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卷六

6.001 耸(1)、奖(2),欲也。荆、吴之间曰耸,晋、赵曰奖。自关而西,秦、晋之间相劝曰耸,或曰奖。中心不欲而由旁人之劝语亦曰耸。凡相被饰亦曰奖(3)

【注释】

(1)耸:劝勉,奖励。《国语·楚语上》:“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韦昭注:“耸,奖也。”所谓“耸善而抑恶”就是鼓励善行打压罪恶。

(2)奖:劝勉,鼓励。

(3)饰:表彰。《荀子·王制》:“上以饰贤良,下以养百姓而安乐之。”

【译文】

“耸”是奖励,“奖”是勉励,它们都有称誉的意思。荆州、古吴国之间的地区叫“耸”,古晋国、古赵国地区叫“奖”。在函谷关以西,古秦国、古晋国之间的地区表示相互勉励叫“耸”,也有的叫“奖”。心中本不愿意而被旁人劝勉鼓励,也叫“耸”。凡受到表彰也叫“奖”。

6.002 耸(1)、䏁(2),聋也。半聋,梁、益之间谓之䏁。秦、晋之间听而不聪、闻而不达谓之䏁。生而聋,陈、楚、江、淮之间谓之耸。荆、扬之间及山之东西(3),双聋者谓之耸。聋之甚者,秦、晋之间谓之(4)。吴、楚之外郊,凡无有耳者亦谓之。其言聧者(5),若秦、晋、中土谓堕耳者䎳也(6)

【注释】

(1)耸:双耳聋。《说文解字·耳部》:“耸,生而聋曰耸。”《汉繁阳令杨君碑》:“有司耸昧(糊涂,不明白),莫能识察。”

(2)䏁(zǎi):表示半聋、听力不好的一种方言说法。

(3)山:《方言》中“山之东西”的“山”指崤山。诸如山东,指崤山以东,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最早始于战国时期,秦人称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为“山东”。“山之东西”指函谷关为中心的东西两侧,大致包括关西的全部地区和关东的周、郑、韩一带。

(4)(kuī):全聋。“聩”的一种方言说法。《说文解字·耳部》:“聩,生聋也。”《国语·晋语》:“聋聩不可使听。”

(5)聧(kuī):同“”。严重的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聧,耳不相听也。……亦‘’之或体也。”

(6)䎳(wà):耳朵掉落。钱绎《方言笺疏》:“堕耳谓之䎳,犹断足谓之跀(yuè)。《说文》:‘跀,断足也。’‘跀’声与‘䎳’相近。”中土:即中原,以别于边疆地区。

【译文】

“耸”是双耳聋,“䏁”是半聋,它们都有聋的意思。对于半聋,梁州、益州之间的地区称之为“䏁”。古秦国、古晋国之间的地区,表示听觉不灵敏、听力不清晰称作“䏁”。对于生下来就耳聋的,古陈国、古楚国和长江、淮水之间的地区称之为“耸”。荆州、扬州之间以及崤山的东、西两侧,表示双耳都聋称作“耸”。对于耳朵极聋的,古秦国、古晋国之间的地区称之为“䏁”。古吴国、古楚国外围,凡是没有耳朵的情况也称作“䏁”。用“聧”来表示这些,就如同古秦国、古晋国以及中原地区用“䎳”指耳朵掉落的人一样。

6.003 陂(1)、傜(2),衺也(3)。陈、楚、荆、扬曰陂。自山而西,凡物细大不纯者谓之傜。

【注释】

(1)陂(bēi):倾斜。《韩诗外传》卷一:“城峭则崩,岸峭则陂。”大意是城墙太陡直就会倒塌,河岸太陡直就会倾斜。比喻凡事不能太过分,否则将适得其反。“陂”或记作“颇”,我们常说的“偏颇”即取此义。

(2)傜(yáo):表示物大小不同的一种方言说法。

(3)衺:同“邪”。不正。

【译文】

“陂”是倾斜,“傜”是物大小不同,它们都有不正的意思。古陈国、古楚国和荆州、扬州地区叫“陂”。崤山以西的地区,凡是形容事物粗细大小不一致都叫“傜”。

6.004 由迪(1),正也。东齐、青、徐之间相正谓之由迪。

【注释】

(1)由迪:匡正。“由”“迪”同义,复合成词。《尚书·盘庚》:“盘庚敩(xiào,教导)于民,由乃在位,以常旧服,正法度。”王引之《经义述闻·尚书》:“由者,正也。”意思是盘庚开导臣民,又教导在位的大臣遵守旧制、正视法度。《尚书·洛诰》:“四方迪乱未定。”王引之《经义述闻·尚书》:“言四方正治未定。”

【译文】

“由迪”是匡正的意思。东部古齐国和青州、徐州之间的地区表示加以匡正称作“由迪”。

6.005 㥏(1)、恧(2),惭也。荆、扬、青、徐之间曰㥏,若梁、益、秦、晋之间言心内惭矣。山之东、西自愧曰恧,赵、魏之间谓之䀣(3)

【注释】

(1)㥏(tiǎn):惭愧。《文选·左思〈魏都赋〉》:“㥏墨而谢。”李周翰注:“㥏墨,面色变墨而惭也。”

