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五 孩子们的诗

儿歌是孩子们的诗。从孩子们的心性、生活、童话世界意象、游戏情趣以及儿童语言的感受出发,比起成人们的山歌、民谣,更要显得——

句式自由 结构奇变 比兴特多 声韵活泼

情趣深厚 意境清新 言语平白 顺口成章

随意唱来,其旨趣、结构的发展,常多出人意表。一句一句快乐地唱,下一句究竟要唱出什么?教人难以推理。儿歌所涉及的事物,宇宙人生,巨细无遗。辞章千变万化,而并不杂乱,它只是充分显示了孩子们生命成长的活力,从婴儿直到少年——心灵的嬉游。

试为例说。

(一)句式自由

儿歌句式,以整齐而有变化、活泼而无定式的句子为最多。

1.字句整齐的句式。如:

过新年,搭戏台,先生去,媳妇来。

新年过,拆戏台,媳妇去,先生来。(河北蠡县)

见黎锦晖、吴启瑞、李实《中国廿省儿歌集》。以下,凡未特予注明的,大半都是。

小鸡咯哒,要吃黄瓜;黄瓜有籽,要吃牛腿;

牛腿有毛,要吃仙桃;仙桃有尖,要吃狗肝;

狗肝有血,要吃蝴蝶;蝴蝶上楼,扒狗磕头。

(黑龙江)

曹景周述。

大雪霏霏下,柴米要涨价,

娃娃要吃饭,两口要打架。(云南昆明)

姜家庆述。

月亮出来圆圆,里面有个龙船;

龙船出来摆摆,里面有个奶奶;

奶奶出来烧香,里面有个姑娘;

姑娘出来梳头,里面有个小牛;

小牛出来喝水,里面有个小鬼;

小鬼出来点灯,烧你鼻子眼睛。(江苏淮安)

见薛建吾《江淮民间文艺集》。

猫儿猫儿躲得好,狗儿狗儿来寻咧。

鸡笼门儿开放咧,黄鼠狼儿来驮咧。(浙江杭州)

林辉述。

2.整齐而稍有变化。

排排坐,吃果果,

爹爹买的好果果,弟弟妹妹各一个。(浙江)

先萍藻述。

燕子鸟,尾巴长,舂谷舂米养姑娘。

姑娘不吃米,打你二十几,姑娘不喝茶,打你二十八。

蒜黄蒜割,气死尧婆;尧婆打鼓,气死老五;

老五敲梆子,气死刘家一巷子。(陕西长安)

见王霄羽《陕西谣谚初集》。蒜黄蒜割,布谷鸟声。陕西俗语称后母为尧婆。

小大姐,将十七,一心要吃肥母鸡;

肥母鸡下个蛋,一心要吃炸面;

炸面糊嘴,一心要吃牛腿;

牛腿有毛,一心要吃樱桃;

樱桃有渣,一心要吃他妈;

他妈瞪眼,多吃两碗。(辽宁)

曹国卿述。此系儿心嬉戏情趣,非真有“吃他妈”这种贪馋意愿。

豌豆开花紫溜溜,我娘叫我织缎绸,咯嘣!断了三根头。

我爹打我嫩脸皮,我妈把我卖到琉璃溪。

琉璃溪,是我家;关着门,筛芝麻。

筛罢芝麻去梳头,梳个头来光牛牛,

披个布衫遮日头,遮得日头高又高。

看见娘家柳树梢,柳树梢上鹦哥叫,

妈想闺女爹来叫,闺女想妈谁知道?(河南)

白华国述。

3.十分活变,无有定式。这类儿歌,太是例不胜举了。

歇歇,凉凉,

掉个枣子下来尝一尝。(广东)

廖铁真述。

姑娘别哭啦,

擦擦眼泪上车罢。(辽宁)

孙东衡述。

大姊绩麻妹纺纱,

哥哥,你去看花,我去泡茶。(广东开建)

一个粽子四只角,

解缚,脱壳,

糖蘸蘸,呃得咽落。(浙江新昌)

见朱天民《各省童谣集》。新昌风俗,过年必吃糯米粽,此指吃的过程。

好笑,好笑,真好笑,

讨个婆娘爹爹要,

我一不肯,又说我忤逆不孝。(湖南长沙)

