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康熙盛世的历史思考
尊敬的各位领导,今天是农历戊子年正月初七,还在过年期间,我想起了一条拜年的手机短信:“生活顺治、家庭康熙、人品雍正、事业乾隆、万事嘉庆、前途道光、财富咸丰、内外同治、千秋光绪、万众宣统。”最后还有一句拜年的话,我借用它给大家拜年——“我率大清全体皇帝给大家拜年!”我恭祝诸位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家庭幸福!
我今天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康熙盛世的历史思考》。分作三个小题目——《盛世景象》《盛世缺憾》《盛世原因》。
大家知道,康熙帝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8岁登极,在位61年,享年69岁,是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点燃战火,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南明最后象征——台湾延平王郑克塽归清,时间跨度,整整百年。这一百年间,君王与民众、官员与百姓、贵族与平民、地主与农民、业主与工匠、士绅与商人,他们在痛苦、磨难、战乱、灾荒之后,最需要什么呢?是国家统一,民生富裕,文化融合,天下太平。康熙帝就是在国际与国内既有利又有挑战的历史条件下,面临“从打天下到坐天下”的历史与现实的课题。而“坐天下”又经历“乱世”“治世”“盛世”的艰难历程。康熙帝驾驶大清帝国的航船,在汹涌波涛的海洋上,经过“乱世”—“治世”—“盛世”半个世纪的航行,开创康熙盛世的局面,留下盛世历史的思考。
一、盛世景象
古今中外的伟大人物,都有其杰出的过人之处,也都有其突出的历史贡献。康熙帝以其才华与天赋,智慧与胆识,勤政与谦虚,好学与著述,顽强与坚韧,宽容与简约,在人生旅途中,克服诸多艰难,完成重大使命。康熙帝的文治与武功,学养与行事,都令人称道,也都有特殊贡献。他幼年登极,以智取胜,亲掌朝纲;他崇儒重道,治理中国;他奖励农桑,蠲免田赋;他重视治河,兴修水利;他重视士人,缓和民族关系;他提倡学术,编纂群书;他勤奋好学,于诗文书法深有造诣;他决心撤藩,消除割据,巩固中原统一;他重用施琅,统一台湾;他悉心筹划,打败俄军,签订《尼布楚条约》;他善抚蒙古,巩固北部长城;他进兵安藏,加强对藏区管理——是两千年帝王文治武功所罕见的。
但是,对康熙帝的历史评价,辛亥以来,众说纷纭。我先举一个例子。20世纪90年代初,香港回归之前,香港大学要做一个历史课题:《论黄金时代——康乾盛世》,并成立一个由香港、北京两方面学者合作的课题组,约我参加这项课题研究。但课题组主持人说,这个课题要经过一个专家委员会审议通过。事后这位教授对我说,没有被通过,其理由是——康乾时代不是历史的盛世,而是专制黑暗时代。课题虽没有被通过,却启发我思考一个严肃的课题:康熙朝的历史地位怎样评价?
