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卷四

4.001 襌衣(1),江、淮、南楚之间谓之褋(2),关之东、西谓之襌衣。有袌者(3),赵、魏之间谓之袏衣(4)。无袌者谓之裎衣(5),古谓之深衣(6)

【注释】

(1)襌(dān)衣:单衣。是流行于秦汉时期的一种上层人士平日所穿的单层罩衣。《礼记·玉藻》:“襌为絅(jiǒng,单层的衣服),帛为褶(dié,夹衣)。”郑玄注:“有衣裳而无里。”

(2)褋(dié):单衣。《说文解字·衣部》:“,南楚谓襌衣曰。”段玉裁改“”为“褋”,并注:“枼者,薄也。襌衣故从枼。”

(3)袌(bào):衣前襟。《广韵·号韵》:“袌,衣前襟。”

(4)袏(zuò):有右外襟的单衣。钱绎《方言笺疏》:“衣前襟亦谓之袌。……(郭璞)注:‘前施袌囊’者,谓右外䘳(jīn,同“襟”)。”

(5)裎(chěng):对襟单衣。钱绎《方言笺疏》:“裎衣,即今之对䘳衣,无右外䘳者也。”

(6)深衣:上衣和下裳连在一起,用不同颜色的布料作为边缘的一种服装。是古代诸侯、大夫、士家居常穿的衣服,也是庶人的常礼服。《礼记·深衣》:“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郑玄注:“名曰深衣者,谓连衣裳而纯之以采也。”孔颖达疏:“凡深衣皆用诸侯、大夫、士夕时所著之服,故《玉藻》云:‘朝玄端,夕深衣。’庶人吉服,亦深衣。”

【译文】

“襌衣”是单衣,长江、淮水和南部古楚国之间的地区称之为“褋”,函谷关东、西两侧称之为“襌衣”。对于有衣前襟的,古赵国、古魏国之间的地区称之为“袏衣”。对于没有衣前襟的,称之为“裎衣”,它在古时也称作“深衣”。

4.002 襜褕(1),江、淮、南楚谓之(2),自关而西谓之襜褕,其短者谓之裋褕(3),以布而无缘、敝而紩之谓之褴褛(4);自关而西谓之䘪䘿(5),其敝者谓之緻(6)

【注释】

(1)襜褕(chān yú):直襟的单衣。《汉书·雋不疑传》:“有一男子乘黄犊车,建黄旐(zhào,古代画有龟蛇图案的旗),衣黄襜褕,著黄冒,谒北阙,自谓卫太子。”颜师古注:“襜褕,直裾襌衣。”

(2)褣(chōng róng):亦作“童容”,一种宽敞的直襟单衫,又叫敞衣。钱绎《方言笺疏》认为“褣”之名取其宽敞、宽大义。

(3)裋(shù)褕:一种较短的直襟单衣。有短小之义。《史记·秦始皇本纪》:“夫寒者利短褐。”裴骃集解:“徐广曰:一作短,小襦也。”

(4)紩(zhì):缝合。王符《潜夫论·浮侈》:“碎刺缝紩,作为笥(sì,箱笼)囊、裙襦、衣被。”

(5)䘪䘿(chōng jué):没有装饰衣边的直裙短单衣。钱绎《方言笺疏》:“‘䘪䘿’以无缘得名也。”

(6)緻(zhì):缝补过的衣服。郭璞注:“緻,缝纳敝,故名之也。”

【译文】

“襜褕”是直襟的单衣,长江、淮水和南部古楚国之间的地区称之为“褣”,函谷关以西的地区称之为“襜褕”,其中较短的一种称之为“裋褕”,因为是用没有边饰的布缝合补缀成的衣服,所以称之为“褴褛”;函谷关以西的地区称之为“䘪䘿”,其中破败的称之为“緻”。

4.003 汗襦(1),江、淮、南楚之间谓之䙢(2)。自关而西或谓之袛裯(3)。自关而东谓之甲襦(4)。陈、魏、宋、楚之间谓之襜襦(5),或谓之襌襦(6)

