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乡村发展的大“时代”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特别是当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上升为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时代、美丽乡村和美丽经济时代、城乡融合和产业融合时代、消费引领的新业态时代、生态文明和健康中国时代、创新文化改革时代、互联网+数字乡村革命时代发展方向相融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彰显时代格局。
(一)现代化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兑现了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重承诺,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恢宏史诗的新篇章。这预示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新的一大步,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民族振兴的正确道路,预示着中国人民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拉开的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序幕,负载新的使命,砥砺奋进,更多精彩还在未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汲取人类文明成果、顺应现代化发展大势、基于中国现实国情,探索出的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之路,一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坚持真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准确把握历史方位和历史主动、科学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和实施路线,着力形成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循序渐进、梯次发展,先后解决人民温饱、实现全面小康,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激发了全社会活力和创造力,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了经济社会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即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既要体现社会主义的要求,也要反映进入新时代后的经济特征,主要涉及四个方面。
一是社会主义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明确以人民为中心的定位,即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蓝图,明确了人民生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现代化以提高人民福祉为标准,基本实现现代化就是使人民生活更为宽裕,而到全面现代化时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现代化以实现共同富裕为主要特征,基本实现现代化阶段,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而到全面现代化阶段,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显然,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共同富裕逐步实现的过程,体现共享发展理念。
二是起点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推进的,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起点。在这个起点上,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全面摆脱贫困。在此背景下推进的现代化是要解决新起点上的新矛盾,也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此,既要在推动消费升级基础上促进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长,又要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体现协调发展理念。
三是目标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这一目标定位显然有别于甚至高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基于赶超目标,不能只停留在依靠模仿、引进和采用先行国家创新的现代科学技术来推进现代化,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建立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创新引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四是道路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开辟了广阔前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跨越到全面小康,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我国的现代化不能走西方国家走过的浪费和掠夺资源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鲜明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现代化的根本区别。
(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新发展阶段破解我国“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工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当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要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融合共生、协调互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有两个理念转变。一是改变农业发展模式,即由农产品“数量剩余”转向“品质和附加值提升”,涉及农产品的品种优化、品质提升,以及农业全产业链中的产品附加值提升,由此构建与居民消费快速升级相适应的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二是改变发展农业农村的路径。新时代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改过去依靠农业农村外部的发展动力,而是直面农业和农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从国内外经验看,农业农村现代化所经历的不同阶段,会在我国不同地区同时出现。我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产业兴旺作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条件,以此形成包括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融合发展格局,要求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起设计、一并推进、全面实现。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注意农业现代化是根,农村居民生活品质的现代化是本,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素质的现代化是魂,植根、守本、铸魂是核心,协同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化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顺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需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产品需求侧管理和市场调控,加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建设,推动形成农业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持续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现代化。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是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村居民共创美好生活的过程。因此,推进农村居民生活品质的现代化,应该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对乡村振兴的广泛认同感,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提供坚实支撑。
农业农村现代化不仅是乡村物理空间的现代化,更是注重人的现代化,满足人民对文化、精神、健康、生态等多方面的现代化需求,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乡村居民参与乡村振兴的能力和内生动力,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与能力,积极适应现代化时代要求。并通过完善制度、优化环境、健全机制,迎接乡村振兴时代带来乡村空间人口结构重塑而产生的、延伸的、拓展出的环境对农村现代化的新要求,包括思想观念、社会心态、服务格局及价值等维度的要求。