对康熙帝历史功过的评价、对康熙朝历史地位的评价,清朝人的评价是肯定的;辛亥革命反满派观点是否定的;当代学者又是怎么看的?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康熙朝的历史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黑暗的时期;第二,康熙朝的历史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盛世的时期;第三,康熙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次落日的辉煌。
先说第一种观点,界定康熙“黑暗”说的观点,主要论点说康熙朝是“封建专制”。封建君主专制从秦始皇到宣统帝,其间300多位君主,不可一概而论,不可不加分析。历史上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洪宣之治”等,也都是“封建专制”。因此,以“封建专制”作为否定“康熙盛世”的观点值得商榷。
次说第三种观点。论者认同康熙朝是“辉煌”,却认为是落日的辉煌。这个提法很有道理,但终究是一次辉煌。日出的辉煌与日没的辉煌,就“辉煌”这一点来说,都是辉煌。《尚书大传·卿云歌》曰:“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其实,康熙朝也好,大清朝也好,其他朝也好,都像日出日没,月升月落一样,既要观察其是日出或月升,日没或月落;更要观察日出月升时,是被乌云遮蔽,还是光亮天下。本文讨论的是学术界存在的第二种观点。
再说第二种观点。我个人不提“雍正盛世”,因为雍正朝十三年,时间太短;也不提“乾隆盛世”,因在国内外争议较大。我赞成“康熙盛世”的说法,有什么根据呢?我想,康熙盛世有五点景象,同大家交流。
康熙帝61年的君主生涯,做了许多事情。在历史的天平上,对中国历史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康熙帝作出的重大贡献是什么呢?康熙帝留给后世的历史宝鉴又是什么呢?概括说来,主要有五——中华版图奠定、民族关系稳定、中华文化承续、经济恢复发展、社会秩序安定。
第一,中华版图奠定。我们打开中国地图和东亚地图,看看当时的清朝疆域。
在东南,统一台湾,金瓯一统。明天启四年(1624年)荷兰人侵占中国台湾。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1662年2月1日),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郑成功死后,其子郑经奉南明正朔(即承认南明的正统地位)。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帝抓住郑经死后,其子郑克塽年幼、部属内讧、政局不稳的时机,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文武兼施,征抚并用,统一了台湾,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台湾府下设三县——台湾县(今台南)、凤山县(今高雄)、诸罗县(今嘉义),派总兵官一员、率官兵八千,驻防台湾。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辖并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
在东北,抵御外侵,缔结和约。黑龙江地域在皇太极时已经归属清朝。清军入关后,沙俄东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地区,占领雅克萨(现在俄国称阿尔巴津)、尼布楚(现在俄国称涅尔琴斯克)、呼玛尔(现在俄国称呼玛)等城。康熙帝统一台湾后,调派军队进行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取得胜利。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同俄国在尼布楚签订《尼布楚条约》,规定: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至海,外兴安岭以南,整个黑龙江流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土地,归中国所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同外国签订的边界条约,表明康熙帝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清朝加强了对黑龙江地区管辖,初步奠定了后来黑龙江等行省的规模。
