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7.001 谆憎(1),所疾也(2)。宋、鲁凡相恶谓之谆憎,若秦、晋言可恶矣。
【注释】
(1)谆(zhūn)憎:厌恶。谆,通“憝”。恨,厌恶。《说文解字·心部》:“憝,怨也。”《尚书·康诰》:“暋不畏死,罔弗憝。”孔安国传:“人无不恶之者。”句子大意是强横而不怕死,没有人不怨恨这些罪行。“憎”也有憎恶义。“谆憎”是同义连用的复合词。
(2)疾:恨,憎恶。
【译文】
“谆憎”是厌恶。古宋国、古鲁国地区凡是表示相憎恶称作“谆憎”,就如同古秦国、古晋国地区说可恶。
7.002 杜(1)、蹻(2),歰也(3)。赵曰杜,山之东、西或曰蹻。
【注释】
(1)杜:生涩。本义为赤棠,即杜梨。《尔雅·释木》:“杜,赤棠。”赤棠果实味涩,本条郭璞注:“今俗语通言歰(sè,古同“涩”)如杜,杜梨子歰,因名之。”点明了“杜”有涩义的原因。
(2)蹻(xuè):表示燥涩的一种方言说法。
(3)歰(sè):同“涩”。
【译文】
“杜”是生涩,“蹻”是燥涩,它们都有涩的意思。古赵国地区叫“杜”,崤山东、西两侧也有的叫“蹻”。
7.003 佻(1)、抗(2),县也(3)。赵、魏之间曰佻,自山之东、西曰抗。燕、赵之郊县物于台之上谓之佻。
【注释】
(1)佻(diǎo):通“”。悬挂。《古文苑·王延寿〈王孙赋〉》:“瓜悬而瓠垂。”章樵注:“,悬物貌。”这句是说(猴子)能像瓠瓜那样悬吊在树枝上。
(2)抗:举张。《诗经·小雅·宾之初筵》:“大侯(箭靶)既抗,弓矢斯张。”毛传:“抗,举也。”高举包含悬挂义。诗句大意是大靶已经挂举上,弓与箭也已张罗好。
(3)县(xuán):同“悬”。悬挂。
【译文】
“佻”是悬挂,“抗”是高举,它们都有悬的意思。古赵国、古魏国之间的地区叫“佻”,崤山东、西两侧叫“抗”。古燕国、古赵国郊域表示在台上悬挂物品称作“佻”。
7.004 发(1)、税(2),舍车也(3)。东齐海、岱之间谓之发,宋、赵、陈、魏之间谓之税。
【注释】
(1)发:卸下,解开。《后汉书·袁绍传》:“绍在后十数里,闻瓒已破,发鞍息马。”
(2)税:释放,解开。《韩非子·十过》:“昔者卫灵公将之晋,至濮水之上,税车而放马,设舍以宿。”
(3)舍车:即卸车。
【译文】
“发”是卸下,“税”是解开,它们都可以用来表示卸车。在东部古齐国,渤海、泰山之间的地区称之为“发”,古宋国、古赵国、古陈国、古魏国之间的地区称之为“税”。
7.005 肖(1)、类(2),法也(3)。齐曰类,西楚、梁、益之间曰肖(4)。秦、晋之西鄙,自冀、陇而西使犬曰哨(5),西南梁、益之间凡言相类者亦谓之肖。
【注释】
(1)肖(xiào):取法。《素问·气交变大论》:“肖者瞿瞿(勤勉的样子),莫知其妙。”张志聪《黄帝内经集注》:“肖,取法也。”句子大意是取法的人勤勉地探讨研究,也不知道其中的奥妙。
(2)类:类比。
(3)法:效法,仿效。
(4)西楚:从地理位置上看,《方言》中的“西楚”应当在汉代的南郡之内。《方言》中提到西楚凡三次,与“梁益”“秦”并举,而秦和梁、益都在楚之西。周成王时封楚君熊绎于荆蛮,居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西楚必然在郢都之西,而丹阳正好在郢都之西,介于郢与秦、梁益之间。故西楚当指丹阳,即今湖北西部地区。
(5)哨(sāo):嗾(sǒu)使狗的声音。戴震《方言疏证》:“‘哨’亦作‘嗾’。《说文》:‘嗾,使犬声。’《春秋·宣公二年》左传:‘公嗾夫獒焉。’”
