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饭局社交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宴前绸缪到,有备方无患

古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任何事,事先没有准备是很难成功的。请客吃饭看似简单,实际却不然。一场成功的饭局,需要周密的计划。因此,在宴请前你必须要未雨绸缪。饭前做好准备,考虑周全,力争做到万无一失,才能最后稳操胜券。例如不同的民族饮食风俗习惯各异,不同地域饮食也有差异,甚至性别不同,年龄不同都会造成饮食习惯不一样,这是饭前都应该仔细斟酌的问题。

考虑周全,方可着手备饭局

俗话说:“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在很大程度上,你准备的充分不充分直接决定了整个饭局的成败。

备局就是为自己的做局做准备。作为设局者,绝不能小看饭前的准备工作。一位著名的军事家曾经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在战场上没有准备的军队肯定要惨败。同样,在饭局上,不做准备的“局”长肯定要倒霉。

请客吃放就是做局,如何将这场局做得滴水不漏,是宴请者的必修功课。一个善于做局的宴请者,必须懂得如何巧做饭前准备,力争每一个细节都达到完美,从而帮助自己成事。

众所周知,在中国,请客吃饭是人们交往中最常见的交际形式,它是广交朋友、建立联系的媒介,也是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的场所。所以饭前必须做好一些准备,比如宴请的类型有很多,不同的宴请在菜肴、人数、时间、赴宴着装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要求。而且具体采用哪种形式的邀请也应根据你宴请的目的、邀请的对象以及活动经费等有所区别和选择。

宴会是公务、商务人士的绝佳的交流平台。在宴会上,原来的陌生人就可以变成熟人、朋友,让一直心怀戒备的人放下戒备,让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让领导变成朋友甚至伯乐。在中国,似乎很少单纯工作意义上的业务关系,多如牛毛的饭桌社交早已给业务关系掺入了友情甚至类似亲情的关系。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可能因一场宴会而改变,所以宴会前的准备丝毫马虎不得。如果有一个细节做得不到位或者出现问题,就可能使这种请客吃饭的好事变成坏事,甚至造成客户流失、被人小看、领导不满、职位不保、生意泡汤等恶劣后果。

小周在深圳一家公司任经理。一次,他在一家五星级酒店宴请一位重要客户。为了给客户留下一个好印象,小周特意在一家有名的酒店预订包间并点了菜。

为了体现出自己宴请的诚意,小周点的都是酒店的特色菜,凡是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无一不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来自异乡的客户感受到本地的特色,小周更是特意点了一份烤乳猪。

傍晚,小周领着客户来到饭店,饭店的富丽堂皇的装修让客户很是满意。接着,服务员上的菜也让客户赞不绝口。等到那份烤乳猪上桌时,客户的脸色却一下子变得极为难看。可是,小周丝毫没有注意到客户的反常,还一个劲儿地夸赞乳猪做得地道。最后客户实在忍受不了了,借口有事提前离席。小周不明白明明不错的气氛怎么突然急转直下了,后来才知这位客户原来是一名多年的素食主义者。生意没谈成,小周后悔不已,直呼:“都是这顿饭闹的啊!”

这个案例给我们很多启示。小周宴请客户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触犯了客户的忌讳。如果小周事先打听一下客户的饮食习惯,就不会犯如此重大的错误了。

饭局之中,要想安排令宾主满意的饭菜,吃得既美味又舒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绝对不能想当然地随便处理。也许你的好意安排,反而触犯了别人的忌讳。因此,一定要在宴请之前对所请的客人的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进行一番较为详细的了解,这样在宴请的时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避免还没做局就已出局的事情发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国与国之间打交道越来越频繁。有许多企业与国外企业都有生意来往。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别,中外饮食习惯也不一样。请外国人与请中国人的规则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问题也应该慎重考虑。

东北某企业与一家美国大公司商谈合作问题,这家企业花了大量工夫做前期准备工作。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该企业邀请美国公司代表来考察。前来考察的美国公司老板在这家企业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企业的生产车间、技术中心等一些场所,对中方的设备、技术水平以及工人操作水平等,都表示了相当程度的认可。

中方企业非常高兴,设宴招待美方老板。宴会选在一家十分豪华的大酒楼,有20多位企业中高层领导及市政府的官员前来作陪。美方老板以为中方还有其他客人及活动,当知道只为招待他一人之后,感到不可理解,当即表示与中方的合作要进一步考虑。美国老板回国之后,发来一份传真,拒绝与这家中国企业的合作。美方老板认为中方吃一顿饭都如此浪费,要是把大笔的资金投进去,说不定怎样挥霍呢。于是一笔巨额投资就因这顿饭的“小节”付诸东流。

中方企业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实现没考虑中西饭局的差别,只是想当然地按中国人的饭局规则处理,最终丢掉了生意。

此外,宴请准备的失败,不仅是一顿饭的失败,更是你人际交往的失败,它会使他人对你的诚意和能力产生怀疑。所以,无论你是为了求人办事或其他原因宴请别人时,一定要做好宴请的准备工作,不可有丝毫的大意。

请少数民族客人吃饭一定要谨慎

请少数民族客人吃饭,关键是了解他们的饮食禁忌,不要轻易触及禁忌“雷区”。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蒙古族、满族、朝鲜族、回族、维吾尔族、藏族、苗族、壮族等,由于历史传统以及宗教信仰的差别,少数民族与汉族饮食风俗习惯也不同,即便不同的少数民族之间,饮食习惯也千差万别。如果你准邀请少数民族的客人吃饭,最关键的一点是,你必须时刻牢记少数民族的饮食禁忌,一旦你触犯禁忌,后果不堪设想。

