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工程(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2 气候条件

汽车是全天候运载工具,可以在春夏秋冬、风沙雨雪、晴阴昼夜、酷暑寒冬、潮湿腐蚀等各种气候条件下从事运输工作。气候条件对汽车运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气温、降水量、湿度、风力、风向、大气压力、太阳辐射热等。

1.气温

我国气候突出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冬季严寒、南北温差大。

夏季,如7月,除青藏高原和大、小兴安岭外,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在20℃以上,南方许多地区还超过35℃。在炎热的夏季行车,发动机容易过热,供油系统易产生气阻;发动机动力下降;轮胎升温快,易爆裂;在没有空调的驾驶室内,驾驶人极易疲劳、困倦,影响行车安全。

冬季,黑龙江省北部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零下30℃以下,而南海诸岛却在20℃以上,南北气温相差超过50℃。0℃等温线大致沿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向东经秦岭、淮河一带,以该线为界,越向北气温越低,甚至地冻冰封,而该线以南全年不结冰。汽车在寒冷的地区运行,发动机起动困难,冷却液温度偏低,油耗和磨损增加;低温下,塑料、橡胶制品容易变脆变硬;雪天行车视线不清,冰雪路面车轮容易打滑;驾驶操纵条件恶化,极易发生事故。

2.降水量和湿度

降水量按季节分配明显。全国多数地区降水量集中在5~10月,其中以7、8两月最多。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年温暖潮湿,梅雨季节阴雨连绵,行车视线不清,高速行驶容易发生水滑,还常常遇到塌方、滑坡和泥石流等危险;空气潮湿使车身和裸露的金属零件迅速腐蚀损坏,并使电气设备工作不良。

3.风力和风向

风力和风向不仅影响行驶阻力和油耗,侧向风还影响行驶稳定性。在干旱地区,风大,沙尘多,各总成因侵入沙尘而使零件磨损加剧。

除气候不同外,还因地形(如山岭、重丘、微丘和平原)和地势(海拔)不同影响汽车运用。在高原地区,如海拔达1000m以上时,空气明显稀薄,气压降低,充气系数下降,冷却液易沸腾,发动机易过热,导致功率下降、油耗增加;气压制动系统气压不足,由于频繁使用制动器,造成车轮制动器温度过高,制动能力衰减,以至驾驶人体力消耗大,易出现头晕和四肢无力等现象。另外山区、高原天气变化剧烈,易发生行车事故。

上述不同气候条件对汽车的结构和使用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而,应针对具体的气候和季节条件,使用相应的变型汽车或对标准型汽车进行改造,以提高汽车对气候的适应程度。汽车运输企业还应针对当地的气候特点,合理选用汽车类型,制订相应的技术措施,克服和减少气候条件造成的各种困难,只有这样,才能合理使用汽车,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