【译文】
“肖”是取法,“类”是类比,它们都有效法的意思。古齐国地区叫“类”,古楚国西部和梁州、益州之间的地区叫“肖”。古秦国、古晋国的西部边境,冀州、陇县以西的地区嗾使狗叫“哨”,西南地区梁州、益州之间的地区表示相类似称作“肖”。
7.006 憎(1)、懹(2),惮也(3)。陈曰懹。
【注释】
(1)憎:畏惧。《淮南子·说林训》:“战兵死之鬼憎神巫。”高诱注:“憎,畏也。”
(2)懹(ràng):畏惧。《玉篇·心部》:“懹,惮也,相畏也。”唐元结《思元极》:“思不从兮空自伤,心慅(cǎo qì,忧愁,忧思)兮意惶懹。”
(3)惮(dàn):畏惧。
【译文】
“憎”“懹”都有畏惧的意思。古陈国地区叫“懹”。
7.007 谯(1)、讙(2),让也(3)。齐、楚、宋、卫、荆、陈之间曰谯。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言相责让曰谯让,北燕曰讙。
【注释】
(1)谯(qiào):责备。《管子·揆度》:“力足荡游不作,老者谯之。”意思是对于体力充足却闲游不肯劳动的,如果是老年人,就口头责备他。
(2)讙(huān):大声责备。《广雅·释诂二》:“讙、谯,让也。”王念孙疏证:“《说文》:‘讙,哗也。’字亦作‘諠(喧)’。凡人相责让,则其声喧哗,故因谓让为喧,犹今人谓喧呼为让也。”
(3)让:责备。《说文解字·言部》:“让,相责让。”《左传·僖公五年》:“夷吾诉之,公使让之。”杜预注:“让,谴让之。”
【译文】
“谯”“讙”都有责备的意思。古齐国、古楚国、古宋国、古卫国、荆州、古陈国之间的地区叫“谯”。在函谷关以西,古秦国、古晋国之间的地区表示相责备叫“谯让”,北部古燕国地区叫“讙”。
7.008 佥(1)、胥(2),皆也。自山而东,五国之郊曰佥(3),东齐曰胥。
【注释】
(1)佥(qiān):全,都。《尔雅·释诂》:“佥,皆也。”
(2)胥(xū):全,都。《尔雅·释诂》:“胥,皆也。”《诗经·小雅·角弓》:“尔之远矣,民胥然矣。”郑玄笺:“胥,皆也。”诗句大意是你和兄弟相疏远,大家就都照样办。
(3)五国:指崤山以东的齐、楚、赵、韩、魏五个诸侯国。
【译文】
“佥”“胥”都有全部的意思。在崤山以东,齐、楚、赵、韩、魏五个诸侯国郊域地区叫“佥”,东部古齐国地区叫“胥”。
7.009 侔莫(1),强也。北燕之外郊,凡劳而相勉若言努力者谓之侔莫。
【注释】
(1)侔(móu)莫:勤勉,努力。“侔”是“懋”的一种方言说法。《说文解字·心部》:“懋,勉也。”“莫”是“慔”的一种方言说法。《说文解字·心部》:“慔,勉也。”
【译文】
“侔莫”是勤勉,努力。北部古燕国外围郊域把劳作时进行劝勉就如同说要努力称作“侔莫”。
7.010 倯(1),骂也。燕之北郊曰倯。
【注释】
(1)倯(qióng sōng):骂人用语。谓瘦小可憎。郭璞注:“羸小可憎之名也。”丁惟汾《方言音释》:“倯俗语音转为穷酸。”
【译文】
“倯”属于骂人的话。古燕国北部郊域叫“倯”。
7.011 展(1)、惇(2),信也。东齐海、岱之间曰展,燕曰惇。
【注释】
(1)展:诚实。《尔雅·释诂》:“展,诚也。”《诗经·邶风·雄雉》:“展矣君子,实劳我心。”毛传:“展,诚也。”诗句大意是我那诚实的夫君,实在让我心劳神伤。
(2)惇(dūn):敦厚,诚实。本条郭璞注:“惇亦诚信貌。”《尚书·舜典》:“柔远能迩,惇德允元。”意思是安抚远方的臣民,爱护近处的臣民,亲厚有德的人,信任善良的人。
【译文】
