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形成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5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在历史上与当下语境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著名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认为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流动,各具特色,但又相互影响,彼此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这是中华民族团结的象征。早在夏、商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11世纪),中华少数民族就有了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之分,他们在语言、信仰、音乐、饮食、服饰等方面显示出因地域不同所具有的不同特色。汉唐之际,包含音乐在内的西域文化就由西向东影响了中原汉族音乐。同样,汉族音乐文化也不断地向周边扩散,影响着各少数民族。就文化渊源而言,一些民族文化具有原生性质,这也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起源和各民族对中华文明的独创性贡献。但同时,中华各民族文化大都有兼容并包的特点,文化是流动的,民族之间的文化互动是长期存在的。
中华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关系。这种情况既发生在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也发生在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语境和历史发展中都有变化,音乐和文化的关系也表现出多样性。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个民族的文化因素可能会伴随着时代、政治、经济、信仰、民俗等情况的变化而改变,音乐也会随之变化;不过,音乐的变与不变在历史中是相对的,需要具体到每一个民族的特殊语境来观察。
文化的改变和发展包含发生、变迁、整合、认同等环节,在学习少数民族音乐时,需要将音乐与历史、传统、信仰、民俗、民族迁徙、文化认同、文化变迁等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察,如此,才能更全面了解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才能从音乐角度深层理解少数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和汉族的民间文化交流是多方面和长期存在的。历史上,许多少数民族统治者都主动学习汉族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科技文化知识,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主动学习汉文化,兴办儒学,鼓励族人学习汉语和与汉族通婚,加快了当时以鲜卑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另一方面,汉族也经常从少数民族文化中吸取营养,丰富和发展了汉族文化。如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主动向少数民族学习军事技术,使赵国很快成为军事强国。
这些文化交融现象在当代依然广泛存在。比如,在人们多数信仰藏传佛教的拉萨,却耸立着一处由藏族僧人诵经并管理的“关帝庙”,将汉族英雄关羽和藏族英雄格萨尔并排供奉。又如,苗族巴代师傅服饰中的“官帽”由七片组成,中间三片为道教中的太上老君、太上道君、太上真君,两边四片为佛教中的四大护法,在进行宗教仪式时认为只有戴着官帽才能见到玉皇大帝,官帽相当于一种身份的象征等。这些都是民族文化互动的历史印记。
从全国看,汉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如儒家文化对各民族都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汉语言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各民族交际的共同媒介。从文化发展来看,往往一个区域中会有相对强大的文化起主导作用并对相邻文化产生影响,形成带有民族特点的地域文化,如东北地区满、蒙古等民族,西北地区回、维吾尔等民族,西南地区藏、羌、彝、傣等民族等,它们都对周边其他地区形成文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