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饭局社交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吃饭事小,做“局”事大

中国式的饭局之妙,不在“饭”而尽在“局”。谁懂得巧夺天工的布局谁就赢得了人脉和机会。成功的饭局,不仅体现了设局者的精心准备,也会显示入局者之间的精彩博弈。能够使宾主尽欢,才算得上一个完美的饭局。反之,这个“局”设计不好,输掉的不仅是一顿饭,很有可能是你的远大前程。

饭局不在“饭”,而尽在“局”

饭局并不单纯在“饭”上,而重点是在融合人情之道的人际关系“局”上。

从古到今,中国社会的特点就是讲关系,讲人情。作为一名中国人,只要办事,我们肯定先想到有没有关系。一想到关系,首先想到的是饭局,饭局在中国人际关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来没有哪个国家如中国这般,每个人的社交往来、人生成败,都与饭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所谓饭局,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请客吃饭。中国的人的饭局,实在是玄妙得很。因为,中国人的饭局并不单纯在“饭”上,而重点是在融合人情之道的人际关系局上。一场饭局,既既可以是亲朋故交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可以生意对手间的交锋谈判。中国人的人脉关系大都是在饭局中建立起来的。

因此,你可不能小看饭局,从小处讲,它可以影响个人的成败;从大处讲,它甚至能影响历史的进程。不信,你看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饭局——“鸿门宴”。

秦朝末年,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支队伍,一个是刘邦的汉军,一个项羽的楚军。刘邦先破成阳,驻军霸上。项羽得知后大怒,下令击败刘邦的军队,一场恶战一触即发。刘邦从项羽的季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大吃一惊,两手恭恭敬敬地给项伯棒上一杯酒,祝项伯身体健康长寿,并约为亲家。刘邦用感情¬拉拢,说服了项伯,项伯答应为之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向项羽谢罪。

项羽当时驻军鸿门。得知刘邦自己送上门来,项羽设宴“招待”。鸿门宴上,虽不乏关酒佳看,担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觉得刘邦是心腹大患,坚决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欲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拔剑起舞,掩护了刘邦。在危急关头,刘邦的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樊哙还乘机说了一通刘邦的好话,并且质问项羽为何如此对待刘邦,项羽无言以对。宴会局势有所缓和,刘邦借口去厕所,乘机一走了之。

可以说,“鸿门宴”是决定中国历史进程的饭局。如果项羽在“鸿门宴”上杀掉对手刘邦,那么汉朝的历史就得改写了。结果项羽放走了刘邦,刘邦最终打败项羽,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因此,有位深谙中国饭局之道的学者曾说:“政治既然即吃饭,则会不会吃、懂不懂吃、善不善于处理饮食问题,就关系到会不会做人,会不会做官,会不会打仗,甚至能不能得天下。”

当然,对普通人来说,更看重饭局的社会效应。比如吃饭还有许多社交的功用,譬如联络感情、谈生意经等等。

可以说,我们日常生活,为人处世都离不开饭局,结婚有饭局,升职有饭局,赔礼有饭局,办事有饭局,过节有饭局,生意有饭局,开会有饭局,打球有饭局,电影收场有饭局,开业有饭局……

因此,现在愈来愈多的政界、商界人士相信,餐桌是一个最好的交流平台。宴席上,食物留存在口齿问的美妙感觉会使情绪储说、放松。这样可以由不熟悉变成熟悉;一直心怀戒备的人可以变成知己。即使是简单的一顿饭,只要你精心布局,有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范在单位工作三年了,凭小范的资历和学历,早就该晋升科长了,可他还是个底层小科员。

这回晋升的事由钱主任负责,小范夫妻俩打算请钱主任吃饭,等酒过三巡,主任心情好且放松戒备时再提。

问题是,单位几个科员都想抓住这个机会晋升,自然会想到请找钱主任帮忙,钱主任肯定“早有防范”,怎么才能请到钱经主任呢?

两口子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钱主任最喜欢红酒,并且对红酒颇有研究,夫妻俩一狠心花两千多元钱买了一瓶法国红葡萄酒,就去邀请钱主任了。小范丝毫未提升科长的事,而是说自己一同学从国外回来,送了瓶红酒,自己又不懂,恳请主任帮帮看看。钱主任果然爽快答应了。

在酒桌上,主任仔细看着那瓶酒,说是好东西。小范把酒拿到一边,便开始闲话家常,只在言语间谈到家里比较困难,父母希望自己有出息,自己的同学都混得比自己好,而自己却原地踏步走,觉得很惭愧。主任对此深表同情,说凭小范的条件,这次晋升应该没问题,还说会向上级领导推荐的。临走前,小范硬是将红酒赠与主任,说自己也喝不出什么味道,还得让懂它的人来品尝。主任半推半就下收下了,承诺会向上级反映他的情况。

果然,一个月后,小范如愿晋升了科长,这其中钱主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小范夫妻俩请钱主任吃饭,丝毫不提让钱主任帮忙的事,只是预先了解了对方的嗜好,先勾起对方的兴趣,然后在此基础上摆事,诉说家中的难处,对方自然不会无动于衷,最后再顺水推舟,送上对方心心念念的红酒,并得到了对方的承诺,这饭局的目的算是达到了。小范晋升的事最终尘埃落定。

