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3.001 陈、楚之间,凡人兽乳而双产谓之釐孳(1),秦、晋之间谓之僆子(2),自关而东,赵、魏之间谓之孪生。
【注释】
(1)釐孳(lí zī):孪生。“釐”是“连”的一种方言说法。“孳”是生育、繁殖的意思。《说文解字·子部》:“孳,汲汲生也。”
(2)僆(liàn)子:孪生。《广雅·释诂三》:“僆,孪也。”“子”为“孳”的一种方言说法。“僆子”意思是连生子,在有的方言里音转为“釐孳”。
【译文】
古陈国、古楚国之间的地区凡是表示人或兽类生育双胞胎就称作“釐孳”,古秦国、古晋国之间的地区称作“僆子”,在函谷关以东,古赵国、古魏国之间的地区称作“孪生”。
3.002 东齐之间女谓之嫁子(1),婿谓之倩(2)。
【注释】
(1)女(nǜ):以女嫁人。《左传·桓公十一年》:“宋雍氏女于郑庄公。”杜预注:“以女妻人曰女。”
(2)倩:女婿。“甥”的一种方言说法。《古今韵会举要·庚韵》:“甥,女之婿亦曰甥。”《孟子·万章下》:“舜尚见帝,帝馆甥于贰室。”赵岐注:“尧以女妻舜,故谓舜甥。”句子大意是舜去进见帝尧,帝尧让女婿住在备用的房间里。
【译文】
东部古齐国地区把女儿嫁人称作“嫁子”,把女婿称作“倩”。
3.003 燕、齐之间,养马者谓之娠(1),官婢女厮谓之娠。
【注释】
(1)娠(shēn):通“侲”。专指养马的人。《后汉书·杜笃传》:“虏侲,驱骡驴。”李贤注:“《方言》:‘侲,养马人也。’”也可指女奴。《说文解字·女部》:“娠,官婢女隶谓之娠。”
【译文】
古燕国、古齐国之间的地区,把养马的人称作“娠”,把官府的奴婢和供驱使差遣的妇女也称作“娠”。
3.004 南楚、东海之间(1),亭父谓之亭公(2);卒谓之弩父(3),或谓之褚(4)。
【注释】
(1)东海:东海郡。治所在郯(今山东郯城北)。辖今山东东南、江苏东北沿海地区。
(2)亭公:守亭的差役。“亭”是秦汉时乡以下、里以上的行政机构。“亭父”“亭公”即守亭的差役。
(3)弩父:秦汉时专管捕盗贼的守亭之卒。《后汉书·百官五》:“亭有亭长,以禁盗贼。”李贤注引《风俗通》曰:“亭吏旧名负弩,改为长,或谓亭父。”
(4)褚(zhě):兵卒,差役。因其穿着红褐色衣服而得名。下文郭璞注:“言衣赤也,褚音赭。”
【译文】
南部古楚国到东海郡之间的地区,把守亭之卒称作“亭公”;把差役称作“弩父”,也称作“褚”。
3.005 臧(1)、甬(2)、侮(3)、获(4),奴婢贱称也。荆、淮、海、岱,杂齐之间(5),骂奴曰臧,骂婢曰获。齐之北鄙,燕之北郊,凡民男而婿婢谓之臧,女而妇奴谓之获。亡奴谓之臧,亡婢谓之获。皆异方骂奴婢之丑称也。自关而东,陈、魏、宋、楚之间保庸谓之甬(6)。秦、晋之间骂奴婢曰侮。
【注释】
(1)臧:供人使役者的贱称。《荀子·王霸》:“如是,则虽臧获不肯与天子易埶(同“势”)业。”杨倞注:“臧获,奴婢也。”句子大意是如果这样,那么即使是奴仆也不愿与天子交换位置。
(2)甬:通“佣”。受人雇佣者。
(3)侮:古时对奴婢的蔑称。郭璞注:“言为人所轻弄。”
(4)获:古时对女奴的贱称。《文选·司马迁〈报任安书〉》:“且夫臧获婢妾。”李善注:“臧、获,皆异方骂奴婢之丑称。”
(5)杂:间杂。郭璞注:“俗不纯为杂。”“杂齐”指在间杂有部分古齐国属地的地区。
(6)保庸:指受雇用的仆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
【译文】
“臧”是供人使役者的贱称,“甬”是受人雇佣者,“侮”是对奴婢的蔑称,“获”是对女奴的贱称,它们都属于对男女仆人的贱称。荆州、淮水、渤海、泰山一带,同时间杂有古齐国的一些地区,骂男奴仆称作“臧”,骂女奴仆称作“获”。古齐国北部边境和古燕国北部郊域把以奴婢为妻子的男人称作“臧”,把嫁给奴仆的女人称作“获”。把流亡的男奴仆称作“臧”,把流亡的女奴仆称作“获”。这些都是不同地域用来骂男女奴仆的贱称。在函谷关以东,古陈国、古魏国、古宋国、古楚国之间的地区把受雇用的仆役称作“甬”。古秦国、古晋国之间的地区把男女奴仆骂作“侮”。
