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理划定收费与免费的界限
北京大学王子舟教授将图书馆的收费区分为两类:制度性收费与非制度性收费。制度性收费指为了防止资源滥用及有效管理图书馆而从制度安排上确定的一些收费项目,如办证费、超期罚款、损失赔偿金等。非制度性收费可分为与业务无关的收费和与业务有关的收费两种。与业务有关的收费项目包括复制、联机检索、代查代译、定题服务、课题查新等。[18]
在众多“免费对收费”的讨论中,笔者倾向于“边际成本”说。图书馆的投入有前期投入和边际投入两种。前期投入不以特定的读者为对象,如购置书刊和设备、建设数据库或以年费形式购买数据库的使用权等,投入金额不会因读者量的增加而提高,读者量越大,资源所发挥的效益就越高。边际投入指为个体读者服务需要额外增加的成本,如剪报服务、定题服务、以流量计算的数据库使用等,读者量越大,投入成本越高。笔者认为,为了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如果边际成本较低,应坚持免费服务的原则;为了“更加公平地提供服务,杜绝因免费服务所可能造成的浪费”[19];如果边际成本较大或存在着这种可能,可适当收取费用。正如印度学者库特(Coote)与贝茨洛(Batchelor)指出的,图书馆收费的目的是使服务对读者更加重要[20]。
下文以“边际成本”说分析一下图书馆中的收费问题:
(1)国内图书馆在办证时一般要收取工本费、押金,验证时收取验证费。由于我国信用制度尚不完善,读者在借阅图书时的某些不诚信行为缺乏有效的社会监控机制,因此图书馆收取适量的押金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工本费与验证费,从“边际成本”的角度考量,笔者认为不应收取。发达国家的图书馆基本上不存在这两种收费项目,只有在补办证件时才向读者收取少量费用。以工本费为例,设备、软件、人力等均属于前期投入,不会因读者人数的增加而提高,而且这笔费用由财政资金支付,读者证的边际成本也只是一张薄薄的纸片,价值不过几分钱,收取5~10元的费用明显不合理。验证的目的是为了更加科学地管理读者信息,几乎不存在边际成本问题,因此收取验证费也不合适。
(2)向读者收取复印费容易被人们接受。尽管复印的成本很低,如一张A4纸黑白复印的成本不到1角,但如果免费提供给读者,就会出现恶意侵吞公共财产的行为,造成边际成本的提高。笔者在中文报刊部工作时曾遇到一位读者,当他问及复印费时,工作人员只是简单回答了一句“五角”,由于该读者误将单页复印费用理解成了总费用,先后复印了十几篇文章,多达数十页,直至结算时才发现了这一问题。
(3)据美国教育统计中心2002年2月的数据显示,在美国接通互联网的公共图书馆中,83%的图书馆都为读者提供免费上网服务。[21]笔者在深圳、香港和澳门等地的图书馆参观时亦了解到,读者上网一律免费。相比之下,我国内地许多图书馆都将上网收费作为一项创收手段,费用从每小时1元到5元不等。笔者认为,电脑设备与上网费用已由国家财政资金支付,目前多数图书馆的网络与数据库实行的是包年或包月制,不存在每增加一个读者就提高服务成本的问题,因此不宜收取上网费用。
事实上,就某些看似合理的收费,如过期罚款,虽然不收取可能会造成边际成本的提高(如读者长期不还图书,致使图书遗失或损毁),但收费同样存在问题。图书馆是事业单位,不是法律授权的可以对市民进行经济处罚的法律主体,为了规避法律责任,一些图书馆改变了对过期罚款的称呼,如杭州图书馆称之为“书刊误期费”,深圳南山图书馆称之为“图书逾期滞还费”,《北京市图书馆条例实施办法》称之为“滞还费”[22]。笔者认为,从读者的角度讲,称呼的不同并没有改变收费的事实。实际上,“fine”(罚款)一词在国外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中从未消失过。但是,收取罚款未必能起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广州图书馆规定,普通中、外文图书过期每天需交滞纳金1角,以此计算,一本书一个月需交纳3元,半年需交纳18元的罚款,对于经济不太困难的读者来说,如此微薄的罚金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广州图书馆在每年宣传周咨询日的当天不向读者收取滞纳金,于是就有了“借书不还,苦等大赦:因为这天不用交滞纳金”,“一位读者漏了还书竟说:明年咨询日再来”[23]。因此,收取过期罚金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国内外一些图书馆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如中山大学东校区图书馆对逾期无力支付违约金的学生以提供义务劳动代替罚金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违约要承担责任”的教育;日本东北工业大学图书馆规定,所借图书过期的处罚手段是图书累积超期11天以上30天以下,停借一周,超期30天到60天之间停借3周,超期60天以上停借5周[24]。