一场完美的饭局,最重要的并不是你准备的饭菜可口不可口,而在于你精心布的这个“局”。因此,不管你是公务人员,还是商界人士,或只是一名企业中的普通员工,如果你想在你所属的圈子里游刃有余,你就应该从了解和玩转成功的饭局开始。

“饭局”背后,玄机种种

饭桌是社会的缩影,饭桌上处处是玄机。只有参透饭局背后的玄机,你才是真正的赢家。

中国人的一句老话:“民以食为天!”意思是说,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说明了民食的重要。当然,吃饭,不仅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它还是一种生活方式。仅通过对吃饭方式的分析,就能让我们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在推行市场经济、社会趋向多元的今天,吃饭,作为一种重要的、在中国尤被发扬光大的交际方式,被赋予了更为广泛与复杂的成分。

鲁迅曾经说过:中国不过是一个巨大的厨房。言下之意,国民们不过是这个大厨房里的食客。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天然和“吃”有关,比如把不认识的人叫做“生人”,把相互了解的人叫做“熟人”。不仅如此,生活的种种似乎都可以和“吃”搭上关系:受重视叫“吃香”、混得好叫“吃得开”、嫉妒别人叫“吃醋”、拿佣金叫“吃回扣”、长得漂亮叫“秀色可餐”,觊觎某物叫“垂涎三尺”。 “吃”这个词以其多义,在中国人的社交生活里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在商场混迹多年的小韩说:“到北京后我所学的其中一件要事,就是请客吃饭,还有被请吃饭。许多活动都在饭桌边,边吃边进行――交流信息、办事情、分享生活情趣等等。说是吃饭,其实重点是联络感情,饭桌交谈提供了超越白纸黑字的模糊空间和诠释天地。感情联系了,许多事情根据感情联系的程度、彼此的舒适与自在程度,而轻重急缓地发展。”

中国人习惯于把饭桌摆在社交的核心地位,使得本来功能单一的饭桌成了纷繁复杂的社会万象的一个缩影。

现代社会,如果你问城市里的上班族下班后做什么,回答大概不外乎两种:参加饭局,或在去饭局的路上。这样说或许有些夸张。最近,零点公司调查了北京、上海、广州、洛阳、绵阳五城市,以及浙江绍兴、诸暨等五个小城镇及其下辖农村,抽样3785个15至65岁的当地常住居民,其编制发布的《零点中国居民沟通指数2005年度报告》显示:中国居民最为普及的三种社交活动是聚餐、体育运动和卡拉OK。在3785名受访者中,参加以上三种社交活动的比例分别是46.4%、13%和12.12%。在注重饮食文化的中国,‘饭桌社交“仍是中国百姓最常采用的社交方式。

如今,请客就等于剥削了别人的时间:与家人欢聚的时间、与客户谈生意的时间、与上司攀谈的时间等等。所以如今请客,不是请吃饭,而是请吃“面”,面子的面。

有时候,被人请也不见得都是好事,反而会给自己带来苦恼:明知人家的饭不是随便吃的,但又不好拒绝,于是计划“还席”。受了人家的好处,再奉还若干好处给人家,这样就算两相抵消,不再负报答的责任。

可以说,在中国,饭桌是社会的缩影,饭桌上处处是玄机。以社交为目的的“饭”不是那么好吃的。

参加饭局的人数也是请客吃饭时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一顿饭请一两个人还好,请的人多了最忌讳漏人。一旦漏了人,饭桌社交还没开始就已经宣告失败而且后患无穷。

话说整部《西游记》其实就是一场饭桌社交的“恶果”史。孙悟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成为第一个上天堂的非主流神仙――当了一个不痛不痒的“弼马瘟”。 优哉游哉的孙先生听说西王母举办蟠桃盛宴没有邀请他,于是冲冠一怒,大闹天宫。

而在西王母看来,自己大宴众仙,孙悟空官职低微,不请也罢。孙悟空来到天上本来也很知足了,不料,安逸的生活让他的自尊心暴涨。如今被王母娘娘排除在蟠桃盛宴这个饭桌社交之外,于是他反了。乱瑶池,踢丹炉,拉起了“齐天大圣”大旗。虽说后来如来佛出手降伏了孙悟空,但孙悟空在西去的路上仍反复找众仙的麻烦。这些不正是一场不周到的饭桌外交带来的恶果吗?

据说,中国的饭局是世界上最繁文缛节的饭局,例如“排座次”。任何饭局都有主座,主座是指正对门口的中央位置。主座一定是主人来坐的。主座对面坐的是邀请人的“主陪”。主宾和副宾分别坐在邀请人左右两侧,位居第三位、第四位的客人分别坐在助理的右侧和左侧。让邀请人和客人面对而坐,或让客人坐在主座上都算失礼。通过分配座位,中国人暗示谁对自己最重要。座位安排是社会关系的一种映射。

在职场上,有一种宴请,体现了饭桌社交的真谛,那就是老板宴请将被辞退员工的饭局。老板在这种场合一般会点“炒鱿鱼卷”这道菜,其寓意就是暗示员工“卷起行李卷走人”,简称“炒鱿鱼”。老板通过这道菜表明要辞退员工的意思,员工参加了这样的饭局,自己提出辞职,避免撕破脸皮。一顿饭能起到如此的作用,足见饭局的玄机有多深。