“展”是诚实,“惇”是敦厚、诚实,它们都有诚信的意思。在东部古齐国,渤海、泰山之间的地区叫“展”,古燕国地区叫“惇”。
7.012 斯(1)、(2),离也。齐、陈曰斯,燕之外郊、朝鲜、洌水之间曰。
【注释】
(1)斯:分开。《庄子·则阳》:“斯而析之,精至于无伦,大至于不可围。”意思是对此进行分析,其中的精微之处无与伦比,大到无法度量。
(2)(bō):古“播”字。分散。《尚书·禹贡》:“又北播为九河。”孔安国传:“北分为九河。”
【译文】
“斯”是分开,“”是分散,它们都有离散的意思。古齐国、古陈国地区叫“斯”,古燕国外部郊域以及朝鲜、洌水之间的地区叫“”。
7.013 蝎(1)、噬(2),逮也。东齐曰蝎,北燕曰噬。逮,通语也。
【注释】
(1)蝎(è):通“遏”。相及。《尔雅·释言》:“遏,逮也。”
(2)噬:通“遾(shì)”。相及。《尔雅·释言》:“遾,逮也。”或作“逝”。《诗经·大雅·抑》:“无易由言,无曰苟矣,莫扪(mén)朕舌,言不可逝矣。”俞樾《群经平议》:“逝,及也。言不可逝,犹言不可及,盖即驷不及舌之意。”大意是不要轻率乱发言,不要说做事可随便。没有人捂住我的嘴巴,言语出口是难以弥补的。
【译文】
“蝎”“噬”都有相及的意思。东部古齐国地区叫“蝎”,北部古燕国地区叫“噬”。“逮”是共同语的说法。
7.014 皮傅(1)、弹憸(2),强也。秦、晋言非其事谓之皮傅,东齐、陈、宋、江、淮之间曰弹憸。
【注释】
(1)皮傅:以肤浅的见解牵强附会。《后汉书·张衡传》:“后人皮傅,无所容篡。”戴震《方言疏证》:“谓不深得其情核,皮肤浅近,强相傅会也。”
(2)弹憸(dàn xiān):强行言说。郭璞注:“谓强语也。”或作“惮憸”。《广雅·释诂一》:“惮憸,强也。”清光绪十二年《泰县县志》:“弹憸,强聒(guō)也。”是后世用例的记录。
【译文】
“皮傅”是牵强附会,“弹憸”是强行言说,它们都有勉强的意思。古秦国、古晋国地区称所说不符合事实为“皮傅”,东部古齐国、古陈国、古宋国以及长江、淮水之间的地区叫“弹憸”。
7.015 膊(1)、晒、晞(2),暴也(3)。东齐及秦之西鄙言相暴僇为膊(4)。燕之外郊,朝鲜、洌水之间,凡暴肉、发人之私、披牛羊之五藏(5),谓之膊。暴五谷之类,秦、晋之间谓之晒,东齐、北燕、海、岱之郊谓之晞。
【注释】
(1)膊(pò):将肉片晒干。《说文解字·肉部》:“膊,薄脯,膊之屋上。”
(2)晞(xī):晒。《楚辞·九歌·少司命》:“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意思是同你到太阳沐浴处咸池洗头,到太阳升起处把头发晾干。
(3)暴:曝晒,暴露。《说文解字·日部》:“暴,晞也。”
(4)暴僇(lù):曝晒使物体干燥。疑“僇”为“燎”的一种方言说法。《广雅·释诂二》:“燎,干也。”《后汉书·冯异传》:“光武对灶燎衣。”李贤注:“燎,炙也。”“暴僇”是近义复合词。
(5)发:暴露(隐私)。披:打开。
【译文】
“膊”是将肉片晒干,“晒”是晾晒,“晞”是晒,它们都有曝晒的意思。东部古齐国及秦国西部边境表示曝晒物体称作“膊”。古燕国的外部郊域和朝鲜、洌水之间的地区,凡是指晒肉、暴露人的私密、打开牛羊的内脏都称作“膊”。表示晾晒粮食五谷,古秦国、古晋国之间的地区称作“晒”,东部古齐国、北部古燕国以及渤海、泰山之间的郊域称作“晞”。
7.016 熬、㷅(1)、煎、㷶(2)、巩(3),火干也。凡以火而干五谷之类,自山而东,齐、楚以往谓之熬,关西陇、冀以往谓之㷶(4),秦、晋之间或谓之㷅。凡有汁而干谓之煎,东齐谓之巩。
【注释】