(2)恧(nǜ):自惭。《说文解字·心部》:“恧,惭也。”《汉书·王莽传》:“敢为激发之行,处之不惭恧。”意思是王莽善于矫饰,行为造作,这样做了也不会感到羞愧。

(3)䀣(bì):通“覕”。隐蔽不见。《说文解字·见部》:“覕,蔽不相见也。”人感到惭愧时会羞于见人而躲避,因而“䀣”可以表示惭愧的状态。

【译文】

“㥏”是惭愧,“恧”是自惭,它们都有惭愧的意思。荆州、扬州、青州、徐州之间的地区叫“㥏”,正如梁州、益州和古秦国、古晋国之间的地区称心中惭愧。崤山东、西两侧表示自惭叫“恧”,古赵国、古魏国之间的地区称作“䀣”。

6.006 寋(1)、展(2),难也。齐、晋曰寋。山之东、西凡难貌曰展。荆、吴之人相难谓之展,若秦、晋之言相惮矣,齐、鲁曰燀(3)

【注释】

(1)寋(jiǎn):通“蹇”。困难。《周易·蹇卦》:“蹇,难也,险在前也。”

(2)展:畏难,畏惧。“惮”的一种方言说法。《说文解字·心部》:“惮,忌难也。”

(3)燀(chǎn):疑为“惮”的一种方言说法。

【译文】

“寋”“展”都有困难的意思。古齐国、古晋国地区叫“寋”。崤山东、西两侧,凡是表示困难的样子叫“展”。荆州和古吴国地区表示相畏惧称作“展”,就如同古秦国、古晋国地区说相互忌惮,古齐国、古鲁国地区叫“燀”。

6.007 胥(1)、由(2),辅也。吴、越曰胥,燕之北鄙曰由。

【注释】

(1)胥:扶持,辅助。郭璞注:“胥,相也。谓辅持也。”《礼记·表记》:“民非后,无能胥以宁。”郑玄注:“胥,相也。”句子大意是民众没有君主,就不能得到安宁。

(2)由:导助。钱绎《方言笺疏》:“‘由’通作‘繇’,亦作‘猷’。《尔雅》:‘繇,道也。’卷三云:‘猷,道也。’”“道”谓导助,与辅助义相通。

【译文】

“胥”是扶持,“由”是导助,它们都有辅助的意思。古吴国、古越国地区叫“胥”,古燕国北部边境地区叫“由”。

6.008 蛩㤨(1),战慄也(2)。荆、吴曰蛩㤨。蛩㤨,又恐也。

【注释】

(1)蛩㤨(qióng gǒng):颤抖。《说文解字·心部》:“㤨,战慄也。”“蛩㤨”是“㤨”通过缓读机制而产生的叠韵联绵词。

(2)战慄:同“战栗”。形容因恐惧而发抖。

【译文】

“蛩㤨”是颤抖的意思。荆州和古吴国地区叫“蛩㤨”。“蛩㤨”又有恐惧的意思。

6.009 錪(1)、锤(2),重也。东齐之间曰錪,宋、鲁曰锤。

【注释】

(1)錪(tǔn):重。“腆”的一种方言说法。《广雅·释诂三》:“錪,重也。”王念孙疏证:“錪之言腆也。《方言》:‘腆,厚也。’厚与重同义。”今天西南官话还保留了这种用法,如湖北武汉方言中说“这口箱子有点錪手”。

(2)锤:重。《广雅·释诂三》:“锤,重也。”王念孙疏证:“锤之言垂也,下垂故重也。”

【译文】

“錪”和“锤”都有重的意思。东部古齐国地区叫“錪”,古宋国、古鲁国地区叫“锤”。

6.010 鋡(1)、龛(2),受也。齐、楚曰鋡,扬、越曰龛(3)。受,盛也,犹秦、晋言容盛也。

【注释】

(1)鋡(hán):受,容纳。“函”的一种方言说法。

(2)龛:通“堪”。容纳,盛受。王念孙《广雅疏证·释诂二》:“凡言堪受者,即是容盛之义。”

(3)越:古国名。建都会稽(今浙江绍兴),春秋时兴起,战国时灭于楚。《方言》中的越大体上指今浙江。

【译文】

“鋡”是容纳,“龛”是盛受,它们都有受的意思。古齐国、古楚国地区叫“鋡”,扬州和古越国地区叫“龛”。“受”有盛纳的意思,正如古秦国、古晋国地区说容纳盛受。

6.011 矔(1)、眮(2),转目也。梁、益之间瞋目曰矔,转目顾视亦曰矔,吴、楚曰眮。

【注释】

(1)矔(guàn):转目顾视。《古文苑·刘歆〈遂初赋〉》:“空下时而矔世兮,自命己之取患。”章樵注:“矔,转目视也。”也可以表示瞪眼看。《汉书·扬雄传》:“羌戎睚眦。”颜师古注:“睚,字或作矔。矔者,怒其目眥也。”

(2)眮(tóng):转眼回看,也可以表示瞪眼看。《说文解字·目部》:“吴、楚谓瞋目、顾视曰眮。”

【译文】

“矔”和“眮”都有转眼回看的意思。梁州、益州地区表示瞪眼看叫“矔”,表示转眼回看也有的叫“矔”,古吴国、古楚国地区叫“眮”。

6.012 逴(1)、骚(2)(3),蹇也。吴、楚偏蹇曰骚,齐、楚、晋曰逴。

【注释】

(1)逴(chuō):跛脚。《说文解字·辵(chuò)部》:“逴……一曰蹇也。”段玉裁注:“《庄子》:‘夔谓蚿曰:吾以一足踸踔而行。’谓脚长短也。踔即逴字。”

