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读康志刚的小说(代序二)
关仁山
在我们河北小说家中,康志刚的短篇小说写得有味道,文笔清新,描写细腻,读来让人亲切感动,耐人寻味。对于在短篇小说领域耕耘并已颇有成绩的志刚而言,他拥有了自己的风格。但是,形成风格的同时更要求作家自我超越。所以,创作长篇小说对于康志刚是一个挑战,突围,是他的创作所面临着的重要和迫切的任务。从短篇小说到长篇小说的转型,绝不只是将篇幅拉长些、人物复杂些、情节跌宕些,更重要的则是所表现的生活时空体的真正需要。康志刚勇敢地迎接了挑战,而且在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天天都有大太阳》中完成了对自己的超越和突破。
我喜欢这大平原的生活。大平原上的柏树庄民选大会按时进行。两位竞选人是李连春和原村主任刘囤。刘囤外号“刘三刀”,他小时候和小伙伴打架动过刀子,这是他人生的“第一刀”;“第二刀”是19岁那年挥着菜刀抢去了大碗漂亮的新媳妇,几年后又将其抛弃迎娶了他现任的夫人、小美人“大白桃”;他的“第三刀”,则让他登上了柏树庄的政治舞台。之后,他又把当时担任村团支书的李连春挤排出村委会。李连春决心闯出一条人生路为自己争口气。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他组建了一个建筑队去城里干建筑,几年的闯荡,让他阅尽了商场的险恶和诡秘,当然也有人性中的美好和温暖。正当李连春春风得意之时,我国推行基层民主选举,他毅然放弃城里的公司回来和刘囤竞选村主任。这也是一场正义和邪念的角逐,在这里诡诈和荒诞相交织,阴险与卑鄙相依并存,各种人物怀揣着各自的心理粉墨登场。在对乡村权力的追逐中,作者的笔锋直指人性的内核和历史的黑洞来进行拷问,让读者嗅到乡村芬芳的同时也嗅到了弥漫其间的腥秽;其实这也是浸淫着几千年封建文化的中国乡村民主化进程的一个真实缩影,里面还有作者对农民兄弟般的深切理解和对国民性的思考和揶揄、嘲弄。在选举最关键的时刻,身患绝症奄奄一息的丁全保,让儿子槐林用小车把自己拉到竞选现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把自己最神圣的一票投给了李连春。
这是极为震撼人心的一幕!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票,因为它洗刷了刘囤为战胜李连春而泼到他身上的那盆污水!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李连春和丁全保自小就是非常要好的伙伴,后来他们同时爱上了美丽温柔的艾香。艾香心里其实更钟情于李连春,但她的父母看丁全保身体健壮是种庄稼的好把式,硬是逼她嫁给了全保。从此,李连春和丁全保这两个好朋友就像两条河道里的水一样,按照各自的河床流向了不同的方向。当李连春在城里发迹后,看到自己的好友依然靠着那几亩地过着贫困的日子,就想帮全保一把。李连春的一片好心却引起了丁全保的误解和猜疑。后来艾香因病去世,丁全保也患了食道癌。李连春摈弃前嫌不但掏钱帮他治病,而且还资助他的儿子丁槐林读大学。李连春的义气和真诚终于感动了丁全保,他对自己从前的做法后悔不已。
刘囤是柏树庄的一霸,他凶恶阴险,贪婪好色,是当前中国乡村恶势力的一个代表。这个人物写得入木三分。世界千奇百怪,当你看清了,心中会战栗的。
我们看到当李连春在城里发迹后,在柏树庄引起了极大震动,人们都梦想着一夜暴富,跻身于柏树庄的“上流社会”。传统美德受到严重考验,利益熏心让一些人的人性迅速的膳变和扭曲。其中就有外号“大洋人”的小菊,这是小军从山里用花言巧语和小计谋“诓”来的女人,她贪图享受又爱慕虚荣,当年小军就是利用她的这种人性弱点让她上钩的。一个偶然的机会,“大洋人”和人贩子相识并加入了拐卖儿童的犯罪团伙。最后美梦破灭,迎接她的是一副锃亮的手铐。此外,还有几条副线:李连春的老父亲和小寡妇兰芳的黄昏恋,这是一种超脱于一切世俗和利益之外的美好情爱;还有丁槐林和李连春的女儿小叶子的纯美恋情,他们的结合是丁全保和李连春友情的延续和升华;丁槐林和小叶子结婚后,毅然放弃在城里的工作回村里当大学生村官,协助李连春建设新农村搞现代农业开发,他的这一选择表现了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转变。李连春当选村主任,刘囤不甘心失败,他通过自己的几个心腹用恐吓和借刀杀人等种种卑劣手段,来给李连春使绊子阻止他在村里开展工作,期待着连春打退堂鼓后自己在柏树庄东山再起。当有一天他喝醉酒又来找白玲玲发泄兽欲时,白玲玲想着因为刘囤对自己名声的败坏,儿子小毛头至今还娶不上媳妇,一怒之下将刘囤捅死。当白玲玲被公安局带走后,李连春和乡亲们联名写信证实她是正当防卫。就在白玲玲即将被释放回家时,年过五十的“李老师”来找白玲玲,想和她重续美好姻缘……
这部小说跨越二十多年时光,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写起,通过一个个富有生活气息的生动细节,揭示了当代农民的痛苦、迷茫和彷惶。而他们的心路历程,正是伴随着时代的改变一路走来。读过这部作品,感觉康志刚对以下乡土问题进行了深入关注和思考:在当前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农民的出路何在?是纷纷背井离乡到城里出卖廉价的劳动力,并因此带来诸如社会治安、孩子上学、老人赡养以及因大量的人员流入而让城市背负巨大的社会资源压力等等社会问题,还是让农民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在世世代代耕作的土地上来实现脱贫致富呢?人们富裕起来了,但精神境界却因空虚而急剧萎缩,因此亟需构建和重塑一个新的适合中国农村实际又具有现代精神的道德和思想体系!这是小说的思想价值所在。
我还看重这部小说成功地将政治话题转化为了艺术话题。康志刚的家乡正定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也有着独特的民俗风情。在小说中,作家从不同侧面、多重角度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具有北方平原特色的民俗风情画。乡土气息浓郁,那棵伫立于村头的大柏树,正是柏树庄人坚韧顽强、生生不息的象征。乡风民俗之浓郁的美,是最吸引人,打动人的地方。文本里有他发自内心对乡亲挚爱和故乡的敬重。这样的艺术氛围,透剔,跳跃,诗意,代表了康志刚的文字精神。我期待他创作出更好的小说来。
2012年9月19日于北京通州
(作者为当代著名作家、河北省作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