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08年,作为培训爱好者的我被组织任命为用友大学创始人、校长,就这样我一脚踏入教育培训领域。很快我就对教育教学的专业理论着迷,一边感叹学习理论的深邃,一边悲叹教学现状的鄙陋。我发现,无论是社会培训,还是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看都令人担忧。越在教育领域深耕,我就越笃信要把自己的余生奉献给教育事业,这是值得的。自那时起,我就立志要为中国教育的改变贡献一份力量。我也深知,比情怀更重要的是专业实力,唯有实力才能让情怀落地。为此,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扎扎实实地读了上千本书,讲过上千天课,写过百多万字,主持开发过上百门课程。
2017年我从用友离职创业,就是要把自己架到火上烤,直面实际难题。一次我给某高校做“怎样才能上好一堂好课”的主题报告,课后就有老师来找我谈,说:“田老师,你的主张我都认同,但课上得再好也不能帮我评职称,要评职称还得靠写论文。”原来很多大学老师把上课当成副业,科研才是主业。在企业培训领域,大家习以为常地认为能讲干货就是好老师。曾经有人向我推荐老师,我就问他这位老师好在哪里。他说:“这家伙能言善辩,不喝水能‘喷’三个小时。”他的话反映了社会上对好老师的评价标准。在大众的印象中,课堂就应该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就应该正襟危坐。学生在课下生龙活虎,一上课就把自己搞成“木头人”,似乎面无表情地正襟危坐才是学生本该有的样子。
我惊讶地发现,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人类对大脑工作机理的探索有惊人的突破,遗憾的是这些探索成果却几乎很少运用在改造自然人的学习上,反而更多地应用在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上。尽管脑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教育却似乎还是停留在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这岂不是留给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一个突破的机会?如何把心理学、脑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用最先进的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丰富理论,对我来讲是极有意义且令人振奋的事情。机会往往隐藏在一些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中,穷途末路的时候就是重新定义的时候。面对当前的教育现状,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重新定义——重新定义学生、重新定义老师、重新定义课堂、重新定义课程。
重新定义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
传统教学把学生的脑袋假设成一个装载知识的仓库,老师是知识的搬运工,负责把知识装进学生的脑袋里。教育学就成了研究如何高效“装箱”的学问。在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进步都不是因为有了新的发现,而是用新的角度审视了原来的事情。倘若从以学生为中心的视角看,教学更应该是学生要学习某种知识技能,老师只是可提供支持的资源而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生某种精神结构的改变,所以,重要的不是老师说了什么或者做了什么,而是学生的脑海里发生了什么反应。老师扮演的并不是知识搬运工的角色,而是要陪学生思考,帮学生把知识消化成自己的领悟。
知识掌握的标志是学生形成个人版本的理解,而传统教学却总是强调标准的、一致的答案。这显然是工业化时代把人当劳动工具来培养的模式,而真实的学习并非如此。举例来说,我问陕西的省会是哪里?大家会回答西安。但从听到问题到说出答案的过程,每个人脑内的反应都不同,有人从脑海里翻出来肉夹馍,有人则联想到大雁塔,还有人想到的是兵马俑或十三朝古都等。知识是学习者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主观建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把所学知识与自己已有的旧知经验进行关联的再创造过程。因此,教学更应该研究的是要如何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主观建构。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状态。如果重新定义了学生和学习,就会发现课堂上最需要改变的是老师对空讲一堆知识,因为这并不能引发学生脑海里的思维反应,有效学习也就不会发生。在课堂上,老师要与学生对话,促进学生大脑充分激活并积极参与讨论与练习,这样才能让学习真的在课堂上发生。