和不同的人吃饭,能看出饭桌社交更多的玄机。

知心朋友一起吃饭,不必拘束,口无遮拦,爽声大笑,从容轻松,是一种快乐。和领导吃饭就难多了。“领导敬酒你不喝,领导夹菜你转桌,领导讲话你罗嗦”是谓“八大糗事”之一。

至于操办“公宴”,主任如果没有过硬的社交能力很难吃消。如何选择档次合适的酒店,门口是否有停车位,怎么排座位,如何点菜,都要煞费苦心;酒席中,如何把握气氛、调动来宾情绪,男女客人之间的交流、主客之间的沟通,都要殚精竭虑。宾客尽兴而归,主人才能长出一口气。一旦出现纰漏,该达到的效果没有达到,那主人估计连跳河的心都有。

参加别人的“公宴”,你不过是饭桌上的道具。若是当贵客,你应尽量矜持,但不能谦虚过头;若是陪客,千万得记住自己只是个配角,安分守己,不能喧宾夺主,抢了风头。

饭局的玄机是说不尽的,只有针对不同的境况灵活应变,才能在饭局上立于不败之地。

饭局就是一场利益的角逐

一场饭局联系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和利益链,围绕餐桌展开的是一场利益的争夺。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看重关系网、社会资源、人脉,因为它能给人们带来利益,而且越来越多人们都喜欢选择饭桌上解决这个问题,饭局很自然就成为目前国人社交的方式。人们在“饭局社交”中相互联系、互通信息、互相依存、守望相助,形成饭桌上的“熟人同盟”,所以才有了“一切情谊尽在酒中”、“酒逢知己千杯少”、“谈事儿要饭局,没事儿更要饭局”等这样一些耳熟能详的表达。

俗话说得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复杂的人际交往,无非是围绕一个“利”字。不论是直接的也好,间接的也好,饭局也是绕不开一个“利”字的。所谓“利益角逐”,就是指在饭局上想方设法争取自己的利益。

人们如之所以此看重饭局,就是因为在人际交往中,饭局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吃饭而已,而是联系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和利益链。在饭局上,谁都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不要夺取利益作为唯一目的,该放手时也得放手,否则你会失去更多。因此,如何在饭局中争取或放弃自己的利益,这需要你随机应变。

宋代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天生就爱摆饭局,可以说,那么多人拥立他当皇帝,都是他请客吃饭的功劳。

在当上皇帝后,他摆饭局的习惯仍旧没有改。三天一小局,五天一大局,宋朝初年,武将们跟这位皇帝似乎有着吃不完的饭局。

刚当上皇帝的赵匡胤,就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皇帝这个工作不好干,除了要解决全国各地递上来的问题,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处理好与臣下的关系。

所以,赵匡胤有压力。有一天,他问谋士赵谱:“五代时,帝王易八姓,战乱不已,百姓生不如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赵谱回答:“很简单,方镇太重。做皇帝的太弱,而做臣子的又太强。怎么能不乱?!”

赵匡胤想到了自己的现状,“那么,我该怎办?”

赵谱回答:“夺其权。”

赵匡胤心领神会,但是,该从哪里入手呢。夺取自己好兄弟的兵权,赵匡胤实在拉不下脸来。再赵普的周密计划下,决定摆一个饭局。

建隆二年,公元96年7月,宋太祖赵匡胤乱宴请禁军宿将,以温和的方式解除了他们的兵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

这天,他专门设宴,将高级将领石守信、高怀德、王审椅、张令锋、赵彦徽等请入宫中。饭饱酒酣之时,宋大祖说:“我当上皇帝,全靠你们。可当了皇帝以后,晚上却经常失眠。”石守信等忙问其故。宋太祖答道:“你们都对我忠心耿耿,并无异心,我担心的是如果你们部下有贪图富贵之人,有朝一日也强将黄袍加身,你们就是不想当皇帝也不行了。”石守信等人惶恐着清太祖指点一条生路。太祖便委婉诱导他们交出兵权,出守藩镇,多购良田美宅,为自己着想。创下永久的家业。还可多养些歌儿舞女,每日饮酒取乐,以尽天年。如果能这样的话,君臣之间互不猜疑,上下相安。石守信等人大悟,第二天便上表假称有病,要求解除兵权。太祖欣然同意,罢免了他们的军职。

过了几天,太祖以同样的方法罢免了各藩镇的节度使。至此,禁军与藩镇的兵权都集中到了赵匡胤手里。为了避免“君弱臣强”局面的出现,宋太祖又在宰相之下设参知政事若干人,以削弱宰相权力,并改变以前皇帝与宰相共同商讨国事的规矩,改为由皇帝批阅,再给宰相下旨处理。

这些开国功臣本来是得蒙圣恩,饕餮天下珍肴,不料却在酒过三巡之后,让自己手中大权尽失,糊里糊涂提前退休了。宋太祖赵匡胤,借宴请大臣的机会,收缴了他们的兵权,巩固了宋王朝的中央集权,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先河。赵匡胤对宋代历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杯酒释兵权”也成为历史的佳话。