(2)骚:表示跛脚的一种方言说法。

(3)(chào):通“逴”。跛脚。

【译文】

“逴”“骚”“”都是指跛脚。古吴国、古楚国地区形容身体偏斜行走不正叫“骚”,古齐国、古楚国、古晋国地区叫“逴”。

6.013 (1)(2),噎也(3)。楚曰,秦、晋或曰,又曰噎。

【注释】

(1)(sī):声音嘶哑,咽痛。“”本谓声破、沙哑。《说文解字·疒(nè)部》:“,散声。”声破与咽痛意义相因。

(2)(yè):同“喝”。声音嘶哑,咽痛。《玉篇·口部》:“喝,嘶声也。”《论衡·气寿》:“儿生,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嘶喝湿下者夭。”大意是婴儿出生,号哭的声音洪亮高亢的寿命长,声音沙哑无力的则容易夭折。

(3)噎(yì):咽痛。郭璞注:“谓咽痛也。”

【译文】

”“”均指咽喉疼痛。古楚国地区叫“”,古秦国、古晋国地区有的叫“”,也有的叫“噎”。

6.014 怠(1)、陁(2),坏也。

【注释】

(1)怠:通“殆”。败,坏。汉贾谊《新书·道术》:“志操精果谓之诚,反诚为殆。”大意是说意志节操精明果敢的称为诚,如果违背诚的原则就会陷入败坏的困境。

(2)陁(zhì):同“阤”。崩颓,坏落。《说文解字·(fù)部》:“阤,小崩也。”《后汉书·蔡邕传》:“王涂坏,太极陁。”意思是王道破坏,万物终始的规律出现崩溃。

【译文】

“怠”是败、坏,“陁”是崩颓、坏落,它们都有坏的意思。

6.015 㘿(1)、垫(2),下也。凡柱而下曰㘿,屋而下曰垫。

【注释】

(1)㘿(niè):通“泥”。滞陷。《广韵·霁韵》:“泥,滞陷不通。”《论语·子张》:“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2)垫:下陷。《说文解字·土部》:“垫,下也。”王筠句读:“下者,陷而下也。”《尚书·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昬(hūn,古同“昏”)垫。”孔颖达疏引郑玄注:“垫,陷也。”句子大意为大水弥漫天空,浩浩荡荡地包围山顶,漫上丘陵,百姓沉没陷落在洪水中。

【译文】

“㘿”是滞陷,“垫”是下陷,它们都有沉降的意思。凡是指柱子沉降叫“㘿”,房屋沉降叫“垫”。

6.016 伆(1)、邈(2),离也。楚谓之越(3),或谓之远。吴、越曰伆。

【注释】

(1)伆(wù):远离的样子。“忽”的一种方言说法。《荀子·赋篇》:“忽兮其极之远也。”意为飘渺啊那所到之处是多么遥远。

(2)邈:远离的样子。《汉书·武帝纪》:“邈而无祀。”颜师古注:“邈,远绝之意。”

(3)越:远离的样子。“远”的一种方言说法。

【译文】

“伆”是违背,“邈”是远离,它们都有背离的意思。古楚国地区称之为“越”,也有的称之为“远”。古吴国、古越国地区叫“伆”。

6.017 颠、顶,上也。

【译文】

“颠”和“顶”都有物体顶部的意思。

6.018 诬(1),䛳与也(2)。吴、越曰诬,荆、齐曰䛳与,犹秦、晋言阿与(3)

【注释】

(1)诬:说话虚妄不实,欺诬。

(2)䛳(yàn)与:曲从,夸大。当是“阿谀”的一种方言说法。

(3)阿与:同“阿谀”。曲从,夸大。

【译文】

“诬”有曲从、夸大的意思。古吴国、古越国地区叫“诬”,荆州和古齐国地区叫“䛳与”,古秦国、古晋国地区叫“阿与”。

6.019 掩(1)、索(2),取也。自关而东曰掩,自关而西曰索,或曰狙(3)

【注释】

(1)掩:捕取。《春秋穀梁传·昭公八年》:“掩禽旅。”范宁注:“掩取众禽。”

(2)索:寻求。

(3)狙:窥伺以取。《管子·七臣七主》:“从狙而好小察。”尹知章注:“狙,伺也。”句子大意是说像猴子一样喜好偷偷摸摸四处观察。

【译文】

“掩”是捕取,“索”是寻求,它们都有取的意思。函谷关以东的地区叫“掩”,函谷关以西的地区叫“索”,也有的叫“狙”。

6.020 䁙(1)、䀩(2),视也。东齐曰䁙,吴、扬曰䀩。凡以目相戏曰䁙。

【注释】

(1)䁙(yàn):以眼神相嬉戏。《说文解字·目部》:“䁙,目相戏也。《诗》曰:‘䁙婉之求。’”

(2)䀩(luò):斜视。戴震《方言疏证》:“《说文》:‘䀩,眄也。’‘眄,衺视也。’”

【译文】

“䁙”是用眼神相嬉戏,“䀩”是斜视,它们都有看的意思。东部古齐国地区叫“䁙”,古吴国和扬州地区叫“䀩”。凡是表示用眼神相嬉戏叫“䁙”。

6.021 遥、广(1),远也。梁、楚曰遥。

【注释】

(1)广:通“旷”。遥远。《战国策·赵策》:“旷远于赵而近于大国。”