在正北,多伦会盟,善治蒙古。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解决了漠南蒙古问题,康熙帝则进一步解决漠北蒙古、初步解决漠西蒙古的问题。从秦汉匈奴到明朝蒙古2000年古代社会史上的北疆难题,到康熙帝时才算真正得解。康熙帝说:“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秦汉以来,长城是中原农耕民族,用来防御北方骑兵南犯的屏障;康熙之后,蒙古成为中华各个民族防御沙俄南进的长城。
在西北,三次亲征,败噶尔丹。康熙帝先后三次亲征,遏制噶尔丹势力东犯,不仅稳定漠北喀尔喀蒙古局面,也稳定了漠南内蒙古的社会,更有利于中原地区的社会安定。
在西南,进兵高原,安定西藏。清初,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西藏已完全归属于清朝。康熙帝又派兵平定西部蒙古势力对西藏的扰犯,册封班禅额尔德尼,任命西藏政务官员,在西藏驻军,设驻藏大臣,维护西藏的社会安定。
康熙朝国家一统、国力强盛,周边国家没有出现威胁,也没有出现动荡(俄国侵犯被击退)。这既是康熙帝治国的功绩,也是康熙盛世的表现。
第二,民族关系稳定。清代民族关系,从康熙朝开始,是中国皇朝史上最好的时期。在东北,打败俄国的侵略,解决并巩固了自辽河到黑龙江流域各民族的问题,东北的达斡尔,前代所谓的“边徼”之野,清朝则成为“龙兴之地”。在北方,中国自秦汉以来,匈奴一直是中央王朝北部的边患。明代的蒙古问题,始终未获彻底解决。己巳与庚戌,蒙古军队两次攻打京师,明英宗甚至成为蒙古瓦剌的俘虏。清朝兴起后对蒙古采取了既完全不同于中原汉族皇帝的做法,也不同于金代女真皇帝的做法。先后绥服了漠南蒙古(内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今蒙古国)、漠西厄鲁特蒙古(西蒙古)。清朝对蒙古的绥服,“抚驭宾贡,敻越汉唐”。在西北,到乾隆完成对南北疆维吾尔族等统一。在西南,进兵安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统治。后乾隆《钦定西藏章程》设驻藏大臣、在西藏驻军、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立金奔巴瓶制度,西南云贵川的苗、瑶、彝等民族,改土归流,加强了对这些地区民族的管理,实现了中国皇朝史上多民族国家新的和谐。
康熙朝国家一统、国力强盛,多民族协合在一个中华大家庭中,没有出现大的民族动荡、民族分裂。这既是康熙帝治国的功绩,也是康熙盛世的表现。
第三,中华文化承续。清朝帝王为了钳制知识分子的思想、镇压异端、打击政敌,实行文字狱。清代文字狱始于顺治、康熙,发展于雍正,大行于乾隆,约计近百起。康熙帝主要有一起《南山集》案。这是应当批评的。但在文化方面,康熙帝主要做了几件有意义的事情:其一,兴文重教,编纂典籍。他重视文化教育,主持纂修了《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律历渊源》《全唐诗》《清文鉴》《皇舆全览图》等,总计60余种,20000余卷。其二,移天缩地,兴建园林。康熙帝先后兴建畅春园、避暑山庄、木兰围场等,雍正、乾隆又大兴“三山五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后改名颐和园)、圆明园、畅春园,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推向高峰。其三,引进西学,学习科技等。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文字中断,中国的中华文明在清朝不仅没有中断,而且得到传承,并激发了活力。
康熙朝国家一统、国力强盛,中华文化在交融中传承、在曲折中发展。这既是康熙帝治国的功绩,也是康熙盛世的表现。