3.006 蔿(1)、讹、譁、涅(2),化也。燕、朝鲜、洌水之间曰涅,或曰譁。鸡伏卵而未孚,始化之时,谓之涅。
【注释】
(1)蔿(wěi):及后面的“讹”“譁(wá)”,都指变化,都是“化”的方言说法。
(2)涅:变化,化生。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前道》:“道有原而无端,用者实,弗用者观。合之而涅于美,循之而有常。”此处“涅”即为变化之义。“合之而涅于美”谓符合道的就会变得美好。
【译文】
“蔿”“讹”“譁”“涅”都有变化的意思。古燕国以及朝鲜、洌水之间的地区叫“涅”,也有的叫“譁”。鸡孵卵但还没有孵成,卵刚刚开始孵化的时候,称之为“涅”。
3.007 斟(1)、协(2),汁也(3)。北燕(4)、朝鲜、洌水之间曰斟,自关而东曰协,关西曰汁。
【注释】
(1)斟(zhēn):调和。《楚辞·天问》:“彭铿斟雉。”蒋骥注:“斟,谓和协滋味也。”句子大意是彭祖用野鸡调制肉羹。
(2)协:协调,相合。
(3)汁(xié):通“叶”。协调,和谐。晋左思《吴都赋》:“皆与谣俗汁协,律吕相应。”“汁协”与“相应”相对,“汁”即为相合,协调之意。
(4)北燕: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天津蓟州区一带。《史记·燕召公世家》:“周武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译文】
“斟”是调和,“协”是协调、相合,它们都有和协的意思。北部古燕国、朝鲜、洌水之间的地区叫“斟”,函谷关以东的地区叫“协”,函谷关以西的地区叫“汁”。
3.008 苏(1)、芥(2),草也。江、淮、南楚之间曰苏,自关而西或曰草,或曰芥。南楚江、湘之间谓之莽(3)。苏亦荏也(4)。关之东、西或谓之苏,或谓之荏。周、郑之间谓之公蕡(5)。沅、湘之南或谓之(6)。其小者谓之䖆葇(7)。
【注释】
(1)苏:柴草。《列子·周穆王》:“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张湛注:“苏,樵。”“累块积苏”是指重叠的土块和堆积的柴草,形容居住的地方很简陋。
(2)芥:小草。
(3)莽:草。《孟子·万章下》:“在野曰草莽之臣。”江、湘之间:指长江中游到湘水一带的地区,属于《方言》中的“南楚”。
(4)荏(rěn):白苏。王念孙《广雅疏证·释草》:“荏,白苏也。”《齐民要术·荏蓼》:“荏性甚易生……园畔漫掷,便岁岁自生矣。”
(5)公蕡(fén):杂草。《说文解字·艸部》:“蕡,杂香草。”段玉裁注:“当作‘杂草香。’”“公蕡”以草香气而得名。
(6)沅、湘之南:即今湖南南部、广西东北部以及贵州的部分地区。沅、湘即沅水和湘水。(xiá):野苏。郭璞注:“今长沙人呼野苏为。”
(7)䖆(niàng)葇:香葇。王念孙《广雅疏证·释草》:“䖆葇,即香葇也。”
【译文】
“苏”是柴草,“芥”是小草,它们都属于草类。长江、淮水流域以及南部古楚国之间的地区叫“苏”,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有的叫“草”,也有的叫“芥”。在南部古楚国,长江、湘水之间的地区称之为“莽”。“苏”也可以指白苏。函谷关东、西两侧有的称之为“苏”,也有的称之为“荏”。古周国、古郑国之间的地区称之为“公蕡”。沅江、湘水以南地区有的称之为“”。白苏当中小的一种称作“䖆葇”。
3.009 蘴(1)、荛(2),芜菁也。陈、楚之郊谓之蘴,鲁、齐之郊谓之荛,关之东、西谓之芜菁,赵、魏之郊谓之大芥(3)。其小者谓之辛芥(4),或谓之幽芥(5)。其紫华者谓之芦菔(6),东鲁谓之菈(7)。
【注释】
(1)蘴(fēng):同“葑”。芜菁,一种草本植物,根肥大,有甜味,可作蔬菜。《诗经·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意思是说采摘萝卜和芜菁,难道只要叶子不要根?
