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发展报告:2007—2020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中医治未病的总体工作成果

早在20世纪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就提出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2007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同志从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开创性地提出了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的要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真落实吴仪同志的重要指示,于2007年6月24日正式启动了“治未病”试点工作。特别是2009年配套新医改方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要求。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也提出了“要重视‘治未病’”。在各级领导的指导和关怀下,广大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不懈努力,经过近几年的摸索与实践,在“治未病”理念传播、服务提供、保障措施和探索“治未病”服务体系构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治未病理论体系建设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理论体系,理论体系的架构是学科的构建基础。随着治未病工作在全国大范围开展,人才需求量日益上涨,急需完善治未病理论、解决学术内涵等问题。为卫生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进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4年3月发布了《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纲要》(2013—2020年)。该纲要确定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的理论研究,包括系统整理中医“治未病”的理论,阐述中医“治未病”理论科学内涵,探索建立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构架。理论研究是重中之重,是指导一切实践活动的纲领,是需要首要解决的问题。

自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中医未病理论以来,历代医家对未病均有阐述,并逐渐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中医未病理论,但这些理论尚属于散在论述,未能形成理论体系。构建中医未病理论体系并从学科角度进行架构,使中医治未病实践得到专业系统知识的指导,是时代所需。

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体质辨识重点研究室所在单位,国医大师王琦教授带领学术团队,一直致力于中医“治未病”研究。在启动中医治未病工作之初,王琦教授团队主编出版了第一部中医“治未病”的专著——《中医治未病解读》(图2-2),提出“养生——治未病的基础;体质——治未病的根本;亚健康——治未病的重点;特殊人群——治未病的关注对象”四要素,初步进行了治未病理论体系的梳理。2014年在国家中医药发展会议(珠江会议)——中医“治未病”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王琦教授作了“中医治未病理论体系的架构”主题报告。对治未病理论体系进行了清晰的阐释,得到与会领导与专家的认可。

图2-2 《中医治未病解读》

图2-3 《中医治未病解读》

在新的形势下,王琦教授又组织专家学者及时推出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教材《中医未病学》(图2-3),系统构建了中医治未病理论体系。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该书序言中指出:加快推进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需要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发展中医“治未病”理论和实践,创新中医“治未病”技术和方法,探索建立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构架。以王琦教授为首的学术团队,一直致力于中医“治未病”研究……在新的形势下,王琦教授审时度势,把握契机,组织专家学者及时推出《中医未病学》一书,从基本概念、基本范畴、方法论体系和价值体系等四个方面,系统构建了中医“治未病”理论体系,主题鲜明,内容详实,为中医未病学理论构架做出了创造性工作。

(二)治未病科技支撑平台建设

1.实施科研专项计划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治未病”科研规划纲要并组织实施专项计划,以“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技术方法为重点,以试点单位和地区为主体,实施了一批科研项目。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及试点单位,按照“治未病”科研规划纲要和“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技术(产品)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根据“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现实需求,结合当地及本单位的实际,也开展了有关“治未病”的科学研究。

为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积极推动中医“治未病”试点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8年设立中医“治未病”科研专项,确定“痰湿体质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因子相关性及其在高危人群预警中的应用研究”等21个课题为中医“治未病”科研专项第一批立项课题。

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上海交通大学和有关医疗机构、昆仑—炎黄公司等单位结合实践进展,继续深入开展“KY3H健康保障服务模式”研究,认为这一模式为“治未病”理念落实于社会实践开辟了道路,为建立既能满足当代人健康保障需求、又在经济上可持续的社会健康保障体系提供了范式。课题组进而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结合试点经验,从服务准则、服务流程、服务内容等方面,对“KY3H健康保障服务”模式进行了结构化设计,形成了一系列规范化的模块,为实现高起点、科学规范管理和服务奠定了基础。

中医药行业科技专项关于“体质-脏腑-相关易发疾病群防治研究”课题,以中医学为理论基础,运用“KY3H健康保障服务”模式,创新性地提出了个体人健康状态分类框架,并采用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的办法,研究了肝病、肺病等12种疾病的《KY3H个体人健康状态辨识规范》,为规范开展“治未病”服务提供了有效方法。

