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参考释义
往返于“本”者,是道的运动,弱于“本”者,是道之所用。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说东谈西
在通行本中把“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写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直接把“反也者”和“弱也者”中的“也”字省略了,这种做法是很值得磋商的。
“也”字的发展过程中,在语气上、运用上都是有变化的。在古文中,它主要表示语气强烈且果断,一般都是用在句尾当作肯定语气词。比如《史记·孙子传》:“愿勿斩也。”《史记·淮阴侯列传》:“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可本章的“也”字却用在句中,显然不是肯定语气词,那又是什么含义呢?本人认为应该是“也”字最初始的含义,也就是象形字的含义。在象形字中,“也”的本义是“女侌”,而“侌”在古代代表阴,所以,“女侌”的含义就是女阴。《说文》中这样说:“也,女阴也。象形。”所以,老子在此所说的“女侌”与“玄牝”相近,可以理解成是天地的根,可以简单说成是“本”。反“本”者,是道之动,“动”生万物,万物有生就有亡,所以,反“本”也就意味着亡的开始,这是一个往返的过程。而道用柔弱,说的是只有柔弱才能长久。
世间的事物都是运动的,比如天地从始生到发展,再到灭亡;人生也从始生开始,然后是婴儿、青少年、中老年,然后到死亡……万物始生到死亡的过程,就是“反也”。这是无生有,有又归于无的过程;也是从柔弱到刚强,然后走向死亡的过程。而道居于柔弱,居于无形,所以常生。这就是无胜有、无形胜有形、柔弱胜刚强的道理。世间最柔弱的莫过于风,即便遇到树叶也会转向,再小的缝隙间也能屈身而过,但形成飓风时,则拔树倒屋,无坚不摧,当飓风足够强时,世间之物莫能抵挡。地上最柔弱者莫过于水,再微小的阻挡,都可以改变其方向,可以形成任意的形状,但水又是人世间最为强大的,一旦世界上没有了水,所有的生物都将不复存在;同时,洪水泛滥之时,巨大的岩石也都难挡其势。成语中有“水滴石穿”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在柔弱的水的冲击之下,再强硬的物质也难以抵挡。
这个原理用在人群中也一样。有的人总是保持谦卑,给人以如沐春风的感觉,这样的人往往是十分自信之人,在困难面前可以脸不变色心不跳,进而克服困难,一旦认准要做什么事,也会持之以恒并达到最终的目的。这类人看似外表柔弱,但内心极其强大。相反,有些人表面看起来刚愎自用,显得自己很强大,有时候甚至会通过吹牛来显示自己,但这样的人内心往往是懦弱的,从事工作的时候也往往不能持久,根源在于没有自信。这类人看似外表很强,但内心不堪一击。
一个人是自信还是自卑,当然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家庭的文化底蕴、父母的身教等,但更与个人的经历有关。一个人遭遇过很多挫折,特别是用自己的努力应对了这些挫折之后,所形成的意志力和自信,往往是极为独特的。
我们知道,西周开始时大封诸侯,按照“公、侯、伯、子、男”五级进行分封,分封的对象是周王室亲族、功臣、上古先贤的后代等。其中,上古先贤的后代被封为一等公爵诸侯,包括炎帝后裔的焦国、黄帝后裔的蓟国、唐尧后裔的祝国、虞舜后裔的陈国、夏禹后裔的杞国、商汤后裔的宋国等。周武王的叔爷爷太伯和仲雍的后裔封在虞国、周武王的叔叔虢仲虢叔封在虢国,也是一等公爵国,然后是周武王的兄弟、开国功臣等人,多是二等或以下的诸侯。当时的诸侯国中,并没有秦国。秦国的始祖秦非子是商纣王手下名将飞廉(蜚廉)之子恶来之后。西周建立之后,到周孝王(前910—前896在位)时,秦非子因养马有功才得到赏识。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了西戎,被周宣王(前828—前783在位)封为西陲大夫,赐以今甘肃天水一块土地,由这个名字可知,这时的秦依旧不是诸侯,而只是大夫。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杀,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得到周平王的赏识。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因功被封为诸侯,又被赐封岐山以西之地。此时,秦国才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