(2)荛(ráo):芜菁的方言名。借字记音。
(3)大芥:俗称大头菜。芥菜有叶用者,诸如雪里蕻之类;有茎用者,诸如榨菜之类;有根用者,诸如大头菜之类。“芜菁”又名“大芥”,“大芥”即大头菜。
(4)辛芥:芥菜的一种。王念孙手校《方言疏证》于本条天头墨批:“辛、幽皆小貌。”
(5)幽芥:同“辛芥”。参注释(4)。芥菜的一种。
(6)芦菔(fú):即萝卜。《齐民要术·蔓菁》:“种菘、芦菔法,与芜菁同。”石声汉注:“芦菔,现在写作‘萝卜’‘莱菔’。”
(7)菈(lā tà):萝卜的一种方言说法。
【译文】
“蘴”“荛”都是芜菁。古陈国、古楚国郊域称之为“蘴”,古鲁国、古齐国郊域称之为“荛”,函谷关东、西两侧的地区称之为“芜菁”,古赵国、古魏国郊域称之为“大芥”。芜菁中小的一类称作“辛芥”,也有的称之为“幽芥”。芜菁中花为紫色的一种称作“芦菔”,东部古鲁国地区称之为“菈”。
3.010 䓈(1)、芡,鸡头也(2)。北燕谓之䓈,青、徐、淮、泗之间谓之芡(3)。南楚江、湘之间谓之鸡头,或谓之雁头,或谓之乌头。
【注释】
(1)䓈(yì):鸡头米。睡莲科,水生草本。种子称“芡(qiàn)实”,俗称“鸡头米”。
(2)鸡头:鸡头米。郭璞注:“状似鸟头,故博以名之。”因其梂苞吐花形颇似鸡头,与下文“雁头”“乌头”皆以其形得名。
(3)泗:泗水。泗水发源于今山东,在今江苏境内入淮河。
【译文】
“䓈”“芡”就是俗称的鸡头米。北部古燕国地区称之为“䓈”,青州、徐州、淮水、泗水之间的地区称之为“芡”。在南部古楚国,长江、湘水之间的地区称之为“鸡头”,也有的称之为“雁头”,还有的称之为“乌头”。
3.011 凡草木刺人,北燕、朝鲜之间谓之茦(1),或谓之壮(2)。自关而东或谓之梗(3),或谓之刿(4)。自关而西谓之刺。江、湘之间谓之棘(5)。
【注释】
(1)茦(cì):通“刺”。意为用锐利之物戳入或穿透。
(2)壮:通“创”。伤。《说文解字·人部》:“伤,创也。”《淮南子·俶真训》:“是故伤形于寒暑燥湿之虐者,形苑而神壮。”是说人的形神被寒暑燥湿之类侵害而受伤。
(3)梗:刺。《文选·张衡〈西京赋〉》:“梗林为之靡拉。”李善注引《方言》:“凡草木刺人为梗。”句子大意是多刺的丛林因其被毁坏。
(4)刿(guì):刺伤,割伤。《礼记·聘义》:“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廉而不刿,义也。”孔颖达疏:“刿,伤也。言玉体虽廉棱(有棱角)而不伤割于物,人有义者亦能割断而不伤物,故云义也。”
(5)棘:刺。今天犹用“棘手”来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
【译文】
凡是表示草木之刺戳人,北部古燕国、朝鲜之间的地区称之为“茦”,也有的称之为“壮”。函谷关以东的地区称之为“梗”,也有的称之为“刿”。函谷关以西的地区称之为“刺”。长江、湘水之间的地区称之为“棘”。
3.012 凡饮药傅药而毒(1),南楚之外谓之瘌(2),北燕、朝鲜之间谓之痨(3),东齐海、岱之间谓之眠(4),或谓之眩(5)。自关而西谓之毒。瘌,痛也。
【注释】
(1)毒:因药物反应而感到苦痛。《广雅·释诂三》:“荼、毒,痛也。”王念孙疏证:“陆机《豪士赋序》云:‘身猒(yàn,同“厌”,饱受)荼毒之痛。’是荼、毒皆痛也。”
(2)瘌(là):因药物反应而感觉辛辣、疼痛。《说文解字·疒(nè)部》:“瘌,楚人谓药毒曰痛瘌。”段玉裁注:“瘌如俗语言辛辣。”
(3)痨(lào):药物中毒。《说文解字·疒部》:“痨,朝鲜谓药毒曰痨。”杨树达《长沙方言续考》:“今长沙以药毒鱼、毒鼠曰痨鱼、痨鼠。”
(4)眠:同“瞑”。指饮药后神志不清。《尚书·说命》:“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意思是如果用药后没有头晕目眩的强烈反应,疾病就不能痊愈。也就是说,为了治病就不能顾忌药物的副作用。
(5)眩:服药后眼睛昏花、神志不清。
【译文】
凡是饮用或外敷药物而感到苦痛,南部古楚国外围地区称之为“瘌”,北部古燕国、朝鲜之间的地区称之为“痨”,在东部古齐国,渤海、泰山之间的地区称之为“眠”,也有的称之为“眩”。函谷关以西的地区称之为“毒”。“瘌”是疼痛的意思。
3.013 逞(1)、晓(2)、恔(3)、苦(4),快也。自关而东或曰晓,或曰逞。江、淮、陈、楚之间曰逞,宋、郑、周、洛(5)、韩、魏之间曰苦,东齐海、岱之间曰恔,自关而西曰快。
【注释】
(1)逞:快意,满足。《左传·桓公六年》:“今民馁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臣不知其可也。”“今民馁而君逞欲”意思是如今人民饥饿而君主却快意于私欲。
(2)晓:明快。《广雅·释诂二》:“晓,快也。”王念孙疏证:“明快之义。”
(3)恔(xiào):畅快。《孟子·公孙丑下》:“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恔乎?”
