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9.001 戟(1),楚谓之(2)。凡戟而无刃,秦、晋之间谓之,或谓之鏔(3),吴、扬之间谓之戈。东齐、秦、晋之间谓其大者曰镘胡(4),其曲者谓之钩镘胡(5)。
【注释】
(1)戟:一种战场上的格斗长兵器,是戈和矛的合体,柄前安直刃,旁有横刃,具有勾啄和刺击的双重功能。
(2)(jié):戟。或作“孑”,原指戟头的小枝。郭璞注:“取名于钩也。”因而“”用来指称戟,是以部分指代整体的转喻现象。
(3)鏔(yí):无刃的戟。本作“戭”。《说文解字·戈部》:“戭,长枪也。”无刃之戟也被称为长枪。
(4)镘(màn)胡:大戟。《广雅·释器》:“镘胡、戈,戟也。”王念孙疏证:“《考工记》注云:‘俗谓戈胡为曼胡。’曼与镘通。镘胡者,宽大之貌。”
(5)钩镘胡:带有曲钩的大戟。“钩”当指戟前端的曲钩。《汉书·韩延寿传》:“候月蚀铸作刀剑钩镡。”颜师古注:“钩亦兵器也,似剑而曲。”“”是戟头的小枝,详参注释(2),它们都是戟的组成部分,“钩”作为定语用来修饰“镘胡”,“镘胡”是大戟,详参注释(4)。
【译文】
戟,古楚国地区称之为“”。凡是没有刃的戟,古秦国、古晋国之间的地区称之为“”,也有的称之为“鏔”,古吴国和扬州之间的地区称之为“戈”。东部古齐国以及古秦国、古晋国之间的地区把戟中大的一类称作“镘胡”,把其中带有曲钩的称作“钩镘胡”。
9.002 三刃枝(1),南楚宛、郢谓之匽戟(2)。其柄自关而西谓之柲(3),或谓之殳(4)。
【注释】
(1)三刃枝:带有小刺的戟,“三”泛指多,“枝”即前端戟刺,似木枝斜出。
(2)匽(yǎn)戟:也称作“雄戟”,即带有小刺的戟。钱绎《方言笺疏》:“家君曰:‘匽戟’以雄得名。《释鸟》:‘(yǎn),凤。其雌皇。’戟之雄者谓之匽,犹凤之雄者谓之矣。”
(3)柲(bì):兵器的柄。与“柄”音近义通。《说文解字·木部》:“柲,欑也。”徐锴《说文解字系传》:“欑即矛戟柄。”
(4)殳(shū):以竹、木制成,一端有棱的柄杖。战斗时,由士兵在战车上持有,来撞刺击打目标。《释名·释兵》:“殳,殊也,长丈二尺而无刃,有所撞挃(zhì,刺)于车上,使殊离也。”
【译文】
“三刃枝”这种带有小刺的戟,在南部古楚国,宛县、郢城一带称之为“匽戟”。对于它的柄,函谷关以西的地区称之为“柲”,也有的称之为“殳”。
9.003 矛,吴、扬、江、淮、南楚、五湖之间谓之鍦(1),或谓之鋋(2),或谓之鏦(3)。其柄谓之矜(4)。
【注释】
(1)五湖:先秦史籍记载吴越地区有五湖,后人对此解释不一。从《国语·赵语》和《史记·河渠书》看来,五湖最初当指太湖,以后又泛指太湖流域一带所有湖泊。《方言》郭璞注:“五湖,今吴兴太湖也。”可知五湖属于吴。鍦(shé):一种短矛,也就是后世所称的“蛇矛”。《文选·左思〈吴都赋〉》:“藏鍦于人,去(fá,盾牌)自闾。”李善注引刘逵曰:“鍦,矛也。”大意是各家各户和里巷中藏有矛和盾牌。
(2)鋋(chán):古代一种铁柄短矛,也泛指短矛。《史记·匈奴列传》:“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鋋。”裴骃集解引韦昭曰:“鋋形似矛,铁柄。”
(3)鏦(cōng):一种小矛。《淮南子·兵略训》:“修铩短鏦,齐为前行。”高诱注:“鏦,小矛也。”所谓“修铩短鏦”就是指长矛和短矛。