龚先方述。

点点虫虫飞,两个虫儿斗嘴嘴,

大虫儿飞出田里,小虫儿满天飞,

——请你们不要把禾麦来弄萎。(湖南汉寿)

龚敬仪述。

燕子燕沙沙,特来到你家,

不吃你米,不吃你谷,

借你梁下作一个窝,

柿……(江西高安)

燕沙沙,三字用得美。柿,燕飞时声音。

板凳呀,劈柴,劈柴,

讨个老婆不成材,

爱喝酒,爱抹牌。

把那红书八字推下来。(湖北武昌)

李仲宽述。末句,指要离婚。

车水拔逐,犁田种谷,种些东,种些西,

种来磨粢与大哥吃;捣一捣,捣件破棉袄,

公公不了的,婆婆正好好。(浙江龙泉)

邢康文述。父母携孩子两手一伸缩,谓“拔逐”。做此游戏时,唱这歌。

行,行,行到街边捡个橙,橙好食,又好甜。

坐,坐,平平坐,等米过,米唔 8过,

姊夫挑担油过,给人唔给我;

——生个孩儿,将来也是没有凳坐。

见朱天民《各省童谣集》。唱这歌,使小儿安坐。末两句,是讥讽。

(二)结构奇变

儿歌的结构,异常多彩多姿,其旨趣与德行的发展,影响到遣词造句,常常出人意表,正是夏云多奇峰,舒卷任飘逸。

一根扁担闪悠悠,挑担白米下泸州,

泸州爱我好白米,我爱泸州好丫头,

有钱买得两三个,无钱急得眼泪流,

眼泪流在石包上,石包开花结石榴。(四川成都)

魏康健述。末句出人意表。

弹粮鸟,滴滴音,买花线,穿花针,

做花鞋,送母亲。母亲会打铁,

打把扇,送姐姐;姐姐会铰花,

铰把叉,送亲家;亲家会叉鱼,

叉了一只大塘鱼,公吃头,婆吃尾,

中间段,藏上楼;猫儿拖上屋,鸟儿拖上天,

公问爻,婆抽签,儿子媳妇叫皇天。(安徽婺源 9

打铁,打出了扇;铰花,铰出了叉,这是岔趣的发展。自“亲家会叉鱼”的下半截,也是来得出人意表。

鸦雀板板出,孩儿去读书。读书难写字,回去学道士。

道士难敲鼓,回去学挑土。挑土难上坡,回去学补锅。

补锅难得喊,回去学打伞。打伞难挨马,回去学打卦。

打卦难拘腰,回去学丢刀。丢刀砍死人,各艺学不成。

回头想一下,又去学弹琴。弹又弹不够,回去学讨口。

讨口难得站,回去学卖饭。卖饭难得添,回去学卖烟。

卖烟不赚钱,回去学挑盐。挑盐压死人,各样干不成。

(四川)

贾西乙述。讥人无恒心,又乏干劲。是连锁、岔接的形式,下句都接得出人意表,末四句尤然。

今朝巴,明朝巴,巴到三十晚上卖梅花,

卖花不剩钱,顺便看看她。(南京)

末句,出人意表,而淡淡言之。

扯罗罗,拉张张,他家有个大姑娘;

多大啦?十八九,昨天给他女婿才背走。(河南汝南)

邓国祥述。末句急遽结束,是女性应有的归宿,就无突兀之感了。

红袖头,绿里子,养个姑娘换饼子,

饼子换了大家吃,针头抹线娘着急。(湖北)

杨东昶述。女儿许嫁、订婚,男家奉喜饼为礼,女家以遍赠亲友,是婚礼中重要行事之一。末句,为女儿嫁后的才能着急,体味深刻,令情境一变,由喜而愁。

柏子树,柏子丫,柏子树下一个苦人家:

生个男,会管家;生个女,会挑花,

一挑挑到三十日夜下,称称,半斤四两花。

爬上树,采朵梅,看着婆家送轿来,一脚两脚跳下来。

哥哥驮上轿,弟弟送到观音庙,

观音庙后一条蛇,绕来绕去捉蛤蟆,

蛤蟆捉到吱吱叫,观音菩萨看着迷迷 10笑。(安徽绩溪)