(4)苦:愉快。“快”的一种方言说法。
(5)洛:古水名。即洛河。在《方言》中与周的地域相当。即洛阳及周围的狭小地区。
【译文】
“逞”是快意、满足,“晓”是明快,“恔”是畅快,“苦”是愉快,它们都有畅快的意思。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有的叫“晓”,也有的叫“逞”。长江、淮水和古陈国、古楚国之间的地区用“逞”,古宋国、古郑国、古周国、洛水、古韩国、古魏国之间的地区叫“苦”,在东部古齐国,渤海、泰山之间的地区叫“恔”,函谷关以西的地区叫“快”。
3.014 谬(1)、谲(2),诈也。凉州西南之间曰谬(3),自关而东、西或曰谲,或曰谬。诈,通语也。
【注释】
(1)谬:欺诈,虚伪。《广雅·释诂二》:“谬,欺也。”
(2)谲(jué):欺诳,诡诈。《说文解字·言部》:“谲,权诈也。”《论语·宪问》:“晋文公谲而不正。”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曰:“谲,诈也。”
(3)凉州:西汉置。辖境相当于今甘肃、宁夏和青海湟水流域。
【译文】
“谬”是欺诈、虚伪,“谲”是欺诳、诡诈,它们都有欺诈的意思。凉州西南部地区叫“谬”,函谷关东、西两侧有的叫“谲”,也有的叫“谬”。“诈”是共同语的说法。
3.015 揠(1)、擢(2)、拂(3)、戎(4),拔也。自关而西或曰拔,或曰擢。自关而东,江、淮、南楚之间或曰戎。东齐海、岱之间曰揠。
【注释】
(1)揠(yà):拔起。《说文解字·手部》:“揠,拔也。”
(2)擢(zhuó):拔取,抽出。《庄子·骈拇》:“枝于仁者,擢德塞性以收名声。”“擢德塞性以收名声”是说过分拔举道德和性情来捞取名声。
(3)拂:拔出。王念孙《广雅疏证·释诂三》:“《大雅·生民》篇:‘茀厥丰草’,韩诗作‘拂’,是拂为拔也。”“茀厥丰草”是说拔除茂密的杂草。
(4)戎:通“(rèng)”。意思是牵引、拔擢。“”与表引拉义的“扔”为异体字关系。《集韵·蒸韵》:“扔……一曰引也。或作。”引拉义与拔擢义相通。《淮南子·俶真训》:“引楯万物,群美萌生。”高诱注:“引楯,拔擢也。”
【译文】
“揠”是拔起,“擢”是拔取、抽出,“拂”是拔出,“戎”是牵引、拔擢,它们都有拔的意思。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有的叫“拔”,也有的叫“擢”。在函谷关以东,长江、淮水以及南部古楚国之间的地区有的叫“戎”。在东部古齐国,渤海、泰山之间的地区叫“揠”。
3.016 慰(1)、廛(2)、度(3),凥也(4)。江、淮、青、徐之间曰慰,东齐海、岱之间或曰度,或曰廛,或曰践(5)。
【注释】
(1)慰:居住。《文选·鲍照〈玩月城西门廨(xiè)中〉》:“宴慰及私辰。”李善注引《方言》曰:“慰,居也。”意为闲居以及个人用的时光。
(2)廛(chán):疑为“践”的一种方言说法。居。详参注释(5)。
(3)度(zhái):同“宅”。居,处。《集韵·陌韵》:“宅,或作度。”《左传·文公十八年》:“不度于善,而皆在于凶德。”杜预注:“度,居也。”句子大意是不处在善的状态(而违背道德礼法),国家必会招致灾难。
(4)凥:同“居”。
(5)践:居。《孟子·尽心上》:“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赵岐注:“践,履居之也。”句子大意是只有成了圣人才能通过修养而无愧于天赋的品质。
【译文】
“慰”是居住,“廛”是居,“度”是居处,它们都有居的意思。长江、淮水以及青州、徐州之间的地区叫“慰”,在东部古齐国,渤海、泰山之间的地区有的叫“度”,有的叫“廛”,也有的叫“践”。
3.017 萃、杂,集也。东齐曰聚。
【译文】
“萃”是聚集,“杂”是混合、掺杂,它们都有会集的意思。东部古齐国地区叫“聚”。
3.018 迨(1)、遝(2),及也。东齐曰迨,关之东、西曰遝,或曰及。
【注释】
(1)迨(dài):相及,到。《诗经·召南·摽(biào)有梅》:“求我庶士,迨其吉兮。”“迨其吉兮”是说要等到良辰吉日前来迎娶。
(2)遝(tà):及。《说文解字·辵(chuò)部》:“遝,䢔(hé)也。”《玉篇·辵部》:“䢔,䢔遝,行相及也。”《墨子·迎敌祠》:“城之外,矢之所遝。”孙诒让《墨子间诂》引王念孙云:“遝,谓矢之所及也。”