(1)㷅(chǎo):同“炒”。把食物或其他东西放在炊具里加热翻动使熟或使干。
(2)㷶(bèi):通“”。用火烘干。《说文解字·火部》:“,以火干肉。”
(3)巩:烤干。“炕”的一种方言说法。《说文解字·火部》:“炕,干也。”段玉裁注:“谓以火干之也。”
(4)冀:这里表示冀县。汉代的冀县属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天水西。
【译文】
“熬”是用火煮干,“㷅”是把食物加热翻动使干,“煎”是把食物加热使汁熬干,“㷶”是用火烘干,“巩”是烤干,它们都有用火让食物变干的意思。凡是表示用火把谷物粮食一类的东西烘干,在崤山以东,古齐国、古楚国地区称之为“熬”,函谷关以西到陇县、冀县地区称之为“㷶”,古秦国、古晋国之间的地区有的称之为“㷅”。凡是表示有汤汁而使其变干的称之为“煎”,东部古齐国地区称之为“巩”。
7.017 胹(1)、饪(2)、亨(3)、烂(4)、糦(5)、酋(6)、酷(7),熟也。自关而西,秦、晋之郊曰胹,徐、扬之间曰饪。嵩岳以南(8),陈、颍之间曰亨。自河以北,赵、魏之间火熟曰烂,气熟曰糦,久熟曰酋,谷熟曰酷。熟,其通语也。
【注释】
(1)胹(ér):烂熟。《说文解字·肉部》:“胹,爤也。”《左传·宣公二年》:“宰夫胹熊蹯不熟。”孔颖达疏:“过熟曰胹。”
(2)饪:煮熟。《说文解字·食部》:“饪,大熟也。”《论语·乡党》:“失饪,不食。”
(3)亨(pēng):同“烹”。煮。
(4)烂(làn):同“爤”。火烧过熟。《说文解字·火部》:“爤,孰也。”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引颜师古注《急就篇》:“烂,烝(蒸)煮生物使之烂熟也。”
(5)糦(xī):同“饎”。炊,做饭。《仪礼·士虞礼》:“饎爨(cuàn,烧火煮饭)在东壁西面。”郑玄注:“炊粟稷曰饎。”
(6)酋:精熟。《国语·郑语》:“毒之酋腊者,其杀也滋速。”韦昭注:“精熟为酋。”句子大意是毒性最烈的酒,毒死人也最快。
(7)酷:通“(kù)”。谷物成熟。《广雅·释诂三》:“,熟也。”王念孙疏证:“《玉篇》:‘,禾大熟也。’‘’与‘酷’通。”
(8)嵩岳:指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北。《汉书·地理志》:“颍川之崇高、阳城,皆郑分也。”崇高、阳城皆在岳山之南,因此“嵩岳以南”属于郑。
【译文】
“胹”是烂熟,“饪”是煮熟,“亨”是煮,“烂”是火烧过熟,“糦”是烧火做饭,“酋”是精熟,“酷”是谷物成熟,它们都有熟的意思。在函谷关以西,古秦国、古晋国郊域叫“胹”,徐州、扬州之间的地区叫“饪”。自嵩山以南,古陈国、颍水之间的地区叫“亨”。自黄河以北,古赵国、古魏国之间的地区凡是用火烧熟的叫“烂”,气蒸熟的叫“糦”,经过长时间成熟的叫“酋”,谷物成熟叫“酷”。而“熟”是共同语的说法。
7.018 嫢盈(1),怒也。燕之外郊,朝鲜、洌水之间,凡言呵叱者谓之嫢盈。
【注释】
(1)嫢(guī)盈:怒气旺盛的样子。《玉篇·女部》:“嫢,盛貌。”“嫢”“盈”皆言旺盛,属于近义复合,用以形容怒气旺盛的状态。
【译文】
“嫢盈”是怒气旺盛的样子。古燕国的外部郊域和朝鲜、洌水之间的地区,凡是形容大声斥责称作“嫢盈”。
7.019 䠆(1)、隑企(2),立也。东齐海、岱,北燕之郊,跪谓之䠆,委痿谓之隑企(3)。
【注释】
(1)䠆(cháng wù):跪拜,双膝着地,上身挺直。《广雅·释诂三》:“䠆,也。”(bài),同“拜”。王念孙疏证:“《众经音义》卷二十四云:‘今江南谓屈膝立为䠆跪。’”
