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对心理学与伪心理学的批判性思考
学习目标:
区分心理学与伪心理学。
像《露西》(Lucy)和《X战警》(X-Men)这样的热门电影延续了一个悠久的娱乐传统,它们使观众着迷于精神层面的神秘力量及其影响人类行为的超自然作用。
你每天查看的星座运程,以及已被彻底揭穿是骗局的占星术均在此列(Schick & Vaughn,2001)。笔迹学(一种进行笔迹分析的伪科学)、算命或者能让人花钱购物的潜意识信息这些也没有任何事实依据。所有这些都属于伪心理学的范畴:伪装成科学真理但实际都是毫无依据的心理学信念。
由帕特里克·斯图尔特(Patrick Stewart)扮演的《X战警》中的X教授拥有超能力,这想象起来可能很有趣——但没有科学依据。
当然,要是将星座和特异功能的题材视为纯粹的娱乐,那确实很有趣,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一旦真相不复存在,幻想就会滋生。毕竟,你不会想将涉及健康或福利的重要决定建立在虚假的信息上,不是吗?因此,本书的目标之一就是帮助你批判性地思考那些关于行为与心理过程的不寻常的说法。而且,为了避免你误认为“批判性思维”只是让你设法批评,让我们澄清一下这个重要术语在本书中的真实含义。
1.2.1 批判性思维是什么
那些谈论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的人经常发现自己像是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波特·斯图尔特(Potter Stewart),他有一句名言,“我不能给色情下定义,但我一看就知道它是不是。”就像斯图尔特法官一样,本书的作者们也无法提出一个无可争议的对批判性思维的定义。不过,我们愿意转而探讨将在本书中强调的6种批判性思维技能(critical thinking skills)。每一种技能都基于一个我们认为在面对新想法时应该提出的具体问题。
1. 观点的来源是哪里?
2. 观点是合理的还是极端的?
3. 证据是什么?
4. 相关结论是否存在被偏差污染的可能?
5. 推理过程是否避免了常见谬误?
6. 是否需要多元化视角?
观点的来源是哪里 提出某个观点的人是否具有相关领域的实际专业知识?比如,假设你听到一则新闻,一名政客或权威人士宣称未成年的违法者被恐吓后会改过自新。新闻解释说,在该项目中,初犯者会受到如重罪犯一样近乎非人般的虐待,试图用可怕的监狱生活故事吓唬初犯者,使其远离犯罪。事实上,美国的很多州以及其他一些国家都曾经尝试过这种项目(Petrosino et al.,2013)。但是,主张这一观点的人确实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吗?他们具有合法的资质吗?还是他们只是自称“专家”?找出答案的方法之一是上网检查这些人的证明文件及其在相关领域内的地位。而且,还要查出发表观点的人是否因此获得实质性利益。比如,如果这是一项医学突破,发表观点的人是否能从新药或医疗设备中获取利益?在“恐吓从善”的项目中,发表观点的人是否在试图搞政绩、拉选票,或者在为电视节目做宣传?
“恐吓从善”项目可能会吸引绝望的父母,但研究表明这类项目并不有效——实际上,它们反而会提高青少年犯罪率。如果你将我们的6种批判性思维技能应用于这一观点以及其他流行的观点,将有助于你成为更明智的信息消费者。
观点是合理的还是极端的 人生苦短,当然不能对一切都持批判性态度,所以关键是要有所选择。怎么选择?正如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Carl Sagan)在谈到外星人绑架的报告时曾说:“不寻常的观点需要不寻常的证据。”(Nova Online,1996)因此,批判性思考者会对那些被吹捧为“突破”或“革命”的说法持怀疑态度。当然,偶尔确实会有突破或革命性的新疗法奏效——但它们相对少见。大多数新的科学发展是在现有知识上的延伸。因此,那些与公认的知识有冲突的说法应当引起你的警惕。比如,你要提防那些宣称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就能帮人们戒烟或减肥的广告。对于“恐吓从善”或其他快速解决难题的方法,你要谨记:用简单方法就能解决复杂问题实属罕见。