【译文】
“迨”“遝”都有赶上、达到的意思。东部古齐国地区叫“迨”,函谷关东、西两侧叫“遝”,也有的叫“及”。
3.019 荄(1)、杜(2),根也。东齐曰杜,或曰茇(3)。
【注释】
(1)荄(gāi):草根。《汉书·礼乐志》:“青阳开动,根荄以遂。”颜师古注:“草根曰荄。”是说春天来了,小草开始生根发芽。
(2)杜:根。典籍中常记作“土”。郭注:“《诗》曰:‘彻彼桑杜。’是也。”
(3)茇(bá):草木根。《淮南子·地形训》:“凡浮生不根茇者生于萍藻。”
【译文】
“荄”是草根,“杜”是根,它们都有根的意思。东部古齐国地区叫“杜”,也有的叫“茇”。
3.020 班(1)、彻(2),列也。北燕曰班,东齐曰彻。
【注释】
(1)班:序列,排列等级。《孟子·万章下》:“周室班爵禄也,如之何?”赵岐注:“班,列也。”
(2)彻:表示序列、排列的一种方言说法。
【译文】
“班”“彻”都有依照等级排列的意思。北部古燕国地区叫“班”,东部古齐国地区叫“彻”。
3.021 瘼(1)、癁(2),病也。东齐海、岱之间曰瘼,或曰癁,秦曰瘎(3)。
【注释】
(1)瘼(mò):病,毛病。《说文解字·疒(nè)部》:“瘼,病也。”《诗经·小雅·四月》:“乱离瘼矣。”郑笺:“今政乱,国将有忧病者矣。”
(2)癁(fú):病复发。郭璞注:“谓劳复也。”字也作“”。《广韵·宥韵》:“,病重发也。”
(3)瘎(chén):病复发。《集韵·沁韵》:“瘎,复病曰瘎。”
【译文】
“瘼”“癁”都有病的意思。在东部古齐国,渤海、泰山之间的地区叫“瘼”,也有的叫“癁”,古秦国地区叫“瘎”。
3.022 掩(1)、丑(2)、掍(3)、綷(4),同也。江、淮、南楚之间曰掩。宋、卫之间曰綷,或曰掍。东齐曰丑。
【注释】
(1)掩:同。《尚书·大禹谟》:“掩有四方。”孔安国传:“掩,同也。”
(2)丑:同类。《孟子·公孙丑下》:“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赵岐注:“丑,类也,言今天下之人君,土地相类,德教齐等。”
(3)掍(hùn):古同“混”。混同,通联。《文选·班固〈西都赋〉》:“凌隥道而超西墉,掍建章而连外属。”意思是(未央宫的阁道)西越城墙还通建章宫,并与其附属建筑璧门、凤阙相勾通。
(4)綷(cuì):通“粹”。齐同。《广雅·释诂四》:“綷,同也。”王念孙疏证:“王逸注《离骚》云:‘至美曰纯,齐同曰粹。’……綷、粹并通。”
【译文】
“掩”是同,“丑”是同类,“掍”是混同,“綷”是齐同,它们都有同的意思。长江、淮水以及南部古楚国之间的地区叫“掩”。古宋国、古卫国之间的地区叫“綷”,也有的叫“掍”。东部古齐国地区叫“丑”。
3.023 裕(1)、猷(2),道也。东齐曰裕,或曰猷。
【注释】
(1)裕:道术。《尚书·康诰》:“远乃猷裕,乃以民宁,不汝瑕殄。”这里的“猷裕”指治国之术。
(2)猷(yóu):方法,法则。《诗经·小雅·巧言》:“秩秩大猷,圣人莫之。”郑玄笺:“猷,道也。大道,治国之礼法。”诗句大意是多而有条理的典章制度,圣人将它来制定。
【译文】
“裕”是道术,“猷”是方法、法则,它们都可以用“道”来解释。东部古齐国地区叫“裕”,也有的叫“猷”。
3.024 虔(1)、散(2),杀也。东齐曰散,青、徐、淮、楚之间曰虔。
【注释】
(1)虔:通“(kān)”。刺杀。《说文解字·戈部》:“,杀也。”
(2)散:杀伐,击杀。《史记·淮阴侯列传》:“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此句“散”与“诛”相对,都表示杀。
【译文】
“虔”是刺杀,“散”是杀伐、击杀,它们都有杀的意思。东部古齐国地区叫“散”,青州、徐州、淮水、古楚国之间的地区叫“虔”。
3.025 氾(1)、浼(2)、㶄(3)、洼(4),洿也(5)。自关而东或曰洼,或曰氾。东齐海、岱之间或曰浼,或曰㶄。
【注释】
(1)氾(fàn):低洼,污下。《管子·山国轨》:“有氾下渐泽之壤,有水潦鱼鳖之壤。”所谓“氾下渐泽之壤”就是地势洼陷的低湿之地。
(2)浼(měi):污染。《孟子·公孙丑上》:“尔焉能浼我哉?”赵岐注:“恶人何能污于我邪?”