【译文】

“遥”和“广”都有遥远的意思。古梁国、古楚国地区叫“遥”。

6.022 汩(1)、遥(2),疾行也。南楚之外曰汩,或曰遥。

【注释】

(1)汩(yù):迅疾的样子。《楚辞·离骚》:“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王逸注:“汩,去貌,疾若水流也。”大意为时光像急流一般飞逝令我追赶不及,恐怕岁月不等待我。

(2)遥:通“摇”。疾行。《广雅·释诂一》:“摇,疾也。”《楚辞·九章·抽思》:“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王念孙《读书杂志》:“摇起,疾起也。”句子大意是我真想疾速离您远去啊,但看见人们动辄得咎又打消了想法。

【译文】

“汩”和“遥”都有快速行动的意思。南部古楚国外围地区叫“汩”,也有的叫“遥”。

6.023 蹇(1)、妯(2),扰也。人不静曰妯,秦、晋曰蹇,齐、宋曰妯。

【注释】

(1)蹇(jiǎn):表示躁扰、不安定的一种方言说法。

(2)妯(zhóu):扰动,不平静。《说文解字·女部》:“妯,动也。”《诗经·小雅·鼓钟》:“鼓钟伐鼛(gāo,一种军事大鼓),淮有三洲,忧心且妯。”意思是敲起乐钟擂起鼓,乐声回荡在三洲,我的内心悲哀且不平静。

【译文】

“蹇”是不安定,“妯”是不平静,它们都有躁扰的意思。表示人不安静称作“妯”,古秦国、古晋国地区叫“蹇”,古齐国、古宋国地区叫“妯”。

6.024 絓(1)、挈(2),持也。晋曰絓,秦曰挈。

【注释】

(1)絓(guà):悬持。《玉篇·糸(mì)部》:“絓,持也。”《楚辞·九章·哀郢》:“心絓结而不解兮。”王逸注:“絓,悬也。”此句意为心有牵挂忧思郁结而不能解开。

(2)挈(jiá):悬持。《说文解字·手部》:“挈,悬持也。”《淮南子·俶真训》:“提挈天地而委万物。”大意为掌握天地运行而舍弃万物。

【译文】

“絓”“挈”都有持握的意思。古晋国地区叫“絓”,古秦国地区叫“挈”。

6.025 (1)、介(2),特也(3)。楚曰。物无耦曰特,兽无耦曰介。

【注释】

(1)(qióng):同“茕”。单独。《尚书·洪范》:“无虐茕独而畏高明。”意思是不要欺侮孤弱的人而畏惧位高势重的人。

(2)介:独特。《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夫介异于人臣,而独忠于主。”

(3)特:单独。

【译文】

”“介”都有单独的意思。古楚国地区叫“”。形容事物不成对称作“特”,兽类无同伴称作“介”。

6.026 飞鸟曰双,雁曰乘(1)

【注释】

(1)乘(shèng):一对。晋张华《鹪鹩赋》:“乘居匹游(结伴而游),翩翩然有以自乐也。”

【译文】

飞鸟成对称作“双”,鸿雁成对称作“乘”。

6.027 台(1)、既(2),失也。宋、鲁之间曰台。

【注释】

(1)台(yí):脱落,丢失。“遗”的一种方言说法。

(2)既:失掉。《史记·太史公自序》:“不既信,不倍言,义者有取焉。”王念孙《读书杂志》:“不既信,不失信也。”句子大意是不失信用,不背诺言,义者有可取之处。

【译文】

“台”是脱落、丢失,“既”是失掉,它们都有失去的意思。古宋国、古鲁国地区叫“台”。

6.028 既(1)、隐(2)、据(3),定也。

【注释】

(1)既:已然。

(2)隐:安稳。《楚辞·九章·抽思》:“超回志度,行隐进兮。”洪兴祖补注:“《说文》:‘隐,安也。’”句子大意是山高路险心儿早已飞过,人啊还安稳地缓缓走在路上。

(3)据:安定。《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按”和“据”意义相近,都是安定的意思。

【译文】

“既”是已然,“隐”是安稳,“据”是安定,它们都有安定的意思。

6.029 禀(1)、浚(2),敬也。秦、晋之间曰禀,齐曰浚,吴、楚之间自敬曰禀。

【注释】

(1)禀:通“懔”。敬畏。《荀子·议兵》:“杀戮无时,臣下懔然莫必其命。”意思是臣下都提心吊胆不知能否保命。

(2)浚(jùn):谨敬。《尚书·皋陶谟》:“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孙星衍疏:“言早夜旬宣三德,以敬勉有家之人。”

【译文】

“禀”是敬畏,“浚”是谨敬,它们都有敬的意思。古秦国、古晋国之间的地区叫“禀”,古齐国地区叫“浚”。古吴国、古楚国之间的地区形容自己恭敬叫“禀”。

6.030 悛(1)、怿(2),改也。自山而东或曰悛,或曰怿。

【注释】

(1)悛(quān):悔改。《尚书·泰誓》:“惟受罔有悛心。”孔安国传:“悛,改也。言纣纵恶无改心。”今亦有成语“怙恶不悛”。

(2)怿(yì):疑为“豫”的一种方言说法。表示变动。《鹖冠子·泰录》:“百化随而变,终始从而豫。”

【译文】

“悛”是悔改,“怿”是变动,它们都有改的意思。崤山以东的地区有的叫“悛”,也有的叫“怿”。

6.031 坻(1)、坥(2),场也(3)。梁、宋之间蚍蜉、䵓鼠之场谓之坻(4),螾场谓之坥(5)

