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发纠纷动机的因素
在心理学上,“动机”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具体来说,引发与推动人去做某种事情,以达到一定目的、满足一定需求的内心起因,就是动机。比如,个人为了获得更高职业成就而不断在专业领域精进,这便属于成就动机。
(一)纠纷动机是一种负面的动机
动机本身是由需求转化而来的,当需求达到一定的强度且有一定的刺激源时,需要才会转化为动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声称自己要“努力”,但这种努力的需求只有在生活遇到困境或是职业受阻甚至是失业时,“努力”的需要才会进一步发展成“提升自我、获得更高职业成就”的动机。当然,也有积极的动机,比如,公司向其员工承诺,只要考到注册会计师便可以获得百万年薪。在这种刺激之下,个人也可能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机。
当事人存在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动机,纠纷动机只是当事人动机中的一种。与权利动机、成就动机这些相对具有积极意义的动机相比,纠纷动机是一种引发、维持与推动当事人展开纠纷活动,以达成一定目的、带有负面作用与影响力的内部动力。
纠纷动机是纠纷心理形成的开始,值得注意的是,纠纷动机是一种与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相悖的动机,这也是它与其他动机的根本区别。若纠纷动机持续发展,转化成纠纷行为,那么,它极有可能会引发需要个人担负法律责任的后果。
站在这一角度上来说,越是懂法、通情理的人越不容易产生纠纷动机,因为他们在遇到挫折或是外部挑衅时,往往能够自觉地接受法律与社会规范的约束,并在心里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以维持心理平衡。
这种“合理的解释”就如同那个故事中所讲述的一样:由于人多拥挤,一位老人在上火车时,不小心被人踩掉了鞋子。他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在坐上了火车后,立即将另一只鞋子丢了下去。而他的解释就是说不定有需要的人可以同时拣到两只鞋子,这样,这双鞋子还可以发挥作用。
从这件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老人拥有乐观的精神,这使他可以在遇到事情后开解自己。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人在遇到挫折以后都能这样对自己展开心理补偿,这是因为,除了个体个性品质因素以外,角色期望也是纠纷动机产生的原因之一。
(二)不符合对方的角色期望是纠纷产生的萌芽
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仅仅体现在每一个人不同的角色扮演上,而且会受到心理交流的极大影响,而人际关系就是建立在心理接触与“角色扮演”基础上的社会关系。
最早将角色概念引入心理学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治·米德。在他看来,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学习角色扮演的具体过程,这些经历使个人逐渐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并真正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这些“角色”,由其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决定,并拥有相应的权利与义务、身份与地位等,比如,管理者拥有管理的权威,受到下属的尊重,但同时也受到公司的制约,需要承担比下属更重的责任。
多个人生角色集合在一起,便形成了“角色丛”,它指的是个体所扮演的所有角色的集合。这些角色的类型有“先赋角色”与“自获角色”,“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等,角色虽然有所不同,但会相互转化。
表2-1 心理学上的角色定义
每一种角色都不会独立存在,“儿子”的角色就必须由“父亲”这一角色伙伴一起实现。当“角色伙伴”双方无法达成角色共识,或者对个体过多期望无法一一应付时,就会产生纠纷动机。“父亲”认为“儿子”未能在家庭生活中尽到照顾自己的期望,而“儿子”因为还有“父亲”“丈夫”“下属”“管理者”“朋友”等多个角色在身,很可能无法达到“父亲”的期望。此时,纠纷动机便会产生。
这种“角色期望”在陌生人交往中同样存在。普通人在与陌生人交往时,都会依据于自身所受过的教育以及成长的经历来对陌生人提出自觉或不自觉的“角色期望”。若我们日常交往的对象大多是善解人意、逻辑能力强的高级知识分子,在社会交际中也会很不自觉地将自己对“高级知识分子”的角色期望套至其他的人际交往中去。一旦对方的举动与自己的期望不符合,个人内心便很容易引发冲突,产生纠纷动机。
(三)权益冲突越严重,越容易激发纠纷动机
当事人之间的权益冲突是纠纷动机产生的实质,受压抑程度越大,越容易激起纠纷动机。
在河南、河北两地展开的调解案件发现,从2015年以后,40岁左右的妇女申请离婚或是爆发家庭内部大型纠纷的概率极高。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女性大多出生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儿时大多接受了中国传统女性的顺从式教育,即女人应该忽略自己的感受去配合家庭的需求。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经济的持续发展带动了社会文化的转型,她们成了最直面两种文化冲突的人。一方面,她们遇到了外在环境冲击,世界越来越精彩,自己却对各类新鲜资讯接受无能;另一方面,在家庭内部,丈夫忽视了自己的感受,儿女又在叛逆期,表现得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乖巧听话”,自我意识较强的女性很容易在某件事情上爆发,并在情绪得不到认可的情况下,引发连锁反应,从而激发较严重的家庭矛盾。
就如同心理学中的“钟摆效应”一样,她们从一个极端摆到了另一个极端,而表现出来就是反弹式地关注自我需求、对丈夫与孩子对待自己的方式不满,最终造成了需要调解员等外界力量介入、引导才能解决的家庭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