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历程:1980—1999年
制度创新、要素投入、科技进步和市场改革等是促进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这一阶段天然橡胶产业扩张的支撑主要是制度创新和科技进步。改革开放后,家庭承包制的逐步推行,极大地促进了橡胶农场职工和胶农的生产积极性,这一阶段自然灾害的影响也较轻。20世纪80年代,橡胶种植面积增长了2倍。1971年,我国引进乙烯利刺激割胶配套技术,在实生树和低产芽接树进行试验(郭正平,1979);[2]1977年,我国基本解决了乙烯利刺激割胶的重大技术难题,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割胶技术规程,并大规模推广应用。这一阶段,天然橡胶市场改革也在同步进行,橡胶产业逐步进入双轨制发展时期。
1.3.1 重要事件
1979年,国家农垦总局颁发《橡胶栽培技术规程(试行草案)》,农垦部颁发《天然橡胶制胶工业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和《标准橡胶生产技术暂行规程》。
1983年,农牧渔业部农垦局在北京召开全国割胶会议,制定了“割胶经济技术指标”,并决定每年开展评选全国优秀胶工活动。
1985年,农牧渔业部农垦局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橡胶生产管理的函”,提出要健全技术管理机构;加强技术服务和生产管理,不能要求农场技术管理部门自创工资收入,甚至上缴利润;做好生产技术规程落实工作;农场同职工签订的橡胶树承包经济合同除按规定上交产品和税、利费等外,还应把幼树增粗、伤树率、割胶强度、病害率等技术经济指标和奖罚办法明确定入合同;继续开展优秀胶工评比活动。
1987年,农牧渔业部决定全国各地国营、民营橡胶和其他热带作物的生产,由农牧渔业部农垦局归口管理。同年6月,农牧渔业部印发《六省(区)地方国营、民营橡胶和热带作物生产管理座谈会纪要》,就发展地方国营、民营橡胶和热作的指导方针、各级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及今后两年的主要工作做了规定和安排。
1988年,农牧渔业部农垦局在广州召开六省(区)热带作物布局调整和高产经验交流会。同年10月,农业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天然橡胶生产工作座谈会》,11月就“关于当前我国天然橡胶生产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向国务院写了报告。
1990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海南植胶区,并做出“加快胶园更新建设速度,增强橡胶发展后劲”的指示。
1991年,国务院在批转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办好国营农场报告》的通知中,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对天然橡胶生产应采取“保护扶持、巩固提高、适当发展”的方针。
1993年,国务院第七次常务会通过关于《九十年代中国农业发展纲要》,提到“把一批以生产棉花、糖料、橡胶为主的国有农场建设成为专业化商品化的示范基地”。
1994年,农业部再次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巩固和发展我国天然橡胶业的报告》,提出了发展橡胶的战略目标、方针、重大措施及需要国家扶持的意见。国家计委批准将国家安排农垦天然橡胶专项预算内经营性投资改为预算内拨款。
1996年,农业部农垦局制定“全国割胶质量考核项目与评分标准”,标准包括割胶深度、耗皮量、割面均匀、割线斜度、下刀、收刀、伤口、割胶速度、切片均匀、切片数等项目。
1997年,农业部向国务院呈报《关于解决国产天然橡胶积压问题的紧急请示》,请示中建议国家采取如下紧急措施:紧急收储垦区现有库存积压天然橡胶;建立天然橡胶储备调节机制;严格控制天然橡胶进口总量;取消天然橡胶5%优惠关税进口政策。
1.3.2 生产情况
1982年10月18日,经国家科委发明评选委员会评定,全国橡胶科研协作组被授予“橡胶树在北纬18~24度大面积种植技术”发明一等奖。1982年,我国橡胶种植面积为571万亩,为新中国成立前4.2万亩的136倍,干胶产量12.8万吨(陈世新,1983)。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政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研究的重要性重新得到社会各界的认识,我国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割胶技术规程,并大规模推广应用和进行一系列技术改革,如单用阳刀割胶改为阴阳刀,高频2天1刀割制改为低频3天至5天1刀,加刀强割改为减刀浅割,乙烯利单方乳剂改为复方糊剂,割原生皮+再生皮改为只割原生皮,显著地提高了国有农场生产水平。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证明,我国在热带北缘种植橡胶的技术体系已经完善,具备了进一步扩大种植范围的条件。