自“会挑花”起,每句的承接都难以捉摸,词句的展开,但凭着孩子们心灵嬉游的情趣,一味信马由疆。下首也是。都出自朱天民《各省童谣集》。

咪咪猫,瓦上跑,哥哥回来打嫂嫂,

嫂嫂打不过,床上坐一坐。

张大嫂,来劝劝,踏落一个脚趾头,

李大嫂,来劝劝,踏落一个奶奶头。

脚趾头,挂在前门头,奶奶头,挂在后门头。

和尚走过哈哈笑,道士走过打虎跳,

叫化子走过,还道一个肉馒头,含糊一口,一股奶腥臭。

(浙江杭州)

韭菜花,满地铺,金担银担嫁小姑。

小姑命不好,一嫁嫁个驼背佬,

上床又要背,下床又要驮,

隔壁邻家莫笑我,前世姻缘没奈何。(浙江海盐)

婚姻太不如意了,但并不埋怨,见德行。

小鸭子,井台卧,

哥哥打水我挑着,

嘎嘎!压死我。(河北)

李素若述。也是受苦而不埋怨。

(三)比兴特多

儿歌的头两句,少有不以起兴来引发。从前有人忽略了这一点,还责备孩子们莫名其妙,为什么老把不相干的词句拉扯到儿歌里。殊不知儿歌若无起兴,就难于唱出口来,也大大减低了嬉戏的意趣。

羊,羊,跳花墙,抓把草,喂你娘。

你娘不在家,喂你奶妈妈。(河北)

高积亭述。

小驴儿,跑得快,

一张桌子八碗菜。

叫小三,提酒来,

你一盅,我一盅。

咱俩拜成干弟兄。(河南叶县)

杨宝三述。

瓦雀儿,飞过江,

轿来等,船来装,

金子簪儿十八双。

哪双好?双双好,

一双送姑婆,一双送表嫂。(江西安福)

张国威述。

铜杆,铜杆车车;

麻杆,麻杆车车;

车来车去,看见爹爹。

爹爹问我几岁?隔壁幺官同岁。(四川成都)

史绍芬述。从末句见出,虽是口头语的白描,用字很简炼。

棘针 11树,棘针多,俺娘养我招事多,

我是哥哥小妹子,我是嫂嫂搅挶花,

搅东家,搅西家,搅得邻家不说话。

(山西晋城)

焦士亨述。挶,字书所无,系方言杂字,形容搅混之甚。应为“局”字,俗有“搅局”说法。

《月光光》的儿歌,是南北各地最普遍流传的。由于春夏的月夜,孩子们多在户外游戏,月光之下,处处都蒙上一层轻纱似的美。这类儿歌,从前我们未经深察,总还以为是对月亮的赞歌,把它统归类于“月歌”——其实,它只是借月为起兴而已。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南塘。

马贤走,踢着狗;狗仔狺狺吠,

一个老伙仔偷折稻穗。

折几穗?折三穗。一穗挨,一穗曝,

一穗鸟仔食落腹;公仔围,婆仔缚,

公仔食一碗,婆仔食一碟;公仔断手,婆仔断舌。

(台湾)

见吴瀛涛《台湾谚语》。贤,很会之意。老伙仔,即老头子。传说,此歌头四句,是郑成功在台湾时所流传的。台湾的这类儿歌,头四句大多是这样的,以下的句子,则起了变化。李献璋《台湾民间文学集》录得七首,吴瀛涛《台湾谚语》录有三首。注意地来采集,全台湾应不会少于五十首。

月光光,吵凌乱,凌乱响,买小娘。

小娘啦?小娘归间养妮罢。妮啦?妮放鸭罢。

鸭啦?鸭生卵罢。卵啦?卵被客人吃么罢。

客人啦?客人上山采柴罢。柴啦?柴烧灰罢。

灰啦?灰荫田罢。田啦?田被大水拖走罢。

大水拖得姊姊门头过,姊姊一铳打上天;

天里火烧屋,卡到妹妹打哭六。(江西玉山)

傅正述。此首主要是对口歌的游戏。“啦”“罢”二字的口气,有点特别。“水拖走”田,造句也很别出。末四句接岔的口气又大变了。“卡”“六”字,未知系讹写,还是表音的借字?

