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现代应急演练的不同模式
不同国家的应急演练实践往往根源于自身的现实挑战、体制机制以及文化传统,这就形成了不同的模式。具体地说,可归纳为工程式演练模式、反思式演练模式、展示式演练模式。
一、工程式演练模式
工程式演练模式是指把演练工作的各个逻辑环节都具体化为清晰的流程化的工作步骤。这以美国的应急演练为代表。
1.系统化的管理
美国“国土安全演练与评估计划”为应急演练提供了系统化的管理指南,具体有:
第一,系统的演练周期管理。演练项目全过程包括确立基础、设计开发、实施、评估、改进等5个环节。
第二,系统化的设计。一个完整的演练设计过程包括开展需求评估、确定演练范围、明确演练目的、选定演练目标、勾画初始场景、描述事件体系、分析预期行动、设计具体信息等8个步骤。
第三,系统化的实施。演练实施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要有系统的催化、控制方法作为支撑。
第四,系统化的评估。评估包括规划与组织评估、观察演练搜集数据、分析数据、拟订总结报告草案、召开总结会议、确认改进事项、总结报告与改进计划定稿、跟踪实施情况等8个步骤。
这种系统化的管理把演练过程工程化了。这里把制订改进计划作为一个独立的环节,特别有助于演练成果的转化。在设计和评估方面,按照这8个步骤走,就能够有效保证做出高质量的演练设计和评估,也使得演练的设计和评估工作变得相对容易。
2.系统化的工具
为了使演练设计与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美国“国土安全演练与评估计划”要求运用一系列的应用工具来支撑相关工作。
第一,运用《国家应急目标能力清单》(其中规定了37项能力)来设计演练的目的。
第二,运用《国家应急通用任务清单》(其中将目标能力分解为2 000多项任务)来设计具体的演练目标。
第三,运用《国家应急演练评估指南》(其中有数十个、几百页的评估模板)来设计演练评估表。
3.系统化的模板和资料
为了使演练的设计与实施更为方便和规范,美国“国土安全演练与评估计划”给出了一系列演练设计与实施用的模板。
第一,文件类模板。针对演练设计与开发阶段,给出了参演人员手册、控制人员手册、评估人员手册的模板;针对演练评估工作,提供了总结报告模板等。
第二,工作类模板。针对演练设计要召开的一系列会议,提供了会议议程模板。
第三,多媒体资料。针对演练场景设计,提供了针对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图片、声音、视频等各种多媒体演练场景片段。
二、反思式演练模式
反思式演练模式的根本特征是“精致”,以德国联邦应急管理学院的演练为代表。具体地说,其精致之处在于:
第一,它立足于通过“做”来发展。人的发展的根本途径是“行动”,是做、是实践,而不是听、不是讲。反思式演练强调通过演练持续提升个人和组织的应急能力。
第二,强调了基于“反思”这一关键环节来实现发展。反思是以学员为主体的对自己行为的回顾与评判。这个环节保证了其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思想与做法得到强化与固化,保证了学员及其群体能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有效地推动问题的解决、能力的提升。
第三,学习过程的结构化。通常人们在处置突发事件时的行为主要是反应式的,在思想上是从现象到决策的“短流程”,而德国式的处理问题方法强调“长流程”,是系统式的思考和行动。例如,对于灾情研判,德国式方法要求首先从基本信息出发,经过三轮提问或多阶段预测,得到预测的信息;之后经过分类将预测信息系统化;再经过排序将预测信息条理化;最后再依据上述分析,根据轻重缓急和发展趋势进行决策。
第四,演练过程的慢速化。演练要模拟现实,要有紧张感,这是许多人的基本认识。但是在反思式演练组织者看来,仅有这种“现实感”的认识是不够的。演练首先是一个学习过程,通过演练学会工作方法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模拟要服从、服务于学习。因此,德国式演练强调要有适当的“慢动作”。学员要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做。一个环节的任务没有完成,教师或导调员不要急于进入下一个环节。只有演练中能够坚持必要的“慢”,才能保证真实处置时“自动地”快。
第五,演练产出的充分化。演练过程的慢,要保证演练活动取得“丰收的果实”。在分析阶段,反思式演练法强调要全面列举问题,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框架内穷尽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决策阶段,要力图找到多种解题的备选方案,再从中选优。这在真实的突发事件处置中可能不够“现实”,但却是演练学习中的必要要求。
第六,演练过程的团队学习。上述方法不是一个人闭门思考的方法,而是要求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智慧,通过集体讨论、不同观点交锋而获得成果的过程。在具体实施上,反思式方法有时明确要求小组成员“轮流说”,有时放任小组内阶段性的冲突和无序。所有这些都体现了发挥集体智慧、顺应群体互动的思想。
三、展示式演练模式
展示式演练模式注重演练的组织有序,以我国一些政府部门的应急演练为代表。
(1)演练工作强调对领导负责、对上级负责。一项演练任务是一个严肃的政治任务。各项工作的组织必须严格有序,扎扎实实,并具有领导可以看到的结果。为此,国内各演练指南往往都强调要有领导小组。
(2)演练的形式和内容并重。在形式上必须观赏性强,在内容上也要完善,不出差错。例如,各演练指南往往都要求有解说词,就是一个典型的做法。
(3)强调演练要起到检验应急准备成果、对有关方面起到展示作用和带动作用。例如,有关的演练指南往往特别强调演练要有“示范性”。
四、融合各种演练模式之所长
为了使演练收益最大化,我们需要博采众长,创造一种既符合现代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要求,也符合中国实际的新型演练模式。这就是本书所要探索和推介的模式。具体地说:
(1)符合中国实际。注重演练组织的有序,发挥组织优势,通过演练展示应急准备工作的成果,对有关方面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2)符合突发事件处置要求。现代突发事件往往不确定性强,应急处置既需要符合预案要求,也需要突破已有预案。这就要求加强对应急指挥流程与方法的演练。因此,演练要强调规范化、工程化方法。
(3)符合人的学习规律。演练的主体是参演者。以参演者为中心,就是以让全体参演者学到、学会有关应急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导向,来设计、实施、评估演练。就像学校的课程学习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一样,演练中以参演者为中心就是把演练充分地设计成、做成一个让参演者充分参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环境,使其在演练过程中真正学会应对、学会协作、学会沟通。
注释
[1]霍小光,桂涛.习近平出席第四届核安全峰会模拟场景互动讨论会暨闭幕式.(2016-04-02)[2017-10-27].新华网;郝薇薇,霍小光,徐剑梅.“我们的新征程才刚刚开始”——记习近平主席出席第四届核安全峰会.(2016-04-03)[2017-10-27].新华网.
[2]国务院《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的定义:应急演练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以下统称演练组织单位)组织相关单位及人员,依据有关应急预案,模拟应对突发事件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