(三)美丽乡村和美丽经济时代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品质,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条件。绿色经济是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活方式的底色。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乡村生态环境为代价,而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这就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科学认识和把握美丽乡村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努力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
坚持绿色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既要坚守生态环境底线,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实现发展,又要充分利用生态环境,让生态环境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探索“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相融合的绿色发展格局,形成生态经济+城乡生活、生态经济+乡村旅游经济、生态经济+乡村康养等多种形式的复合型绿色经济形态,既要能体现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又要能呈现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区位环境等叠加优势,逐步形成公共品牌集群效应,让美丽山川和美丽人居交相辉映。
坚持融合发展。融合发展是现代产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的基本路径。融合发展需要突破传统产业边界、城乡空间边界和要素功能边界,形成生态、城乡、产业生命共同体,就地化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多功能聚合融合发展,实现产村融合、产城融合、区域融合、城乡融合,追求生产要素、生态要素、文化要素、生活要素相互融合、共生共荣。
坚持创新发展。顺应大众旅游时代和乡村微度假、微旅游趋势,结合时代背景,乡村振兴的创新发展须注重发挥乡村人才作用和乡村优良民俗底蕴,在消费理念和城乡融合时代机遇中,打造城乡融合功能载体,发展庭院经济与乡村新型服务业,逐步促进农业就业人口向第三产业从业者的转变,农村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生活方式转变。并通过合作社、联合社、理事会、促进会等新型组织,发挥好村民自治组织的乡土社会作用,将乡风文明与治理有效紧密结合,将乡村治理与现代企业运营结合,推动乡村农业产业、乡村文化旅游、颐养健康产业发展,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城乡融合和产业融合时代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正确路径是根本。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重塑城乡关系,重塑乡村结构,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通过搭建城市与乡村之间配套设施,实现城乡互联互通,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挖掘自身资源特色、产业基础,引导城市消费下乡、城市资本下乡、城市人才下乡。依托各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品牌做好精深加工,提升品质原粮加工等级和产品附加值,并利用专业营销团队和互联网平台,打通城乡融合多元渠道与平台体系,有力推进区域农副产品上行,直达千家万户。扩大农业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国际延伸,提升农产品整合营销能力和附加值。加快特色旅游开发,促进农业与旅游产业、康养产业的深度融合,把握好大众旅游时代对乡村承载力和乡村功能转型升级的要求。架构满足城乡融合的功能载体和配套体系,努力建设和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环境生态优良、公共服务均等、城乡融合适配的乡村空间新场景,承接城市资源要素下沉对乡村的新需求。
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好产业融合发展之路。针对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农业发展步伐的产业链短、营销力弱、价格低廉等问题,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是拓宽农民收入渠道的重要途径。继续提升农业产业的集约化发展水平,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农业增收的方式从“增产为主”转变为“提质为主”。推动农民合作社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全面转变,提升农业产业的合作化、规模化、现代化、市场化经营水平。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效衔接。依据乡村的资源优势、地域优势和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比较优势,因地制宜确定自己的主导产业,创建区域公共品牌,形成能够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并符合市场需要的产业结构和特色产业,满足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加快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保障国家粮食供给安全的前提下,推进农村产业升级、资源整合、科技进步和乡村多元发展。
(五)消费引领的新业态时代
伴随我国以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迅速发展,特别是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的现实形势,传统接触式线下消费受到影响,新型消费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保障了城乡居民日常生活需要,推动了国内消费恢复,促进了经济企稳回升。但新型消费领域发展还存在基础设施不足、服务能力偏弱、监管规范滞后等突出短板和问题。推进互联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5G网络全覆盖,补齐新型消费短板,以“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服务”为途径,以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加快新型消费发展,推进精准农业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拓宽增收渠道,并以此为契机带动乡村物流商贸、新型服务业、泛三产业等乡村产业加快发展。
2020年9月21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提出,经过3~5年努力,促进新型消费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更加完善,通过进一步优化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发展的环境,进一步提升新型消费产品的供给质量,进一步增强新型消费对扩内需稳就业的支撑。到2025年,培育形成一批新型消费示范城市和领先企业,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显著提高,“互联网+服务”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得到普及并趋于成熟。
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进一步培育壮大各类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建立健全“互联网+服务”、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加快社会服务在线对接、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有序发展在线教育,推广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网络学习模式,推动各类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积极发展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大力推进分时段预约诊疗、互联网诊疗、电子处方流转、药品网络销售等服务。鼓励传统线下文化娱乐业态线上化,支持互联网企业打造数字精品内容创作和新兴数字资源传播平台。鼓励发展智慧旅游,提升旅游消费智能化、便利化水平,培育在线健身等体育消费新业态。进一步支持依托互联网的外卖配送、网约车、即时递送、住宿共享等新业态发展。加快智慧广电生态体系建设,培育打造5G条件下更高技术格式、更新应用场景、更美视听体验的高新视频新业态,形成多元化的商业模式。创新无接触式消费模式,探索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