月光光,夜光光,

唆啰树 12上好装香。(湖南浏阳)

苏仰如述。此首特短,也许采集不全。

月光光,晒地堂。年卅晚,摘槟榔。

槟榔香,买紫姜。紫姜辣,买蒲达。

蒲达苦,买猪肚。猪肚肥,买牛皮。

牛皮薄,买菱角。菱角尖,买马鞭。

马鞭长,顶屋梁。屋梁高,买张刀。

刀切菜,买箩盖。箩盖圆,买只船。

船没底,浸死蛋家仔。(广东番禺)

余富夏述。广州一带的《月光光》儿歌,起首四句都是这样。以下,就歧出多变了。

赞美月亮来为儿歌的起兴,不必都唱“月光光”,略举几个趣例。

老母儿爷,亮堂堂,开开门,洗衣裳,

洗得白,浆得白,寻了个女婿不成材,

又喝酒,又斗牌,气得老母起不来。(河北保定)

杨庆祥述。俗认月亮是阴性,又当尊称,故称“老母儿”,像好多地方之尊为“月奶奶”样。爷是神佛尊称,如天老爷、佛爷、关老爷,而不必有男女、阴阳的性别。浆洗衣裳,分明是譬喻,隐指一个很能干的女子。可惜女婿不成材。此首兴、比、赋的手法都有了。

月奶奶,明晃晃,开开铜门儿洗衣裳,

读诗书,念文章,看看排场不排场?(河南西华)

杜同力述。

月光公公,担担水桶,

水桶耳上一根葱,拿到广东。

广东一包盐,拿到县前,

县前一只鼓,打到吉安府。(江西吉安)

张国威述。称月为公公,倒是少有的。此首儿歌,在江西瑞金则唱为“月光董董”,以下词句略异。

月亮哥,满天梭,打铜锣,唱广歌,

不是爷娘告诉我,是我聪明会唱歌。(湖北汉阳)

黄朴述。江汉地区,凡经营外来的百货业,称“广货店”,则广歌应指南方的歌腔。

月亮爷,丈丈高,骑白马,拿大刀。

刀儿快,切青菜,青菜青,买个弓。

弓没弦,买个剑。剑没刃,买个囤。

囤没底,洒了谷子漏了米,

张家娃子回来打死你。(陕西长安)

称公、称哥、称爷的不同,或由于当地语词之异。也由于孩子们童话世界的情趣,把月亮看成任何的身份都可。

(四)声韵活泼

在听摇篮曲的时期,婴儿哪能听得懂妈妈唱些什么字眼,而只是受到那歌唱呵哄、抚慰的声音,充满了疼爱的、有韵律和节奏的催眠。当他饥渴、大小便、身体不舒服、疲乏思睡的时际,这声音伴着抚慰的动作,还有妈妈的面容,马上就来到他跟前了,孩子得到满足、舒适与安全的感受。

怀抱中的婴儿,他喜欢听大人哼哼唱唱。对他说话也罢,念首诗也罢,读篇古文也罢,当然是以唱儿歌为最好。妈妈唱的摇篮曲尤为亲切。孩子长大,到得自己能唱的年岁,必得是声调活泼,韵脚相应,这样的歌他才听得有意思、唱得顺口。我们确确实实可以说,声韵不叶和的儿歌,几乎没有。或有极少数的儿歌,没有押韵脚,但也会押头韵,或押中韵——句中之韵。更有部分儿歌,头韵、中韵、尾韵,都没有押;但字句的排列,却显着韵律和节奏。

鸦鹊鹊,白肚皮;黑鸟屎,泻我衣,

我家没有妻,啥人替我洗?(浙江)

一韵到底。以下《摇呀摇》《人背时》《白菜叶》三首,皆是。

摇呀摇,摇到西湖桥,白米饭,肉汤淘,

酸菜子咽,肚里嘈,咸鱼子咽,好吃得熬。

(湖南长沙)

