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康熙盛世
一个盛世的出现,要有国际、国内、个人三个层面的因素。盛世必有大天时。康熙大帝遇到了一个在清朝历史上、中国历史上、世界历史上少有的大天时。所以,谈论康熙盛世,要从康熙盛世三个层面——国际、国内、朝廷的大势说起。
一、国际因素
康熙盛世的出现,正逢西方列强崛起的两个高峰之间,而周边国家处于弱势,国际环境提供历史的挑战与机遇。
第一,中国和世界已开始连接。人类对世界的了解是逐步发展的。生活在地球上几块大陆上的人们,开始是封闭的,只知道自己,不知道大陆之外的世界。但是,世界上发生了三件大事:1487年(明成化二十三年),葡萄牙人迪亚士的船队到达非洲南端好望角。1492年(明弘治五年)10月12日,西班牙支持的哥伦布到达美洲。1519年(明正德十四年),麦哲伦一行经过三年,完成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这三个事件,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此,欧洲大陆和亚洲大陆、美洲大陆开始互通声气,人类社会开始由孤立的大陆逐渐连接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的世界一体化,正是从五百多年前这三个历史事件发端的。
也是以此为起点,中国开始与西方世界接触,并互相影响。康熙时期,中国面临着上述这样的机遇和挑战。
第二,西方崛起两个高峰之间。西方列强崛起,自1492年(明弘治五年)哥伦布地理大发现以后,先后出现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兴起的浪潮,主要是在17世纪;第二次高潮是英国、美国、法国兴起的浪潮,主要是在18世纪;第三次高潮是俄国、日本、德国兴起,主要是在19世纪。康熙时期,正好处于西方列强崛起第一次高潮和第二次高潮的两次高潮之间。
第一次高潮: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的崛起。15世纪中期(相当于中国明朝中期),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上面积不足10万平方公里的葡萄牙率先崛起。王子恩里克主持艰苦航海事业,终身不娶,为之献身。他的后继者,于1487年(明成化二十三年)到达非洲南端好望角。此后,葡萄牙殖民者到达美洲的巴西、亚洲的印度,1511年(明正德六年)占马六甲;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葡萄牙殖民者强行租占中国澳门,成为率先崛起的西方国家。到康熙时期,葡萄牙仍占据中国澳门。因澳门离京师遥远,对中原影响不大,也没有引起清朝当权者应有的重视。
但西班牙很快取代了葡萄牙的地位。一个叫哥伦布的人在葡萄牙遭到冷遇,却在西班牙得到支持。1492年(明弘治五年)10月12日,哥伦布到达美洲。这一天,西班牙定为国庆日。事情无独有偶。麦哲伦也因在葡萄牙被冷遇而到西班牙,1519年(明正德十四年),麦哲伦船队出发,经过三年,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绕地球一周的航行。麦哲伦在菲律宾群岛被杀,为此献出了生命。他们经过的大洋因其时风平浪静而被命名为“太平洋”。以此为契机,西班牙崛起,对外大肆扩张。除巴西外,今拉丁美洲多说西班牙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1588年(明万历十六年),西班牙和英格兰发生海战,史称“英西大海战”。西班牙舰队战败,西班牙从昔日的霸权高峰上跌落下来。这时,正是中国明朝万历年间,清太祖努尔哈赤刚刚起兵五年。
后来,荷兰代西班牙而起。荷兰是欧洲的一个小国,领土面积仅相当于今北京面积的2.5倍。荷兰人凭借航海、贸易、金融等迅速崛起,成立荷兰东印度公司,发行股票融资,建立股票交易所、银行等。1624年(明天启四年),荷兰殖民者侵入中国台湾,占领台南部的赤嵌;两年后,西班牙殖民者侵占台北部的基隆。后来,荷兰取代西班牙,侵踞中国台湾。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1662年2月1日),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结束了荷兰人在台湾38年的统治。这时,荷兰也逐渐走向衰落。
第二次高潮:英国、美国、法国崛起。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英国“光荣革命”(指不流血地确立议会高于王权的君主立宪制);1774年(乾隆三十九年),美利坚合众国独立;1789年(乾隆五十四年),法国大革命。
第三次高潮:俄国、日本、德国崛起。1861年(咸丰十一年),俄国废除农奴制;1868年(同治七年),日本明治维新;1871年(同治十年),德国统一。西方崛起的第三次高潮是在康熙朝以后了。
康熙帝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死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正好是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上半叶,横跨西方大国崛起第一次浪潮和第二次浪潮之间。其间,先是出现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崛兴的浪潮,后是英国、美国、法国崛兴的浪潮。因此,康熙时代的特点是,康熙朝恰恰处于葡、西、荷与英、美、法西方大国崛起两个高峰的低谷之间。这给康熙帝的皇权事业提供了有利的时机。可以说,康熙帝的文治与武功几乎没有受到西方列强的干扰与阻挠。澳门、台湾、东北,虽然形势一度都很严峻,但都没有影响朝廷大局。
第三,四邻国家都比清朝落后。清朝周边国家,状况究竟如何?
