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大时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981 创始之年

北京马拉松由改革开放催生,同时也是体育界改革开放的重要历史见证,城市马拉松作为全运会之外的另一个轴心,扬帆起航。

发展史人物|王枫 电视转播专家

历史总是由人来推动的,尤其是那些关键位置上的人。

1981年,为城市马拉松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顶层设计者和主要操作者大多还在人生起步阶段。

国家体育总局原副局长、中国田径协会主席、田径中心第一任主任段世杰,当时担任国家体委团委书记;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田径中心第四任主任杜兆才,当时在八一冰球队打球;田径中心第五任主任于洪臣,当时是沈阳体育学院大一学生。

安徽六安二中学生水涛高分考入北京体育学院(现北京体育大学),听到北京要举办马拉松的消息莫名兴奋,不过他印象最深的是另外两场比赛。

沉寂百年的中国体育走向世界,莺歌初啼。

男排3∶2逆转当时的南朝鲜队,取得世界杯参赛权,剧情跌宕起伏,激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

接着,在第36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包揽7金,开始书写绵长的英雄史诗。

国际比赛繁多,不胜枚举,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人的认识水平,那就是,凡中央电视台转播的国际比赛,都是世界焦点。

一场比赛胜利,举国若狂,体育是社会情绪的助推器。

有人乘势向国家体委提议,在北京举办马拉松赛事,以此向世界展示中国人组织重大赛事的能力。

5月,隶属于国家体委国际司的中国体育服务公司(以下简称中体服)接到承办任务。

这个“国字头”的服务公司,最初是国际司下属的处级单位,主要负责邀请和接待外籍选手。1979年10月注册时,其批准单位是国务院,跳高名将郑凤荣出任副总经理。

北马之外,中体服还负责操办“福布斯欢呼美中友谊”号热气球飞行表演。

福布斯即《福布斯》杂志总裁,1982年10月,他携热气球和摩托车队访华,中体服全程操办,巡演各地,助推这两项运动落地中国。

福布斯特别能花钱,对中体服来说是一桩好生意。同时初创的北马也不差钱,因为日企作为外资先锋,正大举开拓中国市场,而日本人又特别爱做马拉松广告。

中体服应接不暇,也广受赞誉,两年后跳级,明确为司局级单位。

那时,中国田径协会名义上是北马主办单位,具体负责选手邀请、审查,奖牌和服装设计制作,以及现场的具体组织,实际上是一个执行团队。

首届北马于9月27日举行。之前数月,北京的空气里一直弥漫着兴奋又紧张的气氛。

毕竟是新中国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马拉松赛事。北京完全按照欢迎外国元首进长安街的规格精心筹备。

赛事全称“1981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由中国田径协会主席李文耀担任组委会主席,他实事求是地说:“深感缺乏办这类比赛的经验。”李文耀于1979—1990年担任第三届中国田径协会主席。

组委会首先确定参赛选手的范围,一类是特邀选手,由中国田径协会对外邀请,另一类是自愿参赛者。

自愿参赛的条件非常苛刻:年龄21~45岁;每人每天交纳服务费50美元,另加报名费5美元,以当时汇率计算约合人民币82.5元,超过普通职工三个月工资;成绩2∶20∶00以内。有这三道门槛,可以试想一下,能有多少人通过审查?

最头疼的是比赛线路,大原则是既要展现古都风貌,又要避开核心敏感地段,这太难了。

那时候,北京适合跑马拉松的路线并不多,可以展现大国风貌的区域比较有限。

国家体委和北京市相关部门反复开会,不断更换方案,先后经过8次测量,最终确定以天安门为起、终点,运动员先绕着天安门广场跑两圈,然后沿长安街一路向西,经西单、复兴门、木樨地、五棵松至古城折返,至复兴门向南转入象来街,经宣武门、和平门至前门,绕正阳门东侧返回天安门广场,终点在国旗旗杆南侧。沿途还有很多政府和军事单位。

比赛规模之小是现在无法想象的,共85人报名,后来检录环节的数据显示,通过起点线的外籍选手22名、国内选手39名。

据《体育报》(现《中国体育报》)记述:“首都几十万人怀着极大的兴趣观看了比赛盛况。沿途每一条街道都挤满了人,为长途飞奔的中外运动员热情鼓掌加油。”

冠军是瑞典选手谢尔·埃里克斯塔尔(2∶15∶20),我国云南25岁的彭家政跑出2∶26∶03,获第十五名。有“中国最佳选手”之称的许亮因病未能参赛。

日本人对马拉松的喜爱已到痴迷程度,三得利公司以协助单位的身份赞助了首届北马。

三得利希望北马向日本转播,在技术上,这是非常大的挑战。

接到任务后,中央电视台技术部门的技术人员李汉杰、刘广全等人天才般地想出拖斗模式——在一辆刚购进的小转播车上放置固定设备,再用绳子牵引一辆130卡车,装上摄像机、防震器、微波、调频台、通话设备和8副天线。最后再坐上11名中日工作人员。

当天,《体育报》记者描述道:赛场上,有两辆连在一起的汽车最引人注目,前面是一辆天蓝色的面包车,车上架着两个大铝锅盖一样的东西,连接着的一辆绿色拖车上有人扛着大型摄像机录像,两辆车由电缆接通,后面录,前面放。

就这样,央视向北京地区转播比赛实况,并通过东京广播公司(TBS)向日本播出。随后,又向全国播出录像剪辑。

全台人如释重负。

在中国马拉松初期的推广上,日本人称得上不遗余力,TBS提供了不少设备,甚至包括开道用的摩托车。

1982年2月,中央电视台台长王枫在《广播与电视技术》上发表《一九八一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的实况转播和卫星传送》一文,从技术角度解剖了马拉松转播的难题与办法。这是中国马拉松直播技术的奠基之作。文章最振聋发聩的观点是:未来需考虑“直升机中继和航拍”。

在电视为稀有之物的年代,谁能在屏幕上露一小脸,是不得了的事。

最久久不能平静的人是孙正平。在首届北马两个多小时的转播中,穿插播出事先录制的风光片和交通管理注意事项皆由他配音,这是孙正平的声音首次出现在央视。

孙正平曾插队山西十三年,今年3月调入央视体育组,实现人生重大转折,让同龄人艳羡不已。

北马挑梁解说员宋世雄,组织关系还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逢重大赛事,两台同播实况,他的声音覆盖全国,知名度不输任何体育明星。

宋世雄是改革开放后最重要的电视体育解说员之一,也是中国体育解说模式的奠基者。2000年退休,常票戏。

多方合力,北马以开山之功和神圣地段奠定至尊大位,后享国马之荣。1981年也是伦敦马拉松和澳门马拉松元年。

其时,改革开放春气盎然,另两个直辖市也心意激荡。

天津举办第一届飞凤杯国际马拉松赛。

上海举办第一届上海杯马拉松比赛,起、终点设在嘉定体育场,且破天荒允许女子参加。

当然,津沪还很随性,距不间断的品牌赛事还很遥远。

在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广东,进行了一次马拉松摸底赛,共30人参加,平均年龄23.7岁,包括学生8人、工人9人、教师5人、职工6人、军人1人、农民1人,所有人均未参加过马拉松训练。最终14人跑完全程。

数据反映出中国马拉松的真实模样,也揭示了马拉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

改革开放的另一前沿阵地——福建,湖里区一阵鞭炮声响,厦门经济特区破土动工。一个贫穷的海防小城从一片荒地中崛起,在改革开放的破浪前行中完成惊人蜕变,跃升为高颜值、高素质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