(4)矜(qín):矛戟的柄。《说文解字·矛部》:“矜,矛柄也。”
【译文】
矛这种武器,古吴国、扬州、长江、淮水一带以及南部古楚国、太湖之间的地区称之为“鍦”,也有的称之为“鋋”,还有的称之为“鏦”。矛柄则称作“矜”。
9.004 箭,自关而东谓之矢,江、淮之间谓之(1),关西曰箭。
【注释】
(1)(hóu):古代用于田猎、射礼的一种金镞齐羽的箭。《说文解字·金部》:“矢,金镞翦羽谓之。”“”的得名当是缘自“侯”,“侯”是古代射礼所用的射布,即箭靶。箭靶被称作侯,则射侯的箭矢也就被称为侯矢。又因为其特征为金镞齐羽,则有了从金旁的“”专门表示它,也有从羽的字形“翭”。《集韵·侯韵》:“,或从羽。”
【译文】
箭这种武器,函谷关以东的地区称之为“矢”,长江、淮水之间的地区称之为“”,函谷关以西的地区称之为“箭”。
9.005 钻谓之鍴(1)。
【注释】
(1)钻(zuàn):矛戟刃。《史记·礼书》:“宛之巨铁施,钻如蜂虿。”司马贞索隐:“钻谓矛刃及矢镞也。”鍴(duān):矛戟刃的一种别称。鍴之于鑽(“钻”的繁体),犹剬(tuán,割,截)之于劗(zuān,剪)。“剬”“劗”都有整齐切断的意思。《淮南子·主术训》:“是犹以斧劗毛、以刃抵木也。”高诱注:“劗,翦也。”“以斧劗毛”就是指用斧头剃发。《说文解字·刀部》:“剬,断齐也。”
【译文】
“钻”是矛戟刃,又称作“鍴”。
9.006 矜谓之杖(1)。
【注释】
(1)矜(qín):矛戟的柄。《说文解字·矛部》:“矜,矛柄也。”杖:泛指棍棒或棍状物,这里指矛戟的柄。
【译文】
“矜”是矛戟的柄,又称作“杖”。
9.007 剑削(1),自河而北,燕、赵之间谓之室(2),自关而东或谓之廓(3),或谓之削,自关而西谓之鞞(4)。
【注释】
(1)剑削(qiào):即“剑鞘”。装刀剑的套子。“削”后作“鞘”。
(2)室:装刀剑的套子。《说文解字新附·革部》:“鞘,刀室也。”《史记·刺客列传》:“(秦王)拔剑,剑长,操其室。”司马贞索隐:“室,谓鞘也。”
(3)廓:此指装刀剑的套子。“廓”同“郭”,“郭”本指外城,引申可指物体的外框或外壳。《释名·释兵》:“(弩)牙外曰郭,为牙之规郭也。”因而剑鞘亦可称“郭(廓)”。
(4)鞞(bǐng):装刀剑的套子。《说文解字·革部》:“鞞,刀室也。”段玉裁注:“鞞之言裨(pí)也,刀室所以裨护刀者,汉人曰削,俗作鞘。”《逸周书·王会》:“鱼皮之鞞。”
【译文】
剑鞘这种装刀剑的套子,黄河以北,古燕国、古赵国之间的地区叫“室”,函谷关以东的地区叫“廓”,也有的叫“削”,函谷关以西的地区叫“鞞”。
9.008 盾,自关而东或谓之瞂(1),或谓之干(2)。关西谓之盾。
【注释】
(1)瞂(fá):盾牌。《抱朴子外篇·疾谬》:“利口者扶强而党势,辨给者借鍒(róu)以刺瞂。”意思是口齿伶俐的人攀扶强枝并依靠团伙的势力,能言善辩的人借用他人的矛来刺盾牌。
(2)干(gān):盾牌。《尚书·牧誓》:“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孔安国传:“干,楯也。”人们常用的“干戈”一词中的“干”正取其盾牌义。
【译文】
盾牌,函谷关以东的地区称之为“瞂”,也有的称之为“干”。函谷关以西的地区称之为“盾”。
9.009 车下鉄(1),陈、宋、淮、楚之间谓之毕(2),大者谓之綦(3)。
