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开台圣王”郑成功
三十八,仿佛是台湾历史的神秘数字。荷兰人统治台湾三十八年;郑成功寿命三十八岁;一九四九年也是辛亥革命成功后的第三十八年,国民党政府从大陆撤退到台湾;国民党政府在台湾实施“戒严”三十八年。是巧合?还是天意?
郑成功来台湾打败荷兰之前,已和清廷交战了十七年,在闽南、广东、江浙一带转战,虽有胜有负,但已心力交瘁。
十七年前,他的父亲郑芝龙投降清朝,从小受到儒家思想教育的他极力反对。最后,他给父亲写了一封信:“从来父教子以忠,未闻教子以贰,今吾父不听儿言,后倘有不测,儿只有缟素而已。”等于是和父亲决裂了。
清廷当然不会放过他的家族。郑芝龙投降不久,清军直入福建,打到了郑成功的老家南安。那儿有他的族人,特别是他的日本籍母亲田川松,田川被俘之后遭强奸,含恨切腹自杀。
郑成功有此国仇家恨,誓死报仇。他把平日所穿的儒巾儒服带到当地孔庙,高高举起,放一把火烧了,誓言自此之后,自己是一个武人,要为君父报仇。
他的家族在南海本有强大的贸易网,借此筹集军饷并不困难。但清廷干脆把福建沿海的交易港口封锁了。沿海居民被迫迁居。清廷用净空政策来对付郑成功的海上大军。
即使如此,郑氏家族仍是南海的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郑成功在台湾听到西班牙人在菲律宾欺负华侨商人与劳工的时候,立即托了一位意大利人带信给驻菲律宾的西班牙总督,警告他要善待华侨,并向台湾纳贡,否则必定前去攻打。可惜他此时已病重,不久就过世了。
他为台湾治理打下基础,以台湾作为东都,将荷兰殖民者修筑的“赤嵌楼”改名为“承天府”,改“热兰遮城堡”为“安平镇”,北部设天兴县,南部设万年县,并在澎湖岛设安抚司,戍以重兵,完成一府二县一安抚司的行政规划。
然而打败荷兰的这一年,不利的事接二连三地来。他的父亲、叔叔和陪同父亲的弟弟,都被清廷杀害了。他转到菲律宾给西班牙总督的信,得到的是对华侨更大的迫害。
他的儿子郑经更麻烦。郑经本来和一个唐姓的世家女子结婚,可是二人感情不睦,不知为何就跟第四个弟弟的乳母陈氏私通,还生下私生子。此事他不敢让郑成功知道,就谎报是妻子唐氏生了孩子。郑成功当然很高兴。可是唐氏的父亲与郑成功是世交,就写了封信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通,还大骂郑成功“治家不严,何以治国”。
个性强悍耿直的郑成功受此大辱,气得不行。他治军以严格著名,每一次战役结束,都要检讨成败原因,造成失败者甚至被处死,也因此不小心杀错过人,让一些属下心怀恐惧,怨怼离开。律人如此严格,怎么可以独容自己的孩子败德?他命令兄长郑泰把郑经和他的母亲连同陈氏和小孩一并杀了。
然而,这命令等于灭门,郑泰执行不下去。这让郑成功更为愤怒。父丧子乱伦,制裁又无效,自己却因病偏处海岛一隅,羞怒之下病情更为加重。他常常望着厦门方向,等待部下的回音。但回音竟是军令无效,众叛亲离。他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此时又闻南明永历帝遇害,悲愤中抓着自己的脸,大哭道:“无颜见先帝于地下啊!”呼喊而逝。
一生为国仇家恨抛却一切,最后竟孤愤以终。