宋太祖与赵普作为设局者,可以说是用心良苦。他在酒桌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费一兵一卒,让手下大将心甘情愿的交出兵权。而作为参局者,石首信等人,也十分识趣。他们多年混迹官场与战场,不会不明白“伴君如伴虎”、“功高震主”的道理,既然皇帝开始猜忌了,不如顺水推舟,放弃自己的兵权,过自由自在的富足生活。不然,这场饭局就可能变成要他们脑袋的死局。因为跟皇帝争利益是没有好下场的,毕竟胳膊粗不过大腿。

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利益交错的商业时代,利益的争夺称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从政治利益到经济利益,从一小撮人,到利益集团,都在重复着历史。这些既得利益者总是会制定各种条条框框,大到法律法规,小到规章制度,从同际条约,到行业标准,他们将他们“黄袍加身”时所使用的一切手段都设置厂别人不可逾越的障碍,以为借助一场或几场饭局就可以一劳永逸。他们的如意算盘能打响吗?

当然,你不要忘了,酒能成事,也能败事,无心的人只知道喝酒,往往败事;而对有心人来说,酒能成事。

利益的角逐不是靠蛮力要靠技巧。因此,你想玩转这个“酒桌”,在饭局上游刃有余,你首先要做好全面的准备;其次,单打独斗是不行的,要讲究合作。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饭局上结成同盟,获利的概率会更高;再次,共赢是最好的局,你不能私心太重,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毫不顾及对方的利益,为了更长远的利益,你可以适当放弃眼前利益。

布局巧妙,目的才能达到

布局的关键是找到对方最好的切入点,并且做得滴水不漏,这样对方才会在不知不觉间“上”你的“钩”。

现代社会,人们无论干什么,要想达到目的,首先得请客吃饭,虽然请客吃饭不是办成事的唯一手段,可它必不可少的手段,小到落户口转关系,办证件,大到就业升迁都离不开请客吃饭这道程序。求人办事,请客是拉开了序幕,目的能不能达到,要看你的布局如何,这就像演戏,看主演的演艺如何,唱腔怎样,主演就是请客者,戏演的好坏决定这事情成功与否,唱好一台戏,有主角也有配角,请客也是这样,有主人客人,也像说相声有逗哏和捧哏,戏台上的主角和陪角。

所谓布局就是以整个饭局为出发点,进行全方位地考虑并巧妙安排。布局的关键就体现在你安排的巧妙不巧妙上,你能不能让这个“局”转起来。一个好的饭局,就是让他人在不知不觉、舒舒服服当中进入你的饭局,并且愿意顺着你的意思开开心心地“吃”下去。布置饭局要求天衣无缝、圆润自然却又水到渠成,一切都在设饭局者的把握中。如果你的宴请一开始就引起了对方的怀疑或警觉,那你就“打草惊蛇”了,不能成功不说,更有可能让对方将计就计,让你入了他的局,后果就难以预料了。

布局不妨从对方的嗜好入手,抓住对方的特点,特别是对方的弱点或者是感兴趣的东西,加以巧妙利用,环环相扣,犹如天罗地网,令对方防不胜防。如此巧妙的布局再加上你的主动出击,往往能一举获胜,很容易达到你的宴请目的。

小魏夫妻在单位工作三年了,还住在廉租房里。这次上单位分房,怎么也得争取到一套房子;不然,错过这次机会,等下次分房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

这回单位分房的事归李经理管,小魏夫妻俩便打算请李经理吃饭,在饭桌上瞅准机会向李经理提起此事。

令人头疼的是,大家都想争取套房子,肯定会想到请找李经理帮忙,李经理肯定早有准备了,如何顺利请到贵客呢?

经过一番筹划。李经理最喜欢字画,并且对字画颇有研究,正巧小魏家有幅祖传的画。小魏便依此为诱饵去“钓”经理去了。小魏说:“李经理,不我有点事想请你帮忙,不知道经理有时间没。”“啥事,若是分房的事,你就不要再提了。”李经理果然早有防备。“经理你误会了,我可不是为这事来的。我一老朋友送我一幅山水画,我也看不大懂,就想请经理帮忙看看。”“这行,我给你看看吧。”

“那就先谢谢经理了。明天,我让我老婆做桌下酒菜,等候经理光临啊。”

在酒桌上,经理仔细看着那幅画,说从风格看应该是清代的,从笔法看是学的唐寅的,很具有收藏价值。小魏把画拿到一边,便开始闲话家常,席间小魏注意到经理的眼睛不时地瞄向那幅画,心中有底了,却也不道破,只在言语间谈到两人难处,说是父母还在乡下,没法接到城里来尽孝道。经理对此深表同情,说是知道他的难处,还说会将他的特殊情况向上级领导反映。临走前,小魏硬是将画赠与经理,说自己也不懂欣赏,还得让懂艺术的人鉴赏。这下经理就“勉强”收下了。

果然,两个月后,小魏夫妻俩如愿搬进了宽敞的新房子——单位分给他们的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