东面的朝鲜,皇太极时已经臣服,向清朝纳贡称臣,其国王受清帝册封。
西面的哈萨克斯坦、阿富汗都比清朝落后、贫穷、弱小,更没有形成气候。
南面的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缅甸等,都向清廷朝贡,也比清朝落后、贫穷、弱小。
西南的印度处于莫卧儿帝国时期,受喜马拉雅山阻隔,也没有同清朝发生纠纷与摩擦。
北面的俄国、日本,后来形成清朝北方的两大列强,但在康熙时期都还没有崛起。虽然俄国有些小动作,但都被击败,没有得逞,没有形成大的气候、大的威胁。
此时,“西方”工业革命还远没有开始,因为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织机,是康熙帝的孙子乾隆三十年(1765年)的事;文艺复兴时代的科技,在明末已经传入一些,康熙帝本人也比较重视学习,但是这些东西对生产的影响本来就不是很重大;政治方面,康熙时期的欧洲都是君主制(民族国家形成时期),英国在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发生“光荣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倒是值得借鉴,但当时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效仿,而且那时英国的力量还基本达不到中国的水平。至于美利坚合众国,康熙帝死了以后半个多世纪才建立。所以说,给康熙帝扣上“丧失学习西方、富国强兵机遇”的帽子,对康熙帝是不太公平的。
二、国内因素
康熙帝的时代,国内环境提供了历史的挑战与机遇。
第一,金瓯需要一统。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点燃战火,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南明最后的象征——台湾郑氏延平王郑克塽归清,时间跨度整整百年。这一百年间,君王与民众、地主与农民、贵族与平民、士绅与商人,他们在经历战争磨难中,最需要的是什么呢?康熙帝的先祖和臣民们——普天之下,率土之滨,最重要的历史期待又是什么?是金瓯重新完整。而实现“金瓯一统”这个百年历史使命,既是康熙帝的责任,也是康熙帝的期待。
第二,民众需要富裕。战争破坏,社会动荡,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在北方,“一望极目,田地荒凉”;在中原,“满目榛荒,人丁稀少”;在江南,“荒凉景象,残苦难言”;在湖广,“弥望千里,绝无人烟”;在四川,“民人死亡,十室九空”。就全国而言,经济态势,极其严重:国库空虚,民生凋敝,田土抛荒,路暴白骨,村无炊烟,户无鸡鸣。民要富,家要兴,族要盛,国要强。而实现“民众富裕”这个百年历史使命,既是康熙帝的责任,也是康熙帝的期待。
第三,文化需要融合。自努尔哈赤打着“七大恨告天”的旗号,到康熙帝即位时,再到吴三桂反叛,满汉之间,文化差异,异常突出,压力太大。特别是多尔衮摄政以来,在中原地区普遍推行“剃发、易服、圈地、占房、投充、捕逃”等“六大弊政”,以及流传到现在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抗清”等可歌可泣的血泪事件。摆在康熙帝面前的课题:是缓解民族文化矛盾,还是激化民族文化冲突?而实现“文化融合”这个百年历史使命,既是康熙帝的责任,也是康熙帝的期待。
第四,天下需要太平。一百年间,共四代人,地不分南北,族不分夷夏,人不分老幼,民不分贫富,民众都蒙受着战乱、屠杀、天灾、人祸、大旱、洪水、瘟疫、地震等灾难。黎民百姓,背井离乡,饥寒交迫,奔波流离,历尽苦难,饱经沧桑,他们最渴望天下太平。而实现“天下太平”这个百年历史使命,也就是儒家的最高境界——“平天下”,他们是康熙帝的责任,也是康熙帝的期待。
三、个人因素
康熙帝个人的历史机遇主要是:登上帝王的舞台。他在兄弟8人中,脱颖而出,登上大位。顺治皇帝共有8个儿子,但他临死前在世的只有6位,实际上可考虑的继位者只有2位,他们就是皇二子福全和皇三子玄烨。很侥幸,玄烨被选中。于是,玄烨成为清朝的康熙皇帝。
康熙帝在朝廷的历史地位主要是:清朝前期“三祖三宗”——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世祖顺治、圣祖康熙、世宗雍正、高宗乾隆,康熙帝则处于“二祖一宗”与“二宗一祖”的承前启后的特殊历史地位。
应当说,康熙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没有受到外国势力干扰而获得长期独立发展的时期。庸君在伟大时代仍然是庸君,英君在伟大时代却成为伟人。康熙帝面临的局势是:既有压力,却无借鉴。当时国际、国内、朝廷的环境,对康熙帝的事业提供了难得的有利的形势,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课题。因为:
第一,从世界历史大势来看,西方大国崛起,逐浪推进,康熙朝处于西方大国崛起两个高潮之间,清朝面临最后一个可以长期独立发展的机遇。
第二,从中国历史规律来看,大乱之后往往有大治,短命天子之后往往有寿君。明末清初,百年战乱,给康熙帝提供一个做明君的历史机遇。
第三,从满洲贵族集团来看,康熙帝正好处在从“打江山”到“坐江山”的转折时期——满洲虽占有中原大地,却没有坐稳江山,如果不能恰当处理满汉文化关系,而使文化差异激化,有可能会重蹈蒙元君主最后被赶回漠北的历史悲剧。
因此,清朝296年历史发展的一个关节点,看康熙!清朝承前启后的一个关键期,看康熙!那么,康熙帝怎么办?
