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逃避:你在害怕什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你一直渴望交流,却习惯被动沉默/

1

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如何看待当下这种越来越普遍的‘沉默’型人格?”

这个话题反映出了当下很多人的苦恼,这种苦恼还可以称之为“被动沉默”的困扰。

在社交场合,每次一开口说话,就容易陷入紧张焦虑的情绪中,特别在意周围人的目光;明明心里有很多的想法和意见,但在关键时刻,大脑却一片空白,表达不出来或者不敢表达;特别渴望与人交流,也知道与人交流是一件好事,但就是无法自然大方地交流……

被动沉默者,往往因为不能与他人进行自然的沟通交流,所以他们会一直否定自己:我不会说话,我只能尬聊,我在别人面前太容易紧张了……最后,他们只好选择退缩,收回渴望表达的心。他们一边羡慕周围侃侃而谈的人,一边用沉默来掩饰自己的紧张,成为人群中所谓“不爱说话”的那类人。

他们看似是主动地选择了沉默,其实是被紧张感逼迫着被动地选择去了一座社交孤岛。

2

我的来访者小雅是一名大三学生,她就深受这种被动沉默的困扰。

每一次班级聚会,大家都交谈甚欢,小雅却发现自己很难自如地参与到任何的对话当中,哪怕对话的主题是她所熟悉的。她想努力改变自己,也渴望通过交流和同学增进感情,看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她在内心对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认真地进行了梳理,可最后她憋红了脸,也没能张口说出来。

这种经历实在是太憋屈了。在很多需要进行表达的场合,小雅发现自己总是不敢表达,哪怕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提问,她也经常回答得支支吾吾的。

时间久了,大家都认为小雅是个很内向的人,因此自觉地将她归入“沉默”的那类人。在生活和学习中,同学们无论谁遇到问题,都很少向她征求意见和寻求帮助。再后来有聚会之类的活动,大家也很少邀请她参加了。这种处境令小雅感到非常难受。

在现实中,类似小雅这样的人有很多,他们总是陷入一种“明明渴望与人交流,却又无法开口表达,于是只能假装沉默”的怪圈。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这些人在生活中究竟有过什么样的经历,才导致他们陷入如此矛盾的境地?

3

渴望表达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不敢表达往往意味着这类人在童年与养育者的互动中遭受过表达创伤: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想法,但是没有人理睬;经常被人否定或嘲弄;总是不被人接纳,甚至被攻击……

在咨询室里,我跟小雅开始探讨她人生中对于“表达自己”的最原始的记忆和感受,这个安静的姑娘突然变得很生气。

她回忆起小时候一些难过的事:每当自己表达一个观点或意见时,妈妈要么不理睬她,要么否定她,或者露出不屑的表情。尤其是在公共场合,妈妈总是夸奖别人家的孩子懂事、会说话,转头就批评、否定小雅:

“在公共场合,你说话要注意分寸,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小孩子懂什么?不懂你就不要瞎说。”

“你看你支支吾吾了老半天,看看人家××,说话多利索。”

“你怎么总是这么不懂事?你看叔叔阿姨都笑话你了。”

“你这个样子,在学校老师怎么可能会喜欢你?”

听了妈妈的这些话,幼小的小雅感到异常羞耻,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进去。

小雅的妈妈总是很在意小雅是否被别人喜欢、是否被别人看重。当小雅受到别人的赞赏时,妈妈会表现得很开心;一旦小雅在某些方面表现得不如别的孩子出色时,妈妈就会非常焦虑。

遗憾的是,在小雅妈妈的严厉教育下,小雅越来越不自信。虽然她的心里总想着表现得好一点儿、要讨人喜欢,可是在行为上她却越来越不知道怎么做才好,因此常常显得很笨拙。

这一切都被妈妈看在眼里,焦虑的妈妈每次在客人走后,都要对小雅进行一番教育。就这样,小雅在妈妈长期的评判和指责中,与人互动沟通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差。

后来,为了避免被妈妈评判、指责,小雅选择尽量少说话,开始用“沉默”的策略来应对社交。久而久之,她就变成一个再也无法正常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唯唯诺诺的人。小雅的妈妈对她的影响,彻底渗透进了她的日常生活中。小雅接受了妈妈对自己的这些评判和指责,觉得自己原本就是一个表达能力很差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每次在和人沟通时,小雅都底气不足、缺乏自信,害怕自己因表达不好而出丑。

事实上,除了评判和指责,妈妈还向小雅灌输了一套“良好表达能力”的标准:要开朗大方,要懂得察言观色,要讨人喜欢,要有伶俐劲儿……

每次想到这些标准,以及自己以往的经历,小雅就觉得既然达不到妈妈要求的标准,那就只好掩饰自己,尽量少表达或者不表达,以免出丑,让自己陷入羞愧的境地。

“我渴望表达,但我害怕出丑。”这大概就是小雅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4

像小雅这样的人有很多,他们在小时候因为自我表达而受过伤害,这会让他们形成一些心理认知误区,最后让自己成为沉默的人。

这些认知误区包括:

(1)我不会说话,容易出丑

他们认为表达是种能力,人只有达到某种标准才能具备这种能力。

持有这种观念的人不在少数,他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观念,往往是由童年养育者对他们灌输不当的养育理念造成的。这些养育者往往不能接纳自己的孩子真实的一面,他们一厢情愿地爱着一个自己想象中的“完美”孩子,并用所谓的“完美”准则来要求自己现实中的孩子。