小魏夫妻想分套房子,非得找李经理帮忙。当小魏知道这个饭局的难点在“邀请”上,他经过一番考虑,最终利用对方的嗜好,提起对方的兴趣,而并不提自己的真实目的。结果对方慨然应允,在餐桌上,小魏瞅准机会诉说家中的难处,以此感动对方,最后再顺水推舟,送上对方心心念念的古画,对方也答应帮忙,这饭局的目的算是达到了。

求人帮忙,请人吃饭肯定是免不了的,问题的关键是布局一定要巧妙。“投其所好”是你布局时首先要遵循的原则,只有这样你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脱离的这个原则,贵客连请都请不来,更别谈人家帮忙了。如何让贵客对方心甘情愿地来赴宴,甚至主动提出帮你成事,作为“局”长的你得费一番脑筋。否则你即便再怎么投入,对方也不一定会领情,这样你的设宴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你的最终结局可能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因此,请客吃饭要仔细斟酌,自己实在想不出招来,也可以向爱人或朋友请教,没有把握,切不可贸然行事。

饭局是一场博弈,看你如何对局

饭局就是博弈的战场,只有选择有利于自己的策略才不会被淘汰出局。

双方下棋称“对局”,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对局”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局不只是下棋,它是指自己深陷困境,根据局势决策并采取行动,最终打破僵局,出奇制胜,赢得最后胜利的一种智慧。中国式的饭局一向是:因为往往要费九牛二虎之力都摆不平的事,一顿饭就搞定了。但在饭局上,酒过三巡,过关斩将,你退我进,你进我退,这个局简直就是博弈的战场,不拼出你死我活,恐怕谁都不能离席。

因此,在对局中你要想取胜,就应该懂得如何博弈。所谓博弈是指在多决策主体之间行为具有相互作用时,各主体根据所掌握信息及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的一种行为。

在博弈中,一切应变策略都是有针对性的,你必须将他人的决策纳入自己的决策考虑中,根据对手的策略进行决策,最终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战略。因此,在对局中就是要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策略,否则,最终吃亏的还是你自己。

一次,某单位的大领导请员工吃饭,在席间,领导敬完酒后,很诚恳地问大家对公司发展现状的看法。

小胡素来与部门主管不合,想趁机在领导面前下点“料”,扳倒其上级主管小王。

因此,别人还未开口,他就一口气说了自己部门的若干不是。当然,小王被自己下属说不是也显得很尴尬。领导听着连连点头,只是在酒桌上说小王应该做好自己的工作,员工提出意见要虚心接受。小胡自以为得意得很,这下让主管在领导面前难看了。谁知小王与领导是亲戚,领导听后表面上是劝说小王,心里对小胡十分不满。因此不久之后,小胡就被调到边缘部门,理由是“不能胜任目前工作”。

在这方面,某公司的小刘就更聪明些。小刘的同事眼中是领导身边的红人,有的同事吃饭的时候会时常说话“刺”他。小刘想,如果我跟他们顶,他们会更有话说,把事情越闹越大,对谁都不好。所以,他就装听不见,或者干脆一笑了之。表面上看他嘴上吃了亏,实际是一种自我保护。

小胡没搞清局势就出招,未免显得鲁莽。在对局中,要充分考虑双方的实力,千万不要拿鸡蛋碰石头。

现代社会,请客吃饭大多是为了社交目的,或是为了联络感情,或是为了商业经营,或是为了对外宣传,或是为了对内激励,总之,像鸿门宴上的针锋相对、剑拔弩张实在是太少了。如今的饭局更像是一场博弈,人们由于不同的目的聚到一起,希望通过餐桌这个平台获得更多的利益。

在中国,办事不靠饭局请喝酒几乎是办不成的。在饭局之上,主宾双方你来我往,不断利用自己的智慧与谋略,争取渴望得到的利益。在双方陷入僵局的时候,谁能够借用新的外部力量来帮助自己,那么谁就会取得明显的优势。当然,宴会之上更多的是寻求一种共赢,这样彼此才能不断合作,在共同前行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在饭局中,应对酒场也是一件大事。举杯之际,敬酒词的恰当巧妙,对答词的诙谐幽默,酒不醉人人自醉。宴会中动的随机应变的人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人无形中对其产生好感。

陈明在某公司任公关部经理,因此陪老总应酬是理所当然的事。一天,公司举办酒会,由于与宴的大多是生意上往来频繁的客户,人实在太多了,公司所有中层以上的干部几乎是以一当十,几十桌下来,放眼望去,那是酒的海洋,每人跟前一红一白,红白相间,很是惹眼。“这酒咋喝呢,真要喝了,宴后怎么回家?”陈明在一旁发着愁。突然,他脑中灵光一闪,举杯对所有客户说:“来,在座的所有老总都是白手起家,从今以后红红火火,喝白的都没关系了,请喝红酒。”此语一出,一位客户立即插上话:“是啊,这里谁不是白手起家啊!从今以后红红火火,干杯。”说着客户举起了一杯红酒,原来的白酒就被换掉了……