余克剑述。西湖桥,在长沙南门外,是河米趸集之处。嘈,作“饿”解。熬,与“很”同义,这字用得俏皮。

人背时,鬼推磨,

黄鼠狼爬到鸡笼上坐。(湖北保康)

邓棘梦述。

白菜叶,薄得多,十个手指拈埋,都不够一搓。

天光到黑,搓了白菜叶,丢下菜篮见哥哥,

哥哥唤我食碗饭,嫂嫂话我食得多;

嫂嫂眼睛瞧我,白白下,还要噜噜苏苏。(广东曲江)

见朱天民《各省童谣集》。

正月半,二月半,家家人家放少火。

别人家的菜铜钱大,我家的菜盘篮大,

别人家菜烂去了,我家的菜卖去了。(江苏南通)

朱一才述。农人每逢元宵傍晚,以草束为把,燃之为戏,名“少火”,唱此为祝。孩子们也跟着唱熟了。头二句末字相同,第三句不押韵。四五句末字,六七句末字,各别相同,也不押韵。全歌七句,四个“菜”字、七个“家”字的贯串,使得声韵活泼。

小黑驴,跑得快,拉下桌子摆上菜,

小妮啊!装酒去,请你姑父两口去。(山东济南)

上下截换韵,换得轻易自然。

拜,拜海棠,海棠跪,月牙对。

黄金伞,绿包被;绿线黏着,棉线连着,打个疙瘩缠着。

缠的谁家?缠到马家,马家的闺女要出嫁,爹陪箱,娘陪柜,嫂陪送花鞋十二对。(安徽宿县)

变韵极灵活。

摇橹咿呀!

撑船河下,河下涨水,装担糯米,带袋麻粢,

看看丈母,丈母不在家,两个姨姐洒杯茶。

什么茶?花生豆子茶。

切冬瓜,切西瓜,切到婆婆手指丫,

梳不得头,戴不得花,抱不得孙儿,走不得人家。

(江西南昌)

第三至第六句不押韵,但这前六句,句子整齐排列,而意境连接,引来以后的同韵句子,况头二句跟后半截,又句句押韵了。

张大嫂,李大嫂,上南园,摘豆角。

雨下了,往家跑,满身衣服浇湿了,

地也下湿了,鞋也拔掉了。(黑龙江)

三四句不押韵。头二句“嫂”字,隔着三四句,与以下每句都紧紧押着韵。13全歌深相呼应。

好啊好,好啊好,上村南,去割草,

拾了件大棉袄。穿上罢,怕虱子咬;

搁下罢,怕贼偷了;当了罢,怕当丢了,

——这件衣裳愁杀我。(河北获鹿)

此首声韵很有劲道,而末句不押韵,且全为说白口气。

(五)情趣深厚

孩子们的心,对万事万物都保有着好兴趣。且以为那万事万物的本身,也皆拥有着浓厚的兴趣。除非害病,身子没劲,孩子们少有索然寡味的时候。所以,但凡唱起连锁的逗趣歌来,能够产生出一连串绵绵不断的句子。事物的“联想”与语音的“联响”,兼而有之。三四岁的儿童,于是就有了信口作歌的本事。

小猫小猫快乐多,吃饱了饭,咪呜咪呜唱山歌,

桌上看见一只泥老虎,摸摸胡须叫哥哥。(陕西长安)

王望述。

小金鱼,口噙香,摇摇摆摆过大江。

我问金鱼哪里去?东海岸里朝玉皇。

玉皇爷,会铺云,云彩底下莲花盆,

莲花开哩千千朵,烧香补火都是我。(河南辉县)

瑞光述。

罗锅子桥,一磴儿倒比一磴儿高,

灯笼儿闸草水底儿漂。金鱼儿咬着银鱼尾儿,

大肚子的蛤蟆,哇儿呱哇儿呱地叫。(北平)

关瑞述。

一股烟,冒上天,

花落茄子子落边,

三个姑娘度花圈。

大月亮,小月亮,哥哥出来做铁匠,

铁匠高,打把刀,刀又快,切韭菜。

韭菜绿,切猪肉,猪肉甜,变只船,

船落底,淹死娃娃赔不起。(云南安宁)

马梦良述。

小蜘蛛,夜夜游,公点灯,婆上油,

打泼了油,赖老球。老牛,老牛!

