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 山歌、民谣

非为儿歌的民谣,有两大体系:

山歌完全以唱为主,因各地语言的差异,而有许多不同的腔调。句子组织近于诗的绝句,或五言,或七言,章法、结构整齐。纵使夹有变句,也只是基本句式的小小活变。

民谣是付诸念诵与讲说的。也或可随口歌唱,但不按照一定的调子。这是因为它的句子不整齐,长短参差,十分活变。真是爱怎样念说就怎样念说,没格律就是它的格律。

先从客家山歌举例。

米筛筛米米在心,嘱妹恋郎要真心,

莫学米筛千只眼,要学花烛一条芯(心)。

见杨兆祯《客家民谣九腔十八调的研究》,是广东梅县的松口山歌。

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即见树缠藤,

树死藤生缠到死,藤死树生死也缠。

见罗香林《粤东之风》。这首情歌不仅流传粤东,也是其他各地客家山歌所普遍歌唱的。

山歌紧唱声紧娇,三弦来和九龙箫,

三弦来和箫子曲,石板来踏万年桥。

见杨兆祯前书,所录台湾高雄美浓山歌。

妹相思——不作风流到几时?

只见风吹花落地,不见风吹花上枝。

见罗香林《粤东之风》。这是客家山歌,加三字头的七言三句式。三字头乃是起兴。更扩展到加七字、三字以为起兴:

竹叶撑船潇洒子,过台湾——

飘洋过海系艰难,郎使竹篙妹使桨,

过梁时节爱紧关。

客家山歌,还有五句七言两章成一首的形式。每章各五句七言,而头章末句与次章首句,重叠来连接。如:

走尽惠州并河源,井里烧火暗出烟,

新打茶壶得人锡,仔细看真系有铅,

只交人情莫交钱。

只交人情莫交钱,有缘总爱嫩娇莲,

灯草拿来整扫把,总爱有心慢慢缠,

缠来缠去就团圆。

这种“五句腔”,也是他处山歌的体裁。如李少陵所述湖南长沙的:

天上起云八角叉,满塘菱角开白花,

大江鲤鱼来散籽,燕子衔泥不衔沙,

皇帝老子养女看官家。

台静农《淮南民歌》第一辑,录情歌一一三首,除了七首之外,都是七言五句式。如:

三个乖姐一般齐,不知哪 2个是俺的?

俺的乖姐俺认得,咳嗽一声头一低,

那个小乖姐是俺的。

薛汕《金沙江上情歌》,也大多是七言四句成章。如:

曲子不消出钱买,大伙唱来大伙听;

雪山不老年年在,江水长流日日清。

也插入了长句,如:

三岁文来七岁武,七岁风流到如今;

双手拉着你的白布围裙双飘带,不说实话不放心。

也有活变为六句成章,而其句子基础,仍当视为七言:

小妹碟子装菜眼孔浅,小哥掉刀割肉图新鲜,

小哥出门就怕掉刀带,处处割下有情人,

拆不开的连夹棍,丢不掉的妹一人。

金沙江情歌,活变多趣,偶尔出现了十一言和十二言的长句:

曲子已经编得十多二十本,

只怕小妹胸中才度不高超。

妹昨晚阿哥把你全身全摸掉,

摸不着有情你家那颗黑良心。

薛汕指这种情形是:“大凡以七言为底,依着七言的节奏,作必要的震撼,不断地扩大。”这情形不是常态,因为超过了七言的长句,唱起来要费力多了。虽为长句,仍当视同七言,而把有些字当作衬字看待,就像弹词、鼓词唱本的写记方式那样。如弹词《绣香囊》:

咯吱吱

动石子响,

香车辗

青烟烟

得宝马欢。

绿草引

忙碌碌棒打黄

子,

莺无非是樵夫

乱纷纷扇扑粉

鬟。

蝶尽都是小丫

鼓词《子弟书》中的《赶靴》:

想我那靴子寻

放,

常只在橱柜内

受过远路风尘?

可怜他白净净的靴

路,

底儿踏这曲弯弯的

可怜他明亮亮的靴

风。

帮儿搪这冷凄凄的

甘肃、宁夏、青海的“花儿”,也是七言四句:

樱桃好吃树难栽,白葡萄搭起架来。

心里有话口难开,旁人上带个话来。

自不乏变化的句子:

薛仁贵避难者山神庙,

背手站,把家嘛是个想来。

多天是没见的小姊妹,

怀中抱,把眼泪是个淌来。

难得的是,“花儿”中,七言三句成章者很多:

刀刀切了白菜了,

洋烟把你吃坏了,

吃者人人不爱了。

七言两句式的短歌,各地都有。如金沙江的:

菜不合意不动筷,人不合意不开腔。

归绥情歌:

大青山上起了雾,哥哥正在为难处。

于是,谚语也就大可被利用来入歌了。如陕北之特名为“顺天游”者:

一句话来三瞪眼,三句话来一马鞭。

再看民谣的例子。如民国版河北《高阳县志》卷二:

潴龙河,大河道,

开了口,满地涝,

西王家庄的庄稼白闹了。

西王家庄,地势低洼,庄稼常被水涝。白闹,白白热闹了一场之意。这“闹”字有两层意思:力耕,或庄稼茂盛。

朵马儿骑上,枪背上,

高山顶上放几枪;

银钱衣物得到了手,

还有个大姑娘,抢在马上。(甘肃)

王亚平述。山顶放枪吓唬人,这土匪还算不怎么穷凶极恶,没有随便杀人。抢大闺女,就十分缺德了。

水涨,怕溺;

水退,怕干;

不溺不干,

还怕蝗虫到处窜;

终日里提心吊胆,

代人家种了活命仙丹,

家里头却只得薄粥三餐。(湖北崇阳)

去了个“伙计”,

来了个“你”,

都是中国的上眼皮;

“哑、哑”,中国不害怕。(东北)

杨集生述。俄国人初到东北,见中国人好说“伙计”;其后,日本人来,好说“你”;朝鲜人则说“哑”。依风露释:上眼皮,对上仰视,形容日俄战争前后,在东北的俄国人、日本人趾高气昂。那时,朝鲜浪人则漂泊行乞。

去的,牛拉车,

回来,车拉牛。

牛死啦,车卖啦,

拿个牛铃回来啦。(河南)

程梦锡述。战乱时,军队征发民车运输,情形惨苦。

新乡县,大改变,闺女娘们去打蛋;

一天不赚两千钱,回家浑身上下搜过遍。(河南)

徐芳述。新乡有个裕丰蛋厂,女工操作。从前,妇道人家除了农忙下田,哪有出外做工,且任人搜身的?

今天忙,明天忙,

忙了钱,去纳粮,

早上进城去,晚上回家乡,

一天挤个死,银子未完上。

联军来到了,希望销了账,

哪知他是活阎王,

要钱格外地在行。(江苏)

一九二五、二六年,孙传芳占据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称五省联军。完,完钱粮也。

张宗昌,吊儿郎当,

破鞋破袜破军装,

破肩牌,破领章,

下小雨儿住民房,

大姑娘儿、小媳妇儿没地方藏,

天天没粮,他找老乡。(北平)

抢了的,不要报,

莫抢的,不要笑;

等到冬腊月,

家家都要到,

除开碓子和磨子,

破铜烂铁一齐要。(陕西华县)

拟土匪口吻的霸道豪强。在陕西,在那么一两年,只要出了县城,四处都闹土匪,甚至白昼公然行劫。

荞麦面,白似雪,

做起粑粑黑似铁,

为不得人,敬不得客,

留在锅门口慢慢噎。(安徽舒城)

温家和述。“为不得人”,指苦食寒碜,只好偷偷在厨灶间吃。

明咧,小鸡跳咧城咧,

老牛崛 3起尾咧,

闺女小子全该起咧,

闺女起来纺个穗,

小子起来拾个粪。(河北高阳)

民国版河北《高阳县志》卷二。农家清晨。

死了丈夫莫怨天,

十字路口有万千,

东来的,西去的,

拣一个知心合意的。(江苏宝山)

林宗礼述。此谣各地都有,词句类似。

哎哟,青天皇天啰!

宝蓝玉色天。

衣服还没扪折,

被窝还没牵捵 4

人还没有认亲。(湖北武昌)

先母述。女嫁,未久,夫死,不知怎样哭法,而有此谣。捵,读若撑。《中华新韵》:“捵,拉长,扯也。”

十七嫁,十八寡,

二叔俱无家。

欲守节,恐失节,

瓜田李下。

要嫁,要嫁,实要嫁。(陕西华阴)

上当年有位朱夫子,

所生九子:

三子往东,三子往西,

那三子不知顺流何往而去?

这是一个老母猪,

生下了九个小猪。(山东荣成)

张玉芝《山东省渔民歌谣集解》:“本谣流行很广,但寓意不明。或系指文登县老母猪河而言,其上游,系由三干流、十八小支流会潴而成。南流由南山头入海。”

一路的姐姐路边行,你莫望我田里下力人:

黄日头晒得我不像样,黄泥巴糊得我一满身,

哪个庄稼人,不是那般形。(湖南湘潭)

萧静子述。那般,即这般。

请客莫要请女客,五十个当一百;

水缸里减一寸,马桶里满一尺。

说起话来,好似倒了一篓蛤蟆;

提到牲口,你屋里多少鸡?我屋里多少鸭?