在图书馆中还有一些与业务无涉的经营项目,即“非制度性非辅助类收费”,如出租馆舍、开办公司、举办展销会或招聘会等。此类收费项目被某些学者斥为“不务正业”,笔者对此不敢苟同。早在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县的一批下层士绅就集资“三百金”创办了“心兰书社”,并用剩余资金购得田亩,在未从政府取得分文资助的情况下,靠经营田亩所得收入维持书社的正常运转。[25]改革开放30年来,“非制度性非辅助类收费”作为图书馆的主要创收渠道,在我国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对于稳定队伍、促进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7年广州市事业单位工资套改以前,扣除各项税费后一名中级职称馆员每月仅能从财政拨款中得到全市平均工资的1/2~2/3,即使工资套改以后,公共图书馆仍需要自行解决数额不小的资金。“非制度性非辅助类收费”不涉及公益服务,并可市场化运作。如果处理得当,不仅不会出现某些学者所担心的影响图书馆正常业务开展的情况,反而能够为图书馆聚集人气,提升图书馆的知名度,实现事业与产业双赢。例如,图书馆并不是每天都利用报告厅开会或举办活动,在报告厅空闲期间出租给社会机构,让他们举办一些健康、合法的活动,对图书馆而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在美国,出租场地和设施属于图书馆向社会提供的一项基本服务,并没有学者对此提出异议。
[1]程焕文,潘燕桃.信息资源共享.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2~36
[2]于良芝.图书馆学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37
[3]付跃安.也谈“用户永远是正确的”.见:刘洪辉,叶敏.公共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47~51
[4]程焕文.用户永远都是正确的.图书情报知识,2007(1):6~8
[5]付立红.企业使命管理.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1):21~22
[6]Susan McKnight,Mike Berrington.Improving Customer Satisfaction:Changes as a Result of Customer Value Discovery.Evidence Based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Practice,2008,3(1):33~52.
[7]About the Library(Library of Congress).http://www.loc.gov/about/,2008-07-11.
[8]MHLS—Sample Mission Statements.http://midhudson.org/department/member_information/missions.htm,2008-07-11.
[9]San José Public Library—Mission,Vision,Values.http://www.sjlibrary.org/about/sjpl/vision.htm,2008-07-12.
[10]Vancouver Public Library—Mission,Vision & Values.http://www.vpl.vancouver.bc.ca/about/cat/C445/,2008-07-12.
[11]HKUST Library Mission Statement.http://library.ust.hk/info/mission.html,2008-07-12.
[12]博斌.我国保险企业使命陈述的实证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7(7):117~120
[13]广州图书馆2008年业务指标动态统计汇总表
[14]黄纯元.知识交流与交流的科学.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187~203
[15]范并思.公共图书馆精神的时代辩护.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2):5~11
[16]张鸣.美国参考馆员行为规范浅析.河南图书馆学刊,2004(5):21~24
[17]张靖.IFLA知识自由政策之知识自由声明分析.图书馆,2005(5):15~18
[18]王子舟等.图书馆如何重塑自身的公益形象——有关图书馆收费问题的讨论.图书馆建设,2005(6):5~11
[19]顾敏.21世纪初图书馆的十大变换化管理.图书情报工作,2007(12):39~43
[20]Amritpal Kaur,Sarita Rani.Marketing of 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Product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of Punjab and Chandigarh.The Electronic Journal of Academic and Special Librarianship,2007,8(3).
[21]邓彦.图书馆发展志愿精神略论.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4):3~6
[22]王春生.对高校图书馆借阅工作中收费问题的几点看法.全国新书目,2006(7):69~70
[23]一位读者漏了还书竟说:明年咨询日再来.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2-06/03/content_369800.htm,2008-08-07
[24]杨晓红.日本东北大学图书馆的服务特色.图书馆,2006(4):114~116
[25]邓利萍.“心兰书社”——我国近代公共图书馆的早期雏形.四川图书馆学报,2007(2):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