第四,经济恢复发展。清军入关后,最大的弊政,莫过于圈占土地。跑马占田,任意圈夺。康熙帝颁令,停止圈地,招徕垦荒,重视耕织,恢复生产。治理黄河、淮河、运河、永定河,并兴修水利,培育新的稻种,取得很大成绩。蠲免田赋,赈济灾荒,没有见到“人食人”现象的记载。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十一月,户部库存银5000万两,“时当承平,无军旅之费,又无土木工程,朕每年经费,极其节省,此存库银两,并无别用,去年蠲免钱粮八百万两,所存尚多”(《清圣祖实录》卷二四〇)云云。上年十二月,征银27804553两,加上课银295728两,共征银28100281两。(《清圣祖实录》卷二三六)康熙朝强调藏富于民,普免天下钱粮共545次之多,其中普免全国钱粮3次,计银1.5亿两。
康熙朝国家一统、国力强盛,社会经济经过战乱、灾荒后,有所恢复,也有所发展。这既是康熙帝治国的功绩,也是康熙盛世的表现。
第五,社会秩序安定。我说康熙朝社会安定,主要是指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统一台湾之后,虽然社会矛盾也有,民族纠纷也有,但没有大的、严重的社会动荡。康熙帝很有幸,他生活的后40年,中国社会处于由乱到治、由动到静的历史时期。原有的社会冲突、原有的动乱能量已经释放殆尽,新的社会冲突、新的动乱能量还没有积聚起来。康熙朝的社会安定,我举三个例子:
(1)从康熙二十年(1681年)到六十一年(1722年),中原地区41年间,没有大的厮杀争战,没有大的社会动荡,也没有大的社会危机。在中国两千年皇朝史上,统一王朝皇帝在位40年以上的有汉武帝(天汉民变)、唐玄宗(安史之乱)、明世宗(庚戌之变)、明神宗(萨尔浒大战)、清圣祖和清高宗(王伦起义)6位,而中原地区连续40多年无战争的只有康熙朝。
(2)秋决死刑比较少。死刑的案件,康熙十二年(1673年),“死犯共有八十余名”(《康熙起居注册》康熙十二年三月十一日)。后来,“决一年之罪犯,减至二三十人”(《康熙起居注册》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康熙十六年(1677年),终岁决断死刑,“不过十数人焉”!当时有多少人口呢?当在一万万以上。当时有多少个省呢?全国设18个省,包括直隶、江苏、安徽、山东、陕西、河南、陕西、甘肃、福建、浙江、江西、湖广、偏沅、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以康熙六十年为例),平均每省每年死刑不到一人。对一个上亿人口大国来说,一年死刑十余人,死刑数字算是很少的。这就说明:当时社会,相当安定。
(3)康熙帝多次四方出巡。他三次东巡、六次南巡、五次西巡、三次北征,还48次去木兰秋狝、53次到避暑山庄。试想:如果社会动荡,康熙四方出巡,这是不可能的。如康熙帝第五次南巡,到山东,民众扶老携幼,随舟拥道:“夹岸黄童白叟,欢呼载道,感恩叩谢者,日有数十万。”(《清圣祖实录》卷二一九)到江南,缙绅士民数十万人,夹岸跪迎(《清圣祖实录》卷二二八)。
以上难免有官员组织民众夹道欢呼以博得圣上喜欢之举,也难免有官方夸大舆情的现象,但可以透露当时社会比较安定。
康熙朝国家一统、国力强盛、民族协合、文化发展,社会秩序比较安定。这既是康熙治国的功绩,也是康熙盛世的表现。
“盛世”的“盛”有强盛、繁盛、兴盛的意思。康熙朝的后40年,在中国皇朝史上,的确是一个相对强、繁、兴的局面——“强”,当时是世界上强大的帝国;“繁”,当时是比欧洲国家繁荣的帝国;“兴”,当时是东亚兴隆的帝国。康熙帝国有内在矛盾吗?有潜存危机吗?有。具体地说来,有五项缺憾。
二、盛世缺憾
康熙帝既有功绩,也有缺憾。康熙帝的缺失,可以列出很多。如台湾内附后开放海禁,但到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突然宣布商贾“南洋不许行走”,此一决策显然有失误。又如晚年禁止天主教传布,则切断了中国与世界文化的联系。再如禁止采矿使国家财政收入减少,也使手工业材料缺乏,对社会经济影响很大。另如限制新武器的试验、制造、配置,影响军力的强盛等。但归纳来说,主要在五项制度方面有缺失。
