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糖尿病患者知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50年1型没有并发症,看我一日三餐的安排

魏军

小档案

魏军,17岁时患1型糖尿病,曾经反复出现酮症。最初注射用的针管是玻璃大针管,针头是不锈钢大针头,每次用后都需要用锅蒸以消毒;每天只能吃150克主食……走过很多弯路后,他掌握了正确的治疗方法,如今50年过去了,仍没有任何并发症。

患者故事

在没有被诊断出糖尿病前,我虽然总感觉没劲,有时还感到头疼,但又能吃、又能喝、又能尿——那会儿我还不满17岁,家长和我自己都认为这个年龄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能吃能喝是好事。看病时我们也没有跟医生说清楚症状,所以也根本就没有发现糖尿病。等在中医医院做检查时,才发现我的血糖值已达22mmol/L,尿糖++++,尿酮体强阳性。医生一看化验结果,就让我去找西医看,于是我就住进了北京友谊医院。

胰岛素不够,反复出现酮体

可是当时治疗糖尿病的条件没有现在这么优越,注射用的针管是玻璃大针管,针头是不锈钢大针头,每次用后都需要用锅蒸以消毒。

查血糖需要抽静脉血;饮食要严格控制,主食一天只能吃150克;还要多吃菜,不吃水果、糕点、糖等有甜味的食物。医生每天查病房,第一件事就是拉开我病床边的床头柜,看看有没有食物。那时我就想:我怎么这么倒霉,得了这个病!我连做梦都在想赶快治好病,那样我就什么都能吃了,也不用饭前打针了。

可是糖尿病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只要胰岛素一减量,我的血糖、尿糖的检查结果就会异常,慢慢地我从医生口中得知糖尿病是一辈子的病,是治不好的。这让我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对生活没有了兴趣。

可爸爸妈妈为了给我看病,没有任何怨言,我只能鼓励自己振作起来。为了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心,我一直努力控制着糖尿病。可是在那个年代,胰岛素很紧张,经常量不够,那阵子我开始出现了酮体——尿里有酮体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必须到医院治疗。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也改进了不少,也有了胰岛素笔。胰岛素笔的针头很细小,打针时患者不会感觉到疼;同时胰岛素的种类也丰富了很多,能满足糖尿病患者的需求。

我今年70岁,得糖尿病有50年了。2018年8月我去北京酒仙桥华信医院做检查,结果显示我的糖化血红蛋白8.3%,稍微有点高,但好在目前还没有明显的并发症,医生帮我调整了治疗方案。我现在越来越懂得享受生活了,我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会更好。

驾好“五驾马车”,我没有明显并发症

1982年,我有幸见到了北京协和医院池芝盛教授,我被池教授的看病方式深深打动了——池教授会把我们患者和医生一起带到一个小会议室里,大家围坐在一起,先让患者介绍自己是怎么吃饭、怎么吃药、怎样打针的,然后医生会参与讨论,最后池教授一一点评。

从那以后,只要有机会我就去参加这样的座谈会或者讲座,继续补充“控糖”知识,使自己的生活更精彩。

利用饮食控制血糖是重中之重,怎么控制首先要听医生和营养师的介绍,我自己也找一些书来看。我也经常参加社区和医院的健康大讲堂,听他们讲如何控制饮食,讲如何驾驭糖尿病的“五驾马车”。学习得多了,我便逐渐掌握和摸索出了一套有用的饮食控制方法。

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下我的一日三餐,希望能给广大糖尿病患者提供一些参考。

早餐

早餐我一般吃1个鸡蛋,喝1袋牛奶(纯牛奶),配点西蓝花、圆白菜、木耳等凉菜,吃50克主食(杂面馒头)。做杂面馒头时,我会把各类豆或杂粮用高压锅煮熟分成一袋一袋的,每次做馒头时加点进去。这样做出来的馒头不仅好吃,还不易升高血糖。