【注释】
(1)车下鉄(zhí):鉄,同“紩”。缫丝车下的绳索。戴震《方言疏证》:“此言繀车之索。”繀车就是缫丝车,“紩”本指连缀、缝合。《说文解字·糸(mì)部》:“紩,缝也。”引申可指起连缀、约束作用的绳索。
(2)毕:通“縪(bì)”。车下的绳索。戴震《方言疏证》:“《考工记》:‘天子圭中必。’郑注云:‘必,读如鹿车縪之縪,谓以组约其中央,为执之以备失坠。’”
(3)綦(qí):鹿车下的绳索。郭璞注:“鹿车也。”鹿车属于古代的一种小车。《后汉书·鲍宣妻传》:“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著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又《周礼·夏官·弁师》:“王之皮弁(biàn,古冠名。用白鹿皮制成),会五采于璂。”郑玄注:“郑司农曰:‘璂,读如綦车毂之綦。’”“车毂”是穿轴承幅的圆木,古代的车把车轴横在舆下,固定方法就是在舆的底部安上两块木头,把轴用绳索绑在上面。因而“綦车毂”的“綦”应当就似这种连接、约束车轴的绳索。
【译文】
车下的绳索,古陈国、古宋国、淮水和楚国之间的地区称之为“毕”,其中较大的一种称作“綦”。
9.010 车轊(1),齐谓之(2)。
【注释】
(1)轊(wèi):也作“軎”。车轴头,即套在车轴两端用以阻毂和保护轴头的金属筒状物。《说文解字·车部》:“軎,车轴耑(duān,端)也。”
(2)(lóng):同“笼”。一种有孔的薄片,用以包裹车轴头。《史记·田单列传》:“(田单)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末而傅铁笼。已而燕军攻安平,城坏,齐人走,争涂(同“途”),以轊折车败,为燕所虏。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记载的是燕军长驱入齐时,田单让其家族的人把轴两头的尖端部分统统锯断,再用铁箍包住,最终得以保全。
【译文】
车轴头,古齐国地区称之为“”。
9.011 车枸篓(1),宋、魏、陈、楚之间谓之䈐(2),或谓之笼(3)。其上约谓之(4),或谓之䈿(5)。秦、晋之间,自关而西谓之枸篓,西陇谓之㮥(6)。南楚之外谓之篷,或谓之隆屈(7)。
【注释】
(1)车枸篓(lǒu):车篷。《广雅·释器》:“枸篓、隆屈、䈐、篷、笼,軬(fàn,车篷)也。”王念孙疏证:“枸篓者,盖中高而四下之貌。”
(2)䈐(guì):车弓,用竹或木作成的弓形篷架。《释名·释首饰》:“簂(guó),恢也。恢廓(扩展)覆发上也。”“簂”是古代妇女首饰,覆在头发上用以支撑头饰用“恢”,犹如覆在车上用以支撑车篷用“䈐”。
(3)(qióng)笼:车弓。《玉篇·竹部》:“,姑篓,即车弓也。”
(4)(dié):车篷带。本条郭璞注:“即軬带也。”
(5)䈿(mì):车篷带。《广雅·释器》:“䈿,軬带也。”
(6)㮥(fàn):同“軬”。车篷。《释名·释车》:“軬,藩也。蔽水雨也。”
(7)隆屈:车篷。《广雅·释器》:“隆屈,軬也。”
【译文】
“车枸篓”就是车篷,古宋国、古魏国、古陈国、古楚国之间的地区称之为“䈐”,也有的称之为“笼”。车篷上面的纮绳称作“”,也有的称作“䈿”。古秦国、古晋国之间,函谷关以西的地区表示车篷称作“枸篓”,西部陇县地区称之为“㮥”。南部古楚国地区称之为“篷”,也有的称之为“隆屈”。