清朝开国“二祖一宗”,即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和世祖福临(还有多尔衮),在建国时、在入主中原后,于制度的设计,存在严重缺失。康熙帝在位时间久、皇权威望高,他应当、也可能对其弊端做出重大改革。康熙帝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缺乏原始创新,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了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他的长处主要是解决传统的问题,比如勤政、治河、农桑、尊儒,善于在前人走过的道路上再前进一步,或者恢复起来,或者更加完善。他没有对自己遇到的各种新问题进行整体的认识、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总体性的反思和回应。最后清朝灭亡正是新问题交织而严重的结果。
第一,八旗制度没有彻底改革。八旗制度在打天下时起过积极作用,但对治天下呢?这就表现出清朝“二祖一宗”(还有多尔衮)在八旗制度的设计上有严重的缺失。当时只考虑旗人政治、经济、社会利益而埋下隐患。主要表现在:
其一,在政治上,旗人贵族特权。如权力决策层核心的“五大”——内大臣(上三旗各2人)、领侍卫内大臣(上三旗各2人)、议政大臣(满洲贵族)、大学士和军机大臣(雍正设),主要是满洲贵族。如大学士,康熙十六年(1677年)到二十七年(1688年),满洲大学士中除觉罗勒德洪外,全是满洲正黄旗。康熙朝大学士48人,其中满洲22人,汉军4人,汉人22人,旗人占55%,汉人占45%。康熙朝12位河道总督,旗人占了10位。
其二,在经济上,旗人生计问题。八旗群体生计由国家包下来,缺乏旗人创业与谋生的机制,从而腐蚀了整个八旗群体。
其三,在社会上,旗民矛盾难题。旗人与民人、满洲贵族与汉族平民,分城居住,同罪不同罚,同刑不同法,享有特权,终世不变。
康熙帝对八旗制度缺乏原创性的改革和创新(八旗制度是他碰到的极少无法从前人那里学习解决方案的问题之一),只是解决了一些枝节问题。八旗贵族集团,在清政权巩固之后,其保守性大于进取性,顽固性大于创新性,安逸性大于勤奋性,寄生性大于谋生性,因此,这是一个拒绝分割部分利益给平民的集团,拒绝改革的保守集团。
八旗制度是清朝立国的根本制度。清朝有些制度是学习明朝的,如六部设置、内阁制度、科举制度、监察制度等,但八旗制度是明朝所没有的,也是以往皇朝所没有的。八旗制度的根本特点是维护八旗群体的政治特权和物质利益。清朝不同于明朝的关键一点,就是旗民矛盾。这是当时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清朝的死结。康熙帝首先代表八旗贵族的利益。要进行八旗制度改革,根本一点就是分割出一部分旗人利益,特别是满洲贵族的利益,分给民人。孙中山先生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将旗民矛盾提到了政治高度。
这个难题,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并不突出;顺治时期,已经突出,但顺治帝年轻,在位时间短,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康熙帝不同,他在位时间长、政治上成熟、威望也很高,有条件、也有可能进行修正,或加以解决。但他没有这样做。从这种意义上说,康熙帝是一位政治家,而不是一位改革家。尔后,雍正帝在位时间短,乾隆帝缺乏魄力,也都没有解决这道难题。再往后,内忧外乱,矛盾丛生,失去了解决的机会。
第二,皇位继承没有建立章法。清朝的皇位继承,没有采取明朝的“嫡长制”。它在清太祖、太宗朝是“贵族公推制”。顺治朝用的是临终“皇帝遗命制”。康熙帝则采取“立皇太子制”。他将两岁的胤礽册立为皇太子,就是皇位的接班人。事与愿违,康熙帝对太子“两立两废”,闹得朝廷纷争,个人健康受损。英国在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发生“光荣革命”,走向君主与议会共同统治的历史。清朝却在“家天下”的圈子里转悠。其结果,雍正帝实行“秘密立储制”,慈禧太后实行“懿旨确定制”,路子越走越窄,最后走向亡朝。
