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研究内容

本书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以当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制约因素为切入点,融合全球价值链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竞争优势理论,构建“全球价值链地位—投资模式—投资绩效”的分析框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模式,使用微观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优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模式的对策建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对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现状的研究。本书在世界经济新格局、地区经济新形势下,阐述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环境;从加强地区协同、化解过剩产能等方面,分析“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内环境;从“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进、全球经济增速下滑等方面,分析“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运用指数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对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的流量、存量与产业分布进行科学评判,总结投资主体结构的发展趋势及主要特征。系统梳理中国企业在中亚、中东欧、东南亚等地区的直接投资现状;从国内企业特征、东道国因素及中外双边关系三个方面,研究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分布的影响因素。构建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基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的数据,通过面板模型对OFDI区位选择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第二,本书在理论层面阐释了价值链地位对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的内在逻辑影响。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论述,对全球价值链地位、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对外直接投资绩效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对外直接投资的传统模式,总结价值链地位和对外直接投资绩效的度量方法;阐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从全球价值链角度重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分析框架的合理性和重要性。本书融合全球价值链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竞争优势理论,通过构建“全球价值链地位—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对外直接投资绩效”的分析框架,揭示全球价值链地位对投资模式的影响。

第三,本书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提出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模式。本书从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与附加值两个维度,将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分成四个类别,并针对其特点提出四种投资模式,即多元发展投资模式、战略联盟投资模式、市场渗透投资模式、纵向整合投资模式。

第四,本书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全球价值链位置指数,从嵌入位置和附加值两个维度,对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地位进行评价。采用多元离散选择Logit模型,加入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的控制变量,具体包括企业生产效率、国际直接投资经验、东道国市场规模及与中国是否签订双边投资协定等,实证检验价值链地位对投资模式选择的影响;使用中国上市公司与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匹配后的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倍差法,以OFDI模式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以总资产净利润率、主营业务收入为因变量,以对外直接投资模式为自变量,实证检验OFDI模式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第五,本书借鉴德国、日本、韩国等的成功经验,评述当前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模式;针对国内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讨论市场渗透投资模式、纵向整合投资模式、战略联盟投资模式的适用性;结合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得出的基本观点,探寻以政策为引导、以市场为主体、以企业为中心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的优化路径,提出对“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