午餐

午餐我吃75克主食,主要是米饭,至于肉类,我一般吃清蒸鱼或鸡肉、鸭肉、排骨,蔬菜保证每天吃500克以上。扁豆之类的少吃点,因为它们的血糖生成指数比其他绿叶蔬菜的要高。土豆、山药含淀粉多,也要少吃点。

晚餐和加餐

晚餐,我吃50克主食,搭配鸡蛋、蔬菜。用餐时我先吃蔬菜再吃主食。吃拌凉菜时我会加点香油或橄榄油,放少量盐。

加餐我主要以西红柿、黄瓜为主,有时加无糖酸奶。打三短一长胰岛素的期间,我基本不加餐。过去打的是预混胰岛素,我会在两针中间加餐,方法是把一天的进餐量分成5~6份吃。

外出就餐和低血糖预防技巧

我们平时总免不了要外出,外出的时候第一点要注意的是预防低血糖,我包里会放瓶水,再带上无糖饼干,必要时吃点以预防低血糖。我的经验是不要等出现低血糖症状了再吃容易升高血糖的东西,要提前预防,平时在两餐中间适当吃点无糖食品,能有效预防低血糖。

外出第二点要注意的就是聚会点餐时要主动跟服务员讲清楚自己是糖尿病患者,以保证厨师做的饭菜适合自己吃。

专家有话说 糖尿病患者在外就餐技巧

糖尿病患者应尽量减少外出就餐的次数,这是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基本原则之一。如果必须外出就餐,应掌握好饮食的基本要点和原则,在控制病情、稳定血糖及享受美味间寻找一个恰当的平衡点。

要点1:在外就餐谨防“腻”

所谓“腻”,是指高油、高盐和高糖。高油、高盐和高糖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可增添膳食的风味和吸引力,是大部分餐厅招揽顾客的基本招数。

很多糖尿病患者平时在家吃饭时比较注意,一旦外出就餐,就会放松警惕,无形中摄入超量的油、盐、糖,导致血糖波动,还可能引发心脑血管并发症等一系列问题。

要点2:每餐保证七分饱

“暴饮暴食”是糖尿病患者外出就餐的第一大忌,所谓“暴饮暴食”是指在短时间内进食大量食物,会导致血糖极速升高。虽然很多糖尿病患者已接受并遵循了“食不过饱”的饮食原则,但是外出就餐时常出现一次性摄入食物过量,结果不仅导致其中的大部分营养素(如蛋白质等)无法被充分吸收,更可引起血糖急剧升高,诱发急性胃肠炎、急性胃溃疡穿孔,甚至诱发心脑血管并发症或急性胰腺炎等。

要点3:严格控制调味品的摄入量

调味品可使食物变得更加有滋、有味、有色,能促进食欲,还可去腥解腻。有些调味品本身就具有较好的营养保健作用,如很多人进食时喜好蘸点儿醋,既可调味,又可杀菌,值得提倡。但是有些糖尿病患者外出就餐时喜欢食用刺激性较大的调味品(如芥末、辣椒等),虽然可满足一时口味的需要,但是时间长了对身体不利,可引起消化不良、大便干燥、便秘等,有的还会升高血脂,像水煮鱼、香辣蟹等菜肴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就是不适宜的。

要点4:饮用酒类要谨慎

糖尿病患者若血糖大致平稳,糖化血红蛋白在7.0%及以下,无严重心、脑、神经、肝、肾脏病变,无频发低血糖反应等,可考虑少量饮用低度的干红葡萄酒(每日100毫升以内)。尽量不饮用白酒,特别是烈性白酒。

饮酒量应计算在每日的主食范围内,100毫升干红葡萄酒相当于25克主食的热量,所以,饮酒时应减少相应的主食量。一些所谓的糖尿病专用酒或无糖啤酒中同样含有碳水化合物和酒精,饮用时仍应计入每日饮食总热量中。

注意:糖尿病患者不能空腹饮酒,应尽量在饮酒前吃一些碳水化合物类的食物(如饼干或面包等)。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空腹饮酒可能导致低血糖的发生。