1.蒙古族的饮食特点及禁忌

蒙古族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奶与肉,奶制品一向被视为上品。肉类主要是牛肉、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骆驼肉和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

蒙古族人吃羊肉讲究清煮,煮熟后即食用,以保持羊肉的鲜嫩。喜食炒米、烙饼、面条、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食品。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多数蒙古族人能饮酒,多为白酒、啤酒、奶酒、马奶酒。

蒙古族厌恶黑色,认为黑色是不祥的颜色。在饮食上,蒙古族忌食虾、蟹、鱼、海味等。

蒙古人忌讳别人(包括客人)骑着马在蒙古包门口下马和骑马闯进羊群,忌讳手持马鞭进入毡房。蒙古族人还忌讳别人用烟袋、刀剪、筷子等指头部。

2.藏族的饮食特点及禁忌

藏族的主煮食主食是糌粑。藏族喜饮奶、酥油茶及青稞酒。

藏族民众普遍信奉藏传佛教,藏历年“洛萨节”(汉族新年)是最大的节日。届时,家家都要用酥油炸果子,酿青稞酒。

藏族人忌食鱼、虾、骡、马、驴、狗肉。他们不吃鸡、鸭、鹅等家禽。因为按藏族传统,食用的是偶蹄动物,视其他动物为恶物,而鸡、鸭、鹅的爪为奇数,因而不食用。

3.满族的饮食特点及禁忌

满族人的主食主要是稻米和面粉。满族人喜欢在饭中加小豆或粑豆,有的地区以玉米为主食。饽饽是满族的特色食品,各种黏饽饽是用黏高粱、黏玉米、黄米等磨成面制作而成的。含糖、油较重的“萨其马”是满族人喜食的特色点心。

肉类以猪肉为主,部分地区的满族禁食狗肉。满族许多节日与汉族相同,逢年过节,均要杀猪。

满族忌讳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在满族家中做客,不能随便坐西炕。

4.朝鲜族的饮食特点及禁忌

朝鲜族以米饭为主食,常食用大米面制成的片糕、散状糕、发糕等。肉类以猪、牛、鸡和各种鱼类为主,普遍喜欢吃狗肉。

朝鲜族人讲究礼俗礼仪,敬老尊客。在有老年人的家庭里,进餐时一般要为老人单摆一桌。朝鲜族人注重根据不同季节调整饮食,如春天食用“参芪补身汤”,清明节必食明太鱼,伏天食用狗肉汤,冬天食用野味肉、野味汤和用牛里脊肉与各种海鲜制成的“神仙炉”。

朝鲜族禁食鸭子、羊肉、肥猪肉。朝鲜族的老人地位很高,平时老人的饮食是单独制作和用餐的,如果父子同席,儿子不能当着父亲的面吸烟或饮酒。朝鲜族忌讳敲门,进访者应呼叫主人。

5.回族的饮食特点及禁忌

各地回民的饮食并不完全一致。如宁夏的回族以米、面为日常主食,而甘肃、青海的回族则以小麦、玉米、青稞、马铃薯为日常主食。肉食以牛、羊肉为主,有的也食骆驼肉,食用各种有鳞鱼。回族讲究饮料,凡是不流的水、不洁净的水不饮用,并喜欢饮茶和以茶待客。回族很注意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多数回民不抽烟,不饮酒。

由于宗教信仰,回民禁食、忌食猪、马、驴、骡、狗和一切自死动物、动物血,禁食一切形象丑恶的飞禽走兽。无论牛、羊、骆驼及鸡、鸭,都要经阿訇或做礼拜的人念安拉之名后屠宰,否则不能食用。有些严守戒律的人甚至非清真饭店不用餐,这一点要切记并给予充分的尊重。

6.维吾尔族的饮食特点及禁忌

维吾尔族以面食为主,喜欢吃牛、羊肉。常食的主食有馕、羊肉抓饭、包子、面条等,烤羊肉串、烤全羊等菜品颇具地方特色。

维吾尔族人吃饭时,在地毯或毡子上铺“饭单”,饭单多用维吾尔族的木模彩色印花布制作。长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饭前饭后必须洗手,洗后只能用手帕或布擦干,忌讳顺手甩水。

吃饭时,客人不可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不可随便到锅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并应注意不让饭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来放在自己近前的“饭单”上。共用一盘抓饭时,不可将已抓起来的饭粒再放进盘中,吃饭或与人聚谈时,不可擤鼻涕、吐痰。吃完饭后,客人不能东张西望或站起,需待主人收拾完食具后,才能离席。

7.苗族的饮食特点及禁忌

苗族以大米为主食,喜吃糯米食,常将糯米做成糯米粑粑。常食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肉食多为猪、牛、狗、鸡等。喜好酸辣,一些地区“无辣不成菜”。苗民好饮酒,其中“咂酒”别具一格,饮时用竹管插入瓮内,饮者沿酒瓮围成一圈,由长者先饮,再由左而右,依次轮转。酒液吸完后可再冲入饮用水,直至淡而无味为止。

苗族人不喜欢吃羊肉,忌讳吃狗肉,禁止杀狗、打狗。在苗族吃糍粑,不能拍了灰再吃。和苗族人嬉闹时,不能用绳子或布带捆他们。苗族人在门口悬挂草帽或插青树叶,或者苗族人在举行婚丧祭祀等仪式时,客人不要进屋。路上遇到新婚夫妇,不能从他们中间穿过。

8.壮族的饮食特点及禁忌

壮族主食是大米、玉米,肉食主要为猪、牛、羊、鸡、鸭、鹅等,有些地区还酷爱吃狗肉。除夕晚,宴席上一定要有一只整煮的大公鸡,壮族习俗认为,没有鸡不算过年。但壮族有忌食笼里死鸡的饮食禁忌。