2009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推动的“中医药‘上工治未病’工程项目及中医药对亚健康防治干预研究”项目通过验收,该项目揭示了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内涵,确定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核心内容,建立理论基本框架,完善理论体系,遴选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2011年“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医‘治未病’及亚健康中医干预研究”重点项目课题通过验收,该项目围绕亚健康研究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以亚健康状态为切入点,从理论基础、测量方法、辨识技术、干预措施、健康管理模式、技术平台等方面开展了研究,提出了测量和辨识方法,构建了健康测量研究的技术支撑平台,为干预效果评估提供了标准;形成了针对亚健康疲劳、失眠、疼痛、心理失调等常见类型的6种干预方案;初步建立了亚健康人群监测机制,探索了健康管理模式,在健康管理内容中体现了中医内涵。

“十一五”支撑计划和行业专项课题,通过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古籍整理研究,发掘“治未病”相关内涵,目前已形成《中医养生学古籍整理丛书》《中医养生学各家学说》《中医养生理论研究》及《名老中医养生保健经验研究》等书籍初稿,对今后的“治未病”服务发展及技术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还设立中医专款项目进行中医治未病技术研究。

2.建立科技创新机制

中医“治未病”工程的推进和提升,需要一批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医“治未病”健康理论和方法的突破,这就需要中医药的科学研究不断加大研究力度,使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为了做好推进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3年3月发布了《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纲要》(2013—2020年)。希望通过6~7年的推动,对中医预防保健理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实用技术的规范性和创新性两个方面取得一些进展和提升,从标准、模式建设等方面实现一定的突破和创新,总体提高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同时,为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的实施,特别是为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服务百姓健康推进行动方案》中提出的推进“治未病”服务网络和平台建设、推进“治未病”服务技术规范使用、推进区域“治未病”服务体系的构建、推动“治未病”在公共卫生服务中作用的发挥四项主要任务的完成,不断提供技术、方法、知识和标准等科技支撑。

该纲要确定的重点任务为:

(1)中医预防保健理论研究 在理论研究方面,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系统整理中医“治未病”的理论;阐述中医“治未病”理论科学内涵;探索建立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构架。

(2)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术产品研究 这方面要完成三项任务:健康状态辨识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健康状态干预技术方法的研究;相关产品的研发工作。产品的研发包括辨识产品、干预产品、信息服务产品、健康宣教产品四个方面。

(3)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标准研究 要重点开展三个方面的内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标准化共性技术的研究;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标准体系的构建研究;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标准的研制。

(4)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科技成果的应用 要进行四方面的研究:集约化服务形式的研究;服务标准研制与推广;服务效果评价方法研究;主要领域应用示范的研究。

(三)治未病转化情况

通过这几年有关科研项目的支持和“治未病”工作实践,传统的服务技术和方法正在得到进一步的挖掘和推广,现代服务内容有了创新和发展。推拿、膏方、贴敷、艾灸、拔罐、刮痧、药浴、药膳、茶饮等传统养生保健方法运用进一步规范,体质辨识、经络调理、音乐治疗等新型服务手段广泛开展。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强身健体的养生功法在群众中也得到进一步推广。“治未病”服务形式也由试点初期简单地将一种或几种中医预防保健技术方法的应用逐步转变为以个体人的健康状态为中心,充分体现个性化、系统化、全程化的服务。在技术产品不断丰富的前提下,一些地区和单位还积极探索了针对妇女、儿童、老年人、中年人的不同人群、不同健康状态的模式化干预方式,并取得了初步的效果。例如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妇幼保健院创新性地提出了女性孕前、男性育前、儿童等中医体质辨识调养,并通俗易懂地形容为“沃土、松土、育种、护苗”综合干预服务方案。

试点单位和有关机构加强合作,积极创新,以中医学为主体,融合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紧紧围绕健康状态辨识、评估、干预各个方面,整理挖掘、发展创制了体质辨识仪、五脏相音辨识仪、证素辨识仪、经络诊断仪、舌象仪、脉象仪等中医“治未病”服务产品和设备。这些设备在“治未病”服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极大地增加了“治未病”服务的技术含量,丰富了“治未病”服务的手段和内容,在为“治未病”服务提供技术支撑的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在首届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海上中医”国际(远程)会诊平台、五音辨识仪、中医四诊仪等作为中医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在核心展区展出,成为亮眼的内容。