9.012 轮,韩、楚之间谓之轪(1),或谓之(2)。关西谓之(3)。
【注释】
(1)轪(dài):本指车毂端圆管状的冒盖。《说文解字·车部》:“轪,车輨也。”也用来指车轮。南朝齐谢朓《始出尚书省》:“青精翼紫轪,黄旗映朱邸。”“轪”是车轮,当是以部分指代整体的转喻现象。
(2)(qí):本指车毂上的装饰。《说文解字·车部》:“,长毂之也。以朱约之。”就是指以朱色缠束车毂以为饰。也用来指车轮,当是以部分指代整体的转喻现象。
(3)(zǒng):通“䡯”。车轮。《释名·释车》:“轮……或曰䡯,言辐总入毂中也。”因车轮有连接车毂和轮辋的一根根辐条汇总在一起,故有此名。
【译文】
车轮,古韩国、古楚国之间的地区称之为“轪”,也有的称之为“”。函谷关以西的地区叫“”。
9.013 輑谓之轴(1)。
【注释】
(1)輑(qūn):车轴,即贯穿车轮中间用以持轮的长杆。
【译文】
“輑”是车轴,也称作“轴”。
9.014 辕(1),楚、卫之间谓之辀(2)。
【注释】
(1)辕:战国以来各种车辆车杠的通称,大多双杠,也有单杠。若用骡马,因为其颈背高,车舆低,杠仍然上曲,若用牛,杠就平直。
(2)辀(zhōu):战国前马车车杠之称,形制是单杠上曲。《诗经·秦风·小戎》:“小戎(周代兵车的一种)俴(jiàn,浅)收(古代车厢底部四面的横木),五楘(mù,用皮革缠在车辕成形,起加固和修饰作用,而“五”字的古文作)梁辀。”毛传:“梁辀,辀上句衡也。”
【译文】
“辕”是车杠,古楚国、古卫国之间的地区称之为“辀”。
9.015 箱谓之輫(1)。
【注释】
(1)箱:大车箱,主要用来载物,后也可指供人乘坐的较大的车舆。《说文解字·竹部》:“箱,大车牝服也。”段玉裁注:“箱即大车之舆也。”輫(pái):车箱。《玉篇·车部》:“輫,车箱。”钱绎《方言笺疏》:“輫之言棐(fěi,辅助)也。”
【译文】
“箱”是车箱,也称作“輫”。
9.016 轸谓之枕(1)。
【注释】
(1)轸(zhěn):车箱底部的横木。原指车箱底部后面的横木。《说文解字·车部》:“轸,车后横木也。”引申可指车箱底部四周的横木。《六书故·工事三》:“轸,四面木匡合成舆者也。”枕:车箱底部的横木。《玉篇·木部》:“枕,车后横材。”
【译文】
“轸”是车箱底部的横木,又称作“枕”。
9.017 车纣(1),自关而东,周、洛、韩、郑、汝、颍而东谓之䋺(2),或谓之曲绹(3),或谓之曲纶(4)。自关而西谓之纣。
【注释】
(1)纣:套车时拴在驾辕牲口尾部横木上的皮带。《说文解字·糸(mì)部》:“纣,马緧也。”
(2)䋺(qiū):同“緧”。套车时拴在驾辕牲口尾部横木上的皮带。《说文解字·糸部》:“緧,马纣也。”
(3)曲绹(táo):拴系在牛马后部的绳索。“绹”泛指绳索。《诗经·豳风·七月》:“昼尔于茅,宵尔索绹。”马瑞辰《诗经传笺通释》:“绹者,绳索之名。”诗句大意是白天去割茅草,夜里搓绳子。
(4)曲纶(lún):拴系在牛马后部的绳索。“纶”是比丝粗的绳子。《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孔颖达疏:“纶粗于丝。”
【译文】
“车纣”是套车时拴在驾辕牲口尾部横木上的皮带。在函谷关以东,古周国、洛水、古韩国、古郑国、汝水以及颍水以东的地区称之为“䋺”,也有的称之为“曲绹”,还有的称之为“曲纶”。函谷关以西的地区称之为“纣”。