【注释】

(1)汗襦(rú):犹“汗衣”,即后来的汗衫,是一种近身单层短衫。《说文解字·衣部》:“襦,短衣也。”

(2)䙢(zèng):汗衫。《玉篇·衣部》:“䙢,汗襦也。”

(3)袛裯(dī dāo):短衣。或单称“裯”。本卷又有“裯谓之褴,无缘之衣谓之褴。”钱绎《方言笺疏》:“衣无缘则短……凡言裯者,皆短衣之义也。”

(4)甲襦:汗衣。名原未详,疑“甲”为“单”字之讹。

(5)襜襦:汗衣。钱绎《方言笺疏》:“凡言‘襜’者,皆障蔽之意。然则‘汗襦’谓之‘襜襦’,即《释名》所谓‘汗衣’。”

(6)襌襦:汗衣。《释名·释衣服》:“襌襦,如襦而无絮也。”“襌襦”即“单襦”。

【译文】

“汗襦”是汗衣,长江、淮水和南部古楚国之间的地区称之为“䙢”。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有的称之为“袛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称之为“甲襦”。古陈国、古魏国、古宋国、古楚国之间的地区称之为“襜襦”,也有的将其称作“襌襦”。

4.004 裙(1),陈、魏之间谓之帔(2),自关而东或谓之䙓(3)

【注释】

(1)裙:围穿于下体的服装。

(2)帔(pèi):下裳,裙。《说文解字·巾部》:“弘农谓裙帔也。”段玉裁注:“谓裙曰帔也。”

(3)䙓(bǎi):裙子。“帔”的一种方言说法。

【译文】

对于裙,古陈国、古魏国之间的地区称之为“帔”,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有的称之为“䙓”。

4.005 蔽膝(1),江、淮之间谓之袆(2),或谓之袚(3)。魏、宋、南楚之间谓之大巾,自关东、西谓之蔽膝,齐、鲁之郊谓之袡(4)

【注释】

(1)蔽膝:古代下体之衣,是遮盖大腿至膝部的服饰。《释名·释衣服》:“韠(bì),蔽膝也,所以蔽膝前也。”

(2)袆(huī):即蔽膝,穿佩于身前,可以用来遮蔽膝前,蒙在头上,则可以覆额头作为头巾。《释名·释衣服》:“韠,蔽膝也,所以蔽膝前也,妇人蔽膝亦如之。齐人谓之巨巾,田家妇女出至田野,以覆其头,故因以为名也。”

(3)袚(bō):同“韨”。《广雅·释器》:“韨,蔽膝也。”王念孙疏证:“袚、韨一字也。”

(4)袡(rán):“襜”的一种方言说法。系在衣前的围裙。《尔雅·释器》:“衣蔽前谓之襜。”

【译文】

“蔽膝”是一种遮盖大腿至膝部的下体之衣。长江、淮水之间的地区称之为“袆”,也有的称之为“袚”。古魏国、古宋国和南部古楚国之间的地区称之为“大巾”,函谷关东、西两侧称之为“蔽膝”,古齐国、古鲁国郊域称之为“袡”。

4.006襦,西南蜀、汉谓之曲领(1),或谓之襦。

【注释】

(1)蜀、汉:蜀郡、汉中郡的并称。蜀本古国名。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后,置巴郡和蜀郡。蜀郡的治所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汉初年,从其北部析出广汉郡(治雒县乘乡,今四川德阳),武帝时又从南部析出了犍为郡(治鄨县,今贵州遵义)。《方言》中的蜀大致相当于以成都为中心的古代蜀国的范围,即四川盆地西部。汉中郡,治所在南郑(今陕西汉中东)。《方言》中的汉大致相当于今陕西秦岭以南,留坝、勉县以东,乾祐河流域以西及湖北部分地区。曲领:有圆领的外衣。《急就篇》:“袍襦表里曲领裙。”颜师古注:“著曲领者,所以禁中衣之领,恐其上拥颈也。其状阔大而曲,因以名云。”

