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代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谁是信任代理

我们所信任的人已经改变了。我们从自己的个人体验中也得知,这代人以及下代人都不会再盲目地相信来自任何随意源头的信息。事实上,IBM发现,在他们所调查过的18~24岁的年轻人当中,有71%每天花在网络上的时间超过两个小时,与之相比,只有48%的人每天看电视达到两个小时,而32%的人多数从朋友口中得到浏览哪些网站的建议。考虑一下你自己的行为,你也有可能意识到自己的怀疑度也一直处于上升的过程当中。

我们现在正生活在一个信任缺失的大环境里。从社会角度来看,我们已经不再相信广告。我们对看上去抱有明显动机的人怀有敌意,哪怕他们所做的事不过是推销他们自己。结果就是我们倾向于和兴趣相同的人聚在一起,形成松散的网络或小组,怀疑来自于自己朋友圈之外的任何事情。我们和意见相投的个人一起,围绕共同话题、感兴趣的新产品以及我们所希望了解的其他事项来组成小组。比如说,分享新闻的网站Digg.com报道新闻的方式和Reddit.com网站、《泰晤士报》,还有《华尔街日报》报道新闻的方式全然不同。它所报道的新闻在一些特定圈子内会被人质疑,因为Digg.com网上的头条新闻有时候是凭借着一些不清不楚的手段上升到这个位置的,诸如投票活动、机器计算法,等等。我们要再一次问问你:你应该相信谁呢?

信任代理是一些不以销售为目的、不施展高压手段的市场营销人员,他们是网络王国的土著居民,利用网络来真诚而人性化地做生意。他们对人如潜在顾客、雇员、同事等感兴趣,他们已经意识到,这些使交流更独特、更有效的新工具同时也为每个人带来了更多的商机。

具体来说,究竟谁是信任代理呢?信任代理可以有效地使用网络上的新工具,他们更多地从自己的经验、实验中学习,而不仅仅是从自己职场的核心经历中接受教育。他们通过尝试来学习,对网络技术语言了如指掌,所以他们往往愿意大胆尝试新方法、新装置。与其他人相比,他们常常使用社会化书签网站,诸如Delicious.com等,经常性地在这些网站推荐很多新事物。他们和更多的人保持联系,而且知道如何给人留下好印象。在这样做的时候,他们就建立起了健康而真诚的人际关系网络。与典型的公司公关部门或者广告部门相比,信任代理能够利用今天的网络工具来更快、更广泛、更深入地开展工作,其速度、广度和深度是公关、广告部门所达不到的。同时,他们也对人抱有真诚的兴趣和关注。

我们需要成为信任代理,而且使他们能够为我们所用。

随着我们更加深入地讨论这个话题,我们需要你考虑两件事:如何做到待人真诚、真实,而且开放;同时也要明白如果你可以从战略角度思考和理解一些原则,那么你也可以像信任代理一样,学会掌控明天的收音机。你可以把新闻带给大家,可以树立自己的影响力,和大家分享这一影响力,享受这种信任的互换带给你的好处。

多数人会在自己就职于某公司期间,在一定的商业环境中开展上述工作,但是请时刻留意自己行为的合法性,以及对自己运作的群体要保持诚实。越往后阅读,你就越清晰地意识到,我们希望你既要真诚地成为网上社区的一分子,又要在其中寻找商机,你需要在这两者之间达到平衡,从而通过使用信任代理的策略来实现自己的商业目标。我们知道这个听上去可能相当棘手,但同时也是确有可能做到的。此外,我们也相信你能够做到。

信任代理不是我们用来称呼自己的说法。说自己是信任代理就好比自称大师、天后、女神或者专家,要让其他人这么称呼你。我们喜欢用“信任代理式的好法子”这一说法来指出做事情有信任代理之风的人。比如,我们会说:“加尔·里昂参考Mzinga公司和Awareness公司的做法真是妙,真是信任代理式的好法子啊!”在这个例子里,我们意识到加尔通过称赞自己的竞争对手使她赢得了我们对她的尊重以及对她的公司的信任。

换句话说,信任代理可以被看做是一种非官方的职衔。这些人中的一部分担任着诸如“社区管理者”之类的角色,或者他们也可能是处理网上“公共关系”的专才。但是,信任代理和这两个职衔都不是一回事。首先,社区不需要被管理,它们希望被照顾。其次,公关部门每天会用一大堆滞销货色的广告来填满大众的电子邮箱。我们就收到过这样的邮件:对方提出用免费的慢跑鞋作为交换条件,希望在我们的博客上发布文章。就说这些吧,我们保证撰写本书的目的可不是要去攻击公关关系专业人士,至少不会针对其中能干的那一部分人。

阅读本书你将会明白什么样的人堪称信任代理,并了解成为信任代理的必要条件。使网络人性化的人是信任代理;了解系统、为自己游戏做主的人是信任代理,擅长与人联系,构筑润滑人际关系的人是信任代理。读完本书之后,你也有可能成为一名信任代理,但请不要这样称呼自己。

信任代理的简历

我们知道你痛恨自己的简历。“嘿,我们也一样不喜欢自己的简历。”它们并不能真正地代表我们。它们削弱了我们技能的深度,降低了我们经验的复杂程度。在过去三年中,我们几乎没有为到手的任何一份工作提供过简历,我们希望你也可以得到心仪的工作而不必提供简历。本书将告诉你如何做到这一点。在你试着建立自己的社会资本、赢得声誉的时候,不要忘记在自己的博客上创建一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关于我”的页面。这个页面应该更多地侧重于关注其他人可能请你去做的工作,及他们可能的搭档方式。记住,这一点在对内发展上也一样有效。

网络可以如此高效地扩展我们的关系网、展示我们的强项,结果是简历反而显得不能说明问题了。这并不是说你就不再需要简历了,而是一旦你名声在外,就没人会要求你呈上自己的简历。相反,你会直接得到工作。继续往下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