9.018 輨(1)、轪(2),鍊也(3)。关之东西曰輨,南楚曰轪,赵、魏之间曰鍊。
【注释】
(1)輨(guǎn):包在车毂头上的圆管状金属套。《说文解字·车部》:“輨,毂端沓也。”
(2)轪(dài):车毂端圆管状的冒盖。《说文解字·车部》:“轪,车輨也。”
(3)鍊(jiàn duò):包在车毂头上的圆管状金属套。“鍊”“”分别是“輨”“轪”的方言转写形式。
【译文】
“輨”“轪”是车毂端圆管状的冒盖。函谷关以东的地区叫“輨”,南部古楚国叫“轪”,古赵国、古魏国之间的地区叫“鍊”。
9.019 车釭(1),齐、燕、海、岱之间谓之锅(2),或谓之锟(3)。自关而西谓之釭,盛膏者乃谓之锅(4)。
【注释】
(1)釭(gāng):车毂口穿轴用的铁圈。钱绎《方言笺疏》:“毂口之内,以金嵌之曰釭。”
(2)锅:车毂口穿轴用的铁圈。今作“箍”。钱绎《方言笺疏》:“今人通谓以铜铁裹物曰锅。俗作‘箍’字。”
(3)锟(gǔn):车毂口穿轴用的铁圈。当是“釭”的一种方言说法。
(4)盛膏者:“膏”是油脂的意思。《礼记·内则》:“沃之以膏曰淳熬。”徐灏《说文解字注笺·金部》:“釭中空,贯轴涂膏以利转。”在铁圈中涂抹油脂可以增加润滑,减少轮轴运转时的阻力。
【译文】
“车釭”是车毂口穿轴用的铁圈。古齐国、古燕国和渤海、泰山之间的地区称之为“锅”,也有的称之为“锟”。函谷关以西的地区称之为“釭”,盛纳了油脂的称作“锅”。
9.020 凡箭镞胡合嬴者(1),四镰或曰拘肠(2),三镰者谓之羊头(3)。其广长而薄镰者谓之錍(4),或谓之钯(5)。箭其小而长,中穿二孔者谓之钾鑪(6)。其三镰长,尺六者谓之飞䖟(7),禸者谓之平题(8)。所以藏箭弩谓之箙(9)。弓藏谓之鞬(10),或谓之丸(11)。
【注释】
(1)胡:箭头下垂如胡的部分,即箭镞之本。胡本指兽颔下垂肉。《说文解字·肉部》:“胡,牛顄垂也。”引申指箭头下垂如胡的部分。《周礼·考工记·冶氏》:“戈广二寸,内倍之,胡三之,援四之。”嬴:包裹,环绕。《淮南子·要略》:“俶真者,穷逐终始之化,嬴垀(hū)有无之精。”高诱注:“嬴,绕匝也。”句子大意是说《俶真训》的内容,探求自然界起始终结的演化规律,包容了微妙的有、无相生的精髓。至于本条“箭镞胡合嬴者”指的则是箭头下垂如胡的部分被边棱包裹环绕。
(2)镰:箭镞的棱角。郭璞注:“镰,棱也。”“四镰”即四棱之箭头。拘肠:四棱的箭头。疑“拘”犹言钩,“拘肠”之名是说箭头射入腹中,因倒钩的作用,还可以像鱼钩一样钩住腹中的肠子。
(3)羊头:三棱形的箭镞。疑此处“羊”通“蝇”,下文有“其三镰长尺六者谓之飞䖟(méng)”,“䖟”同“虻”,蝇、虻常并举,即苍蝇与蚊虻,大致一类,都属于小飞虫。以“羊头”“飞䖟”命名当是言箭头之小。
(4)錍(pī):一种较宽较薄较长的箭头。这种箭头类似薄的匕首,孙诒让《札迻》卷二:“錍与钯广长而薄,即古薄匕之镞也。”
(5)钯(bǎ):一种较宽较薄较长的箭头。
(6)钾鑪(gé lú):一种较宽较薄较长同时两边被凿空的箭头。郭璞注:“今箭錍凿空两边者也。”
(7)飞䖟(méng):详参注释(3)。
(8)禸(róu):同“蹂”。搓擦。平题:游戏用的不锐利的箭头。箭头经过搓擦处理的,变得不锐利,“题”即头,“平题”犹言平头,指游戏用的不锐利的箭头。郭璞注:“今戏射箭头。”