第三,吸纳西学没有进行推广。康熙帝时期的主要矛盾不是东西问题,而是满汉问题。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既了解西方科学文化,又精通中华传统文化的唯一的封建君主。他学习西方的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音律学、医药学、解剖学、测绘学等,还建立蒙养斋,被西方称为“皇家科学院”。但他仅仅局限在个人兴趣、个别皇子、个别官员的研修上,没有成为政府政策,也没有形成国家行为。
这一点,康熙帝同俄国彼得大帝相比,显得有一定的差异。彼得大帝建立近代工厂,建立海军,康熙帝却始终没有产生对近代工业的狂热,也没有使社会越出封建经济一步,始终没有表现出某种跳出农耕经济向工业文明的尝试。彼得大帝面临的是向工业文明的过渡,康熙大帝面临的却是由牧猎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过渡。如果康熙帝能够再完成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自然是美好的。然而,毕竟受当时历史条件、社会条件、文化条件的局限,在中国不能产生俄国的彼得大帝,只能产生中国的康熙帝。
第四,人口发展没有长远之见。清承明制,丁纳银,地交赋,丁银与地赋分征。康熙朝的人口,随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开始较快地增长。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规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清圣祖实录》卷二四九)这个规定的积极意义是,减免新增人丁的“人头税”。他的儿子雍正帝又规定“摊丁入地”,从此免除了“人头税”。这项政策的正面影响是,免除丁银,减轻人身依附,促进人员流动;负面影响是,刺激人口,过快增长,乾隆时达到3亿,道光十七年(1837年)全国人口达到405923174人。人口猛增,解决的一个方法是奖励垦荒,而大量垦荒又破坏生态平衡。一项重大政策的制定,要考虑长远的后果。这点康熙帝当时是不能认识到的,只是后人回顾历史,从中取得一点教训。
第五,文化差异没有根本协调。康熙帝为了解决满汉之间的文化冲突,采取许多措施,做了很多事情。弱化议政王大臣的权力,就是削弱满洲贵族权力的一项措施。康熙朝有过两起文字狱,皆因民族问题而起。清朝最后还是没有根本解决民族问题,特别是八旗群体特殊化、八旗贵族特权化的问题。孙中山“驱除鞑虏”的纲领,虽然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却反映了埋在汉人心中的积怨。清朝最后还是在“民族”问题上翻了船。
清朝的近300年间,在全球竞赛中黯然落后,欧美则因制度创新和工业革命而卓然崛起,最终改变了全球格局。总起来说,康熙帝有功有过,有对有错,有成就,也有缺憾。他晚年在悲苦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三、盛世原因
康熙盛世出现,主要原因有五:
一是,国际环境有利,恰好处于西方大国两次崛起高潮之间;二是,周边国家关系协和,如果周边环境不好,清朝也难以独善其身;三是,国内有利因素,处在两次社会大动荡之间相对平静的时期;四是,满洲民族新兴,满洲民族共同体是一个上升的、有朝气的族群;五是,康熙个人素养。
这里引出一个古老的话题: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人民创造历史?我认为是英雄与人民共同创造历史。大家设想一下:如果康熙帝是一个荒淫无道的皇帝,或是一个穷兵黩武的皇帝,或是一个懦弱无为的皇帝,或是一个懒惰怠政的皇帝,尽管有上述四个客观有利条件,也不能出现康熙盛世!康熙帝的个人素养,对想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有所作为的人,都会得到有益的启发。
因此,康熙盛世出现的诸因素中,我着重探讨康熙帝的个人因素,特别是探讨康熙帝的个人素养。我在《正说清朝十二帝》中,分析清兴的根本原因时,突出讲一个“合”字;在《明亡清兴六十年》中,分析明亡的根本原因时,突出讲一个“分”字;在分析康熙帝个人素养时,也突出讲一个字,就是“一”字。在这里,我想起《论语·里仁》里,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论语·卫灵公》里,孔子又说:“予一以贯之。”孔子在《论语》中两次强调“一以贯之”。我说,康熙帝个人素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一”,就是“一以贯之”。