于是,他们会对自己现实中的孩子进行否定和批判,这就导致他们的孩子常常感到羞耻和不自信,认为真实的自己是不够好的、不合格的,以致最后形成这样的观念:我需要变得完美才可以表达自己,不然结果就会很糟糕,我就会出丑。

一个无法接纳真实的自己、总是害怕自己会出丑的人,必然会在社交场合中感到焦虑、紧张,因此便不会轻易发言,因为沉默对他是最好的保护。

(2)万一我出错了,他们会怎么看我

他们认为表达是为了获取别人的认可和赞美,而不是为了交流。

因为过于关注别人的评价,他们反倒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了,而这种尴尬的状态又增加了他们对表达的羞耻感和恐惧感。

此外,被动沉默者也会特别关注别人的表现,特别喜欢在心里对别人说过的话、做出的举动进行一番评论,对自己认为表现好的人就无比羡慕,对自己认为表现差的人则暗自嘲笑。

此时,在他们心里“表达”的原意已经完全被异化了。总而言之,他们认为表达这种行为不重要,能否通过表达获取掌声、赞美和认可才重要。

(3)表达以后没人理我,岂不是很尴尬

他们在进行自我表达的时候,通常伴随着一种对于关系的渴求,一种对别人能回应自己的渴望。当他们说完一句话的时候,无论这句话本身重要不重要,他们内心都渴望别人能够做出回应。

但是,如果他们在发出这种需求和渴望时,没有得到别人的回应,他们就会对自己的需求和渴望产生怀疑,继而产生羞耻感:“我这么需要你,可你并不会满足我,你并不需要我,一定是我有问题。”

为了避免这种“求而不得”带来的羞耻感,他们便会逐渐压抑自己的需求和渴望,甚至用不再发出需求和渴望来避免失望,从而造成对人际关系的回避。在这种回避性沉默的背后,是他们成千上万次的失望,他们害怕自己的表达像一粒沙子一样被投进大海中,得不到任何回应。

5

那么,如何才能走出被动沉默的心理困境呢?

首先,被动沉默者需要意识到,与人打交道并不是对我们能力的考验,而是普通的交流互动。

在咨询过程中,我帮小雅厘清了各种问题的来龙去脉,修正了很多不合理的人际交往观念。

比如,我们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并不意味着自己就处于一个被批判、被考验的位置,即使我们做得不好,也并不意味着就会被不喜欢、不接纳。我们与人打交道是一种出于本能的需要,就跟吃饭、喝水一样。我们拥有评判自己的权利,这是别人左右不了的。另外,从我们自身做起,不再评判社交场合中别人的表现,学会把注意力放在别人表达的内容上。我们不要以排斥和挑剔的眼光去看待别人,而是要用一种全然接纳别人的心态去与人交往。

当我们做到对别人全然接纳,再也不因为别人的表达去评判别人时,我们便做到了接纳自己,因此就不会再过于关注别人如何评价我们了。

其次,被动沉默者要走出被动沉默的心理困境,需要直面自己的恐惧和焦虑。

因为有过心理创伤,被动沉默者在社交场合中面临自我表达时,难免会感到恐惧和焦虑。我们需要意识到这种恐惧和焦虑,并尝试直面它们、接纳它们,而不是与其对抗。我们的恐惧和焦虑来源于童年养育者对我们的否定和不接纳,躲在这些恐惧与焦虑背后的,其实是一个无助、难过、委屈和绝望的小孩。

我们要看到自己内心那个受了伤的小孩,然后好好地拥抱一下自己内心的小孩。告诉他,这一切都不是他的错,他很好,他没有别人说的那么差。

在咨询室里,当小雅看到那个藏在自己恐惧背后,充满了委屈的小女孩时,她不禁放声大哭。虽然过了这么多年,小雅内心那些委屈、恐惧、无助的情绪却一直都没有消失。它们一直在那里,阻挡着她走向新的世界。

最后,被动沉默者要走出被动沉默的心理困境,绝对不能和敏感、紧张较劲。

由于早年的经历,被动沉默者养成了极度敏感的性格,但这已经成为既定事实,因此不要去跟自己的敏感、紧张较劲,也不要去跟别人比较。允许自己敏感、紧张,允许自己恐惧,接纳自己的不足,真正做到理解自己,而不是强求自己。当你允许自己恐惧、敏感和紧张时,这些情绪反倒会被逐渐排解掉。

小雅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敏感和紧张,是内心那个小孩被过度地否定、评判,不被接纳而造成的。她再也不想难为那个小孩,再也不想给她提要求了。

6

渴望表达,是生命的重要动力,这在动物身上都表现得非常明显,何况是有语言、有思想的人类。

没有人喜欢长久的沉默,也没有人喜欢永远的冷漠。

一个人如果在生活中总是保持沉默,不敢做自己,势必会压抑自己的生命能量,从而自我设限,无法发挥自己的潜能。

不敢表达自我的人,就像缩在一个有着坚硬外壳的保护罩里。在这个罩子里,一切都是可控的,只可惜空间很小,他们在里面按部就班地行动,不敢迈出一步。

有的人足够幸运,可能会遇到从保护罩外面伸进来的一只手,这只手足够坚定有力,引导他们走出罩子,并带领他们起舞。

遗憾的是,有的人即使握到了这么一只手,却还是因为过于恐惧,让那种恐惧的力量死死地拖住了自己,最终还是不敢走出那个罩子。

还有的人终生都在等待,希望有人能找到沉默的他们,带他们走出去,可惜终究还是没能等到那只拯救自己的手伸进来。

现在,我希望你可以像小雅那样,去主动寻找那只希望之手,找回勇气,找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