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周易》与古代政治观念
《周易》本来是占卜之书,它的产生就是为当时政治服务的。后来,经过孔子等人的再解释,《周易》变成了一种政治哲学。其中,《易传》作为孔子思想的集中体现,其中就反复强调了他的政治理念。所以,就此而言,《周易》是中国政治思想的最重要经典之一。
《周易》强调君权神授、等级思想,比如《系辞上》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大体意思是说,天尊地卑,而象征天地的乾坤,由此就确定了它们的次序和贵贱。随后正如《序卦》所说的: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天地是万物的本源,它又确定了男女、夫妇、父子、君臣、上下的等级秩序。总之,在《周易》看来,天尊地卑、贵贱等级都是天然、必然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宣扬君权天授、等级有别的政治理念。
由于《周易》形成于商周之际,周代的统治者吸取了商纣王失败的教训,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思想,这些在《周易》中都有充分的体现。比如《师·象传》:“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意思是说,地上有水蓄积,这就是《师》卦的卦象,君子从中获得启示,一定要宽容民众、蓄养他们。又如《兑·彖传》:“兑,说也。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说之大,民劝矣哉!”这几句话翻译过来便是说:“《兑》卦,表达喜悦之意。内心阳刚而外表阴柔,结果喜悦而且‘利贞’,所以顺乎天道、人心。以喜悦的心态先于百姓而劳苦,民众就会效仿并忘记他们的劳苦;以喜悦的心态先于百姓而排除万难,民众就会忘记生死来效力。喜悦作用重大,民众将受到勉励。”在这里,《周易》极力强调作为统治者一定要身先士卒,做民众的表率,民众自然会非常高兴,自然会忘记劳苦和生死来效力。
《周易》文本中始终都贯注着修身明德的思想,这不但关系到吉凶祸福,在儒家看来,修身明德还是人之所以为人、治国安邦的根本所在。每个人都能成为圣人,然后形成道德氛围浓厚、人人自觉遵守礼仪的王道政治。儒家政治思想强调“内圣外王”,其实就是要求统治阶层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进而扩充这种品质,成就圣人人格,以此作为示范,带动广大的民众,从而实现人人境界很高、整体和谐的王道社会。
《周易》极力强调修身以德,并提出了很多关于如何修德的重要方式方法。比如说要保持谦虚的精神,如《谦》卦的卦辞就说:“谦,亨,君子有终。”意思是说,只有保持谦虚,才可以万事亨通;谦虚的美德,可以让君子做人做事得以善终。《艮·象传》曰“君子以思不出其位”,就是说作为君子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另外,《周易》还非常强调“中”与“正”,即“中庸之德”。从每一卦的爻位来看,“中”指的是二、五爻位,而“正”指的是阳爻位于奇数位,阴爻居于偶数位。从道德的角度来说,居于中正之位都是理想的位置,所以,《周易》希望人们把握时机,行中庸之道,这也是儒家对君子之德的基本要求。
尽管《周易》中反复强调德治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周易》这部书包含了对德、礼两个维度的关注,这也符合孔子作《易传》的原始思想宗旨。毕竟,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作为德治表征的仁与作为礼治表征的礼是不可分割的,所以礼治、德治在《周易》中是表里如一的关系,对此正如王国维所说的:
古之所谓国家者,非徒政治之枢机,亦道德之枢机也。使天子、诸侯、大夫、士各奉其制度典礼,以亲亲、尊尊、贤贤明男女之别于上,而民风化于下。此之谓治。反是则谓之乱。是故天子、诸侯、大夫、士者,民之表也;制度、典礼者,道德之器也。周人为政之精髓,实存于此。[40]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周人制定国策的时候,他们实际上是将礼治、德治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的基本理念。只不过到了春秋时期,礼治成为形式化的存在,以至于孔子作《易传》实则是要恢复西周前期治国理政的本旨,这便是孔子仁学的出现。换言之,西周的礼治实际上蕴含着对德治、礼治的双重关照,只不过到了春秋时期,德治的要素淡化,而只突出形式化的礼治,孔子仁学及《周易》只不过是在恢复西周礼治,其中自然包含了德治与礼治的贯通为一。
《周易》中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如《系辞下》中就说:“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可以说,《周易》产生于商周之际,故整部书充满了忧患意识。毕竟,周武王、周公在建立周朝政权之际,依然面临着各种危机,故他们反复强调忧患意识。后来,孔子继承了这一观念。正如《系辞下》中引述孔子的话所说: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这几句话翻译过来便是:“危险,总是发生在那些处在权位上而安居享乐的人身上;灭亡,往往降临在一心想保全自身存在的人身上;祸乱,总是发生在沉湎于治世的人的身上。所以,君子在安定的时候不忘危难,在存在的时候不忘灭亡,在治世的时候不忘祸乱。因此自身得到安定,国家也得到保全。正如《周易》所说:‘(心中时时自警)将要灭亡,将要灭亡,就可以像系结于丛生的桑树上一样(安然无恙)。’”这种危机忧患意识,是《周易》注重民本、以德治国与变革思想的重要出发点。所以,居安思危、穷变通久成为《周易》又一重要政治理念。
《周易》强调社会变革,如《革》卦便是典型例子。《革》卦的卦形是兑上离下,离为火,兑为水,离象征着中女,兑象征着少女。《革·彖传》中就说:“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就是说,根据《革》的卦象,火的上面是水,水企图熄灭火,而火在水的下面又想把水烧干,这样水火就不相容。另外,中女和少女两个人住在一起,也如同水火一样不相容。所以,《彖传》就认为,在这种危急情况下,只有进行合适的、彻底的变革,才能相安无事,“其悔乃亡”。在这里,《周易》还进一步引申说,自然界有变革,社会也有变革,所以变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