(2)隑(gāi)企:倚靠着物体向上耸身而立。《玉篇·阜部》:“隑企,立也,不能行也。”“隑”指倚靠而立。章炳麟《新方言》卷二:“浙西谓负墙立曰隑,仰胡床而坐亦曰隑。”“企”则指踮起脚跟,耸身而立。《汉书·高帝纪》:“日夜企而望归。”颜师古注:“企谓举足而竦身。”“隑企”连用指倚靠着物体向上耸身而立。
(3)委痿:身体不能起身行动。委,通“”。《说文解字·歺(è)部》:“,病也。”又《疒(nè)部》:“痿,痹也。”指身体因风、寒、湿病等导致不能起身行动。“委痿”属于近义联用。
【译文】
“䠆”是双膝着地、上身挺直着跪拜,“隑企”是倚靠着物体向上耸身而立,它们都有直立身体的意思。东部古齐国的渤海、泰山一带与北部古燕国的郊域表示跪拜称作“䠆”,表示身体不能起身行动称作“隑企”。
7.020 泷涿谓之沾渍(1)。
【注释】
(1)泷涿(lóng zhuō):浸湿。钱绎《方言笺疏》:“泷涷、东笼,并与泷涿同。”《荀子·议兵》:“案角鹿埵陇种,东笼(鹿埵、陇种、东笼都是用来形容溃败貌的词语)而退耳。”杨倞注:“东笼,与涷泷同,沾湿貌,如衣服之沾湿然。”
【译文】
“泷涿”是浸湿的意思。
7.021 希(1)、铄(2),摩也(3)。燕、齐摩铝谓之希(4)。
【注释】
(1)希:通“晞”。消散。钱绎《方言笺疏》:“《楚辞·九思》云:‘尘莫莫兮未晞。’王逸注云:‘晞,消也。’‘晞’与‘希’通,消亦磨也。”
(2)铄(shuò):销熔。《国语·周语》:“众口铄金。”韦昭注:“铄,消也。”
(3)摩:磨灭,消失。《汉书·司马迁传》:“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4)摩铝:铝,同“鑢(lǜ)”。《集韵·御韵》:“鑢,《说文》:‘错铜铁也。’或从吕。”
【译文】
“希”是消散,“铄”是销熔,它们都有消磨的意思。古燕国、古齐国地区表示磋磨称作“希”。
7.022 平均(1),赋也。燕之北鄙,东齐北郊,凡相赋敛谓之平均。
【注释】
(1)平均:征收赋税。戴震《方言疏证》:“《尔雅·释言》:‘赋,量也。’郭注云:‘赋税所以评量。’……史游《急就篇》:‘远取财物主平均。’颜师古注云:‘价有贵贱,又当有转送费用,不欲劳扰,故立平准均输之官。’”征收赋税是根据情况裁量使百姓所得相对平衡的一种行为,因而“平均”可以指征收赋税。
【译文】
“平均”是征收赋税。古燕国北部边境和东部古齐国的北方郊域表示征收赋税称作“平均”。
7.023 罗谓之离(1),离谓之罗。
【注释】
(1)罗:罗列,陈列。郭璞注:“皆行列物也。”离:罗列,陈列。“罗”的一种方言说法。《左传·昭公元年》:“楚公子围设服离卫。”杜预注:“离,陈也。”
【译文】
“罗”可以指“离”,“离”也可以指“罗”,它们都有陈列的意思。
7.024 钊(1)、超(2),远也。燕之北郊曰钊,东齐曰超。
【注释】
(1)钊:遥远。当属“超”的一种方言说法。《楚辞·九歌·国殇》:“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大意是出征不回啊往前不复返,平原迷漫啊路途很遥远。
(2)超:遥远。详参注释(1)。
【译文】
“钊”“超”都可以指遥远。古燕国北部郊域叫“钊”,东部古齐国地区叫“超”。
7.025 汉漫(1)、䀼眩(2),懑也。朝鲜、洌水之间,烦懑谓之汉漫,颠眴谓之䀼眩。
【注释】