任何一个公司都是慢慢成长起来的,而且大多数都是白手起家的。所以当陈明临场不惧,巧妙地以白手起家为托词给在场的所有人解围时,大家都顺水推舟,顺着台阶下了,毕竟谁也不希望喝醉酒。相信陈明灵活机智不仅打破了僵局,还给在座的所有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饭局也是如此。参加宴会必须根据场合和目的的不同,巧妙利用各种手段,什么时候说什么话。要知道在某些场合你是代表公司的形象,不能不喝,但更要学会主动出击,最好的办法是用语言打动别人,灵活运用,快乐地游走于饭局之间,成为饭局上最受欢迎的人。

玩转职场饭局,也是一种能力

“工作在职场,社交在酒场”,职场有饭局尽量参加,避免成为“职场边缘人”。

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商业时代。对于大多数职场人来说,饭局避无可避:谈生意,要请客吃饭;找工作,要请客吃饭;升迁调动,要请客吃饭;联络感情,要请客吃饭;领了红包,更要请客吃饭……只要有事相求或需要建立人脉关系,都离不开饭局。

正所谓“工作在职场,社交在酒场”,职场饭局可谓是职场交际的一部分。对职场人士而言,吃饭看似简单的事情,里面却蕴含着诸多智慧。如何处理同事或客户的聚会和饭局?其实是不少职场人的心病。

蔡超在公司并不起眼,他一直喜欢唐诗宋词,喜欢不时春花秋月一番。他同时是个宅男,加上不善饮酒,还是个热爱妻儿的好男人,同事间的饭局,他自然兴味阑珊,或者借故早退,或推脱不参加,渐渐地就从职场饭局中全面淡出。

初时蔡超不觉得什么,慢慢地问题就出现。

职场饭局免不了说些同事间的八卦,在座诸君自然是不能说的,蔡超久不出局,说起他大家就开始肆无忌惮了:他的性情、孤独,甚至恋家,都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笑谈。久而久之,蔡超成了话题人物,而这些话题,多少带有夸大和漫画的色彩。后来,蔡超辞职了,虽然他的离开与他成为职场边缘人不一定有直接关联,但老被人说闲话,也是很郁闷的一件事。所以职场饭局,吃还是不吃,都蕴含着智慧。

蔡超可以算是“职场边缘人”的典型人物。因为疏远职场饭局,蔡超成为饭局上谈笑说道的中心。人都是有缺点的,怕就怕缺点被放大,更怕被放大的缺点成为集体印象,贴在身上成为经久不衰的标签。久而久之,蔡超发现自己被贴上别扭可笑的统一标签,同事看自己的眼光总隐藏着一点异样的晦涩,才惊觉大势不妙。

大多数人认为:“酒喝了,感觉来了,谈家庭,谈人生,啥都可以谈。只要条件允许,应该多一些工作之外的交流,增进同事感情,工作起来也会更有默契,容易配合协作。”

所以职场饭局最大的功能是加深感情,融洽关系。

杜鹏就向自己的老同学吐苦水:“我是一个‘中层’,所谓中层,就是能干事,上司需要,但又上不了台阶,没有级别,更没有人事权和财权的小头目。要喊底下的弟兄们干事,总有偷懒的人。我没有制约他们的手段,不制约又会影响其他干事的人。所以只有经常借吃饭喝酒沟通,希望干事的理解,不干事的干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身为职场中人,不参加饭局是很危险的。饭局中既然有一个个的圈子,拒绝职场饭局,自然就是疏离圈子。不要小看圈子,圈子就是隐权力。”如果大家都知道你不属于任何一个圈子还好,就怕张三认为你在李四的圈子,李四怀疑你在张三的圈子,身在圈外反而成了是非不断的圈内人。所以,该吃的饭还得吃,避免成为边缘人。

因此,作为职场人士,不参加饭局是不可取的。既参加饭局,接下来又衍生出一些列问题:和谁吃?去哪吃?吃什么?怎么吃……

小于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最近正为与客户吃饭的事情烦恼着:这是一个大客户,如果单子签下来,今年的销售指标算是彻底完成了。不过,客户一直没给他一个准确的答复,约他吃饭已经一个月了,人总是忙着,前天刚刚给了回话“下周末可以抽个时间见面”。到时候吃什么?吃西餐吧,不够档次肯定不行;吃中餐吧,不知道对方爱吃什么口味;吃自助餐吧,环境嘈杂影响谈生意……为了这顿饭局,小王已经头痛了好几天。

职场饭局,一种是有上司在场的饭局。遇到这种和饭局你应该格外打起精神来,毕竟上司是对你的前途命运有决定权的人。饭局是上司考察下属忠诚度、为人处世能力的一个重要场合。

在纽约一家华人企业任职的小王颇有心得地说:“在领导饭局上,会察言观色、见机行事很重要,说得好了,一句顶一万句,日后也会受到领导重用。”

因此,跟上司用餐,言行举止要谨慎,不该说的话憋回肚子里,要腿脚勤快,肯当“服务员”。饭局也是个与领导沟通的好机会。

职场上,还有一种就是同事间的饭局。如果是同事请客,尽量不久再回请,一定要慷慨。别说其他同事坏话,否则,总有一天会传到这名同事或者领导耳朵里。同事也是千人千面,当面恭维你的,背地里也许对你并不了然。即使你不知道别人对你真实的看法,在大家一起吃饭的场合也要尽量保持良好的形象。很难想象,一个连同事间饭局都处理不好的人,还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工作关系。所以,职场饭局考验的其实是智慧。