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壮族筵席实行男女分席,一般不排座次,不论辈分大小,均可同桌。按规矩,即使是吃奶的婴儿,凡入席即算一座,有一份菜,由家长代为收存,用干净的阔叶片包好带回家,意为平等相待。每次夹菜,都要由一席之主先夹最好的送到客人碗碟里,其他人才能下筷。

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风俗习惯上。在宴请少数民族朋友时尊重他们的饮食习惯。例如我们汉族同胞要请回族朋友吃饭,要清楚回族人是不吃猪肉类的菜,我们就不应该上这样的菜,以示尊重。切不可把这样的事视为小事,往往小事的疏忽会酿成大错。

细节不能忽视,东西南北饮食有差异

客观环境决定了饮食习惯,请客吃饭时,必须考虑来自不同地区人的饮食差异。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味。”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地理环境不同去,其饮食习惯也是东西差异,南北有别。比如北方人吃面,南方人吃米。南方人认为面只能拿来做点心,永远吃不饱。北方人则认为吃大米既奢侈,也不顶饿。这是南北主食的差异。东西南北,不同地区除了主食的差异,还有口味的差异。这些在请客气饭前都要考虑周全,否则你点了一桌子不合客人饮食习惯的菜,客人心里就会很不舒服,你请客的目的也就泡汤了。

赵岩是地道的湖南人,平时特别喜欢吃辣。一天,他请部门的几个负责人吃饭。在餐桌上,他请几位负责人点菜,几位负责人互相推诿。最后就让赵岩来决定。赵岩便问大家喜欢吃什么菜,结果都说随便点吧。赵岩就没有多想,竟然忘记询问负责人的饮食忌讳。他根据自己的喜好,不自觉的点了一桌湖南菜。每样菜里都可以看到一堆红红的辣椒。

赵岩吃得挺香,而几位负责人傻眼了。他们都是北方人,不习惯吃太辣的菜。只赵岩一个人也吃不了多少,结果,剩了一桌子菜。几位负责人吃得很不舒服,在餐桌上就怨声载道的。赵岩本来请客的目的是想让部门负责人提携一下,比如升职的事别落下他。餐桌上,他看到自己请得贵客很不满意,心里十分后悔。因此,请负责人帮忙的话到了嘴边有不得不收回去了。

赵岩就是因为忽略了不同地区的饮食差异而惨败饭局。在点菜之前,赵岩如果不了解不同地区之间的饮食差异,可以试探着问一下。比如问下在座各位能不能吃辣?如果客人说可以,就可以适当的点几个辣得菜;如果客人忌讳吃辣,就要跟服务员说一下不要在菜里放辣椒。因此,请客之前,了解一下东西南北方得不同饮食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1.华南地区的饮食特点

我们通常所说的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地。由于“花草虫鱼,可为上菜;飞禽走兽,皆成佳肴”,所以该地区居民几乎不忌嘴,食性普遍偏杂。在膳食结构中,每天必食新鲜蔬菜;水产品所占比重较高,尤为喜爱淡水鱼品和生猛海鲜;饮食开支大,烹调审美能力亦强。由于早起晚睡、午眠和生活节奏紧张,不少人有喝早茶与吃夜宵的习惯,一日三至五餐。这一带“吃”具有比较丰富的社会意义,是人们调剂生活、会交际的重要媒介。它不仅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有时还是身份、地位、财富的象征,故尚食之风甲于全国。

2.华北地区的饮食特点

华北地区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自治区。这些地方的民风俭朴,饮食不尚奢华,讲求实惠。多数地区一日三餐,以面食为主,小麦与杂粮间吃,偶有稻米;馒头、面条、玉米粥、烙饼、素饺子、窝窝头,是其常餐。

3.西南地区的饮食特点

西南地区主要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自治区。主食大米和糯米,兼食小麦、红薯、蚕豆、青稞、荞麦、大豆、红稗和高粱。米制品小吃很有名气,米线鲜香,糌粑特异,糌粑、粽粑、荷叶包饭都用于待客。普遍嗜辣,“宁可无菜,不可缺辣”;大多喜酸,“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转转(不稳之意)”;肴馔具有平民的饮食文化色彩,价廉物美,“杂烩席”、“火锅席”风靡当地。

4.华中地区的饮食特点

华中地区主要包括湖南、湖北、河南,主食多为大米,部分山区兼食番薯、木薯、蕉芋、土豆、玉米、小麦、高粱等。鄂、湘的小吃均以精巧多变取胜;壮、苗、黎、瑶、毛南、土家等族,善于制作粉丝、糍粑和竹筒饭,京族习惯用鱼汁调羹。

5.华东地区的饮食特点

华东地区位于我国东南部,主要包括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地区等。以大米为主食,偶食面粉,杂粮很少,擅长炊制糕、团,其中宁波汤圆颇具特色。一日三餐,有荤有素,干稀调配。四时蔬果、鸡鸭鱼肉供应充裕,嗜好海鲜与野味,还有吃零食的习惯。口味大多清淡(徽、赣两省山区和浙江沿海渔村偏咸),略带微甜,一般少吃或不吃辣椒、大葱、生蒜和老醋;有生食、冷食之古风,炝虾、醉蟹、生鱼片都受欢迎。家庭饭菜丰俭视经济状况而定,一般是菜、汤、主食结合的格局,饭碗小而菜盘大,餐具精致。