郑成功的悲剧英雄形象在台湾深入人心。他所开垦的屯田,他所走过的地方,甚至一些自然山川、奇特的风景,都附会成他的神迹。例如,传说他吃过的鱼与螺,被称作“国圣鱼”“国圣螺”,南投县有“国姓乡”。台中市的草屯区,就传说是因为郑成功的军队行军经过,下雨天泥泞满地,军队休息的时候把草鞋上所粘的泥土抖下来,堆成“草鞋墩”,故草屯的旧名为“草鞋墩”。台中市大甲区的铁砧山上有一口剑井,传说是郑成功的大军经过时,缺饮用水,郑成功拔剑刺地,变成一口井,冒出甘泉。新北市莺歌区的山上有一块巨石,像一只老鹰,传说当年有老鹰在山中喷云吐雾为害百姓,郑成功下令军队用大炮把它轰死,怪鸟化为石头,就是现在的“莺歌石”。基隆市的仙洞,传说是军队经过的时候,缺乏食物,神仙感念他们辛劳,山洞自动流出白米,供应郑成功军队粮食,后因取米士兵偷懒,把山洞口挖大,从此不再有米流出。
这些传说故事,充分反映出台湾人将郑成功当成共同开拓台湾的始祖,所以用各种神话奇迹来加以追念。
郑成功过世后,他的儿子郑经在金门、厦门被荷兰与清朝联合进攻,战败后决定退守台湾。郑经得军师陈永华之助,收买大陆沿海渔民,靠走私维持亚洲贸易网,获得经济来源,支撑军事行动。他和德川幕府是贸易伙伴,又邀请英国东印度公司来台设点,建立贸易关系,同时向英军购买火炮等先进武器,训练士兵,增强台湾军力。他更在台湾设立文官制度,建文庙、倡教育,为台湾带来文化上的提升。
郑经不是一个苟安之人,反清复明之心不灭,趁着清朝三藩之乱,再度出兵金门、厦门一带,联合三藩,继续与清廷作战。然而三藩之乱终究被平定。清廷为了对付郑经,下达“迁界令”,用坚壁清野的方式,在福建沿海建立要塞,并要沿海居民退居海岸之后,切断了他的贸易网络。最终迫使他退回台湾,在台南郁郁而终,卒年才三十九岁。
平心而论,郑经是郑氏三代中治理台湾最久的一位。然而久悬海外,经济命脉被斩断,政治军事基础不足,终非清廷的对手。但他励精图治,也拥有一定的据台抗清实力。可惜的是,他生前交代手下大将刘国轩、冯锡范等人辅佐他的儿子郑克臧为“监国”的遗嘱未能实行。郑克臧即是前面说过的郑经与其弟之乳母所生的儿子,他在艰难的环境下成长,养成坚强正直的个性,临事有决断,颇有郑成功的风范。再加上他是陈永华的女婿,受到陈永华的用心调教,处事公正公平,颇得民心。当郑经为三藩之乱出征大陆时,他与陈永华留守台湾,治理得有条不紊,得到各方信赖。郑经失败回台,心灰意冷之际,也是靠他维持政务。
本来他是一个可以担当大任的人。可是冯锡范却别有私心。冯锡范是郑经另一个儿子郑克塽的岳父,权力欲特别大,他竟背叛了郑经的托付,在郑经刚过世两天后,就以郑成功夫人的名义召见郑克臧,以祖母的身份,指他不是郑经的骨肉,而是乳母的螟蛉子,要废了他监国的位子。郑克臧不从,竟被绑起来绞死(又一说是被冯锡范等人在门庭外刺杀)。史称“东宁之变”。
郑克塽即位时才十二岁,年幼无知,政务不懂,一切权力交给拥立有功的冯锡范。冯锡范权重一时,擅权横行,导致军心涣散,再加上弒君背信,民心分崩离析。
等到一六八三年,施琅率兵攻下澎湖,冯锡范派刘国轩赴澎湖应战不敌,大败退回台湾,整个郑家军的向心力已经没有了。最后,在刘国轩同意归降后,十二岁的郑克塽没有反抗的勇气,遂被劝降。
一六八三年九月二十三日,郑克塽率刘国轩、冯锡范、何佑、黄良骥等文武官员,站在海边恭迎,并依施琅的要求,全部剃发结辫,以示对清朝投降的诚意。施琅穿过鹿耳门海域的时候,船只必须经过曲曲折折的港湾,还互相碰撞,伤了十几只船。他才知道台湾并不易攻。如果不是郑家内讧、民心涣散,战争还有得打。
明朝最后的宗室宁靖王朱术桂,本来分封在荆州,为了躲避张献忠,进入福建依附郑成功,后又随郑经来台,定居在赤崁城旁。他拒绝降清,更不愿剃发,决心自杀。他把所有产业分给佃户以后,作绝命诗:艰辛避海外,总为数茎发。于今事毕矣,祖宗应容纳。