【注释】

(1)坻(chí):蚂蚁巢外的松土。《文选·潘岳〈藉田赋〉》:“坻场染屦(jù,古时用麻、葛等做成的鞋)。”意思是浮土沾上鞋印。

(2)坥(qū):蚯蚓的粪便。钱绎《方言笺疏》:“蚯蚓食槁壤,其粪尝出土上,故谓之坥,犹石上有土谓之岨也。《说文》:‘岨,石戴土也。’”

(3)场(shāng):通“壤”。浮土,蚂蚁、蚡鼠所起的小土堆。《春秋穀梁传·隐公三年》:“吐者外壤,食者内壤。”杨士勋疏引糜信云:“齐鲁之间谓凿地出土、鼠作穴出土,皆曰壤。”

(4)蚍蜉(pí fú):一种大蚂蚁。䵓(lí)鼠:也作“犁鼠”。蚡鼠。

(5)螾(yǐn):同“蚓”。蚯蚓。

【译文】

“坻”是蚂蚁巢外的松土,“坥”是蚯蚓的粪便,它们都有浮土的意思。古梁国、古宋国之间的地区把蚂蚁、蚡鼠所起的小土堆称作坻,蚯蚓所起的小土堆称作坥。

6.032 徥(1)、用(2),行也。朝鲜、洌水之间或曰徥。

【注释】

(1)徥(shì):行走的样子。《说文解字·彳(chì)部》:“徥,徥徥,行貌。”

(2)用:通“由”。蹈行,践履。《孟子·公孙丑上》:“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意思是狭隘和玩世不恭,真正的君子是不会这样去做的。

【译文】

“徥”是行走的样子,“用”是蹈行,它们都有行走的意思。朝鲜、洌水之间的地区有的叫“徥”。

6.033 铺颁(1),索也。东齐曰铺颁,犹秦、晋言抖薮也(2)

【注释】

(1)铺颁:表示搜索、寻找的一种方言说法。

(2)抖薮:举手搜索物,也作“抖擞”。宋刘克庄《沁园春·四和林卿韵》:“抖擞空囊,存留谏笏(hù,古代朝会时所执手版,用以记事,以备遗忘)。”意思是说刚下朝归来,囊中只有谏笏,寓曾在朝堂进谏、受到重视之意。

【译文】

“铺颁”是寻找,“抖薮”是举手搜索物,它们都有探求的意思。东部古齐国地区叫“铺颁”,犹如古秦国、古晋国地区叫“抖薮”。

6.034 参(1)、蠡(2),分也。齐曰参,楚曰蠡,秦、晋曰离(3)

【注释】

(1)参:分割。《文选·王粲〈登楼赋〉》:“夜参半而不寐兮。”李善注:“参,分也。”

(2)蠡(lí):通“劙”。用刀、斧等利器切割或剖分开。《荀子·强国》:“剥脱之,砥厉之,则劙盘盂、刎牛马忽然耳。”意思是除去粗糙的表面,磨光它,那么削割盘盂、宰杀牛马就可一挥而就。

(3)离:分开。

【译文】

“参”和“蠡”都有分割的意思。古齐国地区叫“参”,古楚国地区叫“蠡”,古秦国、古晋国地区叫“离”。

6.035 (1)、披(2),散也。东齐声散曰,器破曰披。秦、晋声变曰,器破而不殊其音亦谓之,器破而未离谓之璺(3),南楚之间谓之(4)

【注释】

(1)(xī):声破,沙哑。《说文解字·疒(nè)部》:“,散声。”《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缽大教王经》卷十:“其声破驴骡之音。”

(2)披:分开,裂开。《左传·成公十八年》:“今将崇诸侯之奸,而披其地,以塞夷庚(平坦的大道)。”杜预注:“披,犹分也。”

(3)璺(wèn):裂纹。《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厥阴所至为风府(经穴名)为璺启。”王冰注:“璺,微裂也。”

(4)(pī):器物出现裂纹。或作“”,与“披”音义相通。《字汇补·皮部》:“,又音披,义同。”

【译文】

”是声破,“披”是分裂,它们都有离散的意思。东部古齐国地区表示声音离散叫“”,表示器物破裂叫“披”。古秦国、古晋国之间的地区表示变声叫“”,表示器物破裂而声音不变也有的称作“”,表示器物破裂但未离散分开称作“璺”,南部古楚国地区称作“”。

6.036 缗(1)、绵(2),施也。秦曰缗,赵曰绵。吴、越之间脱衣相被谓之缗绵。

【注释】

(1)缗(mín):施加。《诗经·大雅·抑》:“荏染柔木,言缗之丝。”毛传:“缗,被也。”诗句大意是坚韧的好木料,可以施加丝弦来制作琴瑟。

(2)绵:施加。“缗”的一种方言说法。

【译文】

“缗”和“绵”都有施加的意思。古秦国地区叫“缗”,古赵国地区叫“绵”。古吴国、古越国之间的地区,把解下衣物施加于他物之上称作“缗绵”。

6.037 悀(1)、偪(2),满也。凡以器盛而满谓之悀,腹满曰偪。

【注释】

(1)悀(yǒng):通“涌”。满溢,涌出。

(2)偪(bī):同“畐”。满。《说文解字·畐部》:“畐,满也。”

【译文】

“悀”和“偪”都有满溢的意思。凡是用器物把东西盛满的情况称作“悀”,腹部胀满称作“偪”。

6.038 徯醯(1)、冉镰(2),危也。东齐㨳物而危谓之徯醯(3),僞物谓之冉镰(4)