叫你骑马,你要骑牛,骑牛告状,告到和尚。

和尚念经,念到观音,观音射箭,射着老虎。

老虎张牙,咬着白蛇,白蛇钻草,一棍子打跑。

回去告诉娘,娘说打得好。又去告诉嫂,嫂说:

买两只老母鸡,补一补后脑。(江西南昌)

萧棘父述。见儿童嬉乐心情。

喔囝囝,蛋蛋壳,花肚皮,踏水车。

水车园里一条蛇,游来游去捉蛤蟆。

蛤蟆捉勿着,野菱触只脚,三官堂里讨膏药。

膏药讨勿着,烂脱半只脚,半只蒲鞋正好着。

(江苏吴江)

孙本文述。“水车园里”,这情境好耐人想味的,哪管烂得只剩半只脚呢?仍然跳跳蹦蹦,意趣不衰。非是儿歌夸张描写,孩子们心性确系如此。但看群儿嬉戏,如有一人为跛脚,当人人玩到“忘我”境界时,是不会记起人群中还有跛脚存在的,尤其是那残疾者的本身——这显示,当此忘我时际,他心理上毫无残疾的阴影。而其他时候,多少是要蒙上些阴影。

丫鹊鹊,尾巴长,初一初二嫁姑娘。

姑娘矮,像只蟹,蟹脚黄,嫁凤凰,

凤凰飞,嫁金鸡,金鸡叫,嫁只猫,

猫勿响,嫁秀才,秀才丑,嫁只狗,

狗会咬人,嫁个黄胖道人,

道人勿吃荤,夹毛猪头囫囵吞。(江苏南汇)

见林宗礼《江苏歌谣集》。是要嘲笑某个女孩吗?还是童话世界的意象发展?更也是唱歌娱乐的情趣,推动着这些句子,定要这么层层前进不已。末句,是江南儿歌常有的嘲谑。

东头牛来哩,西头马来哩,张家大姐家来哩。

带格底花?带格草花,牛虻踏煞老鸦。14

老鸦告状,告到和尚。和尚看经,看到观音。

观音射箭,射到河蚬。河蚬唱歌,唱着大哥。

大哥开门,开着差人。差人挑水,挑着小猪。

小猪扒灰,扒到乌龟。乌龟放屁,弹穿河底。

买块牛皮,补补河底。(江苏常州)

见伍稼青《武进礼俗谣谚集》。与前举江西南昌“小蜘蛛,夜夜游”是同形式的连锁歌,特点在头三句的情味。

正月人客多又多,掏出铜钱买苹果;

苹果烂腐呵,还是买青果;青果两头尖,还是买荸荠;

荸荠扁渣渣,还是买甘蔗;甘蔗节打节,还是买广橘;

广橘八瓣生,还是买金买;金买嵌牙齿,还是买桃子;

桃子半边红,还是买滴红;滴红大舌头,还是买梨头;

梨头一根柄,还是买水菱;水菱像元宝,舂舂年糕。

(浙江宁波)

丁珩述。丁氏夜读拙著《中国歌谣论》的儿歌篇,一时兴起,笔录其儿时所熟唱的歌,频频起床凡三次。青果即橄榄,金买即石榴。滴红,读如吊红,似柿,长圆形。,音“块”,年糕之类。以宁波乡音,拟儿语腔调念唱,方见韵味。

公鸡咯咯儿,要吃黄瓜;黄瓜拧种,要吃烙饼;

烙饼嫌干,要吃面汤;面汤不烂,要吃鸡蛋;

鸡蛋没皮儿,要吃甜桃儿;甜桃没核儿,要吃牛犊儿;

牛犊儿一瞪眼,要吃七个碟子八个碗。(北平)