民营胶园从国营橡胶种植农场周边开始逐步发展起来。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支撑下和国有农场的引领、帮助下,海南和云南的民营胶园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一股橡胶种植热潮在农民中掀起。1970年,我国国营橡胶种植面积占比达96.8%,民营胶园只有4万亩,主要分布在国有农场周边村庄;1978年,国营体系外的橡胶种植面积仅有6.8万亩,但占当年新增面积的比重达96.7%,即国营橡胶种植业停滞不前。20世纪90年代,民营胶园陆续进入开割期,其橡胶产量占比逐步提高。1981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的民营橡胶种植面积仅约5万亩,干胶产量为572吨;1990年,种植面积就达到50万亩(秦伟,2008)。1979—1995年,国内天然橡胶产量从10.8万吨增加到42.4万吨,年均增长率达9.3%(见图1-7)。广西和福建农垦在比较了主要作物的成本收益后,逐步减少并基本退出橡胶种植业,增加了粮食、水果等其他作物的种植面积,天然橡胶种植向海南、云南和广东集中。
图1-7 1978—2000年天然橡胶产量以及农垦产量占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原农业部。
20世纪80年代,橡胶种植面积稳步增长,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种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1991年我国橡胶种植面积为925万亩,1999年为947万亩(见图1-8)。1991—1994年为收缩性周期,1994年末种植面积较1991年减少了42万亩,这主要是国内外价格倒挂和台风灾害所致。1988年和1990年国家两次调整天然橡胶价格,1988年的调整虽然名义人民币价格从6080元/吨提高到8600元/吨,但以美元计价的价格下降了,由1976年调整后的5000美元/吨降为2310美元/吨。国际市场价格远远低于国内生产成本,导致走私严重,国产胶销量急剧下降。1990年天然橡胶价格再次下调为1640美元/吨,“种胶不如买胶”的观点开始传开,橡胶种植业受到一定的冲击。
图1-8 1978—2000年天然橡胶年末实有面积以及农垦种植面积的占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原农业部。
1.3.3 成本收益分析
得益于良好的种植规划和品种匹配以及采收技术的改进,这期间天然橡胶单位面积产量连续增长(见图1-9)。垦区的单产水平明显高于民营,主要是因为垦区生产管理规范,但差距在逐步缩小。2000年,国营和民营的单产水平已非常接近,小农户生产技术更加娴熟,采用更高频率的割胶制度,单位橡胶面积产量提升速度较快。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营橡胶农场开始尝试改革,地方农垦局成立企业,经营性业务采用企业化管理,但其社会职能仍未改变。一个农场往往就是一个小社会,不仅有医院、学校,还有公安、法院等机构。由于改革不彻底,未能有效降低天然橡胶的生产成本。根据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某农场统计,1999年干胶的直接生产成本仅3968元/吨,而间接成本高达4784元/吨,超过直接生产成本。20世纪90年代末期,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橡胶价格开始下跌,农垦的橡胶种植积极性有所下降。2002年我国再次启动农垦改革,国有橡胶农场逐步走上企业经营的道路。从“八五”至2005年,国家每年对天然橡胶的基本建设投入维持在1亿元左右,投入对象仅限海南、云南、广东三大橡胶垦区;1994年海南农垦10个农场被列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持范围(宋建武等,2006)。
图1-9 1978—2000年天然橡胶单位面积产量及其分部门情况
数据来源:原农业部。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天然橡胶价格显著高于国际市场。1994年之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1994年1月1日,我国启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当年平均汇率为8.6,即1美元兑换8.6元人民币,而1993年1美元仅兑换5.8元人民币。20世纪80年代美元平均汇率为2.7,贬值速度非常快。1994年之前,国内天然橡胶价格远高于国际市场,即使1995年前后进行了天然橡胶市场化改革,但国内市场价格仍高于国际市场,主要原因可能是当时进口配额制度尚未取消,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有限。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马来西亚天然橡胶价格连续下跌,1999年跌至低谷,而1999年国内价格同比上涨13.9%(见图1-10)。总体来看,国内橡胶种植仍是有利可图,但国有农场因体制原因,发展缓慢。
图1-10 1978—2000年国内外天然橡胶年平均价
数据来源:政策性文件、世界银行、中橡商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