(四)治未病标准化建设

1.建立技术规范和标准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在全国各试点单位应用,为中医“治未病”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工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还组织制定并发布了《常见疾病高危人群中医预防保健技术指南》,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颈椎病等11种疾病的高危人群。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服务要求、管理程序、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和判定、老年人常用养生保健知识和体质保健方法等方面对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做出了规定;还印发了《关于加强对医疗机构膏方推广应用管理的通知》和《关于加强对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技术应用管理的通知》,加强了对膏方、穴位贴敷等中医技术的规范使用和管理。2014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第一批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收集整理了推拿、砭术类、刮痧、拔罐、艾灸等5大类、共23项中医养生保健技术;1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重点专科协作组又组织起草了20个疾病高危人群的调理方案。这些方案和技术的制定为建立“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质量控制体系提供了支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相关的技术部门制定了包括拔罐、刮痧、足浴、头部保健等12项内容的《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从术语、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与禁忌等方面对这些中医保健技术做出了明确、详细的规定。以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名义印发,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与此同时,民族医药养生保健工作也得到了发展。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藏医药分会成立了藏医药养生分会,开展藏医养生保健技术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宁夏也积极研究推广“汤瓶八诊”等回医保健调理技术。

2.拟定治未病服务规范

大力推进中医治未病标准化建设,对于规范治未病行业管理,提高治未病学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加速治未病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标准化是治未病工作的支撑平台之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出台《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服务基本规范》《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对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的服务理念、服务准则、服务流程、服务内容、服务功能、服务作用等进行了规范。

明确了提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功能,要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针对个体人健康状态,系统维护和提升个体人整体功能状态,管理个体人健康状态风险,实现“未病先防、欲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目标,达到防病治病、健康长寿的目的。

服务内容包括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健康干预(包括健康咨询与指导)、干预效果评估等全面、综合、规范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治未病”服务)。

服务流程包括健康状态信息采集、健康状态信息管理(建立健康状态信息库)、健康状态辨识、健康状态评估、健康干预方案制定、健康干预措施实施、干预效果评估等。

服务区域包括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区域、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区域、健康咨询与指导区域、健康干预区域和辅助区域。

该规范还对机构的人员配备、设备配置、制度管理等进行了规定,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提供了依据。

(五)治未病示范区建设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范围内先后确定了5批235家“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组织制定了相关服务规范性文件,逐步形成区域预防保健服务网络。涉及全国31个省(区、市)、局直属直管医院和军队医疗系统;既有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也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疗养院,还有社会独立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既有政府举办的,也有非政府举办的机构。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复了29个预防保健科(治未病科)成为“十二五”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培育项目),2014年又公布了206个预防保健科(治未病科)成为“十二五”国家中医重点专科成员单位。各试点单位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普遍建立“治未病”科室(中心),从科室规划布局到设备配备,从队伍建设到服务内容,都在不断完善和提高。大多数试点单位结合本地和自身实际,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特色优势,积极开展以中医体质辨识为基础的规范化“治未病”服务,在服务理念、思路、方法、机制及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和总结,服务方式和内容不断拓展和丰富,服务技术和流程逐步规范,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同时,社会独立养生保健机构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据《中国保健服务产业发展蓝皮书》统计,目前,我国大大小小的保健服务企业总数已达140余万家。为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市场,加强社会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管理,促进中医养生保健事业的健康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21个地区开展了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准入试点工作,探索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准入管理的方法、途径、机制和模式。例如河北省保定市联合工商、公安、社保、物价、广电等部门整顿规范中医养生保健和中医美容市场,全力打造中医药养生保健准入示范区。北京市东城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制定管理办法,加强辖区内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培训,并成立了中医药养生保健协会,在规范服务标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除此之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积极推进区域“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先后在全国确定了57个地区,探索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的机制和模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还在总结各地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组织起草了《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指南》,以指导各地区域“治未病”试点工作。一些地区注重区域内不同机构之间的协调与合作,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进了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