(9)箙(fú):用竹、木或兽皮制成的盛箭的器物。《周礼·夏官·司弓矢》:“中春献弓弩,中秋献矢箙。”郑玄注:“箙,盛矢器也,以兽皮为之。”
(10)鞬(jiān):较大的皮弓袋,常供骑射者负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左执鞭弭(马鞭和弓),右属橐(tuó)鞬。”杜预注:“橐以受箭,鞬以受弓。”
(11)(dú)丸:同“韇”。箭筒。《广韵·屋韵》:“韇,箭筒。”《后汉书·南匈奴传》:“弓鞬韇丸一,矢四发。”
【译文】
凡是下垂如胡的部分被边棱包裹环绕的箭头,其中有四条边棱的有的称之为“拘肠”,有三条边棱的称作“羊头”。那种又宽又长且边棱较薄的箭头称作“錍”,也有的称作“钯”。那种又小又长,且中间被两处凿空的箭头称作“钾鑪”,三条边棱且长度为一尺六的箭头称作“飞䖟”,被搓揉处理过的称作“平题”。用来盛箭和弓的器物称作“箙”,受纳弓的称作“鞬”,也有的称作“丸”。
9.021 矛骹细如雁胫者谓之鹤膝(1)。有小枝刃者谓之钩(2)。矛或谓之。
【注释】
(1)矛骹(qiāo):矛刃的下口,用来装矛柄的筒状部位。矛体分身、骹二部,骹为直筒状,上粗下渐细,用来装矛柄。“骹”本指膝下小腿,引申指器物的相应部位。《说文解字·骨部》:“骹,胫也。”段玉裁注:“胫,膝下也。凡物之胫皆曰骹。”鹤膝:矛刃的下口。指细如雁鹤小腿的矛骹,乃以形得名。
(2)钩(jié):“”,或作“孑”。“孑”是一种小称。《释名·释兵》:“孑,小称也。”因而可指戟头的小枝。孙诒让《周礼正义》:“孑者,小枝之名。故枝兵小枝亦谓之孑也。”郭璞注:“取名于钩也。”则“”用来指称戟,当是以部分指代整体的转喻现象。
【译文】
矛刃的下口细得像雁鹤小腿的称作“鹤膝”,带有小枝刃的矛称作“钩”。也有的地方直接把矛称作“”。
9.022 锬谓之铍(1)。
【注释】
(1)锬(tán):长矛。《说文解字·金部》:“锬,长矛也。”铍(pī):大矛。郭璞注:“今江东呼大矛为铍。”
【译文】
“锬”是长矛,又称作“铍”。
9.023 骹谓之銎(1)。
【注释】
(1)骹(qiāo):矛刃的下口,用来装矛柄的筒状部位。矛体分身、骹二部,骹为直筒状,上粗下渐细,用来装矛柄。“骹”本指膝下小腿,引申指器物的相应部位。《说文解字·骨部》:“骹,胫也。”段玉裁注:“胫,膝下也。凡物之胫皆曰骹。”銎(qióng):戈、矛之类刃下口。銎本指斧类工具装柄的孔。《说文解字·金部》:“銎,斤斧穿也。”段玉裁注:“銎,谓斤斧之孔,所以受柄也。”也可以指戈、矛之类装柄的孔。
【译文】
“骹”是矛刃的下口,又称作“銎”。
9.024 谓之釬(1)。
【注释】
(1)(zūn):戈、矛、戟等古代兵器之杆柄下端的圆锥形的金属套,可以插入地下。《释名·释兵》:“(矛)下头曰,入地也。”釬(hàn):戈、矛、戟等古代兵器之杆柄下端的圆锥形的金属套,可以插入地下。王念孙《广雅疏证·释器》:“釬之言干也。《广雅》卷三云:‘干,本也。’凡矛戟以足为本、首为末。”
【译文】
“”是戈、矛、戟等古代兵器杆柄下端的圆锥形金属套,又称作“釬”。
