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懂建材行业投资:存量时代龙头崛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3 工业建材

工业建材的下游是各制造业,我们通常研究的工业建材大类主要包括玻纤及其制品、绝热材料、耐火材料等。

玻纤及其制品

玻纤诞生于1938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以叶蜡石、石英砂、石灰石等天然无机非金属矿石为原料,按一定的配方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等数道工艺加工而成,具有质轻、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隔热、吸音、电绝缘性能好等优点。玻纤作为中游产业,已形成“玻纤—玻纤制品—玻纤复合材料”的产业链条,其上游产业涉及采掘、化工、能源,下游主要包括建筑建材、电子电器、轨道交通、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传统工业领域及航空航天、风力发电等新兴领域(见图1-5)。

图1-5 玻纤产业链示意图

玻纤下游用途广泛,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由玻纤的优异性能产生的产品升级替代需求,在生产成本降低的过程中这一进程会加速,具有新材料行业的典型特征。玻纤多方面的优异性能,叠加技术因素驱动成本下降,使其作为新型替代材料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主要包括建筑材料、交通运输、电子电器、工业设备、能源环保等领域。

国内外玻纤供给已形成较稳固的寡头垄断格局。从全球玻纤产能来看,截至2019年末,CR6[1](中国巨石、美国OC、日本NEG、泰山玻纤、重庆国际、美国JM)占全球玻纤总产能超70%。中国CR3(中国巨石、泰山玻纤、重庆国际)在2021年末的产能占全国总产能比例超60%,中国CR6(中国巨石、泰山玻纤、重庆国际、山东玻纤、四川威玻、长海股份)占全国总产能约75%。

绝热材料

绝热材料又称保温材料或隔热材料,是指能够阻抗热流传递的材料与材料复合体,多以泡沫状、纤维状、多孔状等形态存在,其突出特点在于导热系数低。传统绝热材料产品主要包括岩矿棉及其制品、硬质类绝热制品、玻璃棉及其制品、硅酸铝纤维及其制品、复合硅酸盐及其制品、有机类绝热制品六大类。新型绝热材料主要包括气凝胶、保温装饰板、真空绝热板(VIP)等。

绝热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家电、机械、军工、交通运输、仓储等各行各业,可划分为两大应用领域,一方面是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另一方面是工业冷热设备、窑炉、管道和交通工具的保温隔热(见图1-6)。

图1-6 绝热材料产业链及研究框架

资料来源:中国绝热节能材料协会。

聚苯乙烯、聚氨酯、岩棉等传统绝热材料主导绝热材料市场,新型绝热材料因其性能优势亦显现较好应用前景。绝热材料品种多、行业规模大,2020年中国绝热材料产量约770万吨,2010~2020年绝热材料年产量复合增速为6%。随着“双碳”逐步推进节能减排进入“深水区”,我们预计绝热材料需求景气度将继续提升,且产品升级空间较大。绝热材料行业具有典型的“大行业、小企业”特征,各家公司主要产品情况参见表1-3。

表1-3 绝热材料主要企业情况

资料来源:各上市公司公告、各公司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