(1)汉漫:同“汗漫”。指广大,漫无边际。《淮南子·俶真训》:“至德之世,甘暝于溷澖(hùn xián,浑然无边貌)之域而徙倚(逡巡,来回地走)于汗漫之宇。”“懑”指愤恨、烦闷,愤怒、烦闷则怒气或怨气充盈。《楚辞·严忌〈哀时命〉》:“惟烦懑而盈匈(胸)。”因而其与“汗漫”意义可通。
(2)䀼(chēn)眩:晕眩。与下文“颠眴”为同一词的不同书写形式。“颠”指颠倒,“眴”与“眩”古字通,指晕眩。《素问·玉机真藏论》:“忽忽眩冒而巅疾。”王冰注:“眩,谓目眩,视如转也。”“颠眴”也作为一种病名。又名癫痫。《文选·扬雄〈剧秦美新〉》:“臣常有颠眴病,恐一旦先犬马填沟壑(死的自谦说法。人死埋于地下,故称“填沟壑”)。”张铣注:“颠眴,谓风病也。”此病发作时人即晕眩,意识迷乱,故有“颠眴”之名。而怒气充盈时,亦往往晕眩,正如今天常言人气到犯晕。
【译文】
“汉漫”是广大、漫无边际,“䀼眩”是眩晕,它们都是指愤恨、烦闷的状态。朝鲜、洌水之间的地区形容烦闷、愤恨称作“汉漫”,形容晕眩称作“䀼眩”。
7.026 怜职(1),爱也。言相爱怜者,吴、越之间谓之怜职。
【注释】
(1)怜职:疼爱。疑“怜职”为“怜昵”的一种方言说法。《周礼·弓人》:“凡昵之类不能方。”郑玄注:“故书昵或作樴。杜子春云:‘樴读为不义不昵之昵。’”“职(職)”“樴”同从戠声,读音相同,故此为“职”“昵”二者读音可以相通转的例证。而“怜”有爱怜义,昵也指亲近,喜欢。
【译文】
“怜职”有疼爱的意思。表示人相疼爱,古吴国、古越国之间的地区称作“怜职”。
7.027 茹(1),食也。吴、越之间凡贪饮食者谓之茹。
【注释】
(1)茹:吃,吞咽。《礼记·礼运》:“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译文】
“茹”是食用的意思。古吴国、古越国之间的地区凡是表示贪图吃喝称作“茹”。
7.028 竘(1)、貌(2),治也。吴、越饰貌为竘,或谓之巧(3)。
【注释】
(1)竘(kǒu):制作,治理。郭璞注:“谓治作也。”《说文解字·立部》:“竘,匠也。《逸周书》有《竘匠》。”《小尔雅·广诂》:“匠,治也。”《抱朴子外篇·备阙》:“责其体而论细礼,则匠世济民之勋不著矣。”意思是如果非难大体而追求细节,那济世利民的功劳就不会卓著了。
(2)貌:通“描”。摹作。《荀子·礼论》:“略而不尽,貌而不功。”意思是(随葬的物品)简约不够齐备,徒摹有外表却不够精细。
(3)巧:制作,打理。“竘”的一种方言说法。
【译文】
“竘”是制作、治理,“貌”是摹作,它们都有作的意思。古吴国、古越国地区指修饰容貌叫“竘”,也有的称作“巧”。
7.029 煦(1)、煆(2),热也,干也。吴、越曰煦煆。
【注释】
(1)煦(xù):暖,火气上行。
(2)煆(xiā):热,火力大。《玉篇·火部》:“煆,热也,干也。”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瘴氛(瘴气)恒积润,讹火(野火)亟生煆。”“煦煆”属于近义联用。
【译文】
“煦”是火气上行,“煆”是火力大,它们都有热的意思,也有干的意思。古吴国、古越国地区叫“煦煆”。
7.030 攍(1)、膂(2)、贺(3)、(4),儋也(5)。齐、楚、陈、宋之间曰攍。燕之外郊,越之垂(6),瓯(7)、吴之外鄙谓之膂。南楚或谓之攍。自关而西,陇、冀以往谓之贺。凡以驴、马、馲驼载物者谓之负他(8),亦谓之贺。
【注释】
(1)攍(yíng):用肩挑担。或作“嬴”。《玉篇·手部》:“《庄子》云:‘攍粮而趣之。’本亦作嬴。”《后汉书·邓禹传》:“邓公嬴粮徒步,触纷乱而赴光武。”