【译文】

“襦”是短衣,西南蜀郡、汉中郡地区称之为“曲领”,也有的称之为“襦”。

4.007 裈(1),陈、楚、江、淮之间谓之䘴(2)

【注释】

(1)裈(kūn):同“㡓”。合裆的裤子。《说文解字·巾部》:“㡓,也。”段玉裁注:“今之套裤,古之绔也;今之满裆裤,古之裈也。”

(2)䘴(zhōng):同“”。满裆裤。“”从“怱”得声,凡从“怱”得声的字多含中空义,当是取此语源义。

【译文】

“裈”是合裆的裤子,古陈国、古楚国和长江、淮水之间的地区称之为“䘴”。

4.008 袴(1),齐、鲁之间谓之䙭(2),或谓之襱(3)。关西谓之袴。

【注释】

(1)袴(kù):同“裤”。腿衣,亦即套裤。

(2)䙭(qiān):同“褰”。套裤。《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在乾侯,征褰与襦。”杜预注:“褰,袴。”

(3)襱(lóng):裤脚管。郭璞注:“今俗呼袴踦为襱。”《说文解字·衣部》:“襱,绔踦也。”“绔踦”即裤脚。

【译文】

“袴”是套裤,古齐国、古鲁国之间的地区称之为“䙭”,也有的称之为“襱”。函谷关以西的地区称之为“袴”。

4.009 褕谓之半袖(1)

【注释】

(1)褕(yú):短衣。本卷“襦,西南蜀、汉谓之曲领,或谓之襦”条,郭璞注:“襦,亦谓之褕。”《说文解字·衣部》:“襦,短衣也。”因而“褕”也指短衣。半袖:短袖上衣。

【译文】

“褕”是一种短衣,它被称作“半袖”。

4.010 衱谓之褗(1)

【注释】

(1)衱(jié):同“袷(jié)”。古代交叉式的衣领。钱玄、钱兴奇《三礼词典》:“交领谓之袷,其左襟两幅,右襟一幅,左襟掩于右襟之上,成相交形,故称交领。”褗(yǎn):衣领。《说文解字·衣部》:“褗,䙔(ōu)领。”徐锴《说文解字系传》:“谓衣领偃曲。”

【译文】

“衱”是衣领,它被称作“褗”。

4.011 袿谓之裾(1)

【注释】

(1)袿(guī):衣后襟。郭璞注:“衣后裾也。”裾(jū):衣后襟。《释名·释衣服》:“裾,倨(jù,直)也,倨倨然直,亦言在后常见踞也。”

【译文】

“袿”是衣后襟,它被称作“裾”。

4.012 褛谓之衽(1)

【注释】

(1)褛(lǚ):衣襟。郭璞注:“衣襟也。或云裳际也。”衽(rèn):衣襟。《说文解字·衣部》:“衽,衣䘳(jīn)。”“䘳”与“襟”“衿”同。一指衣服在胸前交领的部分。《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邢昺疏:“衽谓衣衿,衣衿向左,谓之左衽。”句子大意是如果没有管仲,我们都要变成披头散发与左扣衣襟的夷狄了。一指衣的两旁掩裳际处。《仪礼·丧服》:“衽二尺有五寸。”郑玄注:“衽所以掩裳际也。”此即对应郭注所谓“或云裳际也”。

【译文】

“褛”是衣襟,它被称作“衽”。

4.013 褛谓之緻(1)

【注释】

(1)褛(lǚ):缝补的破烂衣服。郭璞注:“褴褛缀结也。”緻(zhì):缝补过的衣服。《玉篇·糸(mì)部》:“緻,缝补敝衣也。”

【译文】

“褛”是缝补的破烂衣服,它被称作“緻”。

4.014 裯谓之褴(1)