提到儿女,眼泪鼻涕一搭。

送出村庄,走过两里路,

你就回头,我就招手,

一遍声音,

尽是莫怪莫怪,多谢多谢。(江西)

类此嘲谑的民谣很多。

袜子要白,鞋子要黑,

之乎也者,童生大爷。

三炮一响,跑朅看榜,

榜上耗得,忧得吐血。

进前门,怕有客,

进后门,婆娘又噘。

床上一摸,清钱二百,

背时的童生不得结。(湖北)

见张正藩《湖北民歌集》。朅 5,读若器,去也。耗,读若莫,无有也。《中华大字典》:“忧,音讴,愁也。”按,“忧得吐血”,是江汉间常有听说的口语。结,“了结”一词之略。这几个字眼,于乡土语言,极为传神。此谣嘲童生未能考上秀才。

初一场,初二场,

初三老鼠娶新娘,

初四神落天,

初五隔开,初六挹肥,

初七七元,初八完全,

初九天公生,

初十有食食,

十一请子婿,

十二查某子返来拜,

十三食湆糜配芥菜,

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暝,

十六相公生。(台湾)

场,指赌场。隔开,元旦至今,玩乐当告一段落了。挹肥,清除粪便于户外。湆糜,粥,喻肉食已尽。暝,夜。相公,指郑成功,他的生日并不是正月十六,民间这样说法,为的是闪避清廷的取缔。

头九暖,二九冻破脸,

三九四九,闭门操手,

五九半,冰消散,

六九七九,阳坡见绿,

九九八十一,穷汉顺墙立,

冷起也不冷,单害肚子饥。(陕西武功)

郭述仁述。九九歌,也是各地都有的。

辞灶,辞灶,新年来到,

闺女要花,小子要炮,

老头子要个大礼帽,老妈子要个手帕。

踢一脚,打一拳,

问你老妈子过的什么年?(山东临清)

张元亨述。类似者,各地皆有。

天爷爷,地奶奶,俺上南部做买卖;

发财不发财,三十日黑咧跑回来。

老婆呀,过年家,咱们买些吃的呀!

羊肉膻气牛肉腥,猪肉倒好没钱称;

菠菜灰气葱又辣,豆芽菜虽好没人掐;

核桃空空枣有虫,柿饼虽好没说成。(陕西长安)

头两句,本为起兴,却见天人一体的意念。地奶奶,句奇。买卖人,年三十是重要关头,忙到黑夜,才赶回家。末几句,有两种情况:一、贫乏;二、买年货的挑剔,只是掩饰。

老头子,七十七,大清早起来背个破粪箕,

东一趟,西一趟,遛了南墙遛北墙。

不问热,不问凉,一年四季吃糟糠;

旱烟袋,尺把长,枯槁烟叶吸得香,

走着哼,坐着哼,春夏秋冬不住声。

——小孩子,真淘气,吃喝穿戴要好的,

不上学,跑着玩,上学还得花大钱。

跑着玩,不正经,东拉西扯打马蜂,

闯了祸,没人缘,经官还得花大钱,

先去房子后卖地,老头子落个干生气。(江苏)

支梦瀚述。虽为老小对比,而起头与结尾,都落在老头子身上。勤巴苦做,直到老死,却落得不肖儿孙之奢侈浪费、倾家败产。这种大大教我们叹息的人生情境,是每个家庭都曾经历过的,可并非夸张描述。其叙说结构,很不寻常。

庄前屋,房后田,老实庄家只种田,

东庄田,西庄田,田中种的米、麦、棉,

有了米、麦、棉,就可赚到钱。

田就是钱,钱就是田,我下田,我赚钱;

下了田去就有钱,不下田去没有钱,

我希望大家都下田,我希望大家都有钱。(察哈尔)

宗丕风述。“希望”是新名词,似还未到庄稼汉口里通俗的称说。我这分析不一定对。目前,由于电视普遍,三四岁的小孩,也会提说许多新名词了。

关东城,八大怪:窗户纸,糊在外;

十七八的闺女叼着大烟袋;公公穿着儿媳妇的鞋;

睡起觉来头朝外;草苫房;篱笆寨;

烟囱安在墙儿外;养活孩子吊起来。(东北)

崔靖华述。末句,指悬于梁上而来回荡动的摇篮。

鞋也没有脸儿啦,钱也没有眼儿啦,

媳妇也没有6啦,烟袋也没有杆啦。

全国分裂,到处糜烂,也没有人管啦。

督军抗命,巡阁耀兵,也不算反啦。

日本夺去我国四省,也不为甚险啦。(河北定县)

张益珊述。把民初直到“九·一八”的时事,都讽说到了。脸儿,指鞋面前半部分,不仅女鞋绣花,男鞋也有“双梁”7。铜钱有方眼,铜元则无,故俗称铜板。《中华新韵》:“,妇女之发髻。”此字甚冷僻,但北方口语常说,人多以同音的“纂”代之。巡阁,指民初各省的巡按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