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认知疗法:具身体现与探询练习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不是一张(抽象的)地图,而是一个(实在的)领域

我们希望本书能推动一场交流,而不是作为关于如何教授MBCT课程的路径地图,更多是对教学领域的探究。这样我们就能够将MBCT的教学视为一种正念练习。我们以苏珊给教师设计的强化体验工作坊作为指导,但我们认为本书适用于所有经验水平的教师。虽然我们重点关注MBCT,但也认为本书对如何教授其他正念类课程有帮助。

我们将本书分为三部分。在第一部分“教学框架——搭建舞台”中,我们首先介绍了MBCT课程,接着介绍了由苏珊开发的用于帮助教师培训和学习的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是从MBCT(和其他正念类)课程中提炼出来的每周的主题、原理、意图和练习技巧(TRIP),以及贯穿课程始终的五大改变要素,以使学员能够深入了解抑郁症的发病原理,并且学会应对困难和挑战性体验所需的技能,其中包括课程大纲、正念练习、个人练习、团体过程和具身体现正念临在。

在第二部分“技能培养——建立信息”中,我们深入探讨了MBCT教师在个人发展过程中应该掌握的技能。为此,我们继续使用TRIP和五大改变要素来探索课程中所包含的各种正念练习和认知训练。然后,我们研究团体过程,并使用体验学习理论详细说明构成团体教学胜任力的技能、态度和行为,以及我们作为教师的常见错误和共同面临的成长挑战。

在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教学就是练习——内在风景”中,我们将触及问题的核心。我们探讨了具身体现正念临在的原理和表达方式——影响个体正念练习和MBCT教师在带领治疗团体时应呈现的基础态度及影响MBCT教学技能的佛教心理学相关知识,以及我们认为是MBCT和其他正念类课程基础的反思式探询对话。我们以对个人和专业培训的思考,以及撰写本书的经历和对未来的希望作为本书的结尾。

我们意识到,通过一本书鼓励MBCT教师体验觉察、具身体现正念临在和进行教学实践之间有内在的矛盾。尽管我们试图在书中穿插示例、数据、隐喻和花絮,但是它仍然是以文字讲述为主,类似于二维地图。或许本书更像一幅地形图,虽然在维度上有所增加,但是仍然十分有限。

本书一开始的暂定名是“教学练习和教学实践”(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最终我们选择了一个不那么隐晦的书名。在本书中,我们试图传达的内容包含在下面三句话中。首先,在MBCT课程中,我们教人们冥想的技巧及反思冥想体验的技巧,以便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这是“教授练习”。其次,教授正念或类似课程十分困难,需要长期和反复练习培养出的技巧和能力,这是“教学需要练习”。最后,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正念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正念练习,需要具身体现正念临在,这是“教学就是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