6.西北地区的饮食特点

西北地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包括甘肃省、陕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及青海省。与其他大区相比,西北一带的食风显得古朴、粗犷、自然、厚实,主食是玉米和小麦并重,也吃其他杂粮,如小米、油茶与莜麦等。家常食馔多为汤面辅以蒸馍、烙饼或是芋豆小吃,粗粮精做,花样繁多。该地区的少数民族,在饮食风味上,肉食以羊、鸡为大宗,兼有山珍野味,而淡水鱼和海鲜甚少,果蔬菜品亦不多。

7.东北地区的饮食特点

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主要包括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东北地区一日三餐,杂粮和米麦兼备,高粱米饭和黏豆包最具特色。主食还爱吃窝窝头、饺子、蜂糕、冷面、豆粥和面包;满族的宴席茶点久享盛名。蔬菜以白菜、土豆、大豆、粉条、黄瓜、菌类为主,近年来引进不少南方时令鲜菜,市场供应充裕。爱吃白肉、鱼虾和野味,嗜肥浓,口味重油偏咸。制菜习惯用豆油与葱蒜,或是紧烧、慢煮,使其酥烂入味,或是盐渍、生拌,取其酸脆甘香。

由此可知,客观环境决定了饮食习惯。比如北方人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他们以咸为主的饮食习惯。而且我们还可以在北方人中根据地区性环境差异对他们的饮食消费习惯进行探讨。如华北地区:河北大部分人喜吃咸,天津人口味咸中微甜,山西人口味咸中带酸辣。当然,地域决定饮食习惯并不是绝对的。同一地域的人饮食习惯也有差别,但地域差异的总体特点是值得参考借鉴的。

宴请要看场合,吃饭要分档次

宴请不仅仅是为了“吃东西”,更应该看重的是吃的档次。

在人际交往中,饭局是聚会时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门艺术,看似简单一顿饭,里面却很多学问和讲究。

现代人讲究“吃文化”,所以宴请不仅仅是为了“吃东西”,更注重吃的档次。所谓“档次”是指按照一定标准分类排列的等级次序。显然,吃饭的地点以及饭菜本身都是讲究档次的。

一般来说,要是在高档豪华酒店请客,一定是尊贵的朋友或达官显赫之人,通常请客的人越是客客气气,表示宾主间的关系越远,或地位相差越远,或要办的事越重要;而通常越是熟知的朋友,请客吃饭就越随意。同样的酒菜,在不同档次的酒店,身价也是不同的,酒店档次越高,酒菜的价格越高,请客者就越有大事相求。

要是用餐地点档次过低,环境不佳,即便菜肴再有特色,也会令宴请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一定要争取选择清静、幽雅的用餐地点,要让与宴者吃出档次,吃出身份。

具体来讲,宴请贵宾,可以到具有古朴装修以及精致菜品的高档饭店,那里的环境、服务还有口碑应该都会让其感受到你对他的重视;宴请川西情结颇浓的客人,具有巴蜀风情的旗舰店更能让人过目难忘;宴请喜欢欧式风格的客人,精致的西餐厅是个不错的选择;宴请喜欢清静、对菜品也十分讲究的客人,典雅的农家食府就可以了;想让客人在平和中感受一份大气,满庭芬芳的酒楼他应该会喜欢;想给客人呈上一次视觉盛宴,花园式的餐厅是个好去处;如果客人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御膳房”既能让人感受宫廷的大气,又能享受到各种御膳;要是客人非常注重商务宴请的私密性,高级酒店很适合;如果客人比较小资,喜欢时尚,那么尽可以邀请他到时下流行的餐厅或饭店就餐。

如果,你宴请的对象是你的客户,饭前你更要斟酌档次的问题。邀请客户吃饭和给客户送礼一样,要注意档次的安排,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饭局档次安排太高,顾客觉得受之有愧,吃着也不踏实,觉得“吃人的嘴软”;档次太低,会觉得看不起他。如果是销售人员请顾客请饭,其实就是商务工作餐。这类就餐不应该过于繁琐,像宴会那样的话会让顾客心里压力大;但也不能过于随便,快餐和便餐都是不太适宜的,会让顾客觉得你没有诚意。

小陈是一家公司的业务员,在招待一个山东来的客户时,本来客户已经基本确定可以接受目前的合作条件,但因为该业务员晚上请了一顿很丰盛的晚餐,反而使客户迟疑了。原因很简单,你对他太好了,客户有时并不“感冒”,认为你此时一定很需要他,果然,客户回头继续向厂家要条件,让业务员大伤脑筋。

请客也是一种生意的延续、智慧的“较量”。请客户吃饭在档次上要拿捏好分寸。在上述案例中,小陈应该从客户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以及客户的个性上决定宴会档次。因此,作为业务人员必须对自己的客户资料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做到宴请时“心中有底”。

因此,请客要符合请客对象的身份,以及你即时公关的需要。如果你是希望促成客户合作的话,请客的规格未必就是越丰盛越好,只要遵循热情、有气氛、合适便可以了,否则还会吃力不讨好。对于老客户特别是重点客户,这种方式更为重要,此时不是请客吃饭的问题,还是斗智和心理战术的问题。有些重点客户并不知道自己是厂家的“回款大户”,在没有比较信息的前提下,客户还是不敢乱来的,但是如果业务员过于热情则容易让客户发现这些重要的信息,接下来你就惨了,所谓的“商大欺厂”的故事一定会在你的身上重演。

商务宴请中菜品也是十分重要的。宴请喜欢葡萄酒或是对葡萄酒有讲究的客人,可以选择领地庄园;宴请喜好海鲜的客人,选择专营海鲜的酒楼是最适合不过的了;要是客人想吃到最具专业精神的生蚝,不妨到最好的海鲜馆。