黄熙熙述。拧,“倔强”义,因引申为扭结不直貌。牛犊瞪眼,正是儿心观察所得。

(六)意境清新

赤子之心所设想的一片天真、纯情、美好,童话世界的感受,与诗意清新的境界。

鸡公拍翼鸣,鸡婆鸡儿侧耳听,

鸡母回头告鸡儿,你爹啼得好长声。

童话世界的感受。鸡群生活也就是这样。

小猫咪,过河西,跟奶奶,吃东西,扯花布,做花衣。

(安徽)

小小子,坐在门前哭,哭着喊着要媳妇。

要媳妇干吗?做鞋做袜,点灯说话,吹灯打架。

(北平)

岂非一片天真。

风凉簌簌,牌门搁搁,老蚕豆剥剥,富贵人家无我福;

搀郎郎,匍地地,15带朵棉花孵小鸡。16(江苏)

清贫自安的愿想。

大鱼勿来小鱼来,小鱼勿来虾蟹来;

虾蟹来子小鱼来,小鱼来子大鱼来。17(江苏苏州)

辩证的、相对的情境。

小姑娘,捶衣裳,

棒槌搁在石台上,衣裳晾在竹枝上。(察哈尔宣化)

后两句,隐现出一种境界。

唱支曲,解心宽;挑担箩,上高山。

高山顶,石凳石栏杆,

栏杆上,一盏油,拿给嫂嫂对梳头,

前面梳个盘龙髻,后面梳个插花头。(安徽绩溪)

意境舒泰。

荡荡手,大街走,

请朋友,吃老酒。(浙江杭州)

更见舒泰、悠然,而且人我共悦。

囡转娘家脚头轻,

微微细雨也是晴,

乌天黑地也是明。(江苏)

境由心造也。

(七)言语平白

孩子们的语言,是寻常的,简单的,朴素的。结构为儿歌,句句话都现出笑意,脱不了儿语的口气,也都关联着日常生活。没有花言巧语,自也不会咬文嚼字了。

牵梭罗,卖果果,果果甜,吃黄连,

黄连苦,吃豆腐,

豆腐一包渣,吃打打哈哈。(湖南汉寿)

末句,“吃了打哈哈”之意。

红公鸡,绿尾巴,一天到晚不归家,

晚上家来,还要吃个牡丹花。(江苏镇江)

“晚上家来”,正是口语简捷的语法。

小牛犊,跑得快,拉上桌子摆上菜,

你一盅,我一盅,咱俩拜个小弟兄。(河北束鹿)

边恒述。

咪咪猫,上高窑,金蹄蹄,银爪爪,

上树树,捉雀雀,

仆辘轳 18都飞了,把老猫气死了。(陕西三原)

焦毓瑛述。咪咪、蹄蹄、爪爪,是儿语口气。仆辘轳,状声。

大狸猫,你别叫,水也你不喝,饭也你不要,

一心想吃大家雀,再不就抓大麻耗。(黑龙江)

大麻耗,麻老鼠。六句,纯是说白。

蒙蒙苍苍,狐狸栽秧,

老猫紧紧躲,小猫来找啦。(云南蒙化)

张四维述。蒙蒙苍苍,草木茂盛貌。

三岁伢,会栽葱,栽葱栽在河当中。

过渡的,莫伸手,等葱长大,开花结石榴。

(湖北黄陂)

李逢时述。江汉地区孩子们,少有没唱过的。结石榴,形容葱老结籽;也有岔趣在。

红萝卜,甜又甜,看到看到要过年,

妹妹要戴团团花,弟弟要穿排排钱,

妹妹要做新鞋子,弟弟要买新帽子,

急得爸爸妈妈作难死。(四川重庆)

刘伊凡述。年关情景,平平道来。

打箩箩,箩面面,黄面窝窝你掰掰,

枣是甜的,面是黏的,孩吃了玩去。(山东泰安)

张永善述。也是平平道来。末句,描摹出口语的情味。

当,当,当!有个小孩要吃糖,

没有给他买,哇呀哇呀哭一场。(辽宁)

(八)顺口成章

儿歌句子,思想的理路跟成人是不一样的。凭着孩子们的趣味,或因于生活的感受,或依循着小天使们心灵的嬉戏;遣词造句,顺口搭白,说着说着,唱着唱着,就形成了一首歌。长短不定,句式不定,结构也都不一定。高兴怎样说唱,就怎样说唱。母姊们的传唱,其中自也有大人的创作与修改;但必得孩子们乐意常常在唱,词句的浮动走移渐渐定型,才自自然然地流传开了。