(2)膂(lǚ):表示担的一种方言说法。
(3)贺:通“荷”。担。
(4)(téng):疑为“称”的一种方言说法。担,扛举。《尚书·牧誓》:“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孔安国传:“称,举也。”句子大意是举起你们的戈,排列好你们的盾,竖立起你们的长矛。周祖谟《方言校笺》:“,《御览》引作‘腾’。”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长沙方言续考》:“长沙轻重不相称,读如腾之去声,为古音,古无舌上音。”
(5)儋(dān):肩荷,挑。俗作“担”。
(6)垂:边疆,边际。后作“陲”。
(7)瓯(ōu):在今浙江温州一带。东瓯就是瓯,言“东”是为了别于“西瓯”。“瓯、吴之外鄙”大致相当于今福建北部及浙江南部的沿海地区。
(8)馲(tuō)驼:骆驼。负他:同“负佗”。负载。钱绎《方言笺疏》:“‘驮’与‘佗’同。《汉书·赵充国传》:‘以一马自佗负三十日食。’”
【译文】
“攍”是用肩挑担,“膂”“贺”都是担荷,“”是扛举,它们都有用肩膀挑的意思。古齐国、古楚国、古陈国、古宋国之间的地区叫“攍”。古燕国的外部郊域,古越国的边疆,瓯地、古吴国的外围边境地区,称之为“膂”。南部古楚国地区有的称之为“攍”。在函谷关以西,陇县、冀县之间的地区称之为“贺”。凡是表示驴、马、骆驼负载货物的情况都称作“负他”,也有的称作“贺”。
7.031 树植(1),立也。燕之外郊,朝鲜、洌水之间凡言置立者谓之树植。
【注释】
(1)树植:树立。“树”和“植”都有立的意思,属于同义复合。
【译文】
“树植”是树立的意思。古燕国的外部郊域和朝鲜、洌水之间的地区凡是表示放置树立称作“树植”。
7.032 过度谓之涉济(1)。
【注释】
(1)过度:即“过渡”。渡水。度,通“渡”。涉济(jì):渡水。“济”和“涉”一样都有渡水的意思。《尚书·盘庚》:“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孔安国传:“言不徙之害,如舟在水中流不渡,臭败其所载物。”
【译文】
渡水称作“涉济”。
7.033 福禄谓之祓戬(1)。
【注释】
(1)祓戬(fú jiǎn):福气,福运。“祓”“戬”都有福的意思。《尔雅·释诂》:“戬、祓,福也。”因而“祓戬”属于同义复合词。
【译文】
福气称作“祓戬”。
7.034 傺(1)、眙(2),逗也(3)。南楚谓之傺,西秦谓之眙(4)。逗,其通语也。
【注释】
(1)傺(chì):停留。《楚辞·九章·惜诵》:“欲儃佪以干傺兮,恐重患而离尤。”王逸注:“傺,住也。”句子大意是我徘徊不去以求留在君王身旁,又怕更大的祸患落在头上。
(2)眙(chì):直视,目不转睛地看。郭璞注:“眙谓住视也。”《说文解字·目部》:“眙,直视也。”
(3)逗:停止,停留。郭璞注:“即今住字也。”《说文解字·辵(chuò)部》:“逗,止也。”《汉书·匈奴传》:“逗遛不进。”
(4)西秦:《方言》郭璞注:“西秦,酒泉、敦煌、张掖是也。”酒泉,即酒泉郡,辖境相当于今甘肃河西走廊西部。敦煌,即敦煌郡,辖境相当于甘肃疏勒河以西及玉门关以东地区。张掖,即张掖郡,在今张掖甘州区西北。
【译文】
“傺”是停留,“眙”是目不转睛地看,它们都有停住的意思。南部古楚国地区称之为“傺”,西部古秦国地区称之为“眙”。“逗”是共同语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