下法也。”

【白话解】

对湿病患者使用下法,导致其额上汗出,微微作喘,小便不利的,病情危险;如果是下利不止的,病情也较危重。

(十八)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衍义】

按《伤寒论》注是条曰:值天阴雨不止,明其湿胜也。《内经》曰:阳受风气,阴受湿气。又云: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风湿相搏,则风在外而湿在内。汗大出者,其气暴,暴则外邪出,而里邪不能出,故风去而湿在。汗微微而出者,其气缓,缓则内外之邪皆出,故风湿俱去也。

【校注】

①相搏:李彣曰:“搏者,凝结不解之义。”

②一身尽疼痛:程林曰:“风,阳邪也;湿,阴邪也。风善行,相搏则一身尽疼。”

③值:正当。《广韵·七志》:“值,当也。”

④汗之病不愈:李彣曰:“风属阳邪,其性轻浮;湿属阴邪,其性凝滞,汗大出,发之大骤,则轻浮者易去,而凝滞者难驱,故不愈矣。”

⑤湿气在:《玉函》作“湿气仍在”;《脉经》《翼方》并作“湿气续在”。

⑥微微:略微,少微。《广韵·八微》:“微,少也。”按:前仅说湿,本条则说风湿,并指出风湿治法,上所云“值天阴雨不止”者,更告人在治风湿中犹应注意气候。

⑦出汗:《注解伤寒论》作“汗出”。

⑧风湿俱去也:程林曰:“但微微似欲汗,则风散湿除,此治风湿相搏之法,兹条为治湿大汗之严律。”

【白话解】

问道:风邪与湿邪相互搏结,全身都感到疼痛,应当通过汗法而得以解除,正赶上天气阴雨连绵,医生说:这种病可以发汗。给患者用过汗法后病情不愈的,这是怎么回事?仲师说道:给病人发汗,如果汗出过多,则只有风气散去,湿气仍然停留在体内,这就是不能治愈风湿病的原因。如果给风湿病人发汗,只是稍微好像汗出似的,风湿之邪可同时散去。

(十九)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脉经》云:病人喘。而无“湿家病”以下至“而喘”十三字

【衍义】

按《伤寒论》是条注曰:病有浅深,证有中外,此则湿气浅者也。何以言之?湿家不言关节烦疼,而云身上疼痛,是湿气不流关节而外客肌表也;不云发热身似熏黄,复云发热面黄而喘,是湿不干于脾而薄于上焦也;阴受湿气,则湿邪为深,今头痛、鼻塞而烦,是湿客于阳而不客于阴也;湿家之脉沉细,为湿内流,今脉大者,是湿不内流而在表也。又以自能饮食,胸腹别无满痞,为腹中和无病,知其湿气微浅,但内药鼻中,以宣通头中寒湿,是注其理明且尽矣。若夫《脉经》之无身上疼痛十三字,岂无其说乎?头痛鼻塞,其病在头;身上疼痛、发热,其病在经脉;内药鼻中者,为去头中寒湿,故减十三字尔。然则三阳经皆上于头,太阳与阳明俱到鼻额,今头中寒湿而鼻为之塞也,则二经脉皆不通,郁而发热,身无疼痛。内药鼻中,头上之湿散,则二阳之经脉行,而病可尽愈矣。

【校注】

①湿家病:此与前“湿家之为病”句例同,文详于前,字略于后,古书本有此例。注家有以“病”字属下读者,似可商。

②喘 鼻塞:李彣曰:“喘与鼻塞,湿壅滞不宣而气为之不利也。”

③其脉大:魏荔彤曰:“湿病无头痛、鼻塞而烦之理,夹热则有上冲之势。诊之‘其脉大’,湿脉应细,今大则热盛可知。头中为诸阳之首,非寒湿能犯之地。今头中有寒湿,则热气挟之上炎。”

④自能:即“因能”。《词诠》卷六:“自,因也。”

⑤内药鼻中:“内”无须改读“纳”。《广韵·十八队》:“内,入也。”尤怡曰:“内药鼻中如瓜蒂散之属。”按:头中寒湿,鼻塞,仲师未出方治,用瓜蒂散乃注家揣拟《本草经》“瓜蒂,味苦寒,主大水”,本论以一味瓜蒂汤治夏月伤冷水,与《本经》合。但用治寒湿鼻塞,义则乖矣。章楠谓当用辛香苦泄之药,纳鼻中,如近世之痧药,则为温病家言,亦不合拍,于所不知,阙疑也。高学山曰:“附录鼻渊一方,凡头痛鼻塞,而稠黄浊涕:不止者,用鹅不食草一味,干为细末,纳鼻中少许,令嚏出秽物,数次则愈。”

⑥十三字:赵刊本、宽政本、吉野本、新刻本“十三字”并作“十一字”。

【白话解】

久患湿病的人,身体疼痛发热,面色黄而气喘,头痛,鼻孔阻塞得很严重,患者脉大,是因为能够饮食,腹中正常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所以出现鼻塞,把药物放入鼻孔之中就能治愈,不必内服他药。

(二十)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