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密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天外来客

山子的世界,就是天造的一个蓝锅盖,罩着几座大山,罩着陈家庄的几栋房子。大山与陈家庄以外的地方就是天外,这就是山子对世界的认知。

不过山子认知的东西,见过大世面的城里人也不一定知道。譬如山里什么时候长什么蘑菇,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山里的野果哪些是春天开花秋天成熟,哪些是秋季开花春上采摘,哪些是夏天的美味,哪些是过冬的食物,城里人就不一定清楚。更令城里人羡慕的是,山子吃的都是绿色食品,聚天地之精华,集人间之美味。山子当做零食吃的野果,许多都是城里也买不到的,城里人见都没见过。

这就是山里与城里的不同。

山子也没想过这些,过着简单随意的日子,不像城里人遇事总要转几个圈圈、费尽花花肠子,心中藏着掖着种种忧扰。

大山之外发生了什么,哪怕是惊天动地的毁灭性灾难,或是改朝换代的大事,山子也不知道。

山子十九岁那年,湖广连四川遭了大水灾。

那一年,四川广袤的土地上有几百万人逃水荒。他们的家被泥石流冲垮了,耕种的土地被大水淹没了,洪水见低处就走,冲毁了道路,卷走了财物,淹死了不少人和牲畜。那些无家可归的灾民,便四处逃散,讨饭度日。

有一对母女,正是水灾的受害者。因为没有了生活来源,就到外面去流浪,过着乞讨的生活。她们不走平原,不走城市,专往山里钻。

此时的山子,多数时间都一个人住在老屋里。凳子偶尔来来,他知道山子一个人能独立生活了,没有太过担心。

乞讨的母女来到山子家门口时,山子正在门前享受着树隙中散落下来的斑驳阳光,睡眼蒙眬。母亲走近山子,在他的肩头推了两下,山子这才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一瞧,一位四十开外的中年女人带着一个刚刚成年的女孩站在身边。

山子惊得睡意全无,睁大眼睛打量起母女来,只见母女俩穿得破破烂烂,头发凌乱,脸色腊黄。母亲虽然年纪还不算大,却头发灰白,显然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人。女儿透出一身灵气,漂亮的脸蛋上露出几分稚嫩,但明显缺少营养。

山子用灯笼似的眼睛审视了一会,看得母女俩有点不好意思了。

山子的目光为何这般异样,原因是他太吃惊了。三天前的晚上,他做了一个离奇古怪的梦,梦见自己站在一处不知名的山冈上,看到天边出现了一个光点。那光点渐渐靠近,越来越大,一忽儿飘到了眼前,变成了一位白胡子老人。他以为是父亲,可又不是他父亲。

老人告诉山子:“后生,近日会有两个陌生人来叨扰你,是母女俩,这两个人对你很重要,你要好好待她们。”

山子问老人:“对我有什么影响呀?”

老人笑而未答,腾空而起,飘然而去,转眼就消失了。

山子跟着老人的影子往山顶上跑,一边跑一边呼唤爷爷,他跑呀跑呀,忽然一脚踩空,只听得一声巨响,吓得他醒了过来。原来是在睡梦中一脚踩着了床沿木头,木头掉到了地上发出了声响。

山子醒来后再也睡不着了,干脆爬起来,一番洗漱后,草草弄了点吃的,就等待着奇迹发生。

一天过去了,不见有任何事情发生。

两天过去了,结果还是一样。

第三天,他出去干了半天活,回家吃过午饭后,觉得没劲,就习惯地拿出一条木凳,坐在门前的阴凉处休息起来。山子开始怀疑梦境的可能性了,自己觉得有些可笑。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不是因为以往太想念父母了,经常梦见父母而产生了幻觉呢?白胡子老人在梦境中已经出现过几回了。山子每每梦见父母时,父母都是白胡子老人,梦见麂子时,麂子也变成了白胡子老人。梦中的情形都是自己想要的愿望或者抱着的幻想。虽然给了自己莫大的安慰,但总是虚幻的梦境。这梦或许又是自己潜意识中感觉太寂寞而引起的吧。山子这样想着,也就不把它当作一回事了。