证据是什么 这是进行批判性思维的最重要的指导方针之一。你将在本章的其他地方了解到更多关于科学证据是由什么构成的知识。不过,现在,我们要提防轶事证据(anecdotal evidence)或声称新计划有惊人效果的证词。这些第一手的叙述听起来很有说服力,常常诱使我们相信它们。然而,这种轶事和证词无论听起来多有说服力,它们都不是科学证据。它们仅代表了少数被精心挑选出的个体经历。将适合少数人的事物推断为一定适合所有人,这是有风险的,甚至是危险的。
“恐吓从善”项目的证据是什么?毫无疑问,它们不起作用。事实上,大量科学证据表明,平均而言,接受“恐吓从善”疗法的青少年比没有接受的青少年随后陷入更多的麻烦(Petrosino et al.,2012)。不仅如此,美国司法部还强烈指责这些项目,批评它们造成的伤害(Robinson & Slowikowski,2011)。
相关结论是否存在会被偏差污染的可能 批判性思考者知道在什么情况下有可能出现偏差,并且可以辨认出常见的偏差类型,其中的大部分我们会在本书中探讨。但是现在,让我们先看其中一些偏差类型。
与“恐吓从善”案例最为契合的偏差形式是情感偏差(emotional bias):许多忧心忡忡的父母不停地联系执法部门,要求他们的孩子参加这类项目,称他们束手无策,不知道还能向谁求助。他们不顾一切地寻求帮助,依赖大众媒体和他们在电视上看到的东西,并将其作为指导,而不是清醒地思考,寻找有成功证据的替代项目(Yu,2014)。此外,人们对犯罪行为和罪犯的恐惧可能会促使人们支持对犯罪行为实施严惩,颁布的一连串“三振出局”法律(规定在三次重罪定罪后判处终身监禁)就是证明。
证实性偏差(confirmation bias)是另一种常见的偏差类型,即人类倾向于记住证实自己信念的事件,忽略或忘记矛盾的证据(Halpern,2002;Nickerson,1998)。比如,证实性偏差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坚持相信占星术有效:他们只记住了看起来准确的预测,忘掉了那些错误的预测。证实性偏差也解释了为什么赌徒更容易回忆起自己赢钱的那一刻,而不是输钱的情景,或者为什么我们坚持认为某个物品是我们的幸运物。令人惊讶的是,最近的研究表明,这种偏见可能部分是生物学性质的。在一项于总统大选前完成的研究中,人们听到他们最喜欢的政客发表的自相矛盾的言论时,其大脑中与推理有关的回路会突然关闭,而与情绪相关的脑区仍然活跃(Shermer,2006;Westen et al.,2006)。此刻大脑在说,“我不想听到任何与我的信念冲突的东西。”因此,为了避免这种偏差,我们可能不得不付出额外的努力。
推理过程是否避免了常见谬误 在本书中我们会探讨几种常见谬误,例如“恐吓从善”这一观点的谬误就是用常识替代科学证据。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拥有支持它们的常识。比如,我们都知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但也知道“异性相吸”的说法。同样,我们常被提醒“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但不也常被告诫“欲速则不达”吗?那么,哪种说法才是正确的呢?只有对证据进行检验才能得到可信的答案。
再举一个关于逻辑谬误的例子——当两个事物存在关联时,其中一方的发生一定会导致另一方的发生。这被称为相关-因果谬误(correlation-causation fallacy)。例如,你知道当人们吃掉更多的冰淇淋时,谋杀率会上升吗?这是真实的——有明确的数据支持它们之间的关联。然而,吃冰淇淋会导致人们互相残杀的假设听上去就很愚蠢。(想知道什么才是这一相关性的真正成因吗?你可以想想可能同时影响冰淇淋消费和攻击性的因素。)然而,当人类被要求解释事物时,我们通常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比如,随着越来越多的儿童接种疫苗,孤独症发病率也上升了。事实上,我们必须思考对这种关联的其他解释,并且要寻找额外的证据。
是否需要多元化视角 大部分关乎人类的行为问题和社会问题都是复杂的,需要从多个角度看待才能完全理解。因此,批判性思考者知道不应接受只关注一个角度的观点。比如,“恐吓从善”的观点简单地假定对惩罚的恐惧就是对犯罪的最好威慑。一个更完备的观点会意识到还有其他因素导致了犯罪。比如,心理学家可能会将犯罪视为习得行为、社会影响或人格特质的产物;经济学家会对犯罪行为的经济诱因感兴趣;社会学家则会关注帮派、贫穷和社区结构等问题。当然,这样一个多元化的问题需要一个比惩罚威胁更复杂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