【注释】

(1)裯(dāo):破旧的短衣。即“袛(dī)裯”。郭璞注:“袛裯,弊衣,亦谓褴褛。”褴:没有边饰的衣服。下条言“无缘之衣谓之褴”,钱绎《方言笺疏》:“缘之言沿也,沿其边而饰之。”

【译文】

“裯”是破旧粗陋的衣服,它被称作“褴”。

4.015 无缘之衣谓之褴(1)

【注释】

(1)无缘:没有边饰。钱绎《方言笺疏》:“缘之言沿也,沿其边而饰之。”

【译文】

没有边饰的衣服称作“褴”。

4.016 无袂衣谓之䙃(1)

【注释】

(1)䙃(duò):无袖的衣服。郭璞注:“袂,衣袖也。”

【译文】

没有袖子的衣服称作“䙃”。

4.017 无之袴谓之襣(1)

【注释】

(1)(lóng):同“襱”。裤脚管。《说文解字·衣部》:“襱,绔踦也。”“绔踦”即裤脚。襣(bì):即犊鼻裈(kūn),是一种长至膝盖的合裆短裤。郭璞注:“即今犊鼻裈也。”“犊鼻”是穴位名。王先谦《汉书补注》引刘奉世曰:“犊鼻穴在膝下,为裈财令至膝,故习俗因以为名,非谓其形似也。”屈膝时,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即为犊鼻穴。因这种合裆短裤长度至膝盖处,由此得名。

【译文】

没有裤脚管的套裤称作“襣”。

4.018 䘯谓之袩(1)

【注释】

(1)䘯(shāo):衣襟。本卷下又有“褛谓之袩”条,郭璞注:“即衣衽也。”“衣衽”即衣襟。《说文解字·衣部》:“衽,衣䘳。”“䘳”与“襟”同。袩(zhé):衣襟。

【译文】

“䘯”是衣襟,它被称作“袩”。

4.019 衿谓之交(1)

【注释】

(1)衿:衣服的交领。钱绎《方言笺疏》:“衿连于领,至下必交,因谓衿为交矣。”

【译文】

“衿”是衣服的交领,它被称作“交”。

4.020 裺谓之襦(1)

【注释】

(1)裺(yǎn):小儿涎衣。戴震《方言疏证》:“以裺为小儿涎衣掩颈下者。”襦:小儿涎围。钱绎《方言笺疏》:“襦之言濡也。《广雅》:‘濡,渍液。’……裺所以承涎液,故裺亦名襦也。”

【译文】

“裺”是小儿涎衣,它被称作“襦”。

4.021 襜谓之䘸(1)

【注释】

(1)襜:衣袖。郭璞注:“衣掖下。”即衣袖。䘸(yì):衣袖。《广雅·释器》:“䘸,袖也。”

【译文】

“襜”是衣袖,它被称作“䘸”。

4.022 佩紟谓之裎(1)

【注释】

(1)佩紟(jīn):系结佩玉的带子。王念孙《广雅疏证·释器》:“‘紟’通作‘衿’。《尔雅》:‘佩衿谓之褑。’郭注:‘佩玉之带上属。’”裎(chéng):通“綎”。古代系玉佩的丝绶带。《后汉书·蔡邕传》:“济济多士,端委缙綎。”李贤注:“綎,系绶也。”

【译文】

“佩紟”是系结佩玉的绶带,它被称作“裎”。

4.023 褛谓之袩(1)

【注释】

(1)褛(lǚ):衣襟。《说文解字·衣部》:“褛,衽也。”段玉裁注:“按郭云衣襟者,谓正幅;云裳际者,谓旁幅。”袩(zhé):衣襟。郭璞注:“即衣衽也。”“衣衽”即衣襟。《说文解字·衣部》:“衽,衣䘳。”“䘳”与“襟”同。

【译文】

“褛”是衣襟,它被称作“袩”。

4.024 覆䘹谓之襌衣(1)

