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资产质量比资产规模更重要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企业家谈论自己企业的资产规模达到了多少,仿佛资产规模越大就意味着企业实力越强。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资产的本质就是对资金的占用。换句话说,企业资产规模越大,意味其对资金的占用越多。而如果企业对资产的利用效率不高,资产不能很好地给企业带来收益,或者资产流动性不足、变现能力较差,那么资产规模再大也没有意义,反而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王总是一家中小企业老板。有一次,王总去参加一场企业推介会,轮到他上台介绍自己的企业时,他向在场的投资者自豪地说道:“跟各位朋友汇报一下,我们企业的资产规模已经达到一亿元了!”说完,王总面带微笑环视台下,仿佛在等待投资者们赞许的目光。
这时,台下有一位投资者问道:“王总,您能不能告诉我们,企业这一亿元资产的构成是什么样的呢?”
“当然可以。”王总拿出随身携带的报表,一边看一边慢悠悠念道,“我们企业的资产中,第一大项目是应收账款,金额为5000万元。”此时站在一旁的财务总监表情有些尴尬。“第二大项目,存货,3500万元。”王总继续不急不慢地说道,只见财务总监头上开始冒冷汗。
此时那位投资者又问道:“好的王总,我们已经了解了贵公司85%的资产构成。您能不能告诉我们,企业账上还有多少现金呢?”还没等王总回答,财务总监赶紧抢过话头说:“对不起,这属于企业机密,无可奉告。”
相信你已经看明白了,这位老板一味追求资产规模,却没有意识到,如果企业的大部分资产被应收账款和存货占据,其可收回性或变现能力往往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上面描述的场景虽然是虚构的,但却是现实中很多企业的缩影。这些企业虽然资产规模不小,但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存在不少问题。
对资产规模的迷恋是认知上的误区造成的。事实上,资产规模数字本身并没有太大意义。企业管理者如果缺乏基本的财务思维,不能透过数字看到背后的业务真相,就难以意识企业存在的问题,也无法真正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与资产规模相比,真正值得管理者关注的是资产质量。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诊断企业的资产质量,并严格控制资产的潜在风险。很多时候,资产形成的过程也是风险积累的过程。
比如,如果企业应收账款规模过大,说明存在较多赊销行为。这种情形一方面会形成资金占压,导致企业无法及时回笼资金以应对各项开支;另一方面也可能隐含着较高的坏账风险,尤其对于那些账龄较长甚至已经逾期的款项,其可收回性存在隐忧。而一旦应收账款真的成为坏账,对企业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设想如果发生100万元的坏账,在产品利润率为10%的情况下,企业需要额外实现1000万元的销售额才能弥补这个损失。
再比如,如果企业存货规模过大,可能说明产品销路不畅,形成了库存积压,或者原材料储备过多,还可能企业的产品生产周期过长。无论哪种情形,都会形成对企业资金的占压,而且存货本身还存在损毁、遗失、过期、贬值等风险。如果存货无法快速实现销售并被转化为现金,那么我们很难说这样的资产是高质量的。
再如,固定资产规模本身并不能说明问题,关键要看以下两点。
第一,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也就是固定资产能否持续高效参与生产经营,并为企业带来可观效益。那些虽然被体现在账面上,却实际产能低下、利用率不足甚至闲置无用的资产,几乎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一位企业家曾向我讲述他的企业是如何被低效资产套牢的。他的企业在几年前投入大量资金购买土地、厂房及设备,准备开足马力生产一款在当时看起来很有市场的新型产品。但在一切就绪、即将投产时却发现,这款产品的市场消化能力远低于企业当初预估水平,导致这些土地、厂房和设备利用率和产能低下,部分资产甚至后来处于闲置状态。
这些资产难以给企业带来应有的经济效益,属于典型的低效资产。更令这位企业家难受的是,由于当初购置这些资产时使用了银行贷款,因此每年支付的贷款利息及到期需要偿还的本金也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资金压力。
这位企业家陷入了盲目扩大资产规模的误区,等到他发现资产无法被充分利用,同时又占用了大量资金时,他才意识到它们给自己带来的负担。以上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反面案例。
第二,固定资产是否有转让价值。如果固定资产规模超过了企业实际经营需要,那么通过转让将这些资产变现也是可以考虑的。不过,一旦遇上经济不景气、社会整体投资节奏放缓的时期,这些资产要么找不到买家,要么买家出价很低,甚至远低于资产账面成本。这样的资产既无法充分参与企业生产经营,也难以通过转让变现或者变现价值很低,那么尽管它们在财务报表上体现的金额不小,其质量实际上也是比较低的。
总之,企业管理者不要过度迷恋资产规模,相比之下,资产质量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问题。拥有多少资产并不重要,我们关键要看资产能否给企业带来充分的经济效益,以及是否具备良好的流动性与变现能力,这就是资产质量思维。
资产规模本身并无太大意义。与其追求资产规模,不如关注资产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