除此之外,宴请客人还有一些其他注意事项,比如:

1.官方正式、隆重的宴会一般应安排在政府的宴会场所或客人下榻的酒店内举行。

2.举行小型正式宴会,宴会厅外应另设休息厅,供宴会前宾主简短交谈用,待主宾到达后,一起进宴会厅入席。

3.选择一处彼此都喜欢的地点就餐,让聚会中的每个人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4.请熟悉的人去不熟悉的饭店,请不熟悉的人去熟悉的饭店。对熟人(包括家人朋友),可以去以前没去过的饭店尝尝鲜、探探路,熟人在一起就不必拘束,可畅心问价、临时调换地点等。而请不熟悉的和重要的客人则要求对饭店的菜点、服务质量等了然于胸,这样才能更好地为请客的目的服务,所以该去一个熟悉的、信誉好的饭店。

一般来说,决定饭局的档次不是请客者的阶层,而是所要托付之事的轻重。越重要的事情,饭局档次也就越高。而非功利性的朋友聚餐,反而会选择小馆子,更加随意。

男喜荤女爱素,饮食习惯男女有别

男女性别不同,饮食喜欢也有差异,在饭局上一般遵循“男荤女素”的原则。

从古到今,男女饮食方面就存在差别,在越来越讲求健康饮食的当代社会,男女饮食差别也越来越明显。

古人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说到饮食,男女,也有各自的适合与不适合。前几年饮料也分“他”和“她”,连瓶装水的外形都做到了男女有别。在食物上男女也有不同的需要。男生要求:量大,有肉 ,能吃饱就好,女生就大不同了,不仅在意食物“色,香,味,形”,还要求“在哪吃,比吃什么更重要”。 男人和女人的饮食习惯大有差别。男人喜欢肉类,女人偏好水果和蔬菜。他们热衷于烤肉,而她们酸奶蔬菜不离手。从营养需求上,男女的饮食也不同,男生要加,加体力,加精力 。女生要减,减岁数,减皱纹。

有一项关于男女饮食差异调查发现,男性酷爱肉禽类,他们食谱里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当属鸭肉、牛肉和火腿。还有特定的几种贝壳类动物,比如虾和牡蛎。 女性钟爱蔬果,特别是胡萝卜和番茄,草莓、蓝莓、树莓和苹果也是排名靠前的食物。 女性同样还喜欢干果,比如杏仁、胡桃。此外,她们对鸡蛋和酸奶的钟爱远远超过男性。

小张在一家公司任业务经理,经常跟客户打交道。一次,小张约一位女客户谈业务。这是以为很重要的客户,小张为表达对客户的重视特地在一家高档酒店宴请女客户。小张只顾讲档次,点了一桌子荤菜。女客户是一位胖胖的中年妇女,平时最忌讳人家说她胖,为了减肥平时很少吃肉。她看到小张点了那么多荤菜,心里很不舒服,以为小张讽刺她长得胖。女客户忍不住挖苦小张:“张经理是肉食动物啊?”小张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显得十分尴尬。结果小张的生意也泡汤了。

小张点菜没有考虑到客户的性别,只顾点高档菜,结果费力不讨好。宴请女性绝对不可以点一桌子荤菜,这是对女性的失礼。一般女性在场的宴会要适当的点几个素菜。如果宴请的全是男客,你大可放心地点荤菜。

当然,“男荤女素”虽然可以概括两性的饮食习惯,但是也有例外。比如,男性对芦笋和甘蓝小包菜的疯狂让女性“望尘莫及”。而女性喜欢的新鲜汉堡包对男性则失去了吸引力,他们更偏爱冷冻的汉堡。

很多时候一男一女同时在餐厅就餐,当服务员上菜时,如果不确定哪个菜是谁点的,一般就会把素菜摆在女人面前,而肉菜摆在了男人面前。由此可见,人们潜意识里都清楚饮食上男女有别,有普遍的饮食偏向。

居饮食专家研究:男性一般吃的肉类和面包比较多,而女性吃的更多的是蔬菜、酸奶、水果,喝汽水也要挑无糖的那种。性别差异也产生了饮食差异。女性在吃饭的时候细嚼慢咽,花的时间也要比男性多。曾有个心理学家让一批男性和女性志愿者读陌生人的饮食日记,然后依此做出判断。无论男女,他们对那些三餐吃得较少的人都得出一致结论:日记的主人应该是女性,而且在那些女性中,吃得更少的比吃得相对较多的人对自己的外貌、身材更在意。

一般来说,女性吃的比较少,年轻女性跟自己的男性仰慕者一起吃的时候更是如此。女性比男性更热衷于节食减肥,而且对自己的体重和体型更容易不满,这一点也不出奇。一项大型调查中,23%体重标准的女性抱怨自己超重,而男性却只有9%会觉得自己超重。与此同时,那些确实超重的人中,41%男性觉得自己体重政党,而女性只有13%。男性更易接受自己的体重和体型,因此饮食的时候更无拘束。而此有趣的是:绝大多数女性都说男人更喜欢瘦削的女人,但实际上只有很少部分的男性承认这一点。

尤其是有女客人的饭局,要点什么菜,必须预先考虑好。例如,你可以为女客人点一道菠菜。菠菜有护脑和补血得功能。适量吃一些菠菜防贫血又抗衰老,美容养颜一举多得。

也可以点一个海带。海带有护发和补碘得作用。因为头发的光泽就是由于体内甲状腺素发挥作用而形成的,而海带中的碘就是合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因此,常吃海带能让女性秀发飘飘。另外,番茄、鱼、西兰花也是很适合女性吃的菜。这些菜除了营养较好外,关键是对女性能起到美容的作用。