山里的树木多,空气凉爽。门前的那棵大杨梅树,树影就刚好遮蔽着大门,还有那楮树、枫树、杉木林、楠竹林都在竞相疯长,争沐阳光雨露。树林竹海的缝隙筛漏出些许阳光,斑斑驳驳,经湿润的空气一降温,感觉特别凉爽舒适。山子没事时,就会端个木凳到门口享受一番。

此时的山子已经将梦中所见渐渐淡化,习习凉风吹得他身心慵懒,不知不觉地打起盹来。正在山子睡意来袭时,朦朦胧胧感觉有人走来,想睁开眼睛瞧,却怎么也睁不开。乞丐母亲的推搡,才将他的灵魂从睡梦中唤回来。

山子呆愣着审视了一会,脑袋为之一震,难道这梦应验在今天?

乞丐母亲见山子痴呆呆地审视自己,怀疑这后生是不是脑子有毛病,但还是不想放弃,就放大了声音向山子讨水喝,告诉山子她们母女俩已经饿得不行了。

山子是个善良的人,见这对母女如此狼狈,就站了起来,将母女二人让进了屋,倒了两碗水递给她们,然后赶紧弄饭,想着要让母女俩饱餐一顿。

山子在弄饭时隐隐约约听到母女俩在嘀咕着什么,语音与自己说话有所不同。他听不清晰,也就没用心去听。此时他也并不在意母女俩说什么。

一会儿,简单的饭菜就上了桌,母女俩狼吞虎咽,风扫残云一般吃了。

饭后,母亲问起山子的具体情况来,山子也还能基本听懂她们的话,便将自己的身世告诉了母女俩,然后也询问着母女俩的来历。

原来,母亲姓周,叫桂珍,女儿随父姓陈,叫几子。

山子听说女孩叫几子,很惊奇,便用心地倾听她们诉说着经历。

母女俩的家乡是天府之国。没遭洪灾时,一家人过着和乐的日子。父亲在外打工,当棒棒军,母亲在家操持家务,女儿自小乖巧听话,读书很用功。

只是父母心中一直有一件遗憾的事:自从生下几子后,母亲又怀了几胎,却都没能成器,只养活了几子一个。

几子十五岁那年,离初中毕业还差三个星期,家乡突然遭了特大洪灾,父亲被洪水卷走了,连尸首也没找着。家中房屋被泥石流冲垮了,幸好桂珍当时没在屋里。几子的学校也被洪水淹没了,老师带着学生逃到了山上。天灾人祸一日之间就毁了这个家,也毁了千千万万的家。

在这种情形下,母亲就带着女儿出来逃荒,她们已经在外乞讨了三年多,本想寻找一个落脚点,却至今没找到一处合适的。

桂珍在回忆丈夫遇难的情形时,眼泪汪汪,泣不成声,几子也跟着流泪。

山子听了她们的遭遇,十分同情,心中有意将母女俩收留,便问道:“你们打算以后怎么办?”

桂珍回答道:“我们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若能在哪里安个稳定的家才好。”

山子回应说:“如果你们不嫌我这儿穷的话,你们可以留下来。这里虽然没有丰富的物质条件,但也安然,至少不会遭受洪水灾害。生活上,只要有我山子吃的,就有你们母女俩吃的。”

母女俩过了这么长的流浪生活,早就不想再到外面乞讨了,听山子这么一说,喜出望外。

山子很通情理,虽然性格比较内向,但为人善良,憨厚纯朴。

母女俩一接触他,凭直观感觉就知道了山子的为人,听了山子介绍自己父母意外死亡的奇特遭遇和义父救他的故事后,觉得山子也是个苦命人,顿生同情之心,就想在此落下脚来。

三个人的心思不谋而合。

一个人生活的山子,就这样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三口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