(3)㶄(yán):相污。《说文解字·水部》:“㶄,海、岱之间谓相污曰㶄。”
(4)洼:污下。《广雅·释诂三》:“洼,污也。”王念孙疏证:“《庄子·齐物论》篇云:‘似洼者,似污者。’是洼为污下也。”
(5)洿(wū):同“污”。污浊。
【译文】
“氾”是低洼、污下,“浼”是污染,“㶄”是相污,“洼”是污下,它们都可以用“污”来解释。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有的叫“洼”,也有的叫“氾”。在东部古齐国,渤海、泰山之间的地区有的叫“浼”,也有的叫“㶄”。
3.026 庸(1)、恣(2)、比(3)、侹(4)、更、佚(5),代也。齐曰佚,江、淮、陈、楚之间曰侹,余四方之通语也。
【注释】
(1)庸:更代,替换。《汉书·食货志》:“教民相与庸挽犁。”颜师古注:“言换功共作也。”句子大意是引导百姓换工协作拉犁耕地。
(2)恣:通“次”。依次更代。《左传·昭公十六年》:“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庸次比耦,以艾杀此地,斩之蓬、蒿、藜、藋而共处之。”意思是说他们共同协作依次来耕作这块土地,除治荒草。
(3)比:介词。替,代。古人往往词义虚实不分。《孟子·梁惠王上》:“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所谓“比死者”即替死者。
(4)侹(tǐng):顶替,代替。即今天常用表示顶替义的“顶”之本字。《说文解字·人部》:“侹……一曰代也。”
(5)佚:通“迭”。更迭。
【译文】
“庸”是更代、替换,“恣”是依次更代,“比”相当于替,“侹”是顶替、代替,“更”是更替,“佚”是更迭,它们都有代换的意思。古齐国地区叫“佚”,长江、淮水和古陈国、古楚国之间的地区叫“侹”,其他都是四方各地的通用语。
3.027 氓(1),民也。
【注释】
(1)氓(méng):老百姓。《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郑玄注:“氓,民也。”诗句大意是那人老实忠厚,怀抱布匹来换丝。
【译文】
“氓”是老百姓的意思。
3.028 朹(1),仇也。
【注释】
(1)朹(qiú):仇恨,仇怨。“仇”的一种方言说法。
【译文】
“朹”是仇恨、仇怨的意思。
3.029 寓(1),寄也。
【注释】
(1)寓:本义是寄居。《说文解字·宀(mián)部》:“寓,寄也。”《孟子·离娄下》:“无寓人于我室。”引申有投寄、寄存、寄托等义。《左传·襄公二十四年》:“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
【译文】
“寓”是寄托的意思。
3.030 露(1),败也。
【注释】
(1)露:败坏。《荀子·富国》:“入其境,其田畴(泛指田地)秽,都邑露。”王念孙《读书杂志》:“露者,败也。谓都邑败坏也。”
【译文】
“露”是败坏的意思。
3.031 别(1),治也。
【注释】
(1)别:治理。“辨”的一种方言说法。《荀子·王霸》:“加有治辨(治理)强固之道焉。”
【译文】
“别”是治理的意思。
3.032 枨(1),法也。
【注释】
(1)枨(chéng):通“䟫”。支撑。“䟫”即“撑”字的正体。郭璞注:“救倾之法。”《周礼·考工记·弓人》:“维角䟫之,欲宛而无负弦。”大意是说角要能撑住弓干以增加强度,避免拉弦时发生邪曲而不能正对弦。
【译文】
“枨”是支撑,属于一种方法。
3.033 谪(1),怒也。
【注释】
(1)谪(zé):也作“讁”。责怒。《淮南子·说山训》:“春至旦,不中员呈,犹讁之。”高诱注:“讁,责怒也。”
【译文】
“谪”是责怒的意思。
3.034 间(1),非也(2)。
【注释】
(1)间:非议。《孟子·离娄上》:“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间也。”意为那些人(指在位的小人)不值得去指责,他们的政事不值得去非议。
(2)非:责怪,非议。《玉篇·非部》:“非,责也。”
【译文】
“间”是非议的意思。
3.035 格(1),正也。
【注释】
(1)格:正,纠正。《孟子·离娄上》:“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赵岐注:“格,正也。”
【译文】
“格”是纠正的意思。
3.036 (1),数也。
【注释】
(1)(lǐ):两两而数。《说文解字·攴(pū)部》:“,数也。”段玉裁注:“从麗者,麗,两也,两两而数之意。”
【译文】
“”是两两而数的意思。
3.037 轸(1),戾也(2)。
【注释】
(1)轸(zhěn):扭转,回转。《文选·枚乘〈七发〉》:“初发乎或围之津涯,荄(gāi,通“陔”,陇)轸谷分也。”李善注:“言涯如转,而谷似裂也。”
(2)戾:扭转的意思。《文选·潘岳〈射雉赋〉》:“戾翳(yì,隐蔽猎人的一种猎具)旋把,萦随所历。”李善注:“戾,转也。”句子大意是扭转把柄,使翳旋转起来,随着野雉目标的移动而旋转它以找到射击的机会。
【译文】
“轸”是扭转的意思。
3.038 屑(1),洁也。
【注释】
(1)屑:清洁。《诗经·邶风·谷风》:“宴尔新昏,不我屑以。”毛传:“屑,絜(洁)也。”诗句大意是欢庆着你们的新婚,却不以我为洁而用。
【译文】
“屑”是清洁的意思。
3.039 谆(1),罪也。
【注释】
(1)谆(zhūn):罪恶。“憝(duì)”的一种方言说法。《后汉书·寇荣传》:“如臣犯元恶大憝。”李贤注:“憝,恶也。”
【译文】
“谆”是罪恶的意思。
3.040 俚(1),聊也。
【注释】
(1)俚:聊赖,依托。《说文解字·人部》:“俚,聊也。”《汉书·季布栾布田叔传赞》:“夫婢妾贱人,感概而自杀,非能勇也,其画无俚之至耳。”颜师古注引晋灼曰:“此为计画无所聊赖,至于自杀耳。”句子大意是一般奴婢妻妾等下贱的人,一遇侮辱就轻生自杀,这并非勇敢,而是他们极度无可奈何。
【译文】
“俚”是聊赖的意思。
3.041 梱(1),就也。
【注释】
(1)梱:疑为“㧢(yīn)”的形近讹误字。《说文解字·手部》:“㧢,就也。”㧢,同“因”。有依靠、凭借的意思。《管子·乘马》:“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意思是做事情需要凭借天然和地利资源优势。所以建造城郭也不是非要满足方圆规矩的要求,修筑道路也不要固定在平直的标准上。
【译文】
“㧢”是依靠、凭借的意思。
3.042 苙(1),圂也(2)。
【注释】
(1)苙(lì):牲口的栏圈。《孟子·尽心下》:“如追放豚,既入其苙,又从而招之。”赵岐注:“苙,栏也。”大意是好像在追逐走失的猪一样,找到放回猪圈里了,却还要将它的脚捆住。
(2)圂(hùn):猪圈。《汉书·五行志》:“豕出圂,坏都灶(蒸炊用的大灶),衔其鬴(fǔ,同“釜”,古代的一种锅)六七枚置殿前。”颜师古注:“圂者,养豕之牢也。”
【译文】
“苙”是猪圈的意思。
3.043 廋(1),隐也。
【注释】
(1)廋(sōu):隐匿。《玉篇·广(yǎn)部》:“廋,隐匿也。”《论语·为政》:“人焉廋哉?”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廋,匿也。”句子大意是人还有什么能被隐藏和掩饰的呢?