男女饮食出了口味上差别,还表现在其他方面。比如在点菜上,男性一般较粗略迅速,对食物的奇特性、古怪性往往要求较高,而且男性一般都有个人的某种特殊嗜好。女性点菜时往往选择多,挑选细,反复咨询,占用时间长,具有较强的求全心理。在分量上,男性比女性顾客的食量大、胃口佳。在需求上,男性顾客重“量”,用餐讲求能果腹、分量足,女性顾客重“质”,对环境较为敏感,重视服务细节。总之,男女饮食是有很大差别的,宴请客人前一定要谨慎考虑。

老幼有别,饮食要看年龄

年龄不同,饮食特点也不一样,请客吃饭必须按不同年龄的饮食特点准备饭菜。

人们的年龄不同,饮食上也有很大差异。可以说,年龄是赴宴者社会阅历或经历的一种重要反映。不同年龄的人,由于经历过不同的社会环境,受过不同的文化教育,在赴宴时的欲望和心理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

通常来讲,年龄大一点的人,对食物的承受范围比较广一些;老年人,因身体方面的原因,更讲究食物的营养卫生,能节制不良的饮食习惯,特别注重养生之道;而青年人挑食、暴饮暴食,全凭个人喜好,无节制地吃喝。

1.少年儿童的饮食特点

少年儿童是指是指较幼小的未成年人,从年龄上讲是指18岁以下的未成年群体。现在的家庭大都是独生子女,子女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一个家庭都围绕着孩子转。因此在请客吃饭时,如果客人带着孩子,就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需要和喜好。例如应备有适当的幼儿坐的椅子、摔不坏的餐具、专为儿童设计的菜点、各种赠品(如气球、图画、玩具、书籍等)、儿童音乐等。

众所周知,儿童喜欢零食。事先要为儿童准备一些零食,例如诸如黑巧克力、牛肉片、蛋糕、卤豆干、海苔片、苹果干、葡萄干、琥珀核桃仁、干地瓜干等食品,都是比较理想的儿童零食。

一般来说,少年儿童低龄儿童对食物的注意和兴趣一般来自于食物的外观因素,如食物的图案、包装、色彩、造型等。另一方面,少年儿童对食物的认识带有很大的模糊性,他们往往以“好看”、“我要”、感兴趣等情绪因素为主,凭直观、直觉、直感来决定饮食消费。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进入初中以后,开始对食物的品牌、知名度、风味和流行情况等表现出关心和兴趣,至此少年儿童对食物认识的直观性、模糊性开始下降。

2.青年人的饮食特点

青年人一般是指18岁到30岁的人。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处在人生最美好的阶段。青年人体格比较健壮,胃口也好,对饮食也很讲究。青年人对新事物兴趣比较大,往往是新食物、新的饮食消费行为的追求者、尝试者和推广者。在饮食消费时的表现是反应灵敏、酝酿短暂、决定果断,在认为合意、值得的心理支配下,感情的作用超过计划的预算,特别是在一些新潮、时尚、紧俏等食物的购买上,冲动性购买多于计划性消费更为明显。

请客吃饭时,在座的若都是青年人,应该点一些酒店的特色菜,最近流行的时尚菜,再就是点菜分量要足。

3.中年人的饮食特点

在中国,中年人一般指年龄在35~55岁的人。中年人走过了热血沸腾的青年,人生阅历逐渐丰富起来,性格也比较沉稳。大多数中年人都有家庭,因此中年人在饮食方面更注重事物的实用性,不像青年人那样更多地追求食物时尚,而是对食物的实用性及价格给予更多的关注,表现出计划性强,具有较强的求实心理和节俭心理。

因此,中年人在场的饭局,要点一些物美价廉的菜,最好不要点高档菜、时尚菜。在中年人面前用餐,不要浪费。

4.老年人的饮食特点

60岁以上的男人、55岁以上的女人都可称为老年人。一般来讲进入老年的人生理上会表现出新陈代谢放缓、抵抗力下降、生理机能下降等特征。因此他们要求松软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他们最为关心的是延年益寿、身体健康和晚年生活丰富。由于感知能力的衰退和体力不足,在饮食活动中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怀和照顾,这与他们行动迟缓、顾虑重重、唠叨不断等特征相比,恰好是鲜明对照。请老年人吃饭最好选老字号饭店,点传统的名菜、名点和名酒,以满足老年人的饮食惯性心理的需要,同时也能唤起一些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使其感到亲切、可信。

为老年人点菜宜俭、宜素、宜养生、宜喜庆、宜量少、宜清淡、宜多鱼少肉、宜豆制品多。

老年人并不适合吃大鱼大肉,宴会上可以为老年人点一份粥。人们常说,喝粥长寿。从饮食习惯看长寿老人无一不喜欢喝粥。《随息居饮食》说:“粥为世间第一滋补食物。”粥最易被消化、吸收,能和胃、补脾、清肺、润下。

再者,米是老人的最佳补品。老人最喜欢小米,把小米当成最好的滋补佳品。小米是谷子去皮后的颗粒状粮食,历来就有“五谷杂粮,谷子为首”美称。体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补身体。中医认为,小米益五脏,厚肠胃,充津液,壮筋骨,长肌肉。

豆腐也是老人们普遍爱吃的食物。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豆腐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异黄酮。豆腐的功效具有益气、补虚、降低血铅浓度,保护肝脏,促使机体代谢的功效,常吃豆腐有利于健康和智力发育。老人常吃豆腐对于血管硬化、骨质疏松等症有良好的食疗作用。