各试点单位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普遍建立“治未病”科室(中心),从科室规划布局到设备配备,从队伍建设到服务内容,都在不断完善和提高,大多数试点单位结合本地和自身实际,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特色优势,积极开展以中医体质辨识为基础的规范化“治未病”服务,在服务理念、思路、方法、机制及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和总结,服务方式和内容不断拓展和丰富,服务技术和流程逐步规范,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六)治未病服务支撑平台建设

1.建设服务平台

试点医院(包括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等),设立组织结构和功能定位相对独立、业务工作与医疗服务科室有机联系的“治未病”中心。试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立“治未病”服务点,与“六位一体”服务功能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专门机构,全面、综合提供“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

2.推进网络建设

试点地区在推进本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等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基础上,建立本地区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提供网络。由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会同有关机构,联合“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及其他有关机构,建立“中华‘治未病’网”服务网络,为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新型健康服务搭建网络平台。

(七)治未病人才队伍平台建设

1.培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医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术业务骨干与管理人员专项培训。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机构,特别是各中医医院,遴选中医基本功扎实、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中医医师,进行中医“治未病”理念及其内涵、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的内涵、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知识与技能及服务基本要求等方面的培训,并作为上岗的必要条件;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全员培训,使全体医务人员理解中医“治未病”理念的主要内涵、了解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意义、掌握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技能。

高等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充分利用人才优势,精心选拔具有深厚中医理论造诣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医师,认真总结试点实践经验,研究制定规范化培训计划,组织编写“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教材。

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加强对中医临床专业学生的“治未病”理念及其内涵的教育,“治未病”基本技术与方法的训练。例如杭州师范大学“治未病与健康管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实施,授予学位学科是公共管理学,授予管理学博士学位,2014年正式招生。标志着杭州师范大学形成了健康管理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齐全的人才培养项目。

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培训指导方案》,以进一步提高基层卫生人员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能力,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医“治未病”和团队服务的理念,提高其提供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

该方案要求:

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进行12学时的培训。培训对象包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负责人。培训内容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其有关中医药政策、公共卫生的概念及中医“治未病”的理念、老年人及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等。培训由县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或委托有能力承担培训工作的中医药院校、中医医院、行业协会(学会)等机构承担。

对基层中医药服务团队进行24学时培训。培训对象包括从事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医师、预防保健人员、注册护士和乡村医生。培训内容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设计思路及其有关中医药内容概述、老年人及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及技术规范,孕产妇、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等。以市县级中医医院为主要培训基地。无市县级中医医院的地区,则由有能力承担培训工作的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2.建设“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职业技能人员队伍

建立“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职业技能鉴定制度。以设立“治未病”新型职业系列、建立“治未病”职业技能鉴定制度为目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由中医药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具体负责,结合“治未病”试点的开展和“治未病”健康工程的实施,按照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建立的要求进行研究,并开展有关试点工作。目前已开展《中医预防保健调理师》培训试点。2014年3月《中医体质辨识与调理师》职业培训项目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CETTIC)立项并批准在全国实施,是国家大力倡导的新职业、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技能的精品职业培训项目。中华中医药学会开展了“全国基层医疗机构中医体质健康管理培训项目”,已在广东、广西、重庆、云南、山东、湖南等地举办8期培训,为3000余名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鼓励现有中等中医药院校发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研究“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职业技能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与技能要求,制定教学大纲及相关专业设置基本要求,指导教材编写。

3.培训其他“治未病”专业人员

试点单位及地区业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和地区,以及“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参与单位的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为主要培训对象。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治未病”的理念及其内涵,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的新型健康保障模式及其服务模式,“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主要内容、方式方法,现代健康管理的理论及其方法等。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机构具体承办。同时,也开展了“治未病”健康文化传播、健康管理、健康保险等方面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4.建立“治未病”培训基地

依托试点单位,特别是三级中医医院,建立“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专业技术人员的实践培训基地。依托试点单位及高等院校等,引导和促进相关资源的整合,院校教育和岗位培训相结合,创新培养机制,建立“治未病”综合培训基地。