康熙帝修养“一以贯之”,其表现,举五例——知敬、知仁、知勤、知止、知学。
(1)知敬:一以贯之。康熙帝认为,君子修德,在于知敬。知敬,就是要敬天、敬地、敬人、敬事、敬己,要有敬畏之心。康熙帝,地位至高,权力至上,怎样约束自己?皇帝的“敬”,就是对自己的约束。敬天,康熙帝说:“朕自幼登极,凡祀坛庙、礼神佛,必以诚敬存心。”(康熙《庭训格言》)又说,曾因干旱,在交泰殿前圈席墙,斋戒祈祷,虽盐酱小菜,一毫不食,长跪三昼夜,至第四日,步诣天坛虔祷,油云忽作,大雨如注,“朕自谓精诚所感,可以上邀天鉴”。我在这里不是讲迷信,而是讲要虔诚敬天。敬地,必须敬畏养育我们的脚下这片大地。敬人,康熙帝说:“人生于世,无论老少,虽一时一刻不可不存敬畏之心,……我等平日,凡事能敬畏于长上,则不得罪于朋侪,则不召过,且于养身亦大有益。”(康熙《庭训格言》)敬事,康熙帝说:“凡天下事,不可轻忽,虽至微至易者,皆当以慎重处之。慎重者敬也!当无事时,敬以自持;而有事时,即敬以应事务,必谨终如始,慎修思永,习而安焉。”(康熙《庭训格言》)敬己,康熙帝说:“节饮食,慎起居。”这都是敬身、敬己。敬己,要从小事做起:“凡人修身治性,皆当谨于素日,朕于六月大暑之时,不用扇、不除冠,此皆平日不自放纵而能者也。”(康熙《庭训格言》)敬,不要时断时续,而要“一以贯之”。总之,康熙帝认为“敬”就是“正”,他说:“念念敬,斯念念正;时时敬,斯时时正;事事敬,斯事事正。君子无在而不敬,故无在而不正。”(康熙《庭训格言》)
(2)知仁:一以贯之。知仁,就是重视仁爱。《大学》曰:“为人君,止于仁。”康熙帝的庙号“仁皇帝”,说明后世对他一生用一个“仁”字来做总评价。康熙帝的仁爱之心,源自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说:“己逸而必念人之劳,己安而必思人之苦。”(康熙《庭训格言》)俗话说:“俭以成廉,侈以成贪。”所以,康熙帝主张君子五戒:“勤修不敢惰,制欲不敢纵,节乐不敢极,惜福不敢侈,守分不敢僭。”(康熙《庭训格言》)人有一颗仁爱之心,对人就会比较宽容。他对臣下宽和:“人生于世,最要者惟行善。”(康熙《庭训格言》)
知仁要律己。大臣赞扬他书法“神化之妙,难以名言”;他则说:“方将勉所未逮,非谓书法已工也。”大臣赞扬他的文章,他说:“虽间有著作,较之往代,自觉未能媲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九月二十四日,两江总督阿山上奏说地方粮食丰收都是皇帝洪福与施恩的结果,真是“天心灵感,屡显丰饶景象”。康熙帝不接受他的奉承,反而给他一个批答:“若云此皆皇帝洪福齐天,恩播遐迩所致,则江北属数地及山东数处,皆被水灾,民游食者亦多,抑非福不与天齐,恩未能传布所致耶?”
(3)知勤:一以贯之。勤,就是勤奋,而不懒惰;以劳为福,以逸为祸。康熙帝的勤奋,从8岁继位,到69岁病故,终生勤政,终生勤学。他的勤,包括勤奋、勤俭。他说:“祖宗相传家法,勤俭敦朴为风。”(康熙《庭训格言》)他认为一个人的贫与富,重要的因素不在命运,而在勤勉:“惟患人之不勤不勉。”(康熙《庭训格言》)因此,每一个人:当读书乐志,惟勤学力行。康熙帝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以他勤政为例,50余年,从不懈怠,御门听政,始终如一。他练书法,也极为勤勉。他每天至少写1000个字,说:“善书法者,虽多出天性,大半尤恃勤学。朕自幼好书,今年老虽,极匆忙时,必书几行字,一日亦未间断,是故犹未至于荒废。人勤习一事,则身增一艺;若荒疏,即废弃也。”(康熙《庭训格言》)如何读书?他借用朱子的话:“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