这里,王素存关于儿歌创作过程的分析,其意见值得录述于本书。他说儿歌有两种:其一,是大人作成,教儿童唱的。其二,由儿童创作,由儿童修正的。他陈说后者的情况是:

谚云:“大人不言,小囡不语。”这种儿歌,是大人心声的反映。是大人对于事物常常在说,儿童听得耳熟了,与大人起了共鸣,也就不时提及,顺嘴唱出而为歌,主要的是顺口。假如第一个唱的不顺口,附和的就加以修正,直到众口一声为止。(见所著《南京话》第四篇《儿歌》稿本)

凡按,附加修正,也引起了衍变,本书所收好些同类异辞的儿歌,即是其例。衍变的部分之能够成立,也就是要获得众口一声的唱说。

每首儿歌,是必都涂满了孩子们喜爱的色彩,成为孩子们群体的传承。

蚂螂蚂螂过河来,

吉留吉留摔锣来。

民国版河北《昌黎县志》卷五:“昌黎土语,以蜻蜓为蚂螂,以蝉为吉留,儿童顺口而言,无所命意。”其实,在孩子们的心理上,这歌是大有命意的——童话世界的意象。

走东家,走西家,

浆水缸里起白花。(甘肃临洮)

王树民述。泡酸菜的缸,叫浆水缸。

摇摇船,摇到外婆家,外婆留我吃碗茶。

茶呀茶,茶在山上开茶花,

水呀水,水在河底结莲花。(浙江萧山)

母亲怀抱小孩时所唱,逗起他喜走外婆家的愿望。外婆在儿心的意象,是无尽的爱与喜悦。

小大姐,过河来,买绒线,送花鞋,

公一双,婆一双,小姑娘没有再想方。(江苏六合)

见朱天民《各省童谣集》。想方,是“想方设法”的略语。

老鸦落在一棵树,一张开口就招呼:

老王,老王,山后有个大绵羊,

你把它宰了,你吃肉,我吃肠。(北平)

恶鸡婆,打大锣,打到乌江河;

螃蟹夹到你的脚,呜的啊哟呜的哟。(贵州贵阳)

寿生述。恶鸡婆,骂坏脾气的妇人。又转变为孩子们嘲笑孩子的话头。女孩好羞好恼好哭,所以成为小男生们的嘲笑对象。

菊花菊花开开,板凳板凳歪歪,

天刮风,娃凉快;天下雨,娃回来。(河南)

张帆述。

老王,看羊;看羊不饱,搂草;

搂草不多,刷锅;刷锅不干净,蔓青 19

蔓青不甜,赌钱;赌钱不赢,点灯;

点灯不亮,烧炕;烧炕不热,跑儿南河里变个大花盖儿鳖。(山东泰安)

谷源环述。儿心所见,人生的不尽如意。且请诗人来欣赏这末句的韵味。

蜗牛,蜗牛,屋子背着走,

没有什么,身子伸在外头,

碰着什么,赶紧躲在里头。(陕西合阳)

见王霄羽《陕西谣谚初集》。

烟子烟冲天,大郎骑马二郎牵,

牵在河边看龙船,

龙船破,喊家婆,家婆挑水桥上过。

桥,桥,二重桥;二,二,张老二;

张,张,苦麻秧;苦,苦,牛屁股;

牛,牛,梭乐球;梭,梭,燕子窝;

燕,燕,扯红线;扯,扯,金刚扯;

金,金,吕洞宾;吕,吕,铁拐李;

铁,铁,肚里铁;肚,肚,瓜葫芦;

瓜,瓜,吹唢呐;吹,吹,吹得鼻子灰。(湖南龙山)

李丙炎述。这可能是七八岁的孩子创化出来的连锁歌。何以认定为七八岁?因为这些名物,太小的孩子不知道。而七八岁的孩子,语言能力既已十分发达,他常自己跟自己说故事玩,也使用一连串的句子来编歌,唱着自娱。起首六句,应是大人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