【译文】
“廋”是隐匿的意思。
3.044 铦(1),取也。
【注释】
(1)铦(tiǎn):表示挑取义的一种方言说法。郭璞注:“谓挑取物。”疑“铦”通“拈”。《说文解字·手部》:“拈,也。”段玉裁注:“《篇》《韵》皆云‘指取也’。”即用手指夹取物。
【译文】
“铦”是挑取的意思。
3.045 枨(1),随也(2)。
【注释】
(1)枨(chéng):斜柱,木柱。《说文解字·木部》:“枨,杖也。”
(2)随:疑同“骽(tuǐ)”,“骽”后作“腿”。表示器物下部像腿一样起支撑作用的部分。
【译文】
“枨”是像腿一样起支撑作用的斜柱。
3.046 儓(1)、(2),农夫之丑称也。南楚凡骂庸贱谓之田儓,或谓之,或谓之辟(3)。辟,商人丑称也。
【注释】
(1)儓(tái):对农民的蔑称。本指迟钝。戴震《方言疏证》:“‘儓’亦作‘嬯’。《说文》云:‘迟钝也。’”《广雅·释诂二》:“儓,丑也。”王念孙疏证:“贱与丑义亦相近,故南楚骂庸贱谓之田儓也。”
(2)(bó):对农民的蔑称。郭璞注:“音僰(bó)。”《广韵·德韵》:“僰,丁壮貌,亦丑也。”
(3)辟:对地位低下者或商人的贱称。本指邪僻,不老实。《论语·先进》:“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yàn,粗鲁)。”古人认为商人追逐货利,辟邪不正,故有“辟”的丑称。后世还保留有相关用法。章炳麟《新方言·释言》:“今川东谓丑而庸贱者为辟。”
【译文】
“儓”形容人迟钝,“”形容人粗鄙,它们都是对农民的蔑称。南部古楚国地区凡是唾骂愚昧低贱的人就称之为“田儓”,也有的称之为“”,还有的称之为“辟”。“辟”是对商人的一种贱称。
3.047 庸谓之倯(1),转语也(2)。
【注释】
(1)庸:对凡夫的贱称。《楚辞·九章》:“固庸态也。”王逸注:“庸,厮贱之人也。”倯(sōng):“庸”的一种方言说法。
(2)转语:指因时地不同或其他原因而在语音方面发生转变的词,书写形式往往随之发生改变,但意义不变。
【译文】
把凡夫贱称“庸”,又称作“倯”,是语音发生变化的现象。
3.048 褛裂(1)、须捷(2)、挟斯(3),败也。南楚凡人贫衣被丑弊谓之须捷,或谓之褛裂,或谓之褴褛,故《左传》曰“荜路褴褛,以启山林”(4),殆谓此也(5)。或谓之挟斯。器物弊亦谓之挟斯。
【注释】
(1)褛(lǚ)裂:同“褴褛”。形容衣服破烂。
(2)须捷:指衣衫破烂,合言同“(sān)”。《玉篇·巾部》:“,衫破貌。”
(3)挟斯:指衣被破败,也可泛指器物破败。疑“挟斯”是“须捷”的一种方言说法。
(4)荜(bì)路褴褛,以启山林:出自《左传》。大意是驾着简陋的车子,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荜,同“筚”。荆条、竹本编的遮拦物。路,车。
(5)殆:差不多,大概。
【译文】
“褛裂”“须捷”“挟斯”都是破败的意思。南部古楚国地区凡是表示因人贫穷而衣服被褥破烂就称之为“须捷”,也有的称之为“褛裂”,也有的称之为“褴褛”,所以《左传》里所谓“荜路褴褛,以启山林”,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也有的称之为“挟斯”。器物破败也可以称作“挟斯”。
3.049 㯷(1)、铤(2)、澌(3),尽也。南楚凡物尽生者曰㯷生。物空尽者曰铤,铤,赐也(4)。连、此、㯷、澌,皆尽也(5)。铤,空也,语之转也(6)。
【注释】
(1)㯷(pú):同“朴”。草木聚集连片、遍布地生长。《诗经·大雅·棫朴》:“芃芃(péng,草木茂盛的样子)棫朴。”郑玄笺:“相朴属而生。”“相朴属而生”即聚集连片、遍布地生长。
(2)铤(tǐng):极尽。表此义时,可通作“逞”。《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不可亿逞。”杜预注:“逞,尽也。”
(3)澌(sī):本指水尽,引申为凡物竭尽之称。《说文解字·水部》:“澌,水索。”徐锴《说文解字系传》:“索,尽也。”大意是完全归于腐烂败坏消灭净尽罢了。
(4)赐:通“澌”。竭尽。潘岳《西征赋》:“若循环之无赐。”
(5)连、此、㯷、澌:据上文,宜改作“铤、赐、㯷、澌”。
(6)语之转:这里指意义转变,不是语音转变。“空”与“尽”意义上可以发生引申转换。《说文解字·皿部》:“尽,器中空也。”既可引申出极尽、全部的意思,亦可引申出事物空尽义。
【译文】