在职场上,跟人吃好饭还真不是一件简单事儿。你利用饭局还是被饭局利用,就在几个关键点上。要想在职场饭局上游刃有余,还要多多“修炼”。

当然,不同的企业,氛围也不同。有的企业,职场饭局很常见,从高管到基层员工不同的圈子都有很多饭局。有饭局尽量参加,除了解决了吃饭问题,还能看到职场百态,最重要的是,也许还会是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

好人脉是请客吃饭“请”出来的

在中国,很多重要事情,他们并不在办公室解决,而是通过在酒宴上痛快喝酒解决。

在中国,要想建立良好的人脉关系,请客吃饭是少不了的。一位著名的谈判专家罗说过,请你把会议地点搬离办公室,在办公室以外的地方,人们比较容易释放信息。如果你可以邀请买主一起用餐,或一起打高尔夫球,将更容易和他建立情感联结。甚至只要和他到办公室附近的咖啡店或对街的麦当劳小小闲聊一下,他都会比较容易卸下防范之心,向你透漏一些信息,并向你建立特殊的联结关系。

有一份报道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美国国务院印发给本国中小企业介绍中国的小册子中,有专门一节介绍吃饭。该小册子说,吃饭是中国最常见而普遍的交际方式,上至京城都市,下至穷乡僻壤,除了吃饭,有时找不到第二种交际方式。拒绝吃饭邀请,会被认为是很无礼、很不给面子的行为,而面子对中国人是极为要紧的。除非你拒绝的理由足以让对方原谅你,对方才不会感觉到丢了面子。在中国,很多重要事情,他们并不在办公室解决,而是通过在酒宴上痛快喝酒解决。

1.社交离不开请客吃饭

社交就是请客吃饭这一点,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新年节庆、婚丧嫁娶、孩子上学、参军入伍等等,摆酒宴客是首选的社交方式。云南纳西人的一眼望不到头的长桌筵,可谓农村“饭桌社交”的极致。

2005年4月某省各村村民投票选举新一届村民委员会。就在这“敏感”时刻,该省一村的两派候选人雇用20多辆中巴车,争相宴请全村9000多名村民吃饭,宴请活动持续10余天,花费上百万元。可谓当今“饭桌政治”的一个经典。

如今,城市里的中小学生们经常会想出各种各样的由头,诸如过生日、当了班干部、考了好成绩,召集一帮小伙伴大摆筵席,联络感情。风气一开,不按规则办事的自然成了另类,家长们既皱眉又无法拒绝。大学校园里,老乡会、同学会、生日会更是司空见惯,拿了奖学金、找了好工作,统统饭桌上见。难怪中国大学的伴生物,就是“饮食一条街”呢。

职场和官场更不待言,饭局几乎就是第二工作。著名出版家沈昌文先生说起和作者打交道的经历时说:“我是主张吃的。跟文化人,或者思想家要搞好关系,我没别的手段,只有一条――吃。因此到哪里去吃,重要的是我要了解他喜欢吃什么。饮食便于进入主题,就有话可谈了嘛。”

漫漫人生路,一眼望去,饭桌蜿蜒,简直比长城还长:谈情说爱请客吃饭,结婚生子请客吃饭,升官晋职请客吃饭,转行跳槽请客吃饭,乔迁新居请客吃饭……举凡涉及社交都能归结到请客吃饭上。离了饭桌,离开了请客吃饭,想在中国社会行走真是举步维艰。

2.请客吃饭有助于协调人际关系

在个古代典籍《礼记》说:“君子有礼,则外谐而内无怨。”餐桌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和调节器。由于餐饮礼仪的基本原则是敬人律己、真诚友善,因而它能联络人们相互间的感情,架设友谊的桥梁,协调各种人际关系,营造一个和谐友善的社交氛围;也有助于建立和发展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友好合作的新型关系。即使在人与人之间发生了某种不快、误会和碰撞时,通过一句礼貌用语,一种礼仪形式便会化干戈为玉帛,重新获得彼此的理解和尊重;在餐桌上初次相遇的陌生人,只要礼节周全,也会很快成为好朋友。

《西京杂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王氏五人(汉成帝母舅王潭、王根、王玄、王商、王逢等人),同日封侯,他们之间各有矛盾,宾客不得往来。后来,有一个叫娄护的官吏,备了丰盛的酒菜,依次在五侯之间传食,进行调解,因而博得“五侯”的欢心。五侯各置备佳肴美馔回赠娄护。娄护品尝了佳肴,经过自身努力,集五家之长,烹制出一种美味珍肴,世称“五侯鲭”(鲭,即青鱼)。

3.请客吃饭有利于塑造良好形象

“形象”一词的本意,是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器官在大脑中形成的关于某种事物的整体印象。在社交中“形象”是指参与交往主客双方在对方心目中的总的评价和基本印象。在社交活动中,人们常常根据对方的外貌、举止、谈吐、服饰和应对进退等表面特征,对对方做出初步的评价,形成某种印象,即第一印象。这种人际认知的第一印象虽然具有表面性和片面性,但一旦形成以后,往往使人产生某种心理定势,对人际交往的成败和人际关系融洽与否起着重要作用。