重新定义老师:从知识传递到育人赋能
老师应该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把知识和旧知经验进行有效整合,而不是仅仅充当知识的传递者。现如今,知识在互联网时代的更新速度很快,很多前沿的知识在网上一搜就是。我曾给某互联网企业讲课,课间休息时有学生对我说:“老师你讲得真好。”我问:“这才刚开了个头,正剧还没开演呢,你是怎么评价老师讲得好不好的?”他说:“你讲的东西在百度上搜不着!”现在,很多学生就这样学习:你在上面讲,他在底下搜。当他搜到讲的内容,就自己看,不听老师讲了。
同样重要的是,老师不应仅仅告知,而要帮助学生消化知识,启发学生换一种思维思考,使其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方法论。我在课堂上抛出问题后,经常会碰到学生沉默不语、没人回应的情景。我就会说:“你可以不回答,但是不能不思考。”比把教学内容交代清楚更重要的事情是确保学生全程处在创造性脑力劳动的状态下。只要学生处在这个状态下,即使他们不完全认同所授的知识,我也认为是好现象,因为没有人愿意罔顾自己的知识经验而轻信他人的夸夸其谈。我很喜欢的一句西方教育格言是这样说的:学生有提问的权利,老师没有直接给答案的权利。老师给学生答案,就是扼杀了其自己探索的机会。老师不应该成为知识的辩护律师,更应该成为与学生共同面对问题,与学生共同探讨反思,得出结论的探索陪伴者。
还有比教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在课堂上滋养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人格。学生从来都是带着整个身心来到课堂的,而多数老师却把教学简化成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教育家马扎诺认为每个人都有认知系统、元认知系统(学习系统)和自我系统,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也应该是多维度的、立体的。育人绝不只是德育老师的事情,而应该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要把育人工作渗透到每一堂课里,教育工作者要时刻不忘育人的使命。无论教什么学科,老师都要思考:如何在给学生知识的同时给学生信心,如何在提升学生认知水平和反应水平的同时滋养其精神系统、自我系统和价值观系统,不是专门地煞有介事地做,而是要润物无声、潜移默化。
重新定义课堂:从知识灌输到对话引导
有个笑话讽刺传统的课堂。某学生想翘课却又不想驳老师的面子,就买一台录音机放到自己的座位上,留了纸条:因故不能亲临,课后一定补听录音。同学们见这一招好,就纷纷效仿,越来越多的课桌上的脑袋都换成了录音机。后来老师也学“聪明”了,买了一个更大的录音机,提前把课录好,也写个因事不能亲临的字条,把录音机放在讲台上放录音。最后课堂就演变成一个大号录音机对很多小号录音机的翻录过程。
课堂的意义在于互动。我认为“无对话,不学习”。维果茨基就说,人类和动物有区别的所有高级机能都是社会化协作的产物,正是社会化活动促进了人和动物不同的高级机能的发展。语言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思维的工具,人们是用自我对话的方式思考的。对话可以分为个体间的外在对话和个体内的自我对话两种,外在对话是手段,目的是启发内在对话;自己跟自己的内在对话才是学习的最后形成。真正的课堂应该是信息和情感的流动,营造一个好的对话氛围远比讲知识重要。
课堂应该有一个确保师生有序对话的框架。五星教学正是我本人十分推崇的理想的教学对话框架,它是M. 戴维·梅里尔(M. David Memill)教授在归纳了11种教学法后发展出来的。五星教学把教学分成五步:聚焦问题、激活旧知、论证新知、应用新知和融会贯通,用机制保证了教学在对话中进行。聚焦问题的主导权在老师手上,激活旧知时就得还给学生,论证新知的主导权在老师手上,应用新知时就得还给学生,最后师生一起在互动中延伸升华就达成了融会贯通。五星教学这套行之有效的框架能够把传统的知识推送式教学,变成师生共同直面问题的探究式教学,能确保教学在对话中进行,恰到好处地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提高学生参与和体验的比重,提升学习的吸收转化率,而吸收转化才是教学最应该追求的目标。在五星教学的基础上,我发展出一种独有的教学方法,叫三浪教学。三浪教学法的本质是确保课堂处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对话状态,是更适合我国国情、更接地气的课堂教学。
线上和线下教学并不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学是不是在对话中进行,能不能帮学生吸收转化才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课堂是让学习发生的地方,只要师生处在积极的对话状态,老师也能从学生身上学到更多。因为课堂对话让教学更有弹性,把老师拖出舒适区,让老师也全程处于创造性脑力劳动的状态。只有互动性很强的课堂才会有教学相长的效果。