《孟子·告子下》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康熙帝精读《论语》,熟读《孟子》,他对儒家的至理名言,不仅烂熟于胸,而且实践于行。康熙帝肩负着家族的、民族的、国家的、天下的重任,登上历史舞台,施展雄心抱负。
康熙大帝为了爱新觉罗家族、为了满洲族群、为了中华民族、为了天下太平,尽了自己的心力。他的旨趣是:“从来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敬天法祖之实,在柔远能迩,休养苍生,公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寤寐不遑,宽严相济,经权互用,以图国家久远之计而已。”(《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二七五)
康熙帝在国际、国内、朝廷三方的机遇与挑战态势下,继任清朝第四任皇帝,登上历史舞台,执政61年,开启了史称“康熙盛世”的时代。
古今中外的伟大人物,都有其杰出的过人之处,也都有其突出的历史贡献。康熙帝以其才华与天赋、智慧与胆识、勤政与谦虚、好学与著书、顽强与坚韧、宽容与简约,在人生旅途中,克服诸多艰难,完成重大任务。康熙帝的文治与武功,学养与行事,都令人称道,也都有特殊贡献。他幼年登极,以智取胜,亲掌朝纲;他崇儒重道,治理中国;他奖励农桑,蠲免田赋;他重视士人,缓和民族关系;他提倡学术,编纂群书;他勤奋好学,在诗文书法深有造诣;他决心撤藩,消除割据,巩固中原统一;他重用施琅,统一台湾;他悉心筹划,打败俄军,签订《尼布楚条约》;他善抚蒙古,巩固北部长城;他进兵安藏,加强对藏区管理——康熙帝是两千年帝王文治武功中所罕见的范例。
四、千年一帝
中国有确切文字记载的历史大约三千多年。第一个一千年,主要是商、周,《三字经》中“东西周、八百年”,再加上商,概数是千年。其后的两千年,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嬴政自以为“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而自称始皇帝,从此中国开始有了皇帝;到清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废除帝制。这段历史有一个特点,就是有皇帝。我将这段历史称作中国皇朝历史。中国皇朝历史,总算2132年。
这2132年的皇朝历史,有多少位皇帝呢?有人统计共492位皇帝,有人统计共349位皇帝,康熙帝让他的大臣统计说211位皇帝。其统计数字之差异,主要是取样标准不同。这可以不管,我们重在思考这2132年皇朝的历史。
中国两千年皇朝历史,大体可以分作前后两段,前一段一千年,中国的政治中心主要是在西安。其间政治中心经常东西摆动——秦在咸阳,西汉在西安,东汉在洛阳,唐在西安,北宋在汴梁(今开封)。后一段一千年,中国的政治中心主要是在北京。其间政治中心经常南北摆动——辽上京在临潢(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波罗城),金都先在上京(今哈尔滨市阿城区)、后在中都(今北京),明都先在金陵(今南京市)、后在北京,清都先在沈阳、后在北京。从上述可以看出一个有意思的历史现象:中国两千年皇朝历史政治中心的摆动,先是东西摆动,后是南北摆动,从而呈现出大“十”字形变动的特点。
就其后一千年来说,辽、北宋、金、南宋、西夏、元、明、清8朝,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国内的民族融合。辽——契丹、金——女真、西夏——党项、元——蒙古、清——满洲,8朝中有5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明朝虽然是汉族人建立的,但朱元璋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结果又被“胡虏”替代。
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历史现象。辽、北宋、金、南宋、西夏、元、明、清8朝,共有皇帝90位。这8朝都有一个民族融合的问题。辽朝与北宋对峙,金朝与南宋对峙,元朝取代金朝,都是民族问题。朱元璋是汉人,他的口号是“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满洲以“七大恨告天”的旗号起兵,取代了明朝;民国孙中山又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纲领推翻满洲人建立的清朝。
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神册元年(916年),到清宣统三年(1911年),总算一千年。折腾来,折腾去,都离不开“民族”二字。
那么,康熙帝自己如何评价自己呢?
