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记忆与文化表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中国记忆:地缘政治学意义上的国家记忆

边界意义上的国家是地缘政治学(geopolitical sense)意义上的国家,我们需要把国家首先作为一个空间现象或者一个地理的有机体来认识,而地缘政治学意义上的国家记忆就是独属于某个国家的、能够塑造某国形象、体现某国历史、映射某国精神的文化现象,是这个国家疆界内通过社会风俗、传统礼仪、民间习惯、文化风尚、法律规则、道德风气、精神风貌、信仰传统等所显示出来的国民认同感。这个意义上的“国家记忆”在概念运用中往往会落实到具体的地理位置上来,比如“美国记忆”“荷兰记忆”“新加坡记忆”等。

“美国记忆”项目重视口述史、影像史资料的收集开发,内容“包括重要档案记录、照片、录音、民俗宗教、文学乃至特定时期文化现象,几乎是美国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荷兰记忆”项目,记录荷兰的人文、历史、地理以及其他方面资料。“新加坡记忆”除征集照片、实物外,大量采用了口述史、影像史方法。[8]“中国记忆”则指独属于中国(而非其他国)的、能够塑造中国形象、体现中国历史、映射中国精神的文化现象。“中国”在此主要指占据一定的地理位置,拥有一定的国土面积、人口、民族、资源、经济实力及战略军备等因素的政治实体。

中国国家图书馆于2012年正式启动了“中国记忆”项目。“中国记忆”项目实验网站上介绍道:“‘中国记忆’项目是整理中国现当代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专题文献,采集口述史料、影像史料等新类型文献,收集手稿、信件、照片和实物等信息承载物,形成多载体、多种类的专题文献资源集合,并通过在馆借阅、在线浏览、多媒体展览、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公众提供服务的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项目。‘中国记忆’项目是新媒体时代以记录历史、保存文献、传承民族记忆、服务终身学习为宗旨的全国性文化项目,是图书馆文献采集、整理、服务以及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职能的新拓展,是图书馆变藏为用,加强文献整合与揭示力度的新举措。”[9]从这些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即便从地理学角度来看,中国记忆还可分为城市记忆和乡村记忆,但当我们谈论中国记忆时,其中却潜藏着一种同一性,即“国家的疆界显示了一国国土内人们潜在的同一性”[10]

在实际生活中,国家往往被界定或想象成具有整体凝聚力的政治实体,这个政治实体不仅可以代表所有的国民,还能强制要求国民遵循由国家领袖及其政党、政府组织等制定的法律法规。国家被认为理应具有一种同一性,它可能包含某种社会风俗、文化风尚、传统礼仪、民间习惯、法律规则、道德风气、信仰传统等,也可能体现为某种情感倾向、社会心理、精神风貌等,即使这种同一性的具体内涵是含糊的,也不妨碍这种同一性从国民到领袖、从家庭到社会团体、从企业到政府组织、从边缘到中央,始终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我认为,正是这种同一性,导致我们在谈论国家记忆时理所当然地把“国家”概念作为一种先见或预设,把它认知为一个占据绝对优势的也是唯一一个最有力量、拥有最多资源的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