高等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充分利用人才优势,研究制定规范化培训计划,组织编写“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教材。同时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加强对中医临床专业学生的“治未病”理念及其内涵的教育,“治未病”基本技术与方法的训练。

5.探索“治未病”职业技能鉴定制度

探索建立“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职业技能鉴定制度。目前已开展《中医预防保健调理师》培训试点。2014年3月《中医体质辨识与调理师》职业培训项目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CETTIC)立项并批复在全国实施,是国家大力倡导的新职业、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技能的精品职业培训项目。

(八)治未病交流推广平台建设

1.举办“治未病”高峰论坛

在2008年成功举办首届“治未病”高峰论坛的基础上,2009、2010年继续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第二、三届“治未病”高峰论坛(以下简称“论坛”)。

第二届“治未病”高峰论坛以“‘治未病’——把握健康”为主题。围绕总结“治未病”健康工程的实施经验,讨论推进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KY3H模式”)的实践效果,促进规范“治未病”的目标、思路、准则、路线和模式,以进一步扩大“治未病”健康工程和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工作及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KY3H模式”)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提高社会对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及中医药的认识,从而推动“治未病”理念及知识的深化和传播,推进“‘治未病’健康工程”的实施。

第三届“治未病”高峰论坛以“‘治未病’——维护提升健康状态”为主题。“论坛”回顾“治未病”健康工程推广历程,重点总结健康工程实施情况,完善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KY3H模式”)及其服务规范,探讨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组织形式,推进“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科学研究,加快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等问题。

通过举办“论坛”,研究探讨相关理论、总结交流实践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展示相关技术产品和服务,为应用“KY3H健康保障”模式及其服务模式、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实践依据和基础支撑等;从而推动“治未病”理念及知识的深化和传播,推动工程的健康实施,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构建。

2.举办“治未病”与疾病防治专题讲坛

为巩固“治未病”高峰论坛的成果,扩大其影响,深化其内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2008年10月到2009年5月,相继举办4期“治未病”高峰论坛系列讲坛——“治未病”与疾病防治专题讲坛(以下简称“讲坛”),是“治未病”健康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8年10月第一期“讲坛”在上海举办,以“体质-肝/胆-易发疾病防治”为主题。总结了“治未病”健康工程启动10个月以来取得的新进展,“治未病”预防保健的服务人群不断增加,相关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KY3H模式”(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新型健康保障服务模式)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规范化模块,中医药行业科技专项关于体质、脏腑相关易发疾病防治研究的课题,创新性地提出个体人健康状态分类框架,并采用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的方法,提出KY3H个体人健康状况规范,制定了肝癌等7种疾病个体人健康状态规范,为规范开展“治未病”服务提供了有效方法。

2008年11月第二期“讲坛”在杭州举办,以“体质-肺/大肠-易发疾病群防治”为主题。与会领导专家就治未病与医学目的调整和医学模式的改变,体质脏腑功能与人的健康状态,个体人的健康状态分类与风险管理及其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KY3H健康保障服务等做了专题宣讲,就肺与大肠易发疾病的本质与演变规律,肺癌、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炎、过敏性鼻炎、银屑病等肺与大肠易发疾病防治的KY3H健康保障服务做了专题讲座;同时,还就KY3H治未病中心的服务模式、健康医院的建设实践、治未病健康保障服务的推广、管理个体人健康状态风险的服务产品等做了专题发言。讲坛还设立了现场展览、演示和体验活动,通过音像、文字、图片资料及实物等,使参加者了解“治未病”背景与工作进展、相关科学研究和服务实践成果、“治未病”的技术与产品等。