朱术桂的元配早逝,他让他的二妾袁氏、王氏及侍女梅姐、荷姐、秀姑各自离去,另择配偶过平民生活。但这五人全都选择追随他。她们更换新衣一起自缢。第二天,宁靖王冠服乘车,去会见郑克塽、刘国轩、冯锡范等人,做最后的告别,回宅后祭拜祖先,投环自缢。
后人感佩这五位贞烈的女子,在台南市南门城外魁斗山为她们建墓,墓前立一座“五妃娘娘庙”,香火不绝,至今犹在。
施琅把郑氏家族全部转移到北京,军队的部将也迁移到大陆,以阻断反清民众的聚集。但有清一代,岛内的动乱依然未曾断绝。清朝对台湾“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乱”的描述并不过分。朱一贵、林爽文事件,只是影响达三十万人以上的大事件。据统计,清朝治台时期共发生一百六十八件抗清事件。
从大历史观点看,郑氏四代对台湾的影响是决定性的。特别是郑芝龙,许多历史评价显然低估了他。虽然他最后降清,但在大航海时代,欧洲国家的东印度公司有帝国作为军事后盾,而明朝的国家武装力量未曾给郑芝龙任何军事上的保护与帮助,反而是郑芝龙在帮国家平定倭寇,与荷兰打仗,保卫了疆土以及海域。郑芝龙虽然是为了自己的海上霸业、贸易利益,但他建立起一个十七世纪亚洲的海上王国,成为超级跨国公司,与荷兰、日本等平等往来,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功业。如果不是郑芝龙所建立的陆上、海上跨国贸易系统,就不会有后来郑成功打败荷兰的历史,更没有郑经出征大陆抗清的实力。历史是延续的,台湾史在郑芝龙手上改观,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颜思齐、郑芝龙移民上万来台屯垦,郑成功以二万五千大军打败荷兰,加上随郑经迁入者,约有五万人,再加上以前定居的十万人,以及后来福建来避难的数万人,这二十几万人,一面抗清,一面励精图治,初步开拓了南至今日恒春、中至彰化新竹、北至淡水河沿岸的据点。虽然它还只是点与线的屯田开垦,但在农田、制糖、盐业等各方面,有了相当的规模,确属不易。
就维护主权问题来看,郑成功也是历史的转折点。
虽然后来清朝仍有放弃与否的争论,但郑成功把台湾从荷兰手中夺回,避免它如东南亚国家那样受欧洲统治,则是不争的事实。可惜的是,清朝终究是一个马上的民族,不了解海洋与贸易的重要性,错失了大航海时代的机遇,终究在第一波全球化的时代里,成为闭关锁国的国家。
台湾民间信仰有一种来自庶民的朴素道义,人们并不以成败论英雄。一生为反清复明而奉献的郑成功,死后被台湾人奉为神明。即使清朝统治台湾初期全面禁绝祭祀郑成功,但台南一地,仍有民间私下供奉,为避免清廷追究,庙宇名为“开山王庙”,敬拜的神即是郑成功。“山”指的就是台湾。一八七四年,因日本利用琉球人在台湾躲避台风被台湾少数民族杀害一事,意图吞并琉球而出兵台湾的“牡丹社事件”,清廷派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为钦差来台。沈葆桢来台后,接受台湾府进士杨士芳、台湾道道员夏献纶与台湾知府周懋琦等人的禀请,上疏追谥郑成功、建立专祠与编入祀典中,名为“延平郡王祠”。
那么,全台湾有多少奉祀郑成功的庙呢?
二〇一六年,台湾郑成功庙宇联合会举办了春祭,邀请全台各庙宇中名为“开台圣王庙”“国姓宫”“开天宫”“延平王庙”主祀郑成功的庙宇参加,这样的庙宇全台约有一百三十座;而庙里虽非主神(例如妈祖庙、观音庙等),但也有供奉郑成功的庙至少有三百座,二者合起来超过四百三十座。
台湾民间对郑成功的感念,既深且广,未曾动摇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