与其他诸侯国相比,秦国属于小字辈。而且秦国所居之地与犬戎交界,西周之所以灭亡,主要就是受到犬戎的不断攻击,秦国时时都面对灭国的危险。
然而,困境之中建立的秦国,后来之所以可以统一六国,最重要的原因是秦国不断地出现有为之君。而且恶劣的地理环境和建国的艰难磨炼了嬴姓皇族的意志,让他们的内心强大,百折不挠。
在秦穆公(前659—前621在位)时,秦国就因此而受益。当时,各诸侯国都是一家一姓的天下,重要的职位也更愿意用本家人。但秦穆公不同,为了使国家强盛,他四处搜求人才,重用他国来的客卿,“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谋臣和勇士,助秦穆公成为春秋一霸。在当时,没有强大的内心和广阔的胸襟是难以做到的。这一时期,秦国先后灭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个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稳定了大后方之后,就奠定了争雄天下的基础。
秦献公乃秦孝公之父,其在位期间依旧是锐意改革,废除殉葬制度,把蒲、蓝天、善、明氏等边境地区改建成县,对工商业通过抽取营业税进行管理,建立把五户编为一伍的亦军亦民制度等,让秦国国力不断强大。然后,开始与魏国反复争夺河西地区。
秦国穆公和献公两代英主一直在变革,已经为秦孝公时期进行更大规模、更深入的变法打下了基础。
秦献公之后,从秦孝公(前361—前338在位)开始,秦国居然连续出现了六位有为的君王(秦惠文王只在位三天,忽略不计),终于实现了统一天下的大业。
变法改变的是什么?需要什么作为支撑?
秦献公的变法已经让秦国开始展现活力,到秦孝公主持的商鞅变法后,彻底改变了秦国。但在当时,不仅秦国进行了变法,魏国、楚国、齐国、韩国、燕国、赵国也曾经进行变法,但为何秦国的商鞅变法最彻底,影响最大,彻底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天下大势呢?变法的笼统含义就是削弱王族和贵族的权力与地位,以往所有事情都是秦王说了算,变法之后绝大多数事情由“法”说了算,包括奖赏和惩罚,这严重地损害了秦王和士大夫阶层的权力和利益,也削弱了秦王个人对国家的掌控力,如果秦孝公等历代秦王没有强大的内心、充分的自信,就不敢放弃部分王权,就不能进行彻底的变法,这是秦国与其他诸侯国的根本差别。
或许可以说,艰苦的周边环境和艰难的建国过程,塑造了嬴姓王族更充分的自信和更加宽广的心胸,最终通过更深刻的变法击垮了关东各国。
通过困难锻炼出来的内心之自信和坚韧才是无坚不摧的,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用微笑面对天下的风云变幻。
嬴姓皇族内心的强大和自信有助于秦国统一天下,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所以秦朝的最终灭亡也与其有关。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声望达到了极致,就会导致“威”过重,成为始皇帝之后更是一言九鼎,最终就很难听到不同的声音,国家难以不断涌现更多的治国理政的人才,也失去了国家政策上的纠错能力,最终让宦官赵高掌握了权力,这成为秦朝灭亡的主要根源之一。
秦国统一六国之后,天下经过长期的战乱,民力已经被严重透支,此时,就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告别“有为”,对天下施以“大仁”,不再四处征战,取消严刑峻法,给百姓以休养生息的机会。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心中装的是天下百姓之时,想到的自然就是天下百姓的需求,就会对天下人展现无私的大爱,也可以积累自己的“德”,一代王朝才能持续长久。相反,秦国统一六国之后,继续南征岭南,北击匈奴,再加上修筑阿房宫和秦始皇陵墓,让百姓的生存愈加困苦。既然违背了老子的仁爱思想,最终二世而亡也就不是意外。
这就是历史的得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