9.025 舟,自关而西谓之船,自关而东或谓之舟,或谓之航(1)。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2),小舸谓之艖(3),艖谓之艒䑿(4),小艒䑿谓之艇,艇长而薄者谓之艜(5),短而深者谓之䒀(6),小而深者谓之㮪(7)。东南丹阳(8)、会稽之间谓艖为欚(9)。泭谓之(10),谓之筏。筏,秦、晋之通语也。江、淮家居中谓之荐(11)。方舟谓之㶇(12),艁舟谓之浮梁(13)。楫谓之桡(14),或谓之棹(15)。所以隐棹谓之(16)。所以县棹谓之缉(17)。所以刺船谓之㰏(18)。维之谓之鼎(19)。首谓之闾(20),或谓之艗艏(21)。后曰舳(22),舳,制水也。僞谓之扤(23),扤,不安也。
【注释】
(1)航:同“杭”。渡船的通称。《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经营炎火而浮弱水兮,杭绝浮渚而涉流沙。”裴骃集解引《汉书音义》曰:“杭,船也。”
(2)舸(gě):大船。《说文解字新附·舟部》:“舸,舟也。”
(3)艖(chā):小船。唐皮日休《太湖诗·销夏湾》:“小艖或可泛,短策或可支。”
(4)艒䑿(mù sù):一种细长狭底的轻薄小船。也作“䑿”,唐皮日休《酒箴序》:“以䑿载醇酎(zhòu,醇酒)一甔(dàn,一种盛酒器),往来湖上。”
(5)艜(dài):长而浅的小船。钱绎《方言笺疏》:“艜之言带也。……亦以长得名也。”
(6)䒀(bù):短而深的小艇。《梁书·羊侃传》:“于两艖䒀,起三间通梁水斋。”
(7)㮪(qióng):同“舼”。小船。《后汉书·马融传》:“然后方余皇,连舼舟,张云帆,施蜺幬。”李贤注:“舼,小舟也。”
(8)丹阳:即西汉的丹阳郡。是汉武帝改鄣郡所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所辖包括今安徽南部、江苏西部及浙江、江西的部分地区。
(9)会(kuài)稽:会稽郡置于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包括原吴、越之地。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西汉时范围有所扩大,相当于今茅山以东的苏南、浙江大部及福建全省。欚(lǐ):通“丽”。小船的泛称。《庄子·人间世》:“宋有荆氏者,宜楸柏桑……三围四围,求高名之丽者斩之。”司马彪注:“丽,小船也。”
(10)泭(fú):竹木筏。《国语·齐语》:“方舟投泭,乘桴济河。”韦昭注:“编木曰泭。”(pái):同“箄”。竹木筏。《后汉书·岑彭传》:“乘枋箄,下江关。”李贤注:“枋、箄以木竹为之,浮于水上。”
(11)荐:卧席。《楚辞·九叹·逢纷》:“薜荔饰而陆离荐兮。”王逸注:“荐,卧席也。”
(12)方舟:两船相并。钱绎《方言笺疏》:“《说文》:‘方,并船也。象两舟省总头形。’……并木以渡谓之舫,并船以渡谓之方,皆以并为义也。”㶇(héng):渡船。“杭”的一种方言说法。
(13)艁(zào):同“造”。用船筏搭制的浮桥。《广雅疏证·释水》:“《说文》:‘艁,古文造。’……《尔雅》:‘天子造舟。’李巡注云:‘比其舟而渡曰造舟。’”浮梁:浮桥。郭璞注:“即今浮桥。”《说文解字·木部》:“梁,水桥也。”
(14)楫(jí):较短的船桨。《说文解字·木部》:“楫,舟棹也。”桡(ráo):小型的船桨。《楚辞·九歌·湘君》:“薜荔柏兮蕙绸(用蕙草做的帐子),荪桡(sūn ráo,以荪草为饰的船桨)兮兰旌(以兰草作成的旌旗)。”王逸注:“桡,船小楫也。”