自我评价 康熙帝晚年说:“朕自幼强健,筋力颇佳,能挽十五力弓,发十三握箭,用兵临戎之事,皆所优为。然平生未尝妄杀一人,平定三藩,扫清漠北,皆出一心运筹。户部帑金,非用师赈饥,未敢枉费,谓此皆小民脂膏故也。所有巡狩行宫,不施采缋,每处所费,不过一二万金,较之河工岁费三百余万,尚不及百分之一。幼龄读书,即知酒色之可戒,小人之宜防,所以至老无恙。”(《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二七五)又说:“朕之生也,并无灵异;及其长也,亦无非常。八龄践祚,迄今五十七年,从不许人言祯符瑞应,……惟日用平常,以实心行实政而已。”(《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二七五)
他的行为:“天下粗安,四海承平,虽不能移风易俗,家给人足,但孜孜汲汲,小心敬慎,夙夜不遑,未尝少懈。数十年来,殚心竭力,有如一日,此岂仅‘劳苦’二字,所能该括耶!”(《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二七五)
那么,《清史稿·圣祖本纪》如何评价康熙帝的呢?
历史评价《清史稿·圣祖本纪》论曰:“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圣学高深,崇儒重道。几暇格物,豁贯天人,尤为古今所未觏。而久道化成,风移俗易,天下和乐,克致太平。”(《清史稿·圣祖本纪三》卷八)这个评论是否公允,留待学者去评论!康熙时版图,东濒大海,南极曾母暗沙,西接葱岭,西北到巴尔喀什湖,北达贝加尔湖、外兴安岭,东北至库页岛,总面积约1400万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上幅员最为辽阔、人口最为众多、军事最为强盛、实力最为雄厚的大帝国。康熙大帝吸收了中华多民族的、西方多国家的,悠久而又新近、博大而又深厚的文化营养,具有其时最高的文化素质。这为他展现雄才大略、帝王才气,实现宏图大业,陶冶了性格,开阔了视野,蓄聚了智慧,奠定了基础。康熙大帝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熙盛世的大局面。我们今人,怎样评价?
先作纵向比较。辽、金与两宋,凡37帝,半壁山河,均不足论。元朝15帝,太祖成吉思汗,打下基业,并未一统,更无盛世。元世祖忽必烈建元后,在位24年,也还没有盛世。其他诸帝,也不足论。明朝16帝,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功绩很大;但是,冤案烦苛,史多讥评。明成祖朱棣,雄才大略,迁都北京,然“靖难”之举,史称之为“篡”。蒙古难题,六次北征,死于道途,抱恨告天。所谓“洪宣”之治,洪熙弟在位一年,宣德帝在位十年,都没有形成盛世的局面。清朝可以提及的是“三祖三宗”——清太祖努尔哈赤、世祖顺治、圣祖康熙、太宗皇太极、世宗雍正、高宗乾隆。“三宗”自然位在“三祖”之下。仅以“三祖”而论,清太祖努尔哈赤有开基创业之功,却未统一中原。顺治帝虽迁都燕京却英年早逝,只有康熙帝可以讨论。
康熙帝的前述三大贡献,迈越古人,千年以来,谁能与比?可谓千年一帝!
再作横向比较。当时与康熙帝大约同时代的君主,英国尚未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和美利坚独立,都是乾隆朝的事。俄国和日本的崛起,都在19世纪中叶。俄国的彼得大帝、法国的路易十四,他们实际掌控的国家领土、国民经济实力、民族文化昌盛、人口数量之多、军事实力之强大,都不能同康熙朝相比。康熙帝不仅是中历史上的千年一帝,而且是世界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君主。
在康熙朝,四邻和睦,寰宇一统,疆域辽阔,版图奠定,中原地区,社会安定,半个世纪,无大战争,民族协合,国力强盛,经济恢复,府库充裕,黄河安澜,秋决很少。
康熙帝是清朝第四代君主。他在位期间,曾经先后智擒权臣、平定三藩、收复台湾、打败帝俄,还有绥服蒙古、抚安西藏,武功盛极一时,前朝无人可比。他又能重视学术、弘扬文化、编纂图书、奖励学者,文治上的成就也很高。他确实应该占历史伟人地位,当时在清朝宫廷里的西洋传教士们也有赞誉他是“人世间无与伦比的帝王”。李约瑟博士称其为“科学的皇帝”。
(本文系2007年12月16日在新加坡孔子学院的讲座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