【注释】

(1)覆䘹(zuì):单衣。襌衣作为一种单层罩衣,“覆”言覆罩义。又《集韵·队韵》:“䘹,副衣也。”“副衣”乃是相对于内层服饰而言,表示次要。

【译文】

“覆䘹”是一种单层罩衣,它被称作“襌衣”。

4.025 偏襌谓之襌襦(1)

【注释】

(1)偏襌:汗衫。“偏”取半身的意思,偏襌即半身襌衣。“襌襦”即汗衣,“襦”亦言其短。《说文解字·衣部》:“襦,短衣也。”汗衣相对于襌衣为半身制式。

【译文】

“偏襌”是一种汗衫,它被称作“襌襦”。

4.026 繵谓之襌(1)

【注释】

(1)繵(zhuó chán):单衣,凉衣。郭璞注:“今又呼为凉衣也。”繵,通“襢”。《释名·释衣服》:“襢衣。襢,坦也。坦然正白无文采也。”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襌衣实物即为素纱。

【译文】

繵”是一种单衣,它被称作“襌”。

4.027 袒饰谓之直袊(1)

【注释】

(1)袒饰:长襦,即较长的短衣。《广雅·释器》:“袒饰,长襦也。”王念孙疏证:“其似襦而长者,则特别之曰长襦。”直袊(lǐng):长襦。王念孙《广雅疏证·释器》:“直袊,亦作直领。”《释名·释衣服》:“直领,邪直而交下。”“长襦”叫“直袊”,是以其领口式样而得名。

【译文】

“袒饰”是一种较长的短衣,它被称作“直袊”。

4.028 襃明谓之袍(1)

【注释】

(1)襃(bāo)明:长襦,古人平常家居时所穿。《广雅·释器》:“襃明、袍,长襦也。”王念孙疏证引任大椿《深衣释例》云:“袍为深衣之制,特燕居(即闲居)便服耳。”

【译文】

“襃明”是长襦,为古人平常家居时所穿,它被称作“袍”。

4.029 绕袊谓之裙(1)

【注释】

(1)绕袊:裙。亦作“绕领”。《广雅·释器》:“绕领,裙也。”

【译文】

“绕袊”是裙,它被称作“裙”。

4.030 悬裺谓之缘(1)

【注释】

(1)悬裺(yǎn):衣缝边缘,即饰边。郭璞注:“衣缝缘也。”

【译文】

“悬裺”是衣服的饰边,它被称作“缘”。

4.031 絜襦谓之蔽膝(1)

【注释】

(1)絜(jié)襦:即蔽膝,即古代下体之衣,是遮盖大腿至膝部的服饰。《广雅·释言》:“絜,静也。”王念孙疏证:“《说文》:‘瀞(jìng),无垢秽也。’瀞与静通。”“絜襦”得名于使襦保持洁净。“蔽膝”可用以屏蔽污秽。

【译文】

“絜襦”是一种遮盖大腿至膝部的服饰,它被称作“蔽膝”。

4.032 裪谓之袖(1)

【注释】

(1)裪(táo jué):套袖。丁惟汾《方言音释》:“‘裪’为‘韬’之同声假借,俗作‘套’。……‘’为‘袂’之声借。……‘裪’即韬袂。”“韬”有包藏的意思,故“裪”大致相当于今之套袖。

【译文】

“裪”是套袖,它被称作“袖”。

4.033 帍裱谓之被巾(1)

【注释】

(1)帍(hù)裱:古代妇女的领巾。钱绎《方言笺疏》:“帍裱所以护领。”

【译文】

“帍裱”是古代妇女的领巾,它被称作“被巾”。

4.034 绕䋸谓之(1)

【注释】

(1)绕䋸(xún):衣背中缝。“䋸”言循也,盖因衣服的两边绕至后背中间位置缝合,所以衣背中缝称为“绕䋸”。裺(dú yǎn):衣背中缝。戴震《方言疏证》:“‘’亦作‘裻(dú)’。《说文》云:‘裻,背缝。’”《国语·晋语》:“衣之偏裻。”韦昭注:“裻在中。”“裺”是衣缝边的意思,而“裻”在中,因此“裺”指衣背中缝。