【注释】

(1)徯醯(xī xī):表示不安的一种方言说法。

(2)冉镰:表示不安的一种方言说法。

(3)㨳(guǐ):同“庋”。安置。

(4)僞(é):动摇。本书卷九:“僞谓之仡。仡,不安也。”《类篇·人部》:“儰,动也。”儰,同“僞”。

【译文】

“徯醯”和“冉镰”都有不安的意思。东部古齐国地区表示未能安稳地放置物品称作“徯醯”,表示物品动摇称作“冉镰”。

6.039 纰(1)、绎(2)、督(3)、雉(4),理也。秦、晋之间曰纰。凡物曰督之,丝曰绎之。

【注释】

(1)纰(pí):疑为“庀”的一种方言说法。治理。《国语·鲁语》:“内朝,子将庀季氏之政焉。”韦昭注:“庀,治也。”

(2)绎:分析,打理。《文选·傅毅〈舞赋〉》:“绎精灵之所束。”李善注:“绎,理也。”句子大意是让人的精神从束缚中得以舒展。

(3)督:矫正。《逸周书·本典》:“能督民过者。”朱右曾《集训校释》:“督,正也。”

(4)雉:平均。“夷”的一种方言说法。《左传·昭公十七年》:“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孔颖达疏:“雉声近夷,雉训夷,夷为平,故以雉名工正之官。”句子大意是掌工务的五种职官是为帮助治理五种工艺技术的。他们改善器物用具,校正度量标准,让人民使用大小一致的器物。

【译文】

“纰”是治理,“绎”是分析、打理,“督”是矫正,“雉”是平均,它们都有整理的意思。古秦国、古晋国之间的地区叫“纰”。凡整理物用“督”表示整理它,整理丝用“绎”表示整理它。

6.040 矤(1)、吕(2),长也。东齐曰矤,宋、鲁曰吕。

【注释】

(1)矤(shěn):拉长。郭璞注:“古矧字。”《广雅·释诂二》:“矧,长也。”后世又作“抻”。翟灏《通俗编·杂字》:“抻,展物令长也。”

(2)吕:表示拉长的一种方言说法。

【译文】

“矤”和“吕”都有拉长的意思。东部古齐国地区叫“矤”,古宋国、古鲁国地区叫“吕”。

6.041 䠇(1)、膐(2),力也。东齐曰䠇,宋、鲁曰膐。膐,田力也。

【注释】

(1)䠇(jué):力。《广雅·释诂二》:“䠇,力也。”王念孙疏证:“《汉书·陆贾传》:‘屈强于此。’颜师古注:‘屈强,谓不柔服也。’‘屈’与‘䠇’同。”

(2)膐(lǚ):同“膂”。力。《广雅·释诂二》:“膂,力也。”王念孙疏证:“《大雅·桑柔》篇云:‘靡有旅力。’”

【译文】

“䠇”“膐”都可以指力。东部古齐国地区叫“䠇”,古宋国、古鲁国地区叫“膐”。“膐”是耕种之力。

6.042 瘱(1)(2),审也。齐、楚曰瘱,秦、晋曰

【注释】

(1)瘱(yì):审察,明白。《逸周书·文酌》:“一树惠不瘱,二既用兹忧。”朱右曾《集训校释》:“瘱,审也,树惠于人而不审其邪正。”

(2)(dì):同“谛”。细查,详审。《说文解字·言部》:“谛,审也。”《关尹子·九药》:“谛毫末者不见天地之大,审小音者不闻雷霆之声。”

【译文】

“瘱”是审察、明白,“”是细查、详审,它们都有明白、清楚的意思。古齐国和楚国地区叫“瘱”,古秦国、古晋国地区叫“”。

6.043 (1),諟也(2)。吴、越曰

【注释】

(1)(yì dì):详审。,同“瘱”。审察,明白。《逸周书·文酌》:“一树惠不瘱,二既用兹忧。”朱右曾《集训校释》:“瘱,审也,树惠于人而不审其邪正。”,同“谛”。细查,详审。《说文解字·言部》:“谛,审也。”《关尹子·九药》:“谛毫末者不见天地之大,审小音者不闻雷霆之声。”“”与“”亦可同义连用。

(2)諟(dì):同“谛”。细查,详审。《集韵·霁韵》:“谛,《说文》:‘审也。’或从是。”

【译文】

”是审察、明白,“”是细查、详审,它们都有详审的意思。古吴国、古越国地区叫“”。

6.044 揞(1)、掩(2)、错(3)、摩(4),藏也。荆、楚曰揞,吴、扬曰掩,周、秦曰错,陈之东鄙曰摩。

【注释】

(1)揞(ǎn):掩藏。“掩”的一种方言说法。《礼记·聘义》:“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2)掩:遮蔽,掩藏。

(3)错:隐藏。《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下》:“是故君子错在高山之上、深泽之污(水边),聚橡栗(栎树的果实,似栗)藜(lí,草名)藿(huò,豆叶)而食之,生耕稼以老十室之邑。”意思是君子置身于高山之上,深泽的水边,采集橡栗藜藿当饭吃,耕稼为生,老于乡村僻壤。

(4)摩:疑为“微”的一种方言说法。隐藏,藏匿。《左传·哀公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杜预注:“微,匿也。”