2008年12月第三期“讲坛”在广州、上海两地举办,以“体质-肾/膀胱-易发疾病防治”为主题;同时“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KY3H模式)”的展示、演示和体验活动在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地的6家医院同步展开。各地专家学者齐聚讲坛,就“治未病”与医学目的调整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体质、脏腑、易发疾病与人的健康状态,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的服务理念、准则、路线、模式,肾/膀胱易发疾病的演变规律,以及易发疾病防治的KY3H模式,医院建设KY3H治未病中心的意义和服务提供等方面,做专题宣讲、专题讲座和专题发言。同时,为进一步扩大讲坛的社会影响,更好地推广科技成果服务群众,本次讲坛的展览和体验活动还在6家医院开展“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体验活动”。该体验活动历时一年,集中展示“治未病”健康工程、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治未病”科技成果和技术产品、“治未病”服务提供平台等相关内容,演示KY3H模式的服务技术和产品,并为受众提供相应的体验服务。

2009年5月第四期“讲坛”在福州举办,以“体质-心/脑/小肠-易发疾病防治”为主题。之前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特色优势,为中医“治未病”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医改、贯彻落实《意见》精神的新形势下,“治未病”是一项对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开创性工作。与会专家学者就“治未病”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脏腑功能与养生保健,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的服务理念、准则、路线、模式,心/脑/小肠易发疾病的演变规律等内容做了专题讲座和发言。同时现场还开展“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体验活动”,展示“治未病”健康工程、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治未病”科技成果和技术产品,演示了KY3H模式的服务技术和产品。

通过举办“讲坛”,介绍在“治未病”理念指导下,防治有关疾病和养生保健的文化、知识、方法,防治有关疾病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相关技术方法的应用,KY3H健康保障服务模式及其服务产品在防治有关疾病中的应用,交流展示相关技术、产品和服务,从而创建可持续发展的“治未病”健康工程主流传播平台,促进“治未病”理念指导下防治有关疾病的科技成果转化及相关技术应用,打造“治未病”理念指导下防治有关疾病的示范服务提供机构,建立“治未病”领域的专家团队,促进“治未病”健康工程的切实、规范实施;同时向大众传播“治未病”理念的精粹及有关疾病防治知识、方法、技术,普及新型健康保障服务模式,满足各类人群的健康需求。

3.丰富传播形式,创制传播产品

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试点地区及试点单位,针对不同的传播对象、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加强与有关部门、机构的合作,构建形式多样的“治未病”健康文化传播平台。试点单位在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及医疗服务的同时,利用各种方式加强宣传,成为“治未病”健康文化、知识与方法等传播的重要窗口。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人大教科文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是目前为止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内容最丰富的一次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该活动历时三年,活动的主题是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优秀文化、共享健康和谐,主要目的是面向基层、服务农村、惠及百姓。活动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展示中医药悠久的历史、科学的理论、独特的方法和良好的疗效,推动中医药更广泛地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为维护民众的健康服务。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借助“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在全国得到广泛传播。

“治未病”百姓健康公益大讲堂活动,是中国医师协会为配合“治未病”全民健康工程而开展的重要宣传活动。目前,“治未病”百姓健康公益大讲堂活动足迹遍布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开展公益“治未病”科普活动上百场,直接或间接受众达80余万人,在全国掀起了中医“治未病”科普及服务的热潮,为国家中医“治未病”工程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此外,各地还举办养生保健(治未病)宣传月、中医养生大讲堂等活动,进行“治未病”思想和方法的传播。

中医药管理部门、试点单位及有关专家,加强与电视、网络、广播、报刊等媒体及相关机构、单位的合作,根据大众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等不同形式的要求,积极创制“治未病”健康文化的传播产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府网站及《中国中医药报》等开设“治未病”宣传专栏。2009年,受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委托,北京中医协会组织编写的12本《中医治未病丛书》由北京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该套丛书以高血压、糖尿病、老年痴呆、肿瘤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中医药自我保健方法;从肺胃养护、经络自我保健、中医食疗等入手,展示了中医治未病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发行这套丛书,使中医治未病理念和中医药防治疾病的知识方法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家庭,传播普及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让人们主动把握自己的健康。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推广,治未病的理念得到广泛传播,社会对治未病的认知度、认同性和欢迎程度不断提高,社会影响明显扩大。与此同时,群众对中医治未病知识、技术、方法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各类服务提供机构治未病的服务量明显增大,社会上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数量明显增多,中医预防保健产品不断涌现,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这一新兴产业也伴随中医治未病的发展而取得新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