在餐桌上,你的形象定位随着身份的不同而不同。如果你是以个人身份去赴宴,此时表现的纯粹是个人形象;如果你是以个人形式代表组织或单位去赴宴,此时个人代表的则是组织或单位的形象;而在国际交往中,你的言谈举止则被外界视为一个民族、一个国的形象。所以“欧洲旅游总”制定的旅游者应遵循的9条基本准则中第一条就这样写道:“你不要忘记,你在自己的国度里不过是成千上万同胞中一名普通公民,而在国外你就是‘西班牙人’或‘法国人’。你的言谈举止决定着他国人士对你的国家的评价。”不管以什么身份,只要具有良好的餐饮礼仪,应对进退,表现不俗,在餐桌上自然会给人留下好印象。

收宴最佳效果,宾主尽欢

一场完美的饭局,重点不在桌子上的饭菜如何,关键是能否取得“宾主尽欢”的效果。

请客吃饭,费尽心思点了一桌子价格不菲的好菜不见得能达到目的。相反,你费心点了一桌子山珍海味,如果整个饭局没把握好,你可能费力不讨好。因此,饭局上最重要的是收到“宾主尽欢”的效果。如果你不能讨得客人的欢心,甚至给客人留下很坏的印象,点再好的菜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谓收宴是指宴会的收尾工作,一场完美的宴会,从开宴到收宴力争做到滴水不漏,才能算过关。有好的开头,结尾却是败笔,那也就前功尽弃了。

所谓宾主尽欢,就是指主人的目的也达到了,客人也觉得很欢心。宾主尽欢不仅在于一个“吃”的问题上,当然点一桌客人喜欢的饭菜也是必需的。如果客人觉得饭菜不可口,或者触犯了客人的饮食禁忌,自然就得罪了客人。得罪了客人,主人的目的也难以实现。

凡是请客吃饭都是有目的的。你付出了心血,自然想得到回报。如何不让煮熟的鸭子飞走,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胜果,就在于你能不能点个“宾主尽欢”。

不是每一场饭局结尾时都能收获果实,不是每一种果实都意味着胜利的甜美滋味,也可能是酸楚与苦涩,所以在饭局上收局注重的是双赢,要求宾主双方都能获得一定利益。如果局势只倾向于一面,那么居于下风的一方难免心存不满,从而为以后的交流合作、生意往来埋下隐患。

如何在饭局中达到自己的目的?是为了自身获得更高的利益而将对方逼至退无可退的境地吗?当然不是!或许你可以和对方打心理战,也可以通过威慑来牵制对方,也可以挑拨对方内部纷争以坐收渔翁之利,或者是利用以逸待劳的战术,但你必须注意一点,那就是不能将对方一棍打死,必须留有余地,以备日后长期合作。所以你只能在尽量减少自身牺牲的基础上,追求双方共赢。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首先,你必须表现出你的诚意;其次,你要做好后续的工作,给对方留下一个完美的印象,切忌在对方心目中留下一个“虎头蛇尾”的印象。

小马请客户去一家饭店吃饭,希望客户从他手里购买一批原材料。席间大家聊得十分愉快,到了结账的时候,由于人太多,服务员忙不过来,一时顾不上给他们结账。由于喊了几次也没有得到服务员的回应,小马不免有些着急,就对着吧台大呼小叫起来,引起了服务员的强烈反感,双方产生了争执。最后,小马对客户说:“真是的,没想到遇到这种事,这笔生意你一定要给面子啊,你看这顿饭我还受了服务员的气呢!今天你暂且先回去,等咱们这笔生意成了,我再请你喝酒啊!”

客户本来对小马的印象很不错,可一看到小马跟服务员真吵起来,小马还脏话连篇,甚至要跟服务员动粗。客户十分厌恶小马的这种行为,因此连告辞都没说一声就走了。最后,小马只顾着和饭店的服务人员吵架,连客户什么时候走的都不知道,更谈不上安排车送客户离开了。后来,这位客户没有买小马的原材料,也没有再与小马联系。

小马只要有风度一点,这场饭局算是比较成功的。可惜因为小马的鲁莽,功败垂成。像小马这样请客户吃了饭,不但没谈成生意,而且还从此丢了这个客户,实在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要知道“一步走错满盘皆输”,一定要在最后的时候收好局,并为下一次布局做好铺垫,这样才算是给饭局画下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因此,不仅在饭局上你要注意细节问题,即便是饭局结束时也不要掉以轻心,不要以为吃完饭就能成事了。在饭局之上你除了要顾及对方的感受,注意现场的氛围,关注对方的需求外,还要为对方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宴后服务,比如给客人安排回家的车辆等。总之,不可有丝毫的疏忽大意,更不可急功近利,以为吃过一顿饭,别人就有义务帮你办事,并以此强要别人帮忙,反而让煮熟的鸭子飞了。只有善始善终才能取得宾主尽欢的效果。

一场完美的饭局,进行到最后很不容易,所以越到最后越要小心谨慎,要力求宾主尽欢,切忌因小失大。在饭局上,你要时刻牢记,讨得客人的欢心是关键。客人欢心了,你提出请求,客人也容易接受,也乐意为你效劳,你自然也就欢心了,“宾主尽欢”的效果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