【译文】

“揞”“掩”都是掩藏,“错”是隐藏,“摩”是藏匿,它们都有藏的意思。荆州和古楚国地区叫“揞”,古吴国和扬州地区叫“掩”,古周国、古秦国地区叫“错”,古陈国东部边境叫“摩”。

6.045 抾摸(1),去也。齐、赵之总语也(2)。抾摸犹言持去也。

【注释】

(1)抾(qū)摸:除去。抾,同“祛”。“抾”与“摸”组合,表示拿去的意思。

(2)总语:共同语的说法。

【译文】

“抾摸”是除去的意思。它是古齐国、古赵国的共同语说法。“抾摸”就如同说拿去。

6.046 舒勃(1),展也。东齐之间凡展物谓之舒勃。

【注释】

(1)舒勃:舒展,伸展。“舒布”的一种方言说法。“舒”“布”单用皆有舒展义。

【译文】

“舒勃”有舒展的意思。东部古齐国地区凡是表示展开物体就称作“舒勃”。

6.047 抠揄(1),旋也(2)。秦、晋凡作物树艺早成熟谓之旋,燕、齐之间谓之抠揄。

【注释】

(1)抠揄:表示早熟的一种方言说法。

(2)旋:快速。《广韵·仙韵》:“旋,疾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菑(zī)川王病……病旋已。”作物树木早熟包涵快义,故而称“旋”。

【译文】

“抠揄”有快速的意思。古秦国、古晋国地区凡表示作物树木早熟称作“旋”,古燕国、古齐国之间的地区称作“抠揄”。

6.048 絙(1)、筳(2),竟也(3)。秦、晋或曰絙,或曰竟。楚曰筳。

【注释】

(1)絙(gēng):遍,穷尽。《楚辞·招魂》:“姱容修态,絙洞房些。”王逸注:“絙,竟也。”

(2)筳(tíng):疑为“逞”的一种方言说法。竟。《文选·张衡〈西京赋〉》:“逞欲畋(tián,打猎)䰻(yú,捕鱼),效获麑(ní,小鹿)䴠(yǎo,小麋)。”李善注引薛综曰:“逞,极也。”句子大意是尽力满足自己在捕鱼和打猎方面的欲望来求得快意,去捕获幼小的麋鹿。

(3)竟:极尽。《文选·左思〈咏史〉》:“朱轮竟长衢。”张铣注:“竟,尽也。”

【译文】

“絙”和“筳”都有极尽的意思。古秦国、古晋国地区有的叫“絙”,也有的叫“竟”,古楚国地区叫“筳”。

6.049 䌪(1)(2),续也。秦、晋续折谓之䌪,绳索谓之

【注释】

(1)䌪(yǎn):通“緂”。缉、搓使相接续。《淮南子·氾论训》:“伯余之初作衣也,緂麻索缕,手经指挂,其成犹网罗。”王念孙《读书杂志》:“緂者,续也。缉而续之也。”

(2)(yè):缝缀衣边。“緁(qiè)”的一种方言说法。《汉书·贾谊传》:“白縠之表,薄纨之里,緁以偏诸。”

【译文】

“䌪”是缉、搓使相接续,“”是缝缀,它们都有续接的意思。古秦国、古晋国地区表示把分开的续接上称作“䌪”,表示续接绳索称作“”。

6.050 擘(1),楚谓之纫(2)

【注释】

(1)擘(bò):通“辫”。交织,编结。《说文解字·糸(mì)部》:“辫,交也。”

(2)纫(rèn):连缀,联结。《楚辞·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意思是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把秋兰结成索佩挂在身旁。

【译文】

“擘”是交织、编结,古楚国地区称之为“纫”。

6.051 阎苫(1),开也。东齐开户谓之阎苫,楚谓之闿(2)

【注释】

(1)阎苫(shān):表示开启的一种方言说法。

(2)闿(kǎi):开启。《说文解字·门部》:“闿,开也。”

【译文】

“阎苫”有开启的意思。东部古齐国地区表示开启门户称作“阎苫”,古楚国地区称之为“闿”。

6.052 杼(1)、柚(2),作也(3)。东齐土作谓之杼,木作谓之柚。

【注释】

(1)杼:泥工一类的劳作。

(2)柚:木工一类的劳作。

(3)作:劳动,劳作。

【译文】

“杼”和“柚”都有劳作的意思。东部古齐国地区表示泥工一类的劳作称作“杼”,表示木工一类的劳作称作“柚”。

6.053 厉(1)、卬(2),为也。瓯越曰卬,吴曰厉。

【注释】

(1)厉:激励。《逸周书·和寤》:“王乃厉(激励,勉励)翼(辅佐)于尹氏八士(指辅佐的众大臣)。”朱右曾《集训校释》:“厉,作也。”

(2)卬(áng):激励。《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意慷慨而自卬。”李善注:“自卬,激厉也。”“厉”“卬”都有奋发意志、欲有作为之意。

【译文】

“厉”和“卬”都含有作为的意思。瓯越地区叫“卬”,古吴国地区叫“厉”。

6.054 戏(1)、惮(2),怒也。齐曰戏,楚曰惮。

【注释】

(1)戏:怒。“赫”的一种方言说法。《诗经·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郑玄笺:“赫,怒意。”

(2)惮(dàn):盛怒。《庄子·外物》:“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móu,齐,等同)鬼神,惮赫千里。”

【译文】

“戏”和“惮”都可以指愤怒。古齐国地区叫“戏”,古楚国地区叫“惮”。

6.055 爰(1)、喛(2),恚也(3)。楚曰爰,秦、晋曰喛,皆不欲譍而强畣之意也(4)