【译文】

“绕䋸”是衣背中缝,它被称作“裺”。

4.035 厉谓之带(1)

【注释】

(1)厉:下垂的衣带,用作装饰。《诗经·小雅·都人士》:“垂带而厉。”毛传:“厉,带之垂者。”

【译文】

“厉”是下垂的衣带,它被称作“带”。

4.036 襎裷谓之幭(1)

【注释】

(1)襎裷(fán yuān):揩抹或覆盖物体用的巾帕。《广雅·释器》:“襎裷,幞(fú)也。”王念孙疏证:“此皆巾属,所以覆物者也。”幭(miè):本指覆盖物体的巾帕,用以裹头时就起到头巾的作用,因而可以指头巾。《管子·小称》:“(桓公)乃援素幭以裹首而绝。”是说桓公拿白色头巾裹头而亡。

【译文】

“襎裷”是巾帕,它被称作“幭”。

4.037 繄袼谓之䙔(1)

【注释】

(1)繄袼(yī luò):小儿涎衣。郭璞注:“即小儿涎衣也。”䙔(ōu):小儿的围涎。《说文解字·衣部》:“䙔,涎裹衣。”段玉裁注:“涎裹,今俗语尚如此,小儿服之衣外,以受涎者。”“䙔”的命名当与其作用有关。《说文解字·欠部》:“欧,吐也。”字又作“呕”,小儿涎衣之用正在于承接所吐之物,故名。

【译文】

“繄袼”是小儿的围涎,它被称作“䙔”。

4.038 楚谓无缘之衣曰褴,紩衣谓之褛(1),秦谓之緻(2)。自关而西,秦、晋之间,无缘之衣谓之䘪䘿(3)

【注释】

(1)紩(zhì)衣:缝合连缀的破烂衣服。“紩”是缝合的意思。

(2)緻:缝补过的衣服。《玉篇·糸(mì)部》:“緻,缝补敝衣也。”

(3)䘪䘿(chōng jué):无缘的直裙短单衣。钱绎《方言笺疏》:“‘䘪䘿’以无缘得名也。”

【译文】

古楚国地区称没有边饰的衣服为“褴”,缝合连缀的破烂衣服被称作“褛”,古秦国地区称之为“緻”。在函谷关以西,古秦国、古晋国之间的地区称没有边饰的衣服为“䘪䘿”。

4.039 复襦(1),江、湘之间谓之(2),或谓之筒褹(3)

【注释】

(1)复襦:内有絮绵的短袄。《急就篇》:“襜褕袷复褶袴裈。”颜师古注:“褚(zhǔ,把丝绵装入衣服)之以绵曰复。”

(2)(shù):同“裋”。短袄。戴震《方言疏证》:“《列子·力命》篇:‘朕衣则裋褐。’张湛注云:‘《方言》:裋,复襦也。’”

(3)筒褹(yì):长袖的短袄。郭璞注:“今筒袖之襦也。褹即袂字耳。”“袂”即袖子。钱绎《方言笺疏》:“筒褹,犹言长袖耳。《广雅》:‘筒(筩),长也。’”

【译文】

“复襦”是有絮绵的短袄,长江、湘水之间的地区称之为“”,也有的称之为“筒褹”。

4.040 大袴谓之倒顿(1),小袴谓之䘨(2)。楚通语也。

【注释】

(1)倒顿:大套裤。《急就篇》:“襜褕袷复褶袴裈。”颜师古注:“袴谓胫衣也,大者谓之倒顿。”

(2)䘨(jiǎo liǎo):小套裤。古时亦可指渔服。《字汇·衣部》:“䘨,小袴,服以取鱼者。”

【译文】

大套裤被称作“倒顿”,小套裤被称作“䘨”。这是古楚国地区的共同语说法。

4.041 (1),巾也。大巾谓之(2)。嵩岳之南,陈、颍之间谓之帤(3),亦谓之

【注释】

(1)(méng):覆盖物体的衣巾。《说文解字·巾部》:“,盖衣也。”段玉裁注:“覆盖物之衣也。”