重新定义课程:从内容堆砌到互动脚本
多数老师在备课时会把主要精力花在内容上,琢磨要如何导入、展开、论述和收结。而我的主张则是课程是师生互动的脚本,备课主要不是备内容,而是备问题,如何用问题牵引师生互动。课程更应该是一个与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的研讨脚本。在研讨过程中,老师要转移知识的所有权,让学生感觉到知识并不是老师硬塞的,而是自己与同学、老师一起探究来的。
老子言:“太上,不知有之。”超一流的老师会让学生收获很大却甚至感受不到老师的存在。“其次,亲而誉之”,如果学生对老师讲授大加赞誉的话,其实质已经是“其次”的评价。当然还有“其次,畏之”和“其次,侮之”更下乘的做法。“太上,不知有之”的课程就要用心准备与学生互动的脚本,更关注对话探索和思维过程。
很多老师害怕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为什么?心里没底,怕学生挑战。问题是,老师越怕学生挑战,越没有底气与学生互动,课堂就越会按照老师预设的方式刻板推进,全程老师和学生的大脑都不会被充分激活。老师并非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引导技巧才敢与学生对话,相反,是先有与学生对话的勇气,才能在实践中发展出应答经验和引导技巧。老师要恰到好处地走出舒适区,让课堂走出固定的脚本,给学生留下参与的机会,也给自己的潜意识留下临场发挥的空间,课堂才会有更多精彩的师生共创,才会有振奋人心的奇迹。唯有让教学在对话中进行,老师在课堂上才能进入学习状态,在课堂上学到更多,教学相长才能成为可能。课堂上,学生的提问能充分激活老师的旧知经验,学生的分享又能充实老师的案例素材。就我而言,每次下课我都会觉得自己的收获比学生大。没有互动的课堂,老师就没有收获,没有收获就没有成长的动力,只有解决了老师的终极动力,只有在课堂上解决了自己的学习问题,老师才能做到在工作中学习。
我以为,老师的授课水平与幻灯片课件的页数成反比,页数越多的老师讲课水平越差。我经常开玩笑说,突然停电是检验老师水平的最佳手段。因为老师总想把自己大脑记不住的内容借助幻灯片传授给学生。要知道,学生的大脑与你的一样也没有那么强大的处理能力。通常,我只需要一两张即时贴就能讲半天课,对自己要讲的内容很清楚,根本不用做太多的事先准备,只需罗列出几个纲要和问题。在课堂上尽量缩短讲述的时间,快速进入与学生的互动状态。我的课堂有四种模式:“我说你点评”“你说我点评”“你问我答”“我问你答”。但是这四种模式的应用,则需要老师真正理解教学的真谛。老师要恰到好处地走出舒适区跟学生一起学习,“老师是站着的学生,学生是坐着的老师”。只有老师把自己置于学习状态,才能够生生不息。
本书宗旨:把教学主张落实在课堂上
四大重新定义,说到底还只是教育理念和主张。如何把上述理念体现在课堂上才是关键,这也正是本书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本书以课堂这一教学基本单元为研究对象,致力于打造让学习真正发生的课堂,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探讨师生的学习状态问题。状态是一切的基础,状态不对,努力白费。课堂上,老师和学生都需要在正确的学习状态下,而学生大多处在被动的位置,学生状态深受老师状态的影响。唯有老师把学生当成全人,发自内心地爱学生、想教学生,学生感受到被爱、被尊重时才愿意参与到课堂上来。
第二部分探讨课堂上的互动,重点介绍了变知识推送为问题探究、用机制保障教学在对话中进行的五星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灵活运用,进而深度探讨了五星教学的思想精髓以及我对五星教学本身融会贯通后发展出来的三浪教学法。高度参与的课堂就是要师生双双全过程处于大脑高度激活的、思维与情感充分流动的状态。
第三部分探讨由师生共同组成的课堂生态。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会表现出不同的状态。课堂是一个典型的社会环境,师生共同组织的课堂生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人。每个参与者都是课堂生态的建设者,同时又是课堂生态的受益者。如何营造相互促进的课堂氛围、有效组织小组研讨、如何根据课堂内容设计合作学习等都需要心理学、脑科学的支撑。这部分内容,是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刻意运用教育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原理的前沿理论,又根据实际教学效果不断进行适应性改造和创造性发挥,在实战中发展而来的。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途径,也是发展理论的唯一方式。我的教学一贯坚持“己所不用,勿施于人”的高标准,我所讲述的都是我在实战中检验过的,具有“简单、有效、可复制”三重特性。
我希望读者老师们能够从本书中受到启发,并能够将其迁移到你的课堂上,让学习真的在课堂上发生,让你的课堂与众不同。
祝你阅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