【注释】

(1)爰(yuán):悲哀。《楚辞·九章·怀沙》:“曾伤爰哀,永叹喟兮。”大意是无休无止的悲哀,令人深长叹息。

(2)喛(huàn):悲愤。“爰”的一种方言说法。

(3)恚(huì):愤怒,怨恨。《战国策·齐策》:“故去忿恚之心,而成终身之名。”

(4)譍(yìng):同“应”。畣(dá):同“答”。

【译文】

“爰”和“喛”是愤恨的意思。古楚国地区叫“爰”,古秦国、古晋国地区叫“喛”,它们都有不想回应而勉强答复的意思。

6.056 (1)、艾(2),长老也。东齐、鲁、卫之间凡尊老谓之,或谓之艾。周、晋、秦、陇谓之公(3),或谓之翁。南楚谓之父,或谓之父老。南楚瀑(4)、洭之间母谓之媓(5),谓妇妣曰母姼(6),称妇考曰父姼。

【注释】

(1)(sǒu):同“叜”,即“叟”。指年老的男人。

(2)艾:年老的人。《史记·周本纪》:“瞽史教诲,耆艾修之。”大意是说让盲乐师和史官以乐歌、史籍提供教诲,让国内元老将那些规劝、教诲的文字加以整理。

(3)陇:陇县。置于西汉。治所在今甘肃张家川。公:特指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4)瀑:即瀑带水。《清一统志》说瀑带水在湖南永州府永明县南,发源于神光遇廖山。永明县就是今天的湖南江永。

(5)洭(kuāng):水名。即今广东西北部的湟江、连江两水。媓(huáng):同“皇”。母亲。《国语·周语》:“则我皇妣大姜之侄。”

(6)妣(bǐ):母亲的道称。姼(shí):父亲或母亲的称呼。“媞”的一种方言说法。《说文解字·女部》:“媞,江、淮之间谓母为媞。”丁惟汾《方言音释》:“‘姼’‘大’双声音转,今俗谓父为‘大’,或重言为‘大大’。‘母姼’‘父姼’,义为母大、父大。”

【译文】

”和“艾”都可指年老的人。东部古齐国、古鲁国、古卫国之间的地区尊称老人称作“”,也有的称作“艾”。古周国、古晋国、古秦国地区、陇县称作“公”,也有的称作“翁”。南部古楚国地区称之为“父”,也有的称之为“父老”。在南部古楚国,瀑水、洭水之间的地区称呼母亲叫“媓”,称呼妻子的母亲叫“母姼”,称呼妻子的父亲叫“父姼”。

6.057 巍(1)、峣(2)、崝(3)、崄(4),高也。

【注释】

(1)巍:高大的样子。

(2)峣(yáo):形容高峻。《汉书·扬雄传》:“直峣峣以造天兮,厥高庆而不可虖强度。”颜师古注:“峣峣,高貌。”这两句是说通天台高入云天,不可度量。

(3)崝(zhēng):形容高峻。《淮南子·缪称训》:“城峭者必崩,岸崝者必陀(通“堕”,落)。”意为高陡的城墙必然容易倒塌,峻峭的堤岸必然容易堕毁。

(4)崄(yǎn):高峻的样子。《文选·张衡〈西京赋〉》:“坻崿(chí è,殿基,殿阶)鳞眴(形容广阔无边。眴音xuàn),栈齴(高峻貌。齴音yǎn)巉崄(高峻,险峻。巉音chán)。”李善注引薛综曰:“栈、崄,皆高峻貌。”

【译文】

“巍”“峣”“崝”“崄”都有高的意思。

6.058 猒(1)、塞(2),安也。

【注释】

(1)猒(yàn):通“厌(厭)”。安闲,安稳。《诗经·小雅·湛露》:“厌厌夜饮,不醉无归。”毛传:“厌厌,安也。”

(2)塞:通“息”。安宁,安定。《吕氏春秋·适威》:“桀天子也,而不得息。”高诱注:“息,安也,不得安其位。”

【译文】

“猒”是安闲,“塞”是安宁,它们都有安的意思。

6.059 㥄(1)(2),怜也。

【注释】

(1)㥄(líng):怜爱。“怜”的一种方言说法。

(2)(wǔ):通“怃”。抚爱,怜爱。《说文解字·心部》:“怃,爱也。”

【译文】

“㥄”是怜爱,“”是抚爱,它们都有怜爱的意思。

6.060 掩(1)、翳(2)(3)

【注释】

(1)掩:隐蔽,遮蔽。

(2)翳(yì):遮蔽,掩盖。汉刘向《九叹·远逝》:“阜隘狭而幽险兮,石嵾嵯以翳日。”大意是山中峡谷幽深险峻,怪石嶙嶙将阳光遮掩。

(3)(ài):隐蔽。《尔雅·释言》:“,隐也。”《汉书·律历志》:“昧薆于未。”颜师古注:“,蔽也。”

【译文】

“掩”和“翳”都有隐蔽的意思。

6.061 佚愓(1),缓也。

【注释】

(1)佚愓(diē táng):宽绰,舒缓。愓,同“荡”。平坦。《诗经·齐风·南山》:“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毛传:“荡,平易也。”诗句大意是鲁国道路很宽绰平坦,齐国女子从那里嫁来了。“佚愓”是“愓”通过缓读机制而产生的双声联绵词,其意义与“愓”相通。

【译文】

“佚愓”有舒缓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