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与基督教
欧洲世界在民族、语言、宗教、文化各个方面具有很大的共性,而亚洲世界除去有很大共性的水田农耕,民族、语言、宗教、文化杂然纷呈,基本上很难统一。其中,东亚地区在宗教和文化上相对比较共通。
欧洲的共性是因为各国的语言、文化、宗教全部起源于希腊和罗马。而东亚的共性也是因为各国宗教、文化多是起源于中国或者以中国作为媒介。
在两者分别具有的共通要素中,对各自区域最具影响力的分别是欧洲的基督教和东亚的佛教。
虽说如此,将东亚的佛教和欧洲的基督教并列是值得商讨的。这是因为,欧洲的基督教几乎影响着欧洲所有人的生活,而东亚的佛教并非如此。
在中国,比起佛教,倒不如说道教的影响力更大,而知识阶层、上流阶层,也即所谓的读书人,他们阅读儒家经典,受儒教的支配更多。这一点在朝鲜和日本也是一样。
可以说,受到佛教影响最大的国家是日本。在传入不久后的奈良时代,佛教已与4世纪末的罗马基督教一样,成为日本巩固王朝统治权的国教。但是,佛教在民众中间普及开来,则是在镰仓时代净土宗、净土真宗、日莲宗等民众宗派创立之后。实行闭关锁国后,由于基督教遭到禁止,民众被强制要求信仰佛教,所有家庭必须要成为某个寺院的檀家并进行登记。不过,由于江户时代以武士为首的上流阶层的主要学问是儒学,所以对他们而言儒学的影响更大,而佛教则与一般民众关系密切。但由于儒学所强调的家族伦理也是佛教的教导,因此两者之间并不矛盾。
总之,对东亚社会产生影响的佛教和儒教发挥了维系并强化东亚家族结构的作用。此外,由于两者都不是对绝对唯一的超越神的信仰,而是一种哲学,所以两者并不排斥,可以同时学习。因此,在东亚,只要不威胁政治权力,不损害家族结构,国家对于任何宗教都很宽容。中国的白莲教徒之乱,日本的“一向一揆”②、岛原之乱等,都是由宗教结社引发的政治叛乱,而不是由信仰纷争引发的。
然而,信仰绝对唯一超越神的基督教对异教就没那么宽容,它要求个人从精神上全心全灵信仰神。因此,它的信仰者与信奉同为一神教之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土耳其人之间长期战乱不断。不仅如此,在宗教改革时期,基督教新旧两派之间还上演了裹挟着封建诸侯和国王等的利害关系的激烈的宗教战争。但是,将人性从罗马教会的教条里解放出来的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相辅相成,使欧洲诞生了新的精神,即人类自由思考的精神。
基督教本来就倡导神面前人人平等,这与重视家族式社会身份的儒教和佛教不同。在经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洗礼后,这种平等以个人独立自主的方式实现了。
综上,在欧洲世界,个人平等、独立自主、自由思想得到了较早发展;而在东亚,个人从属于家族,还被囊括到家族秩序扩大的社会身份关系中,在家族内部自不必说,在社会关系中,独立自由的行为和思考方式也难以培育。
当然,在东亚,中国也曾于明朝末期、日本也曾于战国及安土桃山时期出现了个人独立自由的萌芽,但却未能得到充分发展。究其原因,无非是清朝政府和江户幕府为了保证自身体制的安全,早早将这种势头扑灭在了萌芽状态。
随着个人独立自主和自由思考的迅速发展,欧洲世界不断扩大,并大大拉开了与东亚各国的差距。
①日本度量衡制的土地面积单位,1段约992平方米。——译注
②一向起义。日本自室町后期至战国时代的僧侣教徒起义,一向宗的僧侣及其农民信徒为反抗政治统治者而发起的起义。——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