宴会上点菜若不注意年龄问题,很容易出现一桌子菜没人动筷子的尴尬局面。尤其是有孩子和老人的宴会,点菜更要注意,绝不可粗心大意。

请外国人吃饭也有讲究

中外文化不同,生活和饮食习惯也有不同,在请外国人吃饭的时候细节不可马虎。

世界文明发展至今,不仅中国有着丰富的饮食文化,西方文明也孕育出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吃饭”这个问题上算是找到了最好的诠释。

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小秦在一家外企工作。一次他请几个外国同事去酒店吃饭。宴会上,服务员问要什么饮料,因为已经点了汤,小秦说就要白水吧!服务员就端着精致的小托盘把两杯“白开水”送了上来。其中一名叫艾伦的美国人正在眉飞色舞地讨论他的长远发展规划,顺手拿起水杯就猛喝了一口……好在他控制得好,没有喷在小秦身上,但是估计舌头都麻了,烫的老半天说不出话来。激动的要找大堂经理投诉。小秦只能站在服务员的立场上说:对不起啊,这是中国人的传统,我们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都是上热水的,因为热水对身体好……”艾伦当然不能理解,连说几个个“what?”

在中国的饭店,免费茶水肯定是热的,即使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喝到的也是常温的。但国外就不一样了,无论春夏秋冬,他们习惯喝到冰水。中外文化不同,生活和饮食习惯也有不同,在请外国人吃饭的时候有些小事需要注意。

1.各国饮食口味不同

世界各国饮食口味不一样,例如法国人一般都喜欢吃略带生口、鲜嫩的美味佳肴。法国人一般都乐于喝生水(自来水),不习惯喝开水。对酒嗜好,尤其爱饮葡萄酒、玫瑰酒、香槟酒等。

英国人对吃不是很讲究,他们还是专一地恪守着他们的单一而传统的饮食习惯。例如,炸鱼薯条、带皮烤的马铃薯、夹馅面包。

美国人对饮食要求并不高,只要营养、快捷。美国人喜欢铁扒类的菜肴,一般对辣味不感兴趣,常用水果作为配料与菜肴一起烹制。

日本菜是当前世界上一个重要烹调流派,有它特有的烹调方式和格调,在不少国家和地区都有日餐菜馆和日菜烹调技术,其影响仅次于中餐和西餐。 日本料理主要分为三类:本膳料理、怀石料理和会席料理与烧烤等。

德国人是十分讲究饮食的。德国人最爱吃猪肉,其次才能轮到牛肉。以猪肉制成的各种香肠,令德国人百吃不厌。德国人在用餐时,有以下几条特殊的规矩:其一,吃鱼用的刀叉不得用来吃肉或奶酪。其二,若同时饮用啤酒与葡萄酒,宜先饮啤酒,后饮葡萄酒,否则被视为有损健康。其三,食盘中不宜堆积过多的食物。其四,不得用餐巾扇风。其五,忌吃核桃。

2.请客不要生拉硬拽

请中中国人吃饭,客人一般不会爽快答应,都会推脱一会。有时你非得生拉硬拽才显示你的诚意。但外国人就不一样了,他们一般很愿意参加宴会,没有特别的原因一般不会拒绝一个朋友的邀请的。所以在邀请时可以非常热情,但是不要生拉硬拽。在邀请外国朋友时,如果对方表现出有些为难或者有礼貌地谢绝的时候,可以适当地请对方重新考虑一下,若确实希望对方参加,最好问问对方有什么想法或者建议,比如换个日子(或者时间)等等。

邀请的时间定得越确切越好,受过良好教育的外国人一般都很准时赴会,但是如果是被邀请到家里做客,外国人的习惯一般是比约定的时间晚到10分钟。一般不会提前到,当然特别熟的朋友例外。

3.提前问有无忌口

一般来讲外国人都喜欢吃中餐,但是外国不少人因为宗教信仰、饮食习惯、个人主张等原因在饮食方面会有些特殊需要。因此发邀请的时候最好问一下对方有没有忌口的东西。比如来自伊斯兰教国家的回民吃清真食品;有人对肉类食品有要求,比如有人不吃所谓的“红肉”,即牛、羊、猪肉,但可以吃“白肉”,如鸡鸭鱼等。

如果在外面饭店请客,则可以在点菜的时候询问一下客人。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请外国人吃饭尽量避免“猪下水”之类的食品,比如百叶、凤爪、大肠等,外国人一般对这类食品心有余悸,望而生畏。

4.有必要准备公筷

其实凡来中国的外国客人对中国文化也都有所了解,他们不会特别介意我们做的一些跟他们文化稍有区别的行为。关键要把握好尺度。最好的办法是准备公筷,很显眼地摆在他面前,让他知道那是公用的,这样你夹给他,他也不会介意。举个例子,如果吃火锅或者烤肉,一定要每人两双筷子,一双往嘴里送,一双在锅里夹。另外大家在一个盘子里夹菜,不要用自己的筷子挑来挑去的。切忌不要用自己用过的筷子给人家夹菜。这样既体现了中国文化,也不会让人家反感。

5.不要过于劝酒

文化不同,生活饮食习惯也不同。劝酒是中国人的习惯,外国人很少对别人劝酒。在与外国朋友吃饭时,不要过于劝酒,适当的敬酒可以。

宴会上,可以适当的聊些轻松有趣的小事,但不宜在吃饭的时候说话说得热情洋溢让人家顾不上吃饭,要知道,在西方,外国人用餐的时候都是各自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每人独享自己的一份饭菜,只是吃饭,很少在饭桌上高谈阔论的。