(2)(fēn):覆盖或擦拭物体的大巾。《广雅·释器》:“,巾也。”王念孙疏证:“巾者,所以覆物,亦所以拭物。”

(3)帤(rú):大幅的巾。《玉篇·巾部》:“帤,大巾也。”

【译文】

”是覆盖物体的衣巾。大尺幅的巾称作“”。嵩山以南,古陈国和颍水之间的地区称之为“帤”,也有的称之为“”。

4.042 络头(1)、帞头(2)、纱繢(3)、䰎带(4)、䰂带(5)(6)、㡋(7),幧头也(8)。自关以西,秦、晋之郊曰络头。南楚江、湘之间曰帞头。自河以北,赵、魏之间曰幧头,或谓之,或谓之㡋。其偏者谓之䰎带,或谓之䰂带。

【注释】

(1)络头:古代束发的头巾。

(2)帞(mò)头:即帕头,古代男子束发的头巾。

(3)纱繢(huì):古代束发的头巾。“繢”即布帛的余尾。《说文解字·糸(mì)部》:“繢,织余也。”“纱繢”之名,缘自束发头巾用的材料。

(4)䰎(kuì)带:古代盘发的头巾。《说文解字·髟(biāo)部》:“䰎,屈发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䰎,敛其发曰髻,盘其发曰䰎。”

(5)䰂(cài)带:古代盘束发髻用的头巾。《广雅·释诂四》:“䰂,结也。”

(6)(qiàn):古代男子束发的巾。

(7)㡋(yé):古代男子束发的巾。《释名·释首饰》:“绡(xiāo)头……齐人谓之㡋,言㡋敛发使上从也。”

(8)幧(qiāo)头:古代男子包头发的纱巾。《说文解字新附·巾部》:“幧,敛发也。”

【译文】

“络头”“帞头”“纱繢”“䰎带”“䰂带”“”“㡋”都是指头巾。在函谷关以西,古秦国、古晋国郊域称之为“络头”。在南部古楚国,长江、湘水之间的地区称之为“帞头”。从黄河向北,古赵国、古魏国之间的地区称之为“幧头”,也有的称之为“”,还有的称之为“㡋”。偏在一侧盘束的头巾称作“䰎带”,也称作“䰂带”。

4.043 覆结谓之帻巾(1),或谓之承露(2),或谓之覆䰂(3)。皆赵、魏之间通语也。

【注释】

(1)覆结:头巾。“结”指所盘束的发结,即发髻。“覆结”即“覆髻”。帻(zé)巾:古代男子包裹鬓发、遮掩发髻的巾帕。《说文解字·巾部》:“发有巾曰帻。”

(2)承露:古代男子包裹鬓发、遮掩发髻的巾帕。“承露”之名是说可以包受外露的发髻。

(3)覆䰂(cài):古代男子包裹鬓发、遮掩发髻的巾帕。《广雅·释诂四》:“䰂,结也。”王念孙疏证:“结与髻通。”“覆䰂”是说可以包覆发髻。

【译文】

“覆结”是包裹鬓发、遮掩发髻的巾帕,它被称作“帻巾”,也有的称作“承露”,还有的称作“覆䰂”。这些都是古赵国、古魏国之间地区的共同语说法。

4.044 屝(1)、屦(2)、麤(3),履也(4)。徐、兖之郊谓之屝,自关而西谓之屦。中有木者谓之复舄(5),自关而东复履(6)。其庳者谓之(7),襌者谓之鞮(8),丝作之者谓之履,麻作之者谓之不借(9),粗者谓之㞜(10),东北朝鲜、洌水之间谓之䩕角(11)。南楚江、沔之间总谓之麤(12)。西南梁、益之间或谓之㞜,或谓之䋀(13)。履,其通语也。徐土、邳(14)、沂之间(15),大麤谓之䩕角。

【注释】

(1)屝(fèi):用草、麻等做的鞋。《释名·释衣服》:“屝,齐人谓草屦曰屝。”

(2)屦(jù):用麻葛制成的鞋。《诗经·魏风·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大意是麻葛绕编的破草鞋,怎么可以踩冰霜?