(4)知止:一以贯之。一个人,既要知浮知沉,又要知合知分;既要知进知变,又要知足知止。知浮,可以不骄;知沉,可以不馁;知合,可以不孤;知分,可以不败;知进,可以不衰;知变,可以不僵;知足,可以不辱;知止,可以不殆。康熙帝作为君王,特别自勉自戒,知足知止。康熙帝说:“世人衣不过被体,而衣千金之裘,犹以为不足,不知鹑衣袍缊者固自若也;食不过充肠,罗万钱之食,犹以为不足,不知箪食瓢饮者固自乐也!朕念及于此,恒自知足。虽贵为天子,而衣服不过适体;富有四海,而每日常膳,除赏赐外,所用肴馔从不兼味,此非朕勉强为之,实由天性自然,汝等见朕如此俭德,其共勉之。”(康熙《庭训格言》)康熙帝知足知止,既不立碑记功,也不自上尊号。他拒绝大臣请求为他立碑记功,说:“凡立碑者,惟为一时之名,并不能与永载实史可比,此事理应停止。”他更不允为他上尊号。康熙二十年(1681年),因平定三藩大乱,大臣奏请加上尊号,他认为“此奏无益”,一不准;两年之后,台湾划一版图,大臣请上尊号,他认为“不愿烦扰多事”,二不准;后大臣又上奏请求,他说“不必行”,三不准;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喀尔喀蒙古首领等联合上书,请加尊号,四不准;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在三征噶尔丹胜利之后,大臣请上尊号,五不准;后王公、官员等一齐到畅春园再度请上尊号,命以后“毋复再奏”,六不准;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帝五十大寿,王公官民又请上尊号,回答“终不允”,七不准;康熙五十年(1711年),大臣赞扬他功超三王、德越二帝,请“上尊号”,他答复道:“若侈陈功德,加上尊号,以取虚名,无益治道,朕所不喜”,八不准;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群臣以六旬万寿,请加上尊号,九不准;康熙六十年(1721年),诸王大臣等以御极一甲子,亘古所无,纷纷吁请恭上尊号,并称:“皇上参天赞地,迈帝超王,手定平成,致海晏河清之盛;身兼创守,备文谟武烈之全。道德已贯乎三才,福寿更高于千石。”他说:“这所奏无益,不准行。”十不准。康熙帝之文治武功,之出众才华,在中国历代帝王中确实是罕见的。而他十辞群臣上尊号,一贯坚拒别人的赞誉、恭维,更是难能可贵的。康熙帝在位61年,一直谦逊不骄,从不喜欢别人对他过分的阿谀与赞美。
(5)知学:一以贯之。知学就是重视读书学习。康熙帝立志高远。他说,圣人一生,只在志学。“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康熙《庭训格言》)凡人、俗人与贤人、圣人的区别在哪里?在于志学,就是读书学习,持之以恒。“初学贵有决定不移之志,又贵有勇猛精进之心,尤贵有贞常永固不退转之念。”(康熙《庭训格言》)康熙帝读书,终生坚持,手不释卷。他读“三百千”——《三字经》(1122字)、《百家姓》(568字)、《千字文》(1000字),读《大学》(1753字)、《中庸》(3567字)、《论语》(15876字)、《孟子》(35261字),共计59147个字,都能念诵120遍、背诵120遍,直到老年,还能背诵。康熙帝终生读书,手不释卷,甚至老年,好学不辍。他还有《御制文集》《御制诗集》和《几暇格物编》。康熙帝是一位学习型的皇帝,也是一位学者型的皇帝。
总之,康熙帝的这些素养,不是一曝十寒,也不是浅尝辄止,而是“一以贯之”。康熙帝素养的可贵在于“一”字。但是,康熙帝突出“一”字,又产生了“僵”字。这个“僵”字的连带影响,则是“五项缺憾”。康熙帝自己说:“公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康熙帝的一生,历史怎样评价?
千年一帝 康熙帝在位61年,是中国两千年皇朝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君主。康熙帝的主要三大贡献是:奠定中华版图、协和民族关系、传承中华文化。他的三个缺憾是:八旗制度未能彻底改革、文化差异未能深入弥合、学习西学方未能形成国策。但是,这些缺憾有其历史、民族、文化、地理的局限,不可苛责。从总体上说,无论就中国历史作纵向比较,或就世界历史作横向比较,都可以说康熙帝是中国皇朝史上的千年一帝,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千年名君。他与同时代的俄国沙皇彼得大帝、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同列世界伟大的君主。
(本文系2008年2月13日在太原的一次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