“㯷”是草木遍布地生长,“铤”是极尽,“澌”是竭尽,它们都有尽的意思。南部古楚国地区凡是形容事物遍地而生叫“㯷生”。表示事物消耗完尽叫“铤”,“铤”是竭尽的意思。“铤”“赐”“㯷”“澌”这几个词都表示尽。“铤”是空尽,这是属于语义上的转变。
3.050 㯷(1)、翕(2)、叶(3),聚也。楚谓之㯷,或谓之翕。叶,楚通语也。
【注释】
(1)㯷(pú):同“朴”。草木聚集连片、遍布地生长。《诗经·大雅·棫朴》:“芃芃(péng)棫朴。”郑玄笺:“相朴属而生。”“相朴属而生”即聚集连片、遍布地生长。
(2)翕(xī):聚敛,聚合。《尔雅·释诂》:“翕,合也。”
(3)叶:聚积。《广雅·释诂三》:“叶,聚也。”王念孙疏证:“《淮南子·原道训》云:‘大浑而为一,叶累而无根。’是叶为聚也。”
【译文】
“㯷”是草木丛聚而生,“翕”是聚敛、聚合,“叶”是聚积,它们都有聚的意思。古楚国地区称之为“㯷”,也有的称之为“翕”。“叶”是古楚国通行的共同语说法。
3.051 斟(1),益也。南楚凡相益而又少谓之不斟(2);凡病少愈而加剧亦谓之不斟,或谓之何斟。
【注释】
(1)斟(zhēn):增加,添加。“斟”与“沾”音义相通,表沾益义的“沾”后来又作“添”。《说文解字·水部》:“沾,益也。”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今俗作添。”
(2)不斟:添加得不足,也可指病刚好转又加重。《淮南子·缪称训》:“故传曰:鲁酒薄而邯郸围,羊羹不斟而宋国危。”“不斟”与“薄”对言,言添加得不足。又郭璞注:“(不斟、何斟)言虽小损无所益也。”宋吕本中《答曾吉父诗》:“书来肯附铜鱼使,记我今年病不斟。”这里指病势刚刚稍有减退趋势却又加重。
【译文】
“斟”是增加的意思。南部古楚国地区凡是表示添加但又加得很少称之为“不斟”,凡是指病刚刚好转又加重也称之为“不斟”,还有的称之为“何斟”。
3.052 差(1)、间(2)、知(3),愈也。南楚病愈者谓之差,或谓之间,或谓之知。知,通语也。或谓之慧(4),或谓之憭(5),或谓之瘳(6),或谓之蠲(7),或谓之除(8)。
【注释】
(1)差(chài):病愈。《伤寒论·阴阳易差病》:“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汤主之。”后作“瘥”。《说文解字·疒(nè)部》:“瘥,愈也。”
(2)间:病情略微好转。《论语·子罕》:“病间。”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少差曰间。”
(3)知:知觉清晰,借指病情好转。《素问·刺疟篇》:“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此句中“衰”“知”“已”指治疗的三重效果,“知”本谓知觉,盖病重时病人瞑眩、愦乱,病好转则逐渐恢复知觉清晰,因而可指称病情好转。“一刺则衰”言刺一次病势衰减,“二刺则知”言刺两次则病人恢复知觉清晰,“三刺则已”言刺三刺病即痊愈。
(4)慧:精明快意,借指病情安稳。“慧”本谓明慧,引申可指轻爽。其可表示病愈的情况与“知”大体相似。病情安稳则状态精爽,故“慧”有此用。《灵枢经·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何也?”“旦慧昼安,夕加夜甚”即言日出时身体精爽,白天安好,傍晚开始加重,夜里病势更重。
(5)憭(liǎo):精明快意,借指病情安稳。郭璞注:“憭、慧,皆意精明。”《说文解字·心部》:“憭,慧也。”
(6)瘳(chōu):病愈。《说文解字·疒部》:“瘳,疾愈也。”《尚书·说命》:“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
(7)蠲(juān):祛除。郭璞注:“蠲亦除也。”病愈犹言病除,故可用“蠲”。
(8)除:本义消除,引申指病愈。《战国策·秦策二》:“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鲍彪注:“除,欲去其病。”
【译文】
“差”是病愈,“间”是病情略微好转,“知”是知觉清晰,可借指病情好转,它们都有病情好转的意思。南部古楚国地区指疾病痊愈称之为“差”,也有的称之为“间”,还有的称之为“知”。“知”是共同语的说法。此外,有的称之为“慧”,有的称之为“憭”,有的称之为“瘳”,有的称之为“蠲”,还有的称之为“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