(15)棹:船桨。《说文解字新附·木部》:“棹,所以进船也。”《楚辞·九歌·湘君》:“桂棹兮兰枻,斫冰兮积雪。”意思是桂木做桨兰作船舷,破冰砍冰激浪如雪。
(16)隐:安,定。本书卷六:“隐,定也。”《楚辞·九章·抽思》:“超回志度,行隐进兮。”大意是徘徊踟蹰,犹豫不定慢慢前行。所谓“隐棹”,即使船桨稳定。(jiǎng):同“桨”。用来稳定船桨或橹的小木橛。郭璞注:“摇橹小橛也。”
(17)缉:系在船桨头的绳索。本指麻绳。《说文解字·糸(mì)部》:“缉,绩也。”引申指系在船桨头的绳索,郭璞注:“系棹头索也。”⑱刺:撑。《庄子·渔父》:“乃刺船而去,延缘苇间。”㰏(gāo):同“篙”。用竹竿或杉木等制成的撑船工具。《淮南子·说林训》:“以篙测江,篙终而以水为测,惑矣!”高诱注:“篙,摘(擿)船桡。”大意是用竹篙来测量江水的深度,如果竹篙没了顶就以为篙长等于水深,那就糊涂了。
(19)维:系,连结。《诗经·小雅·白驹》:“系之维之,以永今朝。”意思是绊住马足拴缰绳,尽情欢乐在今朝。鼎:船停泊时固定船身的大石。后世作“碇”,也作“椗”。章炳麟《新方言·释器》:“今杭、越间系船不以缆索,其船首有一孔,用篙插入谓之下鼎,俗字作椗。”
(20)闾(lǘ):船头屋。本条郭璞注:“今江东呼船头屋谓之飞闾是也。”通“庐”。《释名·释舟》:“舟,其上屋曰庐,象庐舍也。其上重屋曰飞庐,在上故曰飞也。’”
(21)艗艏(yì shǒu):船首。王念孙《广雅疏证·释水》:“‘艗艏’本作‘鹢(yì,古书上说的一种像鹭的水鸟)首’,画鹢于船首,因命其船为鹢首也……张衡《西京赋》:‘浮鹢首,翳云芝。’薛综注云:‘船头象鹢鸟,厌水神,故天子乘之。’”
(22)舳(zhú):舵。郭璞注:“今江东呼柁为舳。”《盐铁论·殊路》:“若无楫舳,济江海而遭大风,漂没于百仞之渊,东流无崖之川。”是说就如同无桨无舵的船,渡江海遭遇大风,在万丈深渊中出没,随无际的河川东流。
(23)僞(é):晃动。郭璞注:“船摇动貌。”扤(wù):摇动。《说文解字·手部》:“扤,动也。”《周礼·考工记·轮人》:“幅广而凿浅,则是以大扤,虽有良工,莫之能固。”郑玄:“扤,摇动貌。”句子大意是如果辐条宽而凿孔浅,那么辐就会摇动得很厉害,即使有最优良的工匠,也不能固定。
【译文】
关于舟船,函谷关以西的地区称之为“船”,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有的称之为“舟”,有的称之为“航”。在南部古楚国,长江和湘水流域凡是大的船都称作“舸”,小的船称作“艖”,“艖”又可以称作“艒䑿”,“艒䑿”中偏小的称作“艇”,又长又浅的“艇”称作“艜”,又短又深的“艇”称作“䒀”,又小又深的“艇”称作“㮪”。东南地区丹阳郡和会稽郡之间的地区,“艖”称作“欚”。“泭”称作“篺”,“篺”称作“筏”。“筏”是古秦国、古晋国地区的通行称名。长江、淮河流域为家居筏子上放置的卧席称作“荐”。相并在一起的船称作“㶇”,用船筏搭制的浮桥称作“浮梁”。短小的船桨称作“桡”,也有的称作“棹”。用来稳定船桨的小木橛称作“”。用来悬系船桨的绳索称作“缉”。用来撑船的工具称作“㰏”。系船用的大石称作“鼎”。船头屋称作“闾”,也有的称作“艗艏”。船后的舵称作“舳”,“舳”是用来控制水流方向的。船晃动称作“扤”。“扤”是不安稳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