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导读(全二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五)《周易》与中医养生

既然《周易》非常重视人,重视人的生命,那么它对中国古代的医学自然也有直接的影响。中医治病理论很多也来源于传统的《周易》,它也强调从系统、整体出发来看待问题,治病讲究系统性调理,注重阴阳之间的平衡。因此可以说是“医易同源”[39]。在先秦时期,便有医生治病借用易理的,如《左传》昭公元年记载:

晋侯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曰:“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良臣将死,天命不佑’。”公曰:“女不可近乎?”对曰:“节之。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故有五节,迟速本末以相及,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于是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也。物亦如之,至于烦,乃舍也已,无以生疾。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慆心也。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女,阳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今君不节不时,能无及此乎?”出,告赵孟。赵孟曰:“谁当良臣?”对曰:“主是谓矣!主相晋国,于今八年,晋国无乱,诸侯无阙,可谓良矣。和闻之,国之大臣,荣其宠禄,任其宠节,有灾祸兴而无改焉,必受其咎。今君至于淫以生疾,将不能图恤社稷,祸孰大焉!主不能御,吾是以云也。”赵孟曰:“何谓蛊?”对曰:“淫溺惑乱之所生也。于文,皿虫为蛊。谷之飞亦为蛊。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皆同物也。”赵孟曰:“良医也。”厚其礼而归之。(《春秋左传正义·昭公元年》)

当时晋平公生病了,求助于秦国。秦景公就派医和为他看病,医和就借助蛊卦的卦名、卦意分析晋平公的身体,认为晋平公纵欲过度,病入膏肓,导致身体过度虚弱,他根据《周易》蛊卦强调说“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

实际上,中国古代的医书都有易学的融入,比如《黄帝内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张介宾《类经附翼》,等等,皆是如此。中医非常强调整体性的观念,这在认知上与《周易》的系统思维方式一致。在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黄帝内经》中就大量运用《周易》阴阳五行的观念给人治病: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故圣人抟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黄帝内经·灵枢·经别》)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中医将人体看成与天道有内在相通性的有机整体,人体各个部分与天道包括五行、十二月、二十四节气等都是相互应和的。既然人体与自然相互一致、天人合一,那么在治病过程中就需要顺应天道,从宏观的、整体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另外,中医也认为阴阳二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阴阳和合是人体存在的基本状态。如《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阴阳应象大论》《阴阳离合论》等多篇文章,对阴阳理论进行了论述,并反复强调阴阳理论是学医治病的指导思想,如《阴阳应象大论》中就说道: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在这里,《黄帝内经》将阴阳看成天地万物的大道,并认为治病就应当遵守这个基本原理,即要让阴阳保持平衡。可以说,在中医看来,人与天地万物的生成是一样的,都是由阴阳两种气体或物质组成的,阴阳是天地万物和人体的基本结构。正如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所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见张介宾《内经附翼·医易义》)

在具体的治病过程中,中医认为人体的正常状态便是阴阳平衡,比如气血充足、精力充沛、五脏健康、容颜焕发。简单一点讲,就是心情好、能吃、能睡、免疫力好。如果有病,那就是阴阳失衡,那就需要看病了。中医看病一般都是通过望闻问切的形式看人的“气”,比如气色不好、阴阳失调,医生就对症下药。比如口腔溃疡或眼睛不好,中医会开降肝火的药,治标治本。还有针灸,也是通过调节经络的阴阳平衡来治病的。根据《史记·扁鹊列传》记载,春秋时代的名医扁鹊就是利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给人看病的,甚至把一个“死人”给救活了。扁鹊到虢国行医,当时虢国的太子刚刚病死。虢国大夫中庶子告诉扁鹊,太子是因为“阳缓而阴急”暴死。扁鹊说,那太好治疗了,只要把阴阳两气调整一下就好了。于是,扁鹊就给已经放在棺材里的太子针灸,太子当时一下就坐了起来——“死人”就此复活了。从此以后,扁鹊声名大振,被称为一代神医。

由上可见,中医非常强调阴阳平衡的原理,将病体作为一个综合的整体看待,并根据《周易》阴阳对立统一的理念,通过调节阴阳的关系,保持一个中和的状态,这就是“中医”。对此,正如《坤·文言》中所说:“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肢),发于事业,美之至也。”故“中医”实则是指医治病人进而实现中和的状态,而非指中国的医生或医学。正是由于《周易》对中医的理论形成影响巨大,所以中医界始终有“医易同源”的说法。

另外,《周易》不仅对中医看病、治病有直接的影响,对中国古代的养生理论也有直接的影响。比如《周易》强调居安思危的思想,《易传·系辞下》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乾·文言》中说:“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意思是说,人们一定要懂得居安思危的道理,任何事情都要防患于未然,这种思想对医学养生理论影响很大,由此形成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说道: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这种“未病先防”的养生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所以在中国古代出现的很多医学家都反复强调注重养生调理的道理与实践。比如强调要天人合一,就是说养生要顺应天道自然,如《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说道:“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这种养生理论就是讲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和《周易》所说的圣人境界一样,就是“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