(3)麤(cū):草鞋、麻鞋之类。《急就篇》:“屐屩䋽麤羸窭贫。”颜师古注:“麤者,麻枲(xǐ,泛指麻)杂履之名也。”

(4)履:鞋。《说文解字·履部》:“履,足所依也。”

(5)复舄(xì):加木底的鞋。《古今注·舆服》:“舄,以木置履下,干腊不畏泥湿也。”

(6)复履:即“复舄”。《玉篇·革部》:“(xì),履也。亦作舄。”

(7)庳(bì):低下。(wǎn)下:一种短小的鞋。也可单用作“”。《玉篇·革部》:“,履也。”《释名·释衣服》:“晚下,如舄,其下晚晚而危,妇人短者著之,可以拜也。”王先谦《释名疏证补》引毕沅云:“(晚下)当作下。”

(8)襌(dān):单层。鞮(dī):古代一种皮制的鞋。《说文解字·革部》:“鞮,革履也。”

(9)不借:草鞋。《释名·释衣服》:“不借……齐人云搏腊,搏腊犹把鲊(zhǎ),粗貌也。”“不”“搏”等当为“薄”之音转,言其粗陋。“借”“腊”等则当为“舄”之音转。“不借”即“薄舄”,意为粗陋的鞋。

(10)㞜(tuī):粗麻鞋。

(11)䩕(áng)角:一种有齿的木屐,可防滑。郭璞注:“今漆履有齿者。”

(12)江、沔(miǎn):“江”即长江。“沔”即沔水,古代汉水的通称。《方言》中“江、沔”即一般所说的江、汉,这是楚国也是楚方言的中心地区。

(13)䋀(huà):古代用青丝或麻制成的鞋。《说文解字·糸(mì)部》:“䋀,履也。一曰青丝头履也。”

(14)邳(pī):在西汉属东海郡,本春秋薛地,在今江苏邳州西南。

(15)沂:沂水。今称沂河,在山东境内。

【译文】

“屝”是用草、麻等制成的鞋,“屦”是用麻葛制成的鞋,“麤”是草鞋、麻鞋之类,它们指的都是鞋。徐州、兖州郊域称之为“屝”,函谷关以西的地区称之为“屦”。加木底的鞋子称作“复舄”,函谷关以西的地区称之为“复履”。其中短小的称作“下”,单层的称作“鞮”,用丝布制作的称作“履”,用麻布制作的称作“不借”,粗陋的称作“㞜”,东北部的朝鲜、洌水之间的地区称之为“䩕角”。在南部古楚国,长江、沔水之间的地区把这些统称“麤”。西南部的梁州、益州之间的地区有的称之为“㞜”,也有的称之为“䋀”。“履”是共同语的说法。徐州、下邳、沂水之间的地区把大的鞋称作“䩕角”。

4.045 緉(1)(2),绞也。关之东、西或谓之緉,或谓之。绞,通语也。

【注释】

(1)緉(liǎng):两股绳带交合。《说文解字·糸部》:“緉,绞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緉,绳单曰纫,两股曰纆,亦曰緉。”

(2)(shuǎng):鞋中绞绳。《玉篇·糸部》:“,履中绞。”

【译文】

“緉”是两股绳带交合,“”是鞋中绞绳,它们都有绞合的意思。函谷关东、西两侧有的叫“緉”,也有的叫“”。“绞”属于共同语的说法。

4.046 纑谓之缜(1)

【注释】

(1)纑(lú):织布用的麻缕。《说文解字·糸部》:“纑,布缕。”缜(chēn):布缕。《玉篇·糸部》:“缜,丝纑缕也。”

【译文】

“纑”是织布用的麻缕,它被称作“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