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双向提速。支持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线下延伸拓展,加快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发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推动线上线下消费高效融合、大中小企业协同联动、上下游全链条一体发展。引导实体企业更多开发数字化产品和服务,鼓励实体商业通过电子商务、社交营销开启“云逛街”“元宇宙”等新模式和应用场景。加快推广农产品“生鲜电子商务+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服务新模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促销活动,促进品牌消费、品质消费。
鼓励企业依托新型消费拓展国际市场。推动电子商务、数字服务等企业“走出去”,加快建设国际物流服务体系,统筹推进国际物流供应链建设,开拓国际市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业务,培育一批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一流平台企业和物流供应链企业。充分依托新型消费带动传统商品市场拓展对外贸易、促进区域产业集聚。鼓励企业以多种形式实现境外本土化经营,降低物流成本,构建营销渠道。
(六)生态文明和健康中国时代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始终是我们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国土绿化,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美丽中国正在不断变为现实。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根本改善不可能一蹴而就,仍然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必须锲而不舍、驰而不息。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美丽中国等系列重要论述中,深刻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体现为子孙后代着想的殷殷情怀。学习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认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健康与生存的基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精神财富、物质财富,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阔步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日益广泛,城乡居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渴望、更关注清新的空气、干净的饮水、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国家战略,又与每个人息息相关。需要我们将生态涵养意识植根心中,自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推动者,自觉珍爱自然、积极保护生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自然资源是人类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人类应该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因为一旦伤害了自然,最终必然伤及我们自身,甚至伤及子孙后代发展的根基。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肩负着实现“双碳”目标的责任和使命。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碳达峰、碳中和对全球来说既是一场能源革命,更是一场经济与社会革命。在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上,由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倒逼能源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改变。在生态环境质量上,遏制污染恶化取得历史性、转折性的成就。降碳引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面绿色转型,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进入到源头管控、过程优化、末端治理、废物循环四个环节同时发力的新阶段,也进入到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加快调整的新阶段。这一目标和当前发展形势既考验政治家的战略决断能力,也考验社会各界的深刻理解能力与战略落地的创造能力,更考验企业家和金融家的市场趋势把控能力。就我国经济发展而言,怎样在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的前提下谋划好“碳达峰、碳中和”的大局,是事关未来一百年全球竞争战略优势能否形成的关键举措。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与“双碳”目标等战略目标驱动下,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责任和使命,全面推动节能减排和农村农业低碳化升级。在城乡融合发展中,乡村是绿色低碳发展的主战场,要深刻理解能源新趋势和国家实施的举措与计划安排,抓住市场发力机会、区域布局融合机会、产业结构调整机会、可再生能源实施机会,全面谋划时代使命担当。
(七)创新文化改革时代
文化是历史传承,也是时代基因,始终反映时代精神、时代潮流。只有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才能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改革创新中华文化体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推动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大力推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推进中华文化品牌化。绿色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创新,需要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推进文化品牌化。乡村振兴,文化是内涵诉求,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品牌化、产业化。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守正创新,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确保文化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以文化为核心,促进文化新产业、新业态载体跨界融合、多元展现。全力维护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下的文化发展,着力构建完整的文化消费市场体系,扩大高水平开放。
推进中华文化主题化。中国故事精彩的主题,是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主动宣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人民同心抗疫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健康生态发展观,讲好中国故事。
(八)互联网+数字乡村革命时代
信息化是以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为目标。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不断涌现,信息网络技术和服务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使各个产业的技术基础发生革命性变化,正是我国所面临的现代化关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要求发展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还要求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现代工业和服务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为支撑,以信息化推动产业创新,通过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
以乡村振兴实现信息化,需要以互联网和数字乡村为时代背景,需要从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政务、城乡数字鸿沟、信息人才培养、乡村大数据平台、数字乡村文化建设以及建立健全数字化乡村治理体系等方面提出数字乡村建设的发展路径,为政府部门建设数字乡村提供决策支持与参考。乡村产业发展、新业态培植、业务构建等微观领域,需要更加精准的数字赋能,来为运营管理、市场研判提供决策依据,尤其是需要在局部有所突破,在全局努力探索。
数字乡村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互联网在乡村的快速普及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城市和乡村联系越来越紧密,城乡联动、融合发展在技术上成为可能。当前,乡村信息化还处于公共信息阶段,要完全实现且与乡村五大振兴融合一体,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数字乡村,关键在于了解乡村,了解乡村发展将走向何处,才能建设出真正的数字化乡村。数字乡村与数字城市最大区别在于乡村的松散性和差异性,数字乡村的基础是乡村,是需要建立在乡村治理和乡村运营体系基础之上的,只有运营模型与逻辑成型,才有数字化赋能实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