东西方文化不同,饮食习惯也不同。在宴请外国朋友时,一定要事先了解该国的饮食礼仪,以免在宴会上出丑。

准备好音乐,营造温馨的就餐环境

在宴会上,音乐能营造良好饮食的环境,从而使宾客可以安心品尝美食。

在中国,音乐伴餐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宴席就有音乐相伴,以营造一种或欢庆、或祥和、或温馨、或静逸,以适应不同条件、不同情况、不同对象的需要,《楚辞·招魂》中有:“肴羞未通,女乐罗些。陈钟按鼓,造新歌些。涉江采菱,发扬荷些。”这里写的是宴席一边上菜,一边奏乐、并唱歌的热闹情景,这里记述的是宫廷高官贵族的宴席情景;唐代李颀《琴歌》中有“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鳴琴广陵客。”的诗句,这里记述的是文人请客用音乐的情形;而今更多的是播放各种各样的轻音乐,使餐厅的气氛活跃而愉悦,环境气氛不但直接影响人的食欲,而且关系到主客之间的情意,也会影响到对菜肴的品评。

环境优美,音乐悠扬,气氛温馨祥和,这是就餐的良好环境,谁也不愿意在脏乱不堪,充耳噪音的环境中进餐。

现代科学也已证明,在进餐时,配以适当的音乐,不但可以振奋进餐者的精神,愉悦心情,而且可以使食欲增加,有利于消化吸收,对健康大有裨益。

适宜的音乐能提高消化系统植物神经的兴奋点,起到增强食欲、帮助消化的作用。通俗地讲,音乐是一种与人的语言及其他声音貌似相同而实质不同的特殊信息,是一种按一定频率振动的声波。当音乐通过人的听觉器官和神经传入人体内之后,人体各个系统的运动,如声带振动、胃肠蠕动、心脏跳动、肌肉收缩等会与之发生有益的共振,并使体内各种活动协调一致;同时,音乐作为一种振动的能量传入人体后,能激发人体本身的能量,使其从静态变成动态,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促进人体一些有益于健康的物质(如激素、酶和乙酰胆碱等)分泌,起到调节血流量、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并增加胃肠蠕动,加强唾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刺激食欲的提高。另外,在宴会上,音乐还能转移宾客的注意力,对周围噪声有减弱作用,从而可以安心品尝美食。

音乐还可以调和人的心情。饮食进餐需要好环境,更需要好心情,情绪不好,再好的饭菜也不觉香。音乐的移情作用非常明显,用音乐调节不良情绪,不但心理医生知道,更是当前音乐治疗医生的常用手段,也已经被广大群众所了解。当然,如何选择合适的音乐,还得要根据对象的实际情况:文化不同,环境不同,要求也不同,有时需要用喜庆的音乐,有时需要用优美的音乐,有时则可用柔和的音乐,但须知道运用音乐调节心情,不是简单的选择你需要的某种情感的音乐就能达到目的的,它必须能引起聆听者的“同感效应”,才能产生影响,达到预期效果。

在宴会上,音乐还能转移宾客的注意力,对周围噪声有削弱作用,从而使宾客可以安心品尝美食。

据研究,伴餐音乐一般以我国民间轻音乐和西方古曲音乐为佳。古曲音乐可以选用欧洲十八九世纪的器乐曲,如巴赫、亨德尔的钢琴曲、提琴曲,海顿的交响曲、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肖邦的夜曲等。我国民间轻音乐,一般选用江南丝竹乐曲,合奏曲等,这类音乐抒情、平和、优雅、富于亲切,委婉的情调,音量变化适宜,且节奏合乎人的心率。当音乐的节拍超过70~80拍/每分钟(即人的心率正常范围),人会感到心跳加快、心情紧张,这也是伴餐音乐不能采用迪斯科、快爵士乐等节奏强烈的乐曲的原因。

美国《华盛顿邮报》曾报道过这样一则消息,一个富翁在餐馆品尝美味时,乐队奏起疯狂的乐曲,富翁不慎被食物噎住,几乎憋死。而后,乐队又奏起了肖邦的《葬礼进行曲》,徐缓、稳重的旋律神奇地起到了人工呼吸的作用,富翁渐渐缓过气来。

伴餐音乐除了考虑到节奏外,还要注意宴会的主题、宾客的审美能力和欣赏习惯等。朋友相聚,主题曲调应该明快、热情;文人聚会的曲调应以优雅、平和为主;在招待外宾的宴会上,更应根据他们的爱好和民族习惯,选择合适的乐曲,这样才能使宾客心情舒畅,食欲增加。

海涅说过,“话语停止的地方就是音乐的开始。”音乐是人类最抒情的语言,而这种语言,不仅能达到放松的目的,有时候别出心裁的音乐,能够赋予一场宴会特别的寓意,如同一个情调师,还能带给宾主特殊的安慰和感受。

1972年,周恩来总理在接待美国总统尼克松时,精心安排乐队演奏了一曲尼克松最喜欢的《美丽的阿美利加》。一曲奏毕,美国客人惊喜之余都非常感动,为周恩来总理细致周到、严谨热情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此时,一曲音乐的意义已经超越音乐的价值,而是一种手段,以实现沟通交流、互致敬意的目的。

音乐伴餐看似简单,若想取得理想效果,并不容易,首先它以科学、卫生的食品,优美舒适的环境为前提,在设计、编选音乐时,一要根据餐席特色(婚喜宴、洗尘宴、送别宴、家常饭等)二要根据季节选用音乐,这一点在传统文化中是很注意的,三要根据就餐者的身份(包括年龄、体质、文化水平、艺术兴趣等),四要了解就餐者的不